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罗欧冠替补很多-大罗为什么拿不到

tamoadmin

1.大罗拿过吗?

2.罗纳尔多还有什么重要的奖杯没拿过

3.大罗生涯效力那么多豪门,为何俱乐部重大冠军荣誉就一个西甲冠军?

4.拿过世界杯的大罗,他有拿过冠军吗?

5.为什么齐达内,罗纳尔多不能称为球王?球王的标准是什么?

大罗拿过吗?

大罗欧冠替补很多-大罗为什么拿不到

罗纳尔多从来没有获得过冠军,他最接近冠军的一次是2002-2003赛季,当时他效力的闯入半决赛,被尤文图斯挡在了决赛门外。2006-07赛季,罗纳尔多在冬季转会期加盟AC米兰,同年,AC米兰获得冠军, 但因为他不具备代表AC米兰参加冠军联赛的资格,AC米兰的冠军与他无关。

大罗两个世界杯,两个美洲杯,联合会杯冠军。

世界杯金球奖,世界杯银球奖,世界杯最佳射手,世界杯助攻王,美洲杯金球奖,美洲杯银球奖,美洲杯最佳射手,美洲杯银靴奖。在国家队层面取得了集体荣誉和个人荣誉的超级大满贯。

在俱乐部层面,取得联赛冠军,欧洲优胜者杯,欧洲联盟杯,西甲最佳球员,意甲最佳球员,荷甲最佳射手,西甲最佳射手,欧洲金靴奖,欧足联的欧洲俱乐部最佳球员奖,欧洲金球奖,世界足球先生,意甲十年王中王,意大利足协评的意甲第五位入选意甲名人堂。

集体荣誉除了没有其它全部有了,个人荣誉大满贯。而在大罗年代是没有什么高地位的。76年之后到06年一共30年,冠军只有2年拿到金球奖,其它28年拿不到金球奖。在大罗踢球的时代,从90年开始,到大罗离开欧洲回去巴西养老,这十几年时间里冠军一次金球奖都拿不到,相反联盟杯冠军和优胜者杯冠军倒是拿了几次金球奖。

像梅西,c罗这样的俱乐部高光,国家队平庸的偏科生是完全和大罗以及大罗之前的顶级巨星们说不同的,以前的巨星都是两个层面高光的。

罗纳尔多还有什么重要的奖杯没拿过

罗尼在世界顶极荣誉中没有拿过,在的进球纪录也很差,当然客观原因是很大的因素。

在他踢过的联赛里,很可惜在意大厦利没有拿过最佳射手。意甲冠军——这可将是他永远的遗憾了。他曾经付出了那么多啊。。。

大罗生涯效力那么多豪门,为何俱乐部重大冠军荣誉就一个西甲冠军?

大罗欧洲第一站埃因霍温,当时对手是95年范加尔带领的阿贾克斯:范德萨,里杰卡尔德,德波尔兄弟,西多夫,戴维斯,奥维马斯,利宁,克鲁伊维特,卡努。阿贾克斯这是什么阵容?全是神仙。他们拦不住罗纳尔多,但能射穿埃因霍温,阻止他夺冠。

第二站巴萨,96-赛季,罗纳尔多49场47球。夺冠关键时刻,巴萨和仅差两分,美洲杯开赛,罗纳尔多回国家队奉献了历史上最出色的单届表现之一。那么再回巴萨时联赛冠军没了,时运不济,与冠军无缘。

第三站,国米,意甲小世界杯。这时的国米还只是个两头重中间轻的球队。对手就变成了ac米兰,尤文图斯,罗马,佛罗伦萨,拉齐奥,帕尔玛。是时候表演真正的技术了,47场34球,这也是意甲近30年最高的进效率。那么至于有哪些神仙在意甲?太多了,一时半会想不完,手脚并用也数不完。02年5月vs拉齐奥,最接近冠军的一战,两度领先,仍被翻盘,命途多舛,与冠失之交臂。

我个人觉得大罗之所以俱乐部生涯取得的荣誉那么少主要有以下的原因:

