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现在NBA的得分后卫里,为何绝大多数都不会像科比那样背身单打?
2.联盟历史上最难被打破的纪录都有哪些呢?是谁创造下的呢?
3.对于科比口中的退役,你怎么看?
现在NBA的得分后卫里,为何绝大多数都不会像科比那样背身单打?
如果你详细的了解了什么是背身单打,那么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背身单打并不是一个能够很简单学会的技能,而有些就算是苦练到最后也学不会,所以这不能成为大部分人必修的技能。
科比比较出名的还是他的背身单打,甚至被称为怪招。而背身技术最恐怖之处,是他历史顶级的中投能力,可以从背身状态随时转变为面框、后仰、后撤步各种投篮姿态而且命中率可观。
听着很简单,但是那是你不知道这一点有多重要?奥拉朱旺的威胁遍布整个内线,而奥尼尔只在篮下兴风作浪,就是投篮能力的差距。而对于没有奥尼尔体格的外线明星球员而言,这种随时投篮的能力是吃饭的家伙,科比的这碗饭尤其好吃。
再来说这个背身单打是怎样做的,科比的这个背身单打,用了挤靠动作,用肩膀做了两次顶压,目的是希望靠开防守,拉开空间,当然更大的目的是为翻身打开空间,这个动作中,科比的脚步运用灵活,先并步,之后利用后撤步,翻身起跳,后仰跳投,极好的手型,帮助动作的完成。
听着是不是比较熟悉,那是因为他的这套背身单打既有乔丹的影子,也有伯纳德-金、威尔金斯、伯德等背身单打的技术,科比有点集大成者的意思。不过可惜的是,科比身高和弹跳有一定的限制,所以有不完全是乔丹和伯德等球员的动作,所以有人把科比的背身单打叫“怪招”,或者称为“怪物”。
这也算是他结合优秀运动员的动作而创造出来的独属于自己的背身单打,也属于他的绝杀记,而让所有人学会显然是不现实的。
联盟历史上最难被打破的纪录都有哪些呢?是谁创造下的呢?
众所周知,NBA作为全世界篮球顶尖实力球员的聚集地,诞生了很多传奇人物,而这些人物在属于自己的时代里,又在NBA创下了一项又一项被后人仰望的记录,那么,你知道NBA联盟历史上最难打破的记录是什么,又分别是哪位巨星球员创造的吗?下面就跟着我们来了解一下。
科比单场81分
首先要讲的是科比单场81分的记录,作为球迷们心中永远的“黑曼巴”,科比在他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都是佼佼者的存在,而这一点从他创下单场81分的记录中就可以看出来。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在落后对手18分的情况下,科比创下了81分的战绩,为队伍扭转了局面,而这次的战绩也成为科比职业生涯当中的一个高光时刻。
威少连续三个赛季场均三双
其次要说的是威斯布鲁克三个赛季赛场均三双的记录,作为美国篮球运动员的他,当时取得这个战绩的时候可谓是震惊了大部分人,毕竟三个赛季赛场均三双这个记录是前无古人的,而也因此,他威少的名号在当时响彻了全世界,甚至一度成为球迷们膜拜的对象。
库里创造的单赛季402个三分球
而第三个记录是库里创造的单赛季402个三分球,被粉丝们成为“萌神”的他,在赛场上面那可是一个狠角色,凭借其投篮特别的准、出手速度特别的快、而且善于抢断与投三分球的专业特点,在他的职业生涯当中他也创下了一些记录,而其中最难被打破的记录就是单赛季402个三分球,而这项记录的创造,也让库里一度成为了当时的风云人物。
麦迪时刻
接下来要讲这个记录被称为麦迪时刻,当时在火箭对战马刺的主场中,麦迪在35秒内得到13分的成绩,成功扭转当时的战局,让自己的队伍成功取得了最后的胜利,而经过此次事件,麦迪也被球迷们称为感动上帝的男人,而今想要打破这项记录,怕是要让上帝再感动一次了。
詹姆斯的生涯数据超过33000+9200+9200
而最后这项记录,堪称是一项被创造的神迹,后人如果想要打破几乎是不可能事情,他就是詹姆斯创下的生涯数据超过33000+9200+9200,并在他的职业生涯当中很有可能会达到40000分的战绩,这项数据的公布,震惊了球迷,毕竟虽然一直都知道詹皇是一个实力非常强劲的球员,但是真正看到数据的时候还是被震撼到了。
对于科比口中的退役,你怎么看?
