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自行车联赛-青海省自行车队

tamoadmin

1.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的协会历史

2.为什么那么少人穿匹克

3.匹克服装所属哪家公司,及公司简介

4.怎样认识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的协会历史

青海省自行车联赛-青海省自行车队

2002年4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正式成立。

2003年暑,完成由武汉至上海的“东征”(1200KM),完成协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征。

2004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4年暑,完成第一次“青藏线”征程(1750KM),开启了协会的新篇章,创造了校园的神话。从此青藏线成为协会的品牌活动。

2004年寒,完成第一次环骑海南岛(800KM),从此后海南线成为寒的“黄金线路”。

2005年暑,完成第一次丝路征程,单车重走丝绸之路(1400KM);青藏二队第二次骑行青藏线。

2005年寒,海南二队第二次环骑海南岛。

2005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5年11月,以培养会员骑行素质和选拔领队为目标的远峰车队成立,协会结构进一步完善。

2006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6年暑,青藏三队第三次骑行青藏线。新开辟川藏线,由拉萨骑到成都(2150KM)

2006年12月,远征协会承办黄仁义骑行中国巡回展华中科技大学站的一系列活动。

2006年寒,海南三队第三次环骑海南岛;新开辟武汉至凤凰古镇线路(880KM)

2007年4月,协会成立5周年,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发放纪念版会刊及会衫。

2007年5月,远征协会荣获湖北省标兵社团称号。

2007年5月,远征协会协同白云黄鹤bicycle版举办了湖北大学生自行车联赛华科大预选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2007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7年暑,青藏四队第四次骑行青藏线;丝路二队第二次骑行丝绸之路;新开辟唐蕃古道线路(1300KM)。

2007年寒,海南四队第四次环骑海南岛。

2008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8年暑,新开辟滇藏线,由昆明骑到拉萨(1800KM);新开辟云南线,贯穿滇西北(900KM);新开辟桂林线,由武汉至桂林(900KM);新开辟鄂西线,横穿湖北省境(800KM)

2008年3月至8月,陈轲带队,完成从雅典到北京的行程。雅京行(15000KM)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巨大轰动。

2008年11月,成功举办雅京行成果展示会及报告会。

2009年寒,海南五队第五次环骑海南岛。

2009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9年暑,张佳骞、刘岳分别带队完成滇藏线、川藏线骑行,郑秋实带队骑行唐蕃古道,周镇率队开辟甘南川北线。

2010年4月,远征协会主页建立,运营至今成为校内关注人数最多的学生社团公共主页之一。

2010年5月,邹乾带队与复旦大学登山探险协会合作进行神农架徒步穿越。

2010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10年暑,邹乾、胡为正分别带队完成滇藏线、川藏线骑行,雷阳阳率队二走桂林线。

2010年9月,户外探险队成员开始担任学校高级户外课程助教。

2010年11月,举办首届校园山地车定向运动大赛。

2011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11年暑,王沛然带领12人骑行川藏线,龙若朗率领9人完成滇藏线骑行,8月,徐翩率队参加第一届大学生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邹乾带队徒步洛克之路。

2012年4月,开展“远征十年”系列纪念活动。

2012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五星社团(十佳社团)称号。

2012年暑,王海谊率川藏队18人入藏,方可、冯星宇率领滇藏队22人入藏,黄芳美带队14人徒步丝绸之路,周路楠率队10人环骑青海湖,陈卓晗率队12人徒步尼泊尔安纳普尔纳。

2012年9月,山地速降队,奔跑者联盟正式成立。

为什么那么少人穿匹克

因为没有讨论度,换言之,因为匹克没有在宣传上下功夫。在现在这种追求效率的时代,越来越多的人愿意根据别人的评价来做出选择,而这显然是不利于没有宣传的商家。

酒香也怕巷子深,哪怕你的产品再好,别人不知道也是没有用的,像匹克,哪怕近几年热度上来了,对于一般的消费者而言,知道的也顶多就是个“态极”,其它款式的鞋子的热度还是低。

同为国货,李宁赞助了中国跳水、射击、乒乓球“金牌梦之队”;安踏赞助了CBA、中国奥委会、中国体操中心。匹克呢?WCBA中国女子篮球联赛、中国排球、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热度根本就不是一个级别的。