1、冠军命薄,多次与冠军无缘

效力埃因霍温与巴萨期间,大罗加盟之后表现非常出色,球队由于大罗的加盟也取得了进步,但是却总是与冠军无缘。但是无论是在埃因霍温还是巴塞罗那,大罗离开球队的第一个赛季,老东家都赢得了联赛冠军。那么效力国米的最后一个赛季,国米只要在最后一轮取得胜利就能拿下冠军的情况下,客场2:4输给了拉齐奥,最终被尤文反超,再度无缘联赛冠军,在比赛之后,大罗失望的泪水至今想起来依然令人动容。在2006到2007赛季,当时罗纳尔多中途从加盟了AC米兰,结果那个赛季联赛夺冠,罗纳尔多因为提前离开无缘,AC米兰夺取冠军,罗纳尔多又因为是中途加盟,赛季初已经代表过参加,再度与冠军无缘。

2、伤病和激烈的竞争让罗纳尔多一次次梦断意甲联赛冠军

罗纳尔多在加盟国米的第一个赛季,球队就获得了当时近十年最好的成绩,那个赛季他们获得了联赛亚军和欧盟杯的冠军,那么在随后的四个赛季中,由于罗纳尔多一直在与伤病作斗争,球队的成绩也出现了下滑。并且那个时期的意甲正处于“七姐妹时代”,米兰双雄、尤文、罗马、拉齐奥、帕尔马、佛罗伦萨实力都非常强劲,那竞争相当激烈。罗纳尔多效力国米五个赛季,这五个赛季的联赛冠军分别由四支不同的球队赢得的,没有一直球队能够卫冕联赛冠军的。

3、失败的巨星政策,让罗纳尔多与冠军渐行渐远

如果从阵容来看,罗纳尔多时期的绝对是最经典的,应为那时候实行一年一巨星的政策,最巅峰时期同时拥有五位世界足球先生或者欧洲金球奖得主。但是这时期的也是最糟糕的,他们的成绩一塌糊涂,除了罗纳尔多加盟球队的前两个赛季成绩还可以外,之后的成绩越来越差,也正是那时候拉开了“十六郎”的命运的。

拿过世界杯的大罗,他有拿过冠军吗?

“外星人”罗纳尔多参加了西班牙某体育频道的特别节目,由于阶段16强各球队的大名单公布了,大罗与主持人也对此做出了总结。罗纳尔多很关心多特小将哈兰德,这位少年在进入德甲后的惊人表现引发了多位名宿关注。当罗纳尔多得知这位神奇小将入选了大名单的时候,感叹自己“生错了时代”。大罗是这么说的:“如果放到来算,我已经有一个冠军了。生错了时代吗?我想是的。”

罗纳尔多的球员生涯拥有很多荣誉,但是他有一项重要的集体冠军没有拿到过——冠军。由于大罗时代的允许各大联赛前几名球队参加,而不是每个联赛的第一名参加,所以的含金量已经提升,有些不喜欢罗纳尔多的球迷,总是喜欢把“大罗职业生涯没有冠军”的事实来“贬低”他。的确,没有冠军是罗纳尔多非常遗憾的事情,但如果放到现在的赛制上,他是可以捧起大耳朵杯的,哈兰德的入选名单令他“触景生情”。

哈兰德是赛季的冬歇期转会到多特蒙德的,他的优异表现相信球迷们都有所耳闻,他入选了黄黑军团的淘汰赛大名单,从实力上来说无可厚非。不过这种冬季转会市场进入新球队的球员,放在罗纳尔多时代的规则中,如果他上半赛季代表原来的球队参加过小组赛了,他在下半赛季是不可以代表新球队参加淘汰赛。在赛季上半程,哈兰德已经代表老东家萨尔茨堡红牛队在小组赛中表现出色。

在旧的赛制下,哈兰德是无法入选新东家多特蒙德的淘汰赛名单。但是新规则允许一位球员在上下半程,代表两家俱乐部参加比赛。哈兰德的老东家萨尔茨堡红牛队在小组赛中被淘汰出局不要紧,他可以在黄黑军团继续自己都管梦想,这个新规则无疑是有利于在冬歇期转会的天才球员。然而这个规则现在才改变,令罗纳尔多遗憾不已——大罗就是在冬歇期从转会到AC米兰,恰好后半赛季红黑军团捧起了大耳朵杯。