巴顿将军说,一个军人最好的归宿,就是在最后一场战斗中,被最后一颗子弹打。估计大多数战争狂人都愿意把这句话当作墓志铭。有的人只是把战争当作政治的垫脚石,但对战争狂人而言,战争贯穿了生命。所以,你无须为科比布莱恩特的归宿叹息。那仿佛是早已注定的结局。
从某种角度来讲,科比的篮球生涯,就是和“不可能”的一场无休止地战争。所以,越到晚年,他的负荷也就越重。职业生涯早期,科比像保养名牌跑车一样保养自己的身体。这让他在35岁的时候,依旧有场均27分的水平。按照这种轨迹,他本该像德克一样,晚年依旧保持着中高的竞技水平。但从2013-14赛季到现在,科比只打了106场比赛,命中率暴跌到三字头。
他的身体衰老速度很慢,但相比之下,他的心仿佛从未老去。在职业生涯的末期,科比依旧保持着中前期80%的驶速,这让他接连大伤。
2013年4月13日,科比重伤离场。在那场比赛中,他先后受伤三次。第三次,他终于逃无可逃。那一刻,他仿佛注定被子弹击中的士兵一样。而作为观众,你疑惑的无非只是这一刻何时到来而已。因为,从3月31日到4月13日,科比场场上场超过40分钟,还有两场打满48分钟。
他不知道那个赛季其实已经该被放弃了吗?他不知道连续打满全场是必定要受伤的吗?聪明如他当然知道,但是,好斗的他根本停不下战争。那仿佛是一场和时间的亡命之战。
这个赛季谢幕了,科比依旧有场均17分的水准。并且,他还有过单场38分的梦回巅峰式的演出。只是,他已无力延续这种高水准。整个赛季,他的命中率不过35.4%。大多数人都愿意相信,只要改变打法,科比依旧有可能再打两个赛季。只是,那不是科比想要的结局。他并不愿意像卡特和皮尔斯一样,干着替补或接近替补的活儿,悄无声息地淹没在镁光灯背后,以致人们经常想不起来,这个人到底退役了没。科比到来或离去,都要像夏花一样绚烂。
德罗赞说,他宁愿科比1000投1中,也不愿意他2投1中。从11月宣布退役以来,科比已经完全将这个赛季当做谢幕巡回演出。每到一个客场,他都让球迷为他欢呼雷动。全明星赛上,库里为了让科比重回比赛,不惜主动犯规让比赛进入球。而在上赛季常规赛,当科比罚球让自己总得分超越乔丹时,作为对手的桑德斯特意叫了个暂停,让科比享受这一历史性的时刻。而这可是硝烟弥漫的常规赛呀!
奥尼尔说,他很羡慕科比享受的这种退役待遇。是的,伟大如奥尼尔,职业生涯晚期也是作为角色球员悄无声息地离去的。但他的历史地位,和科比其实不相上下。本来,大众传媒时代的受众永远都是见异思迁。君不见杜兰特2014年刚夺得MVP,2015年一受伤就被调侃为“唯一能防住威斯布鲁克的人”。但是,无论诸神如何更替,科比布莱恩特自始至终都享受着神一般的礼遇。
2、体育是和平年代的战争史诗。《彼得潘》里说,当一个人长大,说他不相信仙人的时候,世界上就会有一个仙人落下去了。科技揭开了许多事物神秘的面纱。用席勒的话来说,便是科技实现了祛魅,从此世界不再有趣。但是,当一切不再神秘,人类依旧需要好奇心、想象力以及对奇迹的感受。于是,竞技体育便是返魅的方式之一。
科比布莱恩特,也许是这部战争史诗的最佳代言之一。他有着一种篮球范畴的英雄人格。从某种程度而言,英雄是一种秩序的破坏者,做着普通人都想做却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事。好多时候,球迷为“不可思议”,而不是“合理”呐喊。勒布朗詹姆斯在最后时刻很多传球都很合理,但那反而遭到了无情的嘲讽。这个联盟从成立以来,就带着深深的美国文化烙印。媒体竭尽所能赞美个人英雄主义,赞美带伤上阵的“职业精神”。在此之后,他们才会称赞你的团队精神,还有对健康聪明的保护。这很分裂,但就是事实。