跟别说其它品牌已经开始把找代言人的方向看向了饭圈,李宁签约了肖战,安踏签约了王一博,而匹克则依旧将目光放在NBA,对于我们这些圈外人来说,显然又是我们看不到的热度。

所以说,即使产品做得再好,也要在宣传上下功夫。

匹克服装所属哪家公司,及公司简介

福建泉州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

匹克体育用品有限公司(「匹克体育」或「本公司」)是中国领先的体育用品品牌企业,主要从事设计、制造及分销「匹克」品牌的运动产品,包括鞋类、服装及配饰。

作为中国体育用品市场的先行者之一,匹克体育的在1988年开始从事鞋类产品代工业务,并于1991年创立了「匹克」品牌。本公司于2009年9月29日正式在香港联交所主板上市(股票代码:1968.HK)。

2011年

03 月 ·匹克与中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执委会签署了合作伙伴协议,匹克成为中国第七届城市运动会(七城会)的首家“最高级别合作伙伴”。

02 月 ·匹克在洛杉矶比弗利山酒店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匹克美国子公司正式成立,2011年将全面进军美国市场。

2010年

12 月 · 匹克赞助伊拉克代表团出征“2010广州亚残运会”

11 月 · 匹克助阵六国出征2010年广州亚运会,包括伊拉克国奥代表团、黎巴嫩国奥代表团、塔吉克斯坦国奥代表团、巴勒斯坦国奥代表团以及伊朗国家篮协、吉尔吉斯斯坦国家足协,积极启动“西域战略”,构架企业营销蓝图

10 月 · 匹克与NBA球队新泽西网队成功续约,进一步扩大全球篮球领域的优势。

09 月 · 匹克签约休斯顿火箭队帕特里克-帕特森(Patrick Patterson)),作为品牌代言人。

09 月 · 匹克于广州星河湾酒店宣布与国际女子职业网球巡回赛(WTA)签约,同时宣布签约WTA球星奥尔加?格沃特索娃为其首位网球代言人。这是匹克以专业篮球为核心,向网球领域延展的重要一步

08 月 · “2010年世界篮球锦标赛”期间,匹克赞助澳大利亚、新西兰、塞尔维亚、伊朗、黎巴嫩、科特迪瓦六个国家篮球队等,继续不遗余力地推动国际与国内球队的共同发展

08 月 · 匹克与“2010青年男篮四大洲挑战赛”达成官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

08 月 · “集结梦想,拼出荣耀——2010匹克之队中国行”圆满成功

07 月 · 匹克连续第5年赞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助力打造国际赛事

05 月 · 匹克于厦门举行“ ‘拼到底’匹克2010-2011年冬春新品订货会暨营销大会”。会议延续匹克一贯坚持的国际化战略,分别与“斯坦科维奇杯洲际篮球赛”再续盟约,与“新西兰奥林匹克委员会”、“塞尔维亚篮球协会”以及“江苏卫视”缔结盟约,强势将国内外优势“收归门下”

04 月 · 发布“匹克2009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01 月 · 匹克在北京与NBA一起启动“匹克青少年发展”并将其列为品牌发展的长期规划

2009年

12 月 · 匹克签约NBA球员杰森?理查德森(Jason Richardson)作为匹克形象代言人

10 月 · 匹克签约NBA球员卡尔?兰德里(Carl Landry)、凯尔?洛里(Kyle Lowry)及凯文?勒夫(Kevin Love),为其形象代言人

09 月 · 成功于香港联合主板上市

2008年

12 月 · 匹克签约迪肯贝?穆托姆博(Dikembe Mutombo)、罗恩?阿泰斯特(Ron Artest)、萨沙?武贾西奇(Sasha Vujacic)、索尼?维姆斯(Sonny Weems)、达内尔?杰克逊(Darnell Jackson)五名NBA球星为其形象代言

09 月 · 匹克作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助力“神七”发射

09 月 · 匹克国际形象代言人肖恩?巴蒂尔(Shane Battier)“2008中国爱心之旅”圆满成功

08 月 · 匹克在北京召开形象代言人贾森?基德(Jason Kidd)媒体见面会

08 月 · 匹克赞助伊拉克、塞浦路斯和黎巴嫩三个国家队奥运代表团征战2008北京奥运会

07 月 · 匹克续签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并继续成为中国航天基金会唯一指定运动装备

