1.espana是哪个国家
2.有关葡萄牙的资料
3.从另一个角度看欧洲地图
espana是哪个国家
国名:西班牙(Spain,Espana)
国庆日:10月12日(1492年西班牙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旗面由三个平行的横长方形组成,上下均为红色,各占旗面的1/4;中间为**。**部分偏左侧绘有西班牙国徽。红、黄两色是西班牙人民喜爱的传统颜色,并分别代表组成西班牙的四个古老王国。
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上有六组图案:左上角是红地上**城堡,右上角为白地上头戴王冠的红狮,城堡和狮子是古老西班牙的标志,分别象征卡斯蒂利亚和莱昂;左下角为黄、红相间的竖条,象征东北部的阿拉贡;右下角为红地上金色链网,象征位于北部的纳瓦拉;底部是白地上绿叶红石榴,象征南部的格拉纳达;盾面中心的蓝色椭圆形中有三朵百合花,象征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团结。盾徽上端有一顶大王冠,这是国家权力的象征。盾徽两旁各有一根海格立斯柱子。亦称大力神银柱,左、右柱顶端分别是王冠和帝国冠冕,缠绕着立柱的饰带上写着“海外还有大陆”。
国歌:《进行曲》
国花:石榴花
国石:绿宝石
货币:比塞塔>>>
国家政要: 国王胡安·卡洛斯一世 (Juan Carlos I) ,首相罗德里格斯·萨帕特罗(Rodriguez Zapatero),2004年3月当选,4月宣誓就职。西班牙参议长 弗朗西斯科·哈维尔·罗霍·加西亚(Francisco Jier Rojo Garcia),2004年任职。
自然地理:面积为505925平方公里。位于欧洲西南部伊比利亚半岛。北濒比斯开湾,西邻葡萄牙,南隔直布罗陀海峡与非洲的摩洛哥相望,东北与法国、安道尔接壤,东和东南临地中海。海岸线长约7800公里。境内多山,是欧洲高山国家之一。全国35%的地区海拔1000米以上,平原仅占11%。主要山脉有坎塔布连、比利牛斯等。南部的木拉散峰海拔3478米,为全国最高峰。中部高原属大陆性气候,北部和西北部沿海属海洋性温带气候,南部和东南部属地中海型亚热带气候。
人口:4271.7万(2003年)。主要是卡斯蒂利亚人(即西班牙人),少数民族有加泰罗尼亚人、巴斯克人和加里西亚人。官方语言和全国通用语言为卡斯蒂利亚语,即西班牙语。少数民族语言在本地区亦为官方语言。96%居民信奉天主教。
“西班牙广场”堂吉诃德和其仆人塑像
首都:马德里 (Madrid),人口301. 6万人(2002年)。
行政区划:全国划分为17个自治区,50个省,8000多个市镇。17个自治区为:安达卢西亚、阿拉贡、阿斯图利亚斯、巴利阿里、巴斯克、加那利、坎塔布利亚、卡斯蒂利亚-莱昂、卡斯蒂利亚-拉曼恰、加泰罗尼亚、埃斯特雷马杜拉、加利西亚、马德里、穆尔西亚、纳瓦拉、拉里奥哈和巴伦西亚。
简史:公元前9世纪凯尔特人从中欧迁入。公元前8世纪起,伊比利亚半岛先后遭外族入侵,长期受罗马人、西哥特人和摩尔人的统治。西班牙人为反对外族侵略进行了长期斗争,1492年取得“光复运动”的胜利,建立了欧洲最早的统一中央王权国家。
有关葡萄牙的资料
葡萄牙国旗葡萄牙,全名葡萄牙共和国 ,是欧洲伊比利亚半岛上的一个国家。 葡萄牙的西部和南部是大西洋的海岸,北部和东部邻西班牙。除了欧洲大陆的领土以外,大西洋的亚速群岛和马德拉群岛都是葡萄牙的领土。澳门在1999年交还中国前(1553年至1999年),曾由葡萄牙统治。葡萄牙首都里斯本西的罗卡角是欧洲的最西端。
中文名称: 葡萄牙共和国
英文名称: Portugal, the Portuguese Republic
简称: 葡萄牙
所属洲: 欧洲
首都: 里斯本
主要城市: 波尔图 ,加亚新城
国庆日: 1580年6月10日
国歌: 《葡萄牙共和国国歌》
国家代码: 00351
官方语言: 葡萄牙语
政治体制: 总统制共和制
国家领袖: 阿尼巴尔·安东尼奥·卡瓦科·席尔瓦