不过罗纳尔多“生错了时代”,他可没有那么,因为就规则不允许大罗在一个赛季,代表两支球队参加。赛季上半程,罗纳尔多所在的已经是球队,大罗自然也就无法进入AC米兰的淘汰赛大名单。所以红黑军团获得冠军的时候,罗纳尔多虽然笑得很灿烂,但是他不在淘汰赛名单内,这个集体荣誉自然不能属于他。不过放到的规则来看,大罗就可以在下半程参加淘汰赛,他的荣誉中也就有了大耳朵杯,放到他当然已经有了一个冠军。

有些人可能会说:那个时候的大罗已经变成了“肥罗”,就算他生在了赛制下,他能保证自己一定能够入选AC米兰的淘汰赛名单吗?笔者球后认为这是完全没有问题的。虽说那个赛季罗纳尔多的身材已经发福,但是他的数据以及技术依然还在,看看他转会去红黑军团的下半赛季表现就知道了。而且当时正好是“电话门”之后的一个赛季,AC米兰没有那么多球星,罗纳尔多当然够得上入选淘汰赛名单。

然而在足坛没有那么多“如果”,“生错了时代”导致大罗与冠军擦肩而过,若放到现在,罗纳尔多完全可以利用赛制,填补自己的荣誉中这项空白。当然,大罗还是需要向前看,他现在仍旧有梦想——帮助自己经营的巴拉多利德拿到资格。罗纳尔多知道这个梦想比较遥远,但是他作为顶尖运动员的坚强品质,让他不会放弃这个梦想。

为什么齐达内,罗纳尔多不能称为球王?球王的标准是什么?

一名球员能否成为球王,除了需要绝对的实力以外,还需要有一个合适的时机。就如同咱们演义里面所说的“势”。齐达内和罗纳尔多强不强?当然很强了!论脚下技术,论个人战绩,罗纳尔多和齐达内也确实具备了“球王”的实力,具备“球王”实力的球星有好几个,真正能成功“登基”的,只有贝利和马拉多纳两人,这就要说到“借势”和“时机”这两点了。

咱们先说说齐达内,齐达内足球生涯获得了世界杯、、、金球奖和世界足球先生等“大满贯”,说齐达内是“准球王”可以,但要说是“球王”,势头又不对。

国际足联在2000年给贝利和马拉多纳承认的奖项,是“世纪最佳球员”, 也就是咱们所说的“世纪球王”或“世界球王”,前者是国际足联授予,后者是球迷票选。 而欧足联给齐达内的头衔是“欧洲50年最佳”,有了“欧洲”两字当前缀,只能说是“欧洲球王”,而不是“世界球王”。

既然是“王”,那肯定是“天无二日”,总不能一个时代“两王并存”吧?贝利或马拉多纳,在自己的时代是“独一档”, 而齐达内虽然拿过世界足球先生和金球奖,但在同一时代并没有一统江湖,别忘了,罗纳尔多只比齐达内小4岁,而早期的罗纳尔多比齐达内猛多了。

罗纳尔多巅峰期是1996年-1998年之间,2002年又“王者归来”了一次,而齐达内的巅峰期是1996-2006年之间(2006年快退役时又火了一把),2003-2006年罗纳尔迪尼奥也已经崛起—— 也就是说,齐达内的巅峰期前几年被罗纳尔多压制,后几年被小罗掀翻。

简单说,1998年之前罗纳尔多更强,2003年之后小罗势头更猛,齐达内就算当过足坛第一人或“欧足联欧洲50年最佳”,也未能长时间一统足球江湖,这就称不上“球王王朝”了。

说完了“时机”,再说“势头”, 什么是“势头”?那就是该球员在风头正劲的时候,通过世界杯来登上王座, 罗纳尔多和齐达内确实都拿到过世界杯,然而造化弄人,他们拿世界杯的时机不对,没有在势头最猛的时候成功登基。