07 月 · 匹克赞助奥运篮球热身赛:“钻石杯”男女篮球赛,并成为该赛事战略合作伙伴

06 月 · 匹克成为“微笑北京” 2008大学生志愿者合作伙伴,着力开展奥运营销

01 月 · 匹克成为伊拉克国家男子足球队顶级赞助商

2007年

12 月 · 匹克成为塞浦路斯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12 月 · 匹克成为首个与WNBA合作的中国运动品牌,同时与WNBA球员简尼尔?麦卡维尔(Janel McCarville)、埃琳?布斯切尔(Erin Buescher)及Matee Ajon签订代言安排

11 月 · 匹克赞助NBA雄鹿队,双方结成战略联盟伙伴

10 月 · 匹克与NBA中国签订合作协议,成为NBA在中国的官方市场合作伙伴

08 月 · 匹克赞助伊拉克国家队出征2008北京奥运会,成为伊拉克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

07 月 · “巴蒂尔2007中国行”获得圆满成功

《翱翔》2006年

12 月 · 由匹克自主研发、拥有匹克Pkrocket减震技术的“巴蒂尔I代”战靴伴随巴蒂尔征战NBA赛场

09 月 · 肖恩?巴蒂尔(Shane Battier)加盟匹克,成为匹克全球形象代言人

09 月 · 澳大利亚女篮身披匹克紧身连体篮球服以不败骄人战绩登顶世锦赛冠军

06年-08年 · 匹克连续3年赞助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

2005年

12 月 · 成为第一个进入NBA赛场的中国运动品牌

09 月 · 匹克成为“中国航天事业合作伙伴”,成为中国航天唯一选用运动装备

05年-08年 · 匹克连续4年成为“斯坦科维奇洲际篮球冠军杯”战略合作伙伴,参与国际赛事

05年-08年 · 匹克连续4年成为欧洲篮球顶级联赛(全明星赛)装备赞助商

05 年 · 匹克全面启动品牌国际化战略

《展翅》2004年 · 匹克成为乌兹别克斯坦、希腊等国家篮球队运动专用装备

2003年 · 匹克成为CBA战略合作伙伴,向中国第一篮球品牌目标冲击

2002年 · “战神”刘玉栋加盟匹克,出任匹克品牌形象代言人

2000年 · 匹克运动系列服装问世,成为综合性体育用品品牌

1998年 · 匹克开始冠名赞助全国男篮甲B联赛

19年 · “匹克”无形资产评估达1.999亿元,在中国运动行业确立领先地位

1995年 · 匹克通过ISO9002质量体系认证

1993年 · 匹克导入CIS系统,匹克商标在全球68个国家注册

1991年 · 正式推出“匹克”品牌,并赞助“八一”男篮,同年“八一”队夺冠

1989年 · 公司正式成立

怎样认识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独特价值政治经济文化教育

中国体育事业是社会主义事业和文化建设的有机组成部分,集政治影响力、经济生产力、文化传播力、社会亲和力于一体,体现着强大的综合功能和社会价值。深刻认识体育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进程中发挥的独特作用,自觉地把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融入体育工作实践中,意义重大。

一、充分发挥体育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展大繁荣中的独特价值和重要作用

体育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观点。体育是与人类生产生活相伴而生的文明产物和文化形态,在人类发展进步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体育不仅仅是一项身体活动,同时还是一种教育手段,在塑造人的健康体魄、培养人的健全精神、提高人的综合素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同志早年就曾经提出:“体育之效,至于强筋骨,因而增知识,因而调感情,因而强意志。”今天,体育同样以其特有的方式和丰富的内涵,作用于人的物质生活与精神世界,发挥着健身、强心、益智、乐群的突出功效,完善人的自身并影响人与社会的关系,对塑造大众的人生观、价值观,对移风易俗、形成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从而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

体育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作用。体育的发展与经济社会的发展相辅相成,融合互动,这一特征和趋势在当今社会更加明显。其一,体育对提高社会生产力具有基础性推动作用。劳动力是生产力构成中的决定因素,而体育是增强体质、提高劳动力水平的直接有效、不可替代的重要手段。没有健康的个体就没有合格的劳动力,没有健康的群体就没有强大的社会生产力,因此体育是事业的基础,是财富的基石。其二,体育本身就是一项特色鲜明、前景广阔的朝阳产业、绿色产业。在世界范围内,体育产业方兴未艾。当前,我国体育产业快速发展,不但为体育发展增添了新活力、新动力,而且有效带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对扩大社会就业、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着显著作用和积极影响,成为经济发展中新的亮点。其三,体育对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特殊影响和推动作用。奥运会、全运会等国际国内体育赛事的特殊效应推动了城市、地区乃至国家的建设,也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活跃媒介和亮丽平台。