人口数量: 1084.8692万
主要民族: 葡萄牙人
国土面积: 92072
GDP总计: 2450亿美元(2006年)
国花: 薰衣草 ,石竹
国树: 扁桃(巴旦杏)
国家简史
1140年,葡萄牙脱离卡斯蒂利亚王国统治,阿丰索-恩里克“称王”,成为该国的第一位国王。 1143年,一个独立的君主制国家葡萄牙,在光复领土的战争中应运而生,并且得到了罗马教皇的承认,这是欧洲大陆上出现的第一个统一的民族国家。 葡萄牙如今的版图成型于1249年的王阿方索三世统治时期。
公元前时期
公元前一千年时就有若干部族居住在伊比利半岛(Iberian Peninsula),而第一个有证据支持曾居住此地的是公元前8、9世纪时,住在葡萄牙北部及西班牙的加利西亚(Galicia)的塞尔特人(Celts);同时期还有沿着奥加威(Algarve)建立渔村的腓尼基人(Phoenicians),他们并曾往北开拓直到现今的里斯本(Lisbon);希腊人(Greeks)及迦太基人(Cathaginians)则住在南方及西方海岸地带。 罗马人(Romans)在公元前201年击败迦太基人,公元前140年打败塞尔特人后,就掌控了葡萄牙中部及南部。在罗马统治的六个世纪中,引进属于拉丁语系的葡萄牙语及风俗,也替基督教的引入打下基础。 西哥特人及阿拉伯人统治时期(公元469—1139年) 罗马帝国公元3、4世纪时势微,连带影响这个地区的统治权。 公元469年,属日耳曼民族的西哥特人(Visigoths)越过比利牛斯山(Pyrenees)来到此地,7世纪时引进基督教。 公元711年,回教徒入侵推翻了西哥特王朝,在科多巴(Córdoba)建立艾尔安答路斯(al-Andalus)王国;虽然回教统治者不排斥犹太教及基督教,但许多基督徒改信回教,公元9、10世纪是回教最兴盛的时期。 经过近四个世纪的回教统治,葡萄牙境内仍有许多回教式建筑地标,以及许多源自回教及阿拉伯的习俗,也影响了当地的方言。 十字军东征及葡萄牙建国时期(公元1139—1415年) 公元1139年,来自葡萄凯尔(Portucale)(以波尔多为中心的领地)边境的贵族艾方索?亨利克斯(艾方索一世) (Afonso Henriques)(Afonso I)宣布独立,并自称是第一任葡萄牙国王,藉由十字军的协助与回教徒对抗,在公元1147年收复里斯本,公元1249年在阿列提住(Alentejo)及奥加威击溃残存回教部队,至此完全取回此地的统辖权。 迪尼斯一世(Dinis I)(公元1279—1325年)推广使用葡萄牙语(以取代西班牙语),在公元1290年创立第一所大学,公元12年签订奥卡尼塞许条约(Treaty of Alca?ices)确立国界,成为十四世纪欧洲第一个独立国家。
大探险时期(公元1415—1580年)
艾维兹王朝(House of Aviz)第一位国王裘奥一世(Jo?o I)(公元1385—1433)在位时,成就了葡萄牙前所未见的兴盛景象,也为日后的版图扩张与经济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了增强国力,与英国签订温瑟条约(Treaty of Windsor)建立永久的同盟关系。 15世纪是海权时代的黄金时期,在裘奥的儿子导航者亨利王子(Prince Henry the Nigator)的领军下,葡萄牙成为海洋技术及探险的世界领导者。葡萄牙冒险家的足迹从摩洛哥(Moroccan)、马德拉群岛(Madeira Islands)直至无人居住的亚速尔群岛(Azores Islands),并为了奴隶及财富进军非洲大陆。 公元1443年,在恩里克王子的指挥下,从罗卡角出发的葡萄牙航海家穿越了西非海岸的博哈多尔角。在此之前,这里是已知世界的尽头。 到1460年,被葡萄牙绘在地图上的非洲西海岸已经达到了4000公里。 公元1488年巴托罗缪?迪亚士(Bartolomeu Diaz)绕过非洲南端的好望角(Cape of Good Hope)之后,世界就此改变,他不仅开启前往东方的大门,也打开了葡萄牙香料贸易的入口。