1996-1998年的罗纳尔多所向无敌, 如果1998世界杯可以率巴西队夺冠,那么大罗就是当之无愧的“新贝利”或“球王”了, 可惜1998世界杯决赛前夕大罗昏倒,被齐达内的法国队吊打一番。之后4年长期受伤,到了2002世界杯伤愈复出的罗纳尔多,虽然7场8球拿下世界杯,但那时候大罗已经不是“世界足坛第一人”了,踢法也由当年的“球王踢法”转型为抢点型射手了,如果大罗是1998世界杯夺冠,那么声望肯定比2002世界杯夺冠更高。

同样的道理,在1998世界杯和2000获得“双冠王”之后,齐达内的威望如日中天, 如果在2002年决赛“天外飞仙”之后,以“足坛一哥”的身份,率法国队再拿一次世界杯冠军,那么齐达内的“球王”宝座是跑不了了, 但2002世界杯齐达内受伤,法国队小组赛就出局。2006世界杯淘汰赛阶段,齐达内倒是完全爆发,但决赛吃红牌,法国队也只能屈居亚军,齐达内自然离“球王”还差了一步。

值得一提的是,2006世界杯前夕,足坛第一人是小罗,小罗虽然拿过2002世界杯,但那时小罗毕竟只是里瓦尔多和罗纳尔多的副手,如果小罗是以“足坛一哥”的身份获得2006世界杯冠军,那么“球王”宝座就稳了! 但大小罗、卡卡和阿德里亚诺“四大天王”领衔的巴西队,在世界杯四分之一决赛又碰到法国队,小罗被齐达内吊打一番,从此走下神坛,再也无法冲击球王宝座。

1998世界杯和2006世界杯,原本可能分别成为罗纳尔多和小罗的“球王加冕典礼”,却都被齐达内给掀翻了。但齐达内也在2002和2006两届世界杯先后错过时机, 到了世纪之交的足坛,是“群雄逐鹿”的局面,而不是一统江湖的“球王时代”!

齐达内和罗纳尔多(包括小罗),是有球王级别的技术,但因为“势头”和“时机”等原因,在巅峰期的时候遇见太强劲的对手,相互“扼杀”对方成为“球王”的可能, 这只能说明一个道理,齐达内不是“球王”,但他专为阻止“球王”而生!你觉得梅西或C罗能成为“球王”吗?欢迎一起讨论。

能否称为球王,或者说,能否在某个领域封王,个人认为,有三条标准,一,在个人的巅峰期是否所向披靡,几乎战无不胜没有对手。二,巅峰期是否足够长。至少7年以上,期间几乎没有对手能够挑战其统治地位。三,是否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可,个人形象是否积极正面。

参照这三条标准,就能够解释,为什么齐达内、罗纳尔多,甚至是罗纳尔迪尼奥等人很少被人称为球王。

在他们鼎盛时期的那个年代,媒体说得最多的是世界三大球王,巴西的贝利,阿根廷的马拉多纳,德国的贝肯鲍尔。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翻看一下这三大球王的履历,绝对是战功赫赫,荣誉等身,特别是世界杯,可以说是球王的标配。

这里重点说一下马拉多纳。马球王俱乐部冠军比另外两位少,但是,马球王有个特点,特别能把弱队带到巅峰,这个比你在强队拿冠军拿到手软更难。所以为什么说有第三条标准,得到各界的广泛认可。

那么,我们来看看齐达内和罗纳尔多,很显然,他们在第一条标准就不太符合。

虽然两人都拿到过世界杯,但是,他们的俱乐部战绩,洲际比赛的成绩,就没有那么绝对的统治力了。

比如,罗纳尔多,尽管他的球风非常惊艳,个人技术让人折服,赢得了外星人的美誉,也曾三次获得世界足球先生,个人荣誉拿到手软,但是,遗憾的是,他的职业生涯,只有一座顶级联赛的冠军奖杯(2003年在的西甲联赛冠军),职业生涯没有冠军入账,这显然是最大的遗憾。你可以说罗纳尔多运气不好,曾经与近在咫尺的冠军插肩而过,你也可以说罗纳尔多的职业生涯遭遇了太多伤病,但是,冠军少是无可争议的事实。没有哪个球王,不是拿冠军拿到手软的。

