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结合2012-2013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半决赛两回合巴塞罗那队对拜仁慕尼黑队的比赛,谈谈自己对这两场比赛的
2.把巴萨吊起来打,拜仁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彪悍?
3.七喜拉菲是什么意思
结合2012-2013赛季欧洲足球冠军联赛半决赛两回合巴塞罗那队对拜仁慕尼黑队的比赛,谈谈自己对这两场比赛的
拜仁慕尼黑并没有尝试以传制传,他们只是毫不留情地把巴萨一直都有的弱点完全暴露了出来。
关于谁来替代曼朱基齐的问题,海因克斯在戈麦斯和皮萨罗之中选择了前者,而博阿滕则是因为自己的速度优势力压范比滕得以首发。
比拉诺瓦的首发跟预测的一致,梅西已经康复,左右两边分别是桑切斯和佩德罗。
巴萨在开场10分钟发挥得不错,但拜仁的战术毫无破绽,他们的表现与一样令人心悦诚服。
拜仁的压迫
若想决定这场比赛的形势,那么压迫总是很重要的,而拜仁在这方面的策略非常有效。他们所使用的战术正是近年来在顶级对抗中逐渐流行起来的那种:压迫始于开球,不让对手轻易将皮球向前传进中场……不过一旦压迫被破坏的话,拜仁就会后撤建立坚固的防守阵型,不再去纠缠巴萨的后卫。
巴萨在自己半场太容易丢球了,其实他们在重压之下并非总是如此。压迫最终导致了拜仁的第一个进球,而这个进球建立在巴萨的两个错误之上——巴尔特拉传球失误导致本方被判了一个不必要的角球,而巴萨刚刚把警报解除,布斯克茨在差不多危险的地方又把球丢了。
在开场阶段,巴萨其实压得比拜仁更要靠上,只不过梅西看上去没有完全康复,并没能像往常一样有效地引领压迫。不过压迫到高位并不一定有用,除非中场足够给力,而拜仁经常就能找到摆脱麻烦的办法,这里尤其要表扬博阿滕,他的几次精彩的直传穿透了对手漫不经心的压迫。
拜仁的防守阵型
拜仁在无球状态下的纪律性令人称羡,尤其别忘了曼朱基齐还不在场上——对阵阿森纳和尤文图斯的时候,他在防守端的表现相当给力。戈麦斯和穆勒会后撤,他俩之中总会有一位去盯住布斯克茨,防止他发起进攻。巴萨的两位中卫和另外两位中场拿球的时间都比布斯克茨要多。
拜仁的另外两位攻击手罗本和里贝里则非常靠谱地去看住了巴萨的边后卫们。里贝里被阿尔维斯的前插压得很靠后,的确有过几次狼狈不堪的情形,但从整体上来,拜仁的阵型很紧凑,他们的两排四人防线天衣无缝,作为一个整体在球场上移动。梅西只有几次在两条线之间找到了空间,他不得不移到右路去拿球。
哈维-马丁内斯负责压迫伊涅斯塔,施魏因施泰格尽管在开场阶段被哈维溜过去几次,但仍然持续而有效地扫荡着中场。巴萨的中场球员们都比自己喜欢的位置要靠后,布斯克茨退到后防线寻找空间,哈维只是在本方防线之前来回游荡,并没有参与中场的争斗,而伊涅斯塔则花费了太多的时间来完成哈维的工作,所以就没有功夫链接中场和攻击线了。
巴萨在变换站位和寻找空间方面表现出了些许机智,不过最终他们只是在拜仁身前传球,就没想过去穿透对手。
马丁内斯和身体对抗
本场比赛的关键人物是马丁内斯,他特定的任务是挡住伊涅斯塔(马丁内斯做的很有效),不过他更主要是被用作中场中路的强力破坏武器。马丁内斯本人是个值得信赖的分球手,但这一次他几乎就只是个绞肉机的存在——场上传球数比他少的大概只有诺伊尔,但抢断成功次数却没人比他更多,而且他的犯规次数也是别人的两倍以上。
马丁内斯也是攻防转换所在点,他会突然前插支援攻击手们,3-1客场战胜阿森纳的比赛里就是如此。拜仁今晚代言的就是纯粹能量以及强力对抗,而马丁内斯也许仍然不如哈维、伊涅斯塔和布斯克茨那么大名鼎鼎,但毫无疑问的是,这三位都没法像他这样成为一枚全面性的棋子。
马丁内斯的身体对抗让伊涅斯塔没法发挥,他在上半场曾经对巴萨这位组织核心做出犯规,而在那之后不久,布斯克茨就上前来跟马丁内斯对抗,这很有意思,好像布斯克茨明白了自己得更靠上一点才行(布斯克茨之前就称赞过马丁内斯的身体对抗能力:“哈维-马丁内斯的身体条件非常出色。他可以满场飞奔,在哪都能抢得球权。他就是球队的肺。”)。有些讽刺的是,伊涅斯塔今晚的最后一个动作正是对马丁内斯犯规,小白当时已经被带离了位置。
这样看来,巴萨缺少的正是在瓜迪奥拉手下效力却被低估的凯塔。凯塔可以给中场带来能量和力量,他并不是常规首发,不过2009、2010和2011年的半决赛客场回合他都首发了。宋是巴萨作为凯塔的替代品签来的,但却不被认为能够胜任这个工作。
定位球
巴萨在防守角球的时候显然在身高上非常吃亏,而这场比赛证明了这点相当致命。虽然皮克的身高不错,布斯克茨和巴尔特拉也还行,但是巴萨这方面的问题在上一轮对阵PSG的时候就已经很明显了,而现在,对手阵中有了马丁内斯、丹特、戈麦斯和穆勒,问题就更大了。