而科比在新秀赛季就敢跟主帅说,教练,派我上场干掉他们吧,任银狐哈里斯像看奇异生物一样看着他;在18岁的时候,他就敢在季后赛的加时赛投出三记三不沾;他还敢在第一次全明星赛就跟乔丹一对一,并挥手支走打算前来给他挡拆的马龙。而在21世纪,他一场比赛拿下81分,完全是篮球高科技时代凭空降临的神话。
篮球诞生以来,在大多数时候都以其内在规律统治着球员,让球员心存敬畏。但在科比布莱恩特封神的那十来场比赛里,篮球规律在他面前显得很渺小。日复一日过着机械无趣生活的观众,最爱的便是这种神话的戏码了。演义喜欢渲染七进七出,渲染过五关斩六将,尽管那不符合史实,也不符合战争常识。
只是,英雄人格与反社会倾向,本就是一体两面。英雄与破坏秩序赢得世人敬仰,可是,但秩序的崩塌,也让很多人心生恐惧。科比命中了许多足以载入史册的关键球,可数据无情地揭示出,他的关键球命中率不及詹姆斯、杜兰特,甚至还比不上安东尼。从2013年以来,他的大合同,对打法的固执让众多仰慕天使城的球星望而却步。湖人浪费了两年宝贵的重建期,便是为了成全他长达两年的华丽谢幕演出。在这最后一季,斯科特一边维护着科比的领袖地位,一边旁敲侧击科比应该给年轻人机会。
巴克利说,如果奥尼尔和科比能够和睦相处,一定能够联手拿下不止3个冠军。实际上,哪怕合作者不是奥尼尔,科比也有机会拿下不止5个冠军。可惜的是,放眼全联盟的全明星,只有加索尔和奥多姆能够和科比共处。对科比而言,他的追求已远远超出了戒指本身。
这便是科比有那么多人爱,又有那么多人恨的原因。这两年不愿意奔赴天使城和科比并肩作战的人,大多还是科比的忠粉丝。科比的战争狂人人格,将这种矛盾与对立体现地更为淋漓尽致。
3、从某种意义来讲,科比代表着上一代人对篮球的价值观:战争成分大于游戏和秀。在80年代,伯德是鞋子被血染红依旧不退场的硬汉。十多年前,阿伦艾弗森也是把血吞到肚子里继续比赛的疯子。
然而,篮球虽靠人类的激情与身体能量去推动,但本质上还是一门科学,是数字的游戏。而当学究们将它的门道研究地越来越透彻,它的传奇和神秘感也会逐渐褪去。因为,你已经找到高效玩转它的密码,无需再用英雄主义与之磕。最后,它便更接近于游戏以及秀。这是关于篮球本身的褪魅。
是的,越来越多的球员像打电子游戏一样,知道一对一效率是不高的,在三分线外获得空位三分,冲击三秒区才是高效的打法。每个少年的内心都有一个科比,但如今几乎没有人再愿意做孤胆英雄,都希望身边会有强大的帮手。这是抱团一度成为潮流的根源。教练也大多不会把宝压在一个人身上。令人咋舌的分数不再是第一追求,效率才是。另外,越来越多的教练明白,常规赛并不需要拼尽全力,他们会让克莱汤普森这样的铁人场均上场时间低于32分钟,让勒布朗詹姆斯31岁没到就选择性地休战背靠背
这当然是篮球的进步。它有着简洁、效率的哲学之美。团队协作更接近这项运动的本源。个人英雄主义,其实是与之背道而驰的。只是,参差多态乃幸福之本源。你并不希望所有球队都趋同,就像流水线的产品一样单调。一项运动各种成分混杂,才是生态的平衡。而个人英雄主义,是人类原始本能对理智的平衡,如此的比赛才会有张力。偶尔,你也希望看到库里不讲理地射下13个三分球,看到威斯布鲁克像生化人一样横贯全场,看到凯文杜兰特一己之力逆转比赛.
但是,我们终将迎来一个工业化篮球的时代。最后的战神,也许已经谢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