接下来虽然葡萄牙与哥伦布(Christopher Columbus)失之交臂,仍在公元1498年,由瓦思库·达·加玛(Vasco da Gama)率领第一只远征舰队前往印度(India),在东非及印度尼西亚打下不少殖民地。两年后,佩卓·奥维瑞许·卡布奥(Pedro Alvares Cabral)拿下巴西,建立广大的葡萄牙帝国。 哈普斯堡及布拉刚萨王朝时期(公元1580—1807年) 公元1580年艾维兹王朝失势,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Felipe II)强说他有一半葡萄牙皇室血统,使得伊比利半岛的统治权又回到一个国家手中,在哈普斯堡王朝(House of Habsnurg)统治60年中,葡萄牙被拖进好几次战争中,最惨的是公元1588年西葡无敌舰队惨败给英国,经过这些岁月葡萄牙帝国也逐渐消失。 里斯本昔日王宫公元1640年,葡萄牙布拉刚萨王朝(House of Bragan?a)反抗西班牙的菲利普四世宣布独立,为抵抗西班牙维持国家独立,他再次长途跋涉与英国修好。经过半世纪,裘奥五世(公元1706—1750年)利用巴西到的黄金及钻石振兴经济,使得葡萄牙再次兴盛。 公元1755年的大地震摧毁了里斯本及葡萄牙南部,超过15,000人死亡,彭波候爵(Marquês de Pombal)配合国家经济改革,进行里斯本的重建工作。
拿破仑及后拿破仑时期(公元1807—1910年)
拿破仑(Napoleon)在公元1807年攻进葡萄牙,王室却为了保命逃到巴西。裘奥六世在公元1821年重返里斯本,所面对却是纷扰不断葡萄牙王室所产生的诡谲政治气氛,儿子佩卓在巴西自立为王并宣布独立。 公元1826年裘奥六世死后,就发生兄弟战争(War of the Two Brothers)(公元1826—1834年)。 因为公元1822年曾在皇室缺席情况下草拟宪法,大幅削去君主的权力,所以公元1826年时,立宪派(有佩卓,巴西第一位国王)与君主派(有米格尔(Miguel),佩卓的兄弟)就在葡萄牙各地爆发战争。8年的血腥冲突后,米格尔遭到放逐,由年仅15岁佩卓的妹妹玛丽亚二世(Maria II)(公元1834—1854年)继任王位,不过接下来的75年中,自由民主派与君主派仍然持续对峙。
第一共和到萨拉札时期(公元1910—14年)
公元1910年10月5日曼纽尔二世(Manuel II)亡命英国,正式宣告上世纪的政治喧扰告一段落,第一共和(First Republic)时期由此展开,新赋与男性选举及参,并削弱教会影响力,同时工人也拥有罢工权,也依工作表现评定人事考绩而不是依家世背景;但挑战教会权力引发全世界反弹,释出劳工权益也造成与劳工间的对峙。 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战更使得经济动摇,国内动荡,公元1926年的军事行动正式结束脆弱的共和,安东尼奥?卡莫那(António Carmona)将军成为临时军事的***,为了解决经济危机,他指派著名经济学教授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札(António de Oliveira Salazar)担任财政大臣,公元1932年成为首相,但不久也成为,依旧抱着权力不放,恐怖的秘密警察抓出反对萨拉札的人,并且血腥镇压非洲的叛乱,这也拖垮了葡萄牙的全国经济。
革命改造时期(公元14—1999年)
70年代早期,国际反对帝国主义声浪高涨,国内军葡萄牙塔维罗的圣地亚哥教堂人亦对镇压非洲殖民地行动感到厌烦,于是在公元14年4月25日左派军队发动,即为康乃馨革命(Revolution of Carnations),在葡萄牙每个城镇都有一条叫做4月25日的街道以资纪念。 公元15年社会主义宣布放弃非洲殖民地的管辖权,公元16年举行第一次选举,选出颇具人气的马利欧?索瑞兹(Mario Soares)担任首相,面对国内经济危机,他提出「百日维新」来振兴经济。 公元1986年葡萄牙加入欧洲共同体(也就是现在的欧盟),这项新挑战仍无法阻止索瑞兹赢得这年的总统大选,他也是葡萄牙第一位平民总统。 