齐达内和罗纳尔多情况类似。同样是三届世界足球先生,与罗纳尔多一时瑜亮,带领法国足球走向巅峰,但是,他的冠军数量也是偏少,比罗纳尔多稍强的,就是有一座冠军。冠军不足,统治力就缺乏说服力。他可以称为法国球王,但是,很难成为世界球王。

齐达内和罗纳尔多之后,梅西和C罗开启了长达十多年的绝代双骄的时代,他们两人,几乎包揽了当世足坛所有顶级荣誉,创造了一系列辉煌的 历史 ,也有不少人,在他们进入职业生涯后期,开始称呼两人为梅球王、罗球王。不过,这两位球王的名号,相对来说,没有此前的三大球王叫得那么响亮、那么令人信服。究其原因,就在于两人的国家队成绩缺乏说服力,都缺少一座世界杯冠军。这就好比上少了那颗最耀眼的珍珠,和其他人的比起来,就不想一定真正的。

当然,是否能成为王,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解读,标准不同。有的项目,唯金牌论,拿到第一就能成王。比如,拳击,只要拿到过拳王金腰带,就是名副其实的拳王,并不在意要拿到多少次。但是,拳王与拳王之间,并不完全看拿冠军的数量,影响力的大小,更看世界范围内的评价。比如说拳王阿里和之后的梅威瑟,就是两种不同级别的拳王。

再比如说泳坛,特别是蛙泳项目,蛙王蛙后的称呼,大家听得不少,有冠军,特别是奥运冠军就是王和后。

所以,相对来说,足球领域对于球王的称号,还是非常严苛的。特别是有贝利、马拉多纳等前辈树立了标杆,后人想要封王,必须有比肩前人的实力和成绩,难度可谓不是一般的大。

当然,近年来,随着媒体越来越讨好观众,关于球王的标准也在不断下降。比如,巴西的内马尔,年纪轻轻,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距离统治足坛还差得远的情况下,就被一些媒体称为内球王。比利时的阿扎尔,同样被人成为比利时球王或者阿球王。他们都还没有体现出足够的统治力,拿到足够多的荣誉。这种封号,显然是过誉的。

球王泛滥,意味着球王封号的贬值。封号贬值了,示范带动效应自然也就低了。所以,标准还是严格的好。虽然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王这种级别,不是谁想当就能当的。

世界足坛史上有过两次比较著名的“球王”评选活动,第一次发生在16年,当时联邦德国的《环球足球》杂志组织过一次世界球王评比活动,当时选出了五大球王,分别是:贝利、贝肯鲍尔、迪斯蒂法诺、普斯卡什和李惠堂。那时候马拉多纳还只有16岁,所以不再名单之内。而另一次,也是最受认可的一次“球王”评选活动发生在2001年,当时国际足联举办了一次“FIFA世纪球王”的评选活动,通过球迷投票的方式来选出“谁是20世纪世界足坛最伟大的球员”,最终马拉多纳不可思议地以53.60%的选票当选,排在第二的贝利仅有18.53%的选票,后来FIFA特意在颁奖晚会上临时增加了一个“足球执委会评选的世纪球星”奖项,并将此奖授予贝利,于是就有了今天我们知道的“两大球王”存在。

至于罗纳尔多和齐达内两大巨星为什么不是球王,这里我从两个层面来说一下“球王”的定义先。其实在现在大家的观念里面,大家所说的“球王”就是世界足坛 历史 第一人,如果是这个观点的话,那么齐达内和罗纳尔多不是球王是很正常的,因为他们的确与两大球王存在着差距,这里值得一说的是罗纳尔多可以说是“半生球王”,因为在罗纳尔多的前一半职业生涯里,罗纳尔多的表现与两大球王相比不差分毫,不过由于伤病阻挡了罗纳尔多后程发力了。另外一个层面的就是“球王级别”的球星,如果是这个标准的话,我觉得罗纳尔多和齐达内也都算得上是球王了,2005年,在欧足联50年庆典晚会上,欧足联举办过一个欧足联50年第一人的评选活动,最终齐达内力压克鲁伊夫和贝肯鲍尔当选,这足以说明齐达内在大家心目中的地位和所获得的认可了;而罗纳尔多职业生涯的成就与齐达内不相上下,所以也绝对算得上“球王级别”的巨星。