巴萨本来可以自救的,不应该给拜仁11个角球那么多(拜仁有几个角球拿得太容易了),而拜仁的前两个进球都是在死球状态下打进的,而且线路也几乎一致——通过头球回敲,而不是直接打门——这让门将很难守住。由此可见即使拜仁的定位球优势也与凝聚力和团队合作脱不了干系。
当然,巴萨最好的机会也是来自于定位球——巴尔特拉尝试了两次打门,跟他的队友们加起来一样多。
反击
巴萨在下半时持续往前场投入大把的兵力,结果就不可避免地落入了反击的陷阱。拜仁在上半场有一点做的不好——14次尝试带球过人只有2次成功——而且花费了大量的时间来保持阵型,现在的话,里贝里和罗本可以尽情飙速度了。
拜仁打入第三个进球的时候,皮克跑到前场化身中锋了,把后防线抛在身后。拜仁在攻防转换的时候充分利用了球场的长度,让人联想到了他们的09/10赛季(尤其是罗本在对阵沃尔夫斯堡时候的首秀,当时他和里贝里在反击中持续地做出配合)。而在穆勒打入的第四球中,里贝里的过人也功不可没。
缺乏变阵
比拉诺瓦似乎不确定自己的Plan B,佩德罗和桑切斯有过换位,但一直到了84分钟,球队已经落后4个球的时候,比拉诺瓦才想起了自己的替补席,用比利亚换下了佩德罗。
海因克斯在2-0领先时候的换人很容易理解,他用后腰古斯塔沃换下了戈麦斯,为中场注入了新鲜血液,加强了防守。穆勒来到锋线,施魏因施泰格也更上前了一点儿,他在最后20分钟对比赛的影响更多地体现在进攻方面,于是拜仁也一直在调戏巴尔德斯。
结论
在赛前,大部分的讨论都是这样的:巴萨会通过控球打法影响拜仁,而拜仁会愿意用自己的方式来对抗巴萨,结果现实却截然相反。拜仁拿出了精妙的技战术表现,主要是基于巴萨(仅有?)的三个战术弱点,而这三点在巴萨过去五年里的比赛中一直都很明显——拜仁在身体对抗方面很强,定位球时充分利用了自己的高空优势,然后还在巴萨将兵力投入前场的时候让边路球员发起反击。
从本质上来看,这就是面对巴萨时的标准打法——举个例子来说,首次击败瓜迪奥拉手下的巴萨时,穆里尼奥就是这么做的。而且并不是说这个战术背后的理念才是关键所在,其实只是因为拜仁有着顶级的球员,将一切都发挥得淋漓尽致而且毫不留情罢了。
把巴萨吊起来打,拜仁为什么突然变得这么彪悍?
拜仁客场又一次轻而易举地完胜了巴萨。拜仁遇到巴萨就突然变得彪悍的原因还要追溯到他们之间的陈年旧事。
2008年,当时的巴萨风头正劲。在上,巴萨主场4:0羞辱了拜仁,拜仁主场1:1打平了巴萨,表面是巴萨给了拜仁留了一丝颜面,但是对当时的拜仁来说是无法接受的。2012年赛季,在老帅的带领下,拜仁完成了复仇,拜仁4:0巴萨,巴萨0:3拜仁。
2014年,巴萨和拜仁进行了再一次的对决,而谁都没想到,这一次的对决,让拜仁对巴萨的恨意增加的那么厉害,从这年开始,巴萨和拜仁之间再也没有球员交流。
谁也不曾想到,这一憋闷持续了五年。五年中,巴萨和拜仁没有交手。拜仁没有机会在中遇到巴萨。终于来到了2020赛季,因为疫情原因,比赛只有一场。上一次的羞辱中,拜仁阵中经历了更新,但也有不少球员还在,一场8:2的比赛,让巴萨颜面尽失。
可没想到第二年,两队在再一次对决。这一年,巴萨面临解体,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拜仁完败巴萨,这一闷气终于全部撒出去了。
拜仁打巴萨,就是那么彪悍。这个赛季5:0,下赛季还将继续。
拜伦俱乐部简介:
拜仁慕尼黑是一间位于德国南部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的足球俱乐部,现时在德国甲级联赛比赛。是德国乃至欧洲最为成功和最受欢迎的足球俱乐部之一,一共夺得了24次德国顶级足球联赛冠军以及和17次德国杯的冠军。
俱乐部最初于1900年2月27日由11个足球运动员成立。尽管曾于1932年获得当时的德国联赛冠军,但俱乐部在德甲联赛创立初期并未入选球队大名单。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拜仁取得了辉煌的成就,球队连续三次获得了欧洲冠军联赛冠军。近年来,拜仁已经成为德国最成功的球队,夺得了过去10个赛季中7个赛季的冠军。
七喜拉菲是什么意思
是巴萨不堪回首的梗,先是被拜仁灌了七喜,后又喝82拉菲。
“七喜拉菲”一词来源于:巴萨与拜仁的四分之一决赛,这场对决本被认为是“火星撞地球”,可火力全开的拜仁凭借穆勒、莱万等6位球员的进球让比赛完全变成了一边倒。不管是上半场还是下半场,巴萨都丢了4球,这在巴萨超过百年的队史中绝无仅有。8:2的,更是被不少球迷戏称为“82年拉菲”,但这杯分外苦涩的“拉菲”相信绝不是巴萨想要的。毕竟,2013年两回合0:7完败拜仁(简称“7喜”)的旧怨时至今日还常被提起,这场过后,更是旧仇未雪又添新恨。
七喜:是一个饮料品牌,在美国境外,是百事公司的注册商标。拉菲:是享誉世界的法国波尔多葡萄酒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