葡萄牙目前仍致力在经济赶上其它的西欧国家,加入欧盟似乎尚未对葡萄牙的经济产生不良影响, 公元1999年的经济成长率达3.5%,这几年在公共建设亦有颇多进展。虽然在里斯本举行的1998万国博览会不甚成功,参加人数不如预期,但筹备过程中改善了里斯本的交通运输,也提高了葡萄牙的国际声势。 重生的葡萄牙在后殖民地时代扮演一个全新的角色,过去几年都在协助过去的殖民地安哥拉及东帝汶(East Timor)寻求和平。 公元1999年12月20日葡萄牙同意放弃最后一个殖民地—澳门(Macau),将它交还中国结束442年的统治。
国家政治
2004年底,因社民党和人民党组成的执政联盟政绩不佳且内部矛盾不断,桑帕约总统遂于12月10日宣布解散议会并提前举行大选。2005年2月20日,在野3年的左翼政党社会党在议会选举中以绝对多数获胜,随后上台执政。新在内政、经济、外交、军事等领域全面推行改革。但由于改革力度较大,触及社会各阶层利益,导致民众不满情绪上升,包括军人、警察和法官等阶层也举行罢工及抗议游行,社会矛盾有所加剧。在2005年10月举行的全国市政选举中,社民党利用选民对的不满赢得选举,保持了地方中的优势地位。2006年1月22日,在葡总统选举中,受社民党和人民党支持的卡瓦科·席尔瓦当选为总统,同年3月9日就职。任期5年。 宪法 现行宪法于16年制定,后经历了六次修改。最近一次修订于2004年完成。宪法规定,总统、议会、和法院是国家权力机构;总统为武装部队最高司令,根据提名任免总参谋长和三军将领。总统在听取各党派、委员会的意见后才能解散议会,“在必要时”可以解散和罢免总理。 议会 一院制,议员230人,任期四年。本届议会于2005年2月20日选出。3月16日,议会举行第一次全会,选举社会葡萄牙国会大厦党人雅伊梅·伽马(Jaime Gama)为议长。四位副议长分别为:曼努埃尔·阿莱格雷(社会党)、吉列姆·席尔瓦(社民党)、安东尼奥·菲利佩(葡共)、特尔莫·科雷亚(人民党)。各党派议席分配如下:社会党121席,社会党75席,葡共12席,人民党12席,左翼集团8席,绿党2席。 本届于2005年3月12日就职,由社会党组成。主要成员有:总理若泽·索克拉特斯(Jose Socrates),部长兼内政部长安东尼奥·科斯塔(Antonio Costa),部长兼外交部长路易斯·阿马多(Luís Amado),部长兼财政部长路易斯·库尼亚(Luis Campos e Cunha),总理府部长佩德罗·佩雷拉(Pedro Silva Pereira),国防部长努诺·特谢拉(Nuno Severiano Teixeira),司法部长阿尔贝托·科斯塔(Alberto Costa),环境、土地规划和地区发展部长弗朗西斯科·科雷亚(Francisco Nunes Correia),经济和创新部长曼努埃尔·皮尼奥(Manuel Pinho),农业、乡村发展和渔业部长雅伊梅·席尔瓦(Jaime Silva),公共工程、交通和通讯部长马里奥·利诺(Mario Lino),劳动和社会团结部长若泽·达席尔瓦(Jose Antonio da Silva),卫生部长安东尼奥·坎波斯(Antonio Correia de Campos),教育部长玛丽亚·罗德里格斯(女)(Maria de Lurdes Rodrigues),科技和高等教育部长马里安诺·加戈(Mariano Gago),文化部长伊萨贝尔·德利马(Isabel Pires de Lima),议会事务部长奥古斯托·席尔瓦(Augusto Santos Silva),部长委员会总理府秘书若尔热·拉康(Jorge Lacao)。 司法机构 最高法院是最高司法机构,院长由法官选举产生。最高法院院长在国家***中排名第四,位于总统、议长和总理之后,如前三位***不在国内或无力履行其职责时,最高法院院长可代任国家元首职务。现任最高法院院长为努内斯·达克鲁斯(Nunes da Cruz),2005年当选。共和国总检察院是最高检察机构,总检察长若泽·德莫拉(Jose de Moura),2000年10月10日就职。