我认为球王至少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1.独一挡的实力2.不可或缺的领导力3.必须要有辉煌的成绩

1最关键,天无二日国无二主,当同一时期几人很难分出高下就不能算球王,比如c罗与梅西的绝代双娇,齐达内与大罗恰好是群星璀璨的年代,比如菲戈,里瓦,小罗。反观老马,实力得到所有球员认可。

2不可缺少,王是要带兵的,大罗没有带队能力国家队和俱乐部都没有队长身份,齐达内06年功亏一篑

3.既然是王就要有封王加冕之时,赢球靠个人输球怪队友甚至阴谋论都是自欺欺人所以齐达内缺什么,如果齐达内02年没受伤06年理智点夺冠,就真没别人什么事了大罗的缺点是伤病太多,怪后卫喽,为什么别的前锋如巴蒂舍瓦皮波活蹦乱跳?而且大罗并没有领导力可言梅西和马拉多纳的距离,14年的世界杯,决赛伊瓜因背锅不,作为“准球王”为何没有灵魂附体,打破僵局,只有客观的队友,没有主观的自我

当然以上球员都非常优秀,但是用“王”的标准去卡,差那么一点点

我完全同意绿茵守望者所说的,球王封王需要时机,需要“势”。

罗纳尔多98年夺得世界杯他们就是王!可惜!

另外一个我觉得要重申的标准就是要有世界杯冠军,比如,迪斯蒂法诺,五连冠欧洲冠军杯,可以说他是俱乐部之王,但是他不是球王。除此之外,应该还有风格的问题,贝肯鲍尔荣誉大满贯,球员时期夺得世界杯,,还有冠军,教练时期也是率队夺得世界杯等,他是足球皇帝,也不是球王。

综上所述,除了绿茵守望者这位老兄说的时势,还有契机之外,我觉得,还有别的因素。

第一,必须要拥有世界杯冠军,并且是核心球员,并有统治级的表现。第二。要拥有超级的突破和过人能力,例如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面对英格兰那次神级一般的连过五人的进球。其实以这种风格来说,只能是南美洲的球员才具备这种能力,因为欧洲球员战术执行意图非常强,不会选择多次过人儿不传球这种踢球方式,这也是为什么目前的球王只有南美的贝利和马拉多纳两个人。第三,要有逆境求生的能力。我一般把这种能力叫做打破场上平衡的能力,例如1958年世界杯,贝利面对瑞典决赛的进球。还有1986年世界杯,马拉多纳面对西德决赛的助攻布鲁诺查加。以及九零年世界杯,马拉多纳面对巴西在场面极为不利的情况下,连过数人之后助攻风之子卡尼吉亚的进球。第四,要有超强的带队领导能力,他的存在应该能使队友的能力增加,使团队的凝聚力变强,有团队能力加成效应,同时也是全队的精神领袖。例如10年世界杯的贝利是队长,但同时也是全队的精神领袖,组织进攻,虽然他已经很少冲锋陷阵但只是因为不需要。而马拉多纳在1986年,1990年和1994年世界杯一直充当着这种角色,尤其是1994年世界杯,在失去马拉多纳的之后的阿根廷,简直和之前判若两队,全队在淘汰赛发挥失常。

所以从某种角度来说,罗纳尔多和梅西是十分接近球王的人,罗纳尔多基本具备我说的这后面四条,但是就像绿茵守望者这位兄弟说的,他契机不对!梅西,一个是没有世界杯冠军,二是在国家队没有带队领导能力。

而欧洲的齐达内和c罗,齐达内除了契机之外,我觉得他的风格,和我的补充标准第二条不太相符,所以即便是齐达内达到了契机,我认为他依然不会是球王,但是他很有希望赶上足球皇帝贝肯鲍尔,那也是一座几乎不可超越的丰碑!至于c罗除了没有世界杯冠军,他的风格比较另类,既然他是欧洲人,但他的风格,前期趋于南美化,但是现在他的技术动作又趋于欧洲实用化,我个人觉得他的突破能力和过人能力接近我的第二条标准,但是尚未达到。但是c罗的职业精神,非常值得我钦佩。这一点梅西的自律,也让我觉得非常惊讶。所以他们才能相互竞争长达十年之久。也让我们看到了一个梅罗竞争的精彩时代。我期望着下一位新王出现,让足坛更加精彩。同时也致敬绿茵守望者这位老兄。