从另一个角度看欧洲地图
欧洲有45个独立国家(有争议),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社会特征和政治特征,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取决于其所在在地理位置,这也是欧洲区划之所以重要的原因。在这个问题上(同许多问题一样)专家们没有形成统一意见。因此,对欧洲的划分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个问题所讨论的时间、政治动机、经济发展状况以及其他因素。
当然,每种划分方式都有道理。这5幅图是基于某单一因素或多个因素而制作的。因此,根据不同因素划分的图像被应用于不同的目的。许多地图仅仅是从审美学的角度或者单纯是为了进行直观的表达。例如下面这一幅:
然而,这种地图存在一个明显的缺陷,就是缺乏可看性,因为面积比较小的国家在这一比例尺下根本无法找到,并且邻国间的国旗会发生重合等。在这里,我们将只讨论欧洲。
我们都知道,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的文化、自然环境、历史和语言。但是,以往对于国家间的研究还没有从国旗研究入手的。国旗与盾徽和国歌这类国家象征不同,这是因为国旗并不仅仅是“彩色布条”,而是被国家和民众所认可的旗帜。国旗是一个国家最重要、最独特的标志,它体现了这个国家成就、历史、自然和文化的重要性,这也是为什么一个国家选择或者更换国旗经常会引发争论的原因(想想新西兰更换国旗不成功的原因)。人类在所征服的地方放置一面国旗是一个历史传统,甚至我们已经将国旗插在了月球上。
在人类的历史上,国旗所扮演的角色越重要,欧洲地区的国旗地图看上去就会越有趣。考虑到尽量让不用组合间存在明显的差别,因此我们按照旗帜的类型进行选择。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将根据国旗的设计方式考虑最棒的且合乎逻辑学的版本,努力创造一个恰当的国旗地图。
北欧十字旗
第一组国旗基于十字架(Christian cross)进行的设计,由于使用这种旗帜的国家的地理位置均处于斯堪迪纳维亚半岛附近,因此也被称为“斯堪的纳维亚”。
一般而言,垂线靠近旗杆一边。值得注意的是,丹麦一直沿用的是最古老的国旗(于公元1219年6月15日通过,这也被视为世界上第一面国旗),国旗被称为“Dannebrog”。因此,这组国旗是欧洲占主体地位的宗教——基督教的一种外在表现,并且也蕴含浓厚的历史价值与文化价值。
这种组合方式在其他国家、城市、历史国家以及现代领地所使用,但是此处我们仅仅对国旗进行讨论。历史上,白俄罗斯、爱沙尼亚、德国、立陶宛和同时期的其他国家都想要用这种十字旗,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最终并没有获得通过。
使用十字旗的国家在下面的分类地图中用蓝色进行标注。
水平二色旗
尽管这类国旗很简单,但是不仅是在欧洲,在世界上其他地区使用这类国旗的国家都不算多。目前,用水平分割的国旗仅用到了四种颜色。这类旗被印尼、摩纳哥、波兰和乌克兰使用。波兰与乌克兰在格伦瓦德之战(1410年)后就用了这种国旗,而摩纳哥在1881年才开始用。有趣的是,摩纳哥与印尼的国旗100%相似,因而还曾引发过外交争端。但是因为印尼国旗使用时间更长,两个国家都不想更换他们的国旗。
水平分割后添加盾徽形象的国旗:例如列支敦士登和圣马力诺的国旗。最开始的时候,列支敦士登国旗是为单纯的二色旗,但是在1936年,由于与海地的国旗完全一致。随后,列支敦士登在国旗靠近旗杆的位置添加上了一个王冠(旗面上的王冠是神圣罗马帝国之王冠,王冠也是神圣罗马帝国的标志,因历史上列支敦士登曾为神圣罗马帝国王侯的邑。)才将这个冲突解决。这种改动一直沿用到今天。
民用版的圣马力诺国旗也是单纯的二色旗。白俄罗斯的国旗也可以在这一部分进行讲解,但是其颜色并非水平等分而被划分到属于旗杆的那一部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把白俄罗斯的旗帜放在另一组水平二色旗中进行讨论的原因。
这类国家被赋予红色。
垂直二色旗
本部分包含三面国旗:葡萄牙、马耳他以及梵蒂冈的国旗。尽管后面两个国家在国旗中用了盾徽,但盾徽并不重要,葡萄牙国旗更为复杂。在历史上,葡萄牙国旗曾用过一个十字国旗且为单色旗。后来,国旗变为双色旗,目前仍有一种非官方的这种旗帜存在。不过,葡萄牙国旗的历史和其现在的外观使我们将其归到这一部分进行讲述。
我们再将这一部分国家加入到分类地图中。
水平三色旗
有必要分析一下用最多的这一个组别了。这种旗帜被欧洲十五个国家所用(例如:西班牙,它的旗帜由两个相等的水平红色长条以及一块两倍于红色区域宽度的**长条构成)。
第一个用这种样式的国家是荷兰。
根据颜色的差异可以该大组分为其他小组。小组的分类如下所示:
泛斯拉夫组(主要颜色:蓝、白、红):俄罗斯、塞尔维亚、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捷克。捷克国旗对颜色的分割比较特别,但是其依旧是一个三色旗。
西欧组(主要颜色:红、蓝、黄和白):奥地利、德国、西班牙、卢森堡、荷兰。
波罗的组:拉脱维亚、立陶宛、爱沙尼亚。
东欧组(主要颜色:绿色、红色和白色):保加利亚、匈牙利。
当然,在细分小组时,使用到了历史上、传统上曾经的国旗。另外,从颜色角度来讲,荷兰和卢森堡公国的国旗是放在泛斯拉夫组是合理的。不过,可能从直观上来看或是从历史角度来看是不准确的。东斯拉夫组中的卢森堡国旗红白两色并不同样大小,因而与三色旗中的含义不同,而是代表其他东西。
将水平三色旗的国家添加入下面的地图中。
垂直三色旗
欧洲有七个国家的国旗用这种方式,其中有两种旗帜上有盾牌。最早用这种国旗的国家是法国。因此,即使在欧洲中世纪,蓝色与红色在法国的国王以及君主之间就已经非常流行了。然而,今天我们所见的法国国旗从1794年才开始使用。
将这几类国家加入地图中。
含盾徽的单色旗
我们将阿尔巴尼亚、黑山和瑞士放在这一组中进行讨论。黑山共和国目前的国旗比较年轻,它是在2004年通过的(之前黑山的旗帜是红-蓝-白三色旗)。瑞士国旗由于是方形而出名,也被认为是红十字会旗帜的原型。
将这3个国家加入国旗地图中。
其他
本部分中所包含的国旗所具有的特色难以将其归入之前的任何一组。事实上,这些国旗中的每一个都是一个单独的组,但是为了方便,将他们放在一个组中。其他国家包括: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亚、英国、希腊、科索沃和马其顿。
马其顿的国旗由两种颜色构成,表示“自由的新太阳”。英国的国旗被称为米字旗(Union Jack),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园1603年。波斯尼亚、黑塞戈维亚以及科索沃的的国旗比较新——他们分别是在1998年和2008年通过的。
再将这几个国家加入分类后的欧洲地图中。
这样,全部欧洲国家的国旗就分析完毕了。现在,让我们再看一下,可以得出几点结论。当然,由于这个地图不是按照通常的历史学角度、地缘政治角度或者是文化角度而是从国旗的设计理念角度出发制作而成,因此看上去会有些奇怪。然而,我觉得这幅地图很耐人寻味。另外,可以得出某种结论。
在基督教旗的影响下,出现了北欧十字旗。三色旗很流行,尤其是水平分割的三色旗。三色旗中三种颜色一般是象征国王、革命和国家的土地。即便东欧的许多国家使用二色旗,但却没有在欧洲其他地方流行起来。单色旗在欧洲也不多见。至于岛屿和沿海国家,他们往往乐于让自己的国旗不同于常见的几种类型而显得更特别一些。
国旗代表一个国家的文化。有人认为像国旗这种国家符号应该更多样一些。而有的人则对现在的状态表示满意。无论如何,国旗中所蕴含的文化都是十分丰富的,这也是为什么国旗值得我们去关注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