球王的标准可以用说文解字法界说:‘球’,意味着专业能力突出;而‘王’就不是随便说的了,它只用来称呼专业能力突出群体中的最突出者,必须是一览众山小的那种才行。

和马拉多纳同时代的球员中,最接近马拉多纳王位竞争者的,当属马特乌斯。即使如此,二这差距依然明显。

马拉多纳中场能盘带指挥,盱眙大局;到前场,他又能光速突击,摧城拔寨。所以,他是全才。

马特乌斯青壮时属于前卫,暮年则蜕变为清道夫,每个阶段都是功能单一。他当然不是全才了。

更重要的是,足球的魅力主要在于进攻。防守的重要性在技术上无可争议,但在观赏性方面差太多。所以,马拉多纳更受球迷迷恋。

马拉多纳时期的阿根廷,关键时刻只能指望马拉多纳站出来。而马特乌斯时代的德国队并不一定把命运交到马特乌斯手上,穆勒、哈斯勒、克林斯曼等都有拯救祖国的高光时刻。所以,德国人不认为马特乌斯是唯一的‘王’。这和阿根廷人看马拉多纳截然不同。在自己的国人眼中都不是‘王’,那又遑论世界之‘王’?

齐达内时代与之可以一较高下的优秀球员不一而足,如里瓦尔多、博格坎普等。即使法国国家队内,德塞利、德尚的地位也很高,齐达内未能独美。所以,齐达内不是法兰西之‘王’,更不是世界之‘王’。

同理,有齐达内、小罗、里瓦尔多在,大罗纳尔多也难以称‘王’。

这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所谓的球王标准,一百个人有一百个标准,球王自在心中。例如大家都说贝利是球王,可贝利的时代太久远了,对于现在的90,00后存在感太模糊,再加上那个时代媒体,影像资料不发达可供参考的太少只能靠传说。

我心目中齐祖齐达内绝对是一个世界级大师,也佩得上球王称号,无论俱乐部层面,尤文图斯,都取得无数荣誉,各个联赛的冠军,冠军,国家队更是做为核心连夺,世界杯。齐赖以成名的绝活马赛回旋更是后辈学习膜拜的对象,和阿森纳的维埃拉组成的世界级中场可以媲美世界上任何时期的组合。齐达内是完美的,仅代表我个人观点,现在刚复出做的主帅。

再说说罗纳尔多,先看看他的外号吧,外星人。成名的踩单车过人令人痴迷,兔牙的微笑是他的标志,一个美洲的大男孩征服了意大利,西班牙,甚至整个欧洲,全世界,意甲冠军,欧洲冠军,世界冠军,最佳射手,世界足球先生,他是整整一代人的青春回忆啊!无论他是不是什么球王称号,喜欢他的人,相信都不会那么在意的

为齐祖,罗纳尔多喝彩!

在贝利和马拉多纳那个年代,媒体不发达,网络更无从谈起,更多都是通过口口相传的方式来了解足球的相关信息。三人成虎,都说贝利是球王的时候,你的潜意识里也会认为他就是球王。时代变迁,在这个自媒体,网络及直播相对发达的年代,人们有更多的途径了解足球,每个人心中也都会有自己的哈姆雷特。所以当有人试图称一名球员为球王的时候,必然会遭到另一球迷群体的反对和攻击,正如有人认为梅西是当之无愧的球王,马上就有C罗球迷出来反对。在谁都不服谁的年代,想出一个所有人都认可的球王,真的很难。所以,齐达内,罗纳尔多,博格坎普,皮尔洛等就有了新的称呼,大师。

球王不仅是球场上,也在球场外,你知道马拉多纳对于阿根廷足球的重要性,但比足球更重要的是他还代表了国家民族,马岛战争,后来又持续与古巴等***亲密,代表了第三世界的发展中国家抗争列强,包括在平民球队那不勒斯推翻北方三强夺得冠军,简直是一个斯巴达克式的人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