体育自身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体育作为文化的组成部分,既有文化的一般特征,又具有自身的鲜明特征。体育是积极进取的事业,蕴含了拼搏奋斗、超越自我、勇往直前的人生态度;体育是为国争光的事业,极大地激发了民族自信心、凝聚力、自豪感,激荡着人们的爱国情怀;体育是公平公正的事业,生动体现着崇尚公正、平等的价值观;体育是规则至上的事业,体育精神与法治精神天然契合,追求诚信、崇尚秩序、尊重规则;体育是团结友爱的事业,有效增强了人与人之间的认同感、归属感,促进了家庭和美、邻里和睦、社风和谐和世界和平。正因为如此,当代体育已经成为一个国家和地区综合实力特别是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体现,成为观察其政治经济环境、社会文明程度和未来发展潜力的重要窗口,成为文化交流与传播的重要载体,成为蔚为壮观的文化现象。

二、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使命融入体育工作的实践中

长期以来,体育工作以满足人民群众体育文化需求、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为己任,作出了应有的贡献。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体育负有重要使命。

适应人民群众的健身需求,大力发展群众体育事业。“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一直是中国体育的重要指导思想。近年来围绕全民健身条例和全民健身的实施,努力构建亲民、便民、利民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一是加强了群众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路径工程”遍布城乡,在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地区援建小型公共体育设施及“雪炭工程”,“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列入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二是群众体育组织化、科学化水平不断提高,形成了中央、省级、地市级、区县级、街道(乡镇)的层次结构。国家实施了国民体质监测制度、体育锻炼标准制度、社会体育指导员制度等。三是群众体育活动丰富多彩。以场地设施建设、健身指导、普及体育知识为主要内容的体育下乡、体育进社区活动日益深入,全民健身志愿活动方兴未艾。“全国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蓬勃开展。院决定自2009年起每年的8月8日为“全民健身日”、颁布《全民健身条例》,这是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文化遗产。广大群众的体育健身意识日益增强,全社会的体育氛围更加浓厚,“我运动、我快乐、我健康”的群众体育热情持续高涨,体育越来越成为群众文化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

提高水平,为国争光,创造宝贵的社会精神财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竞技体育奋起直追,成就辉煌。年,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实现了奥运金牌“零”的突破。在北京奥运会上,位列奥运会金牌榜第一,创造了中国竞技体育新的辉煌,为祖国赢得了巨大的荣誉。多年来,中国体育涌现了一大批优秀个人和英雄集体,孕育出“胸怀祖国,放眼世界”、“人生能有几回搏”、“从零开始”等催人奋进的伟大民族精神,成为全社会共有的精神财富。北京奥运会不但是体育的盛会,还是文化的盛会,是和平、友谊和交流的盛会,留下了精彩、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中国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搭建了重要平台,充分体现了体育所具有的巨大的综合价值和社会影响力。

发展体育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元体育需求。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体育消费意识的增强,满足人民群众多元化体育需求的体育健身服务业和产品制造业快速成长,各种健身场所迅速兴起,健身消费成为新的时尚;竞赛表演业日益活跃,奥运会、亚运会、全国运动会等大型综合性赛事的市场广阔,篮球、排球、乒乓球等项目的国内联赛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规模,ATP网球大师杯、国际汽联一级方程式锦标赛、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等逐渐成为著名品牌,吸引了大量的社会投资和庞大的观众群体。体育产业的发展为体育事业注入了新的强大动力,为满足群众多元体育需求、丰富精神文化生活开辟了新的有效途径,还有效带动了旅游、建筑、通讯、新闻出版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为促进各地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据统计,在我国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体育产业增加值已经占当地国内生产总值的1%左右,体育产业的增长速度远远高于经济增长速度,成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经过几十年的拼搏奋斗,我国初步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同时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创造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发挥了积极作用。

三、大力加强体育文化建设,推动体育事业发展取得新成绩、迈出新步伐

要努力树立“大体育文化观”,充分弘扬和发展蕴含在体育工作各个领域中的丰富文化价值和文化作用。

遵循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目标任务和基本方针,确保中国体育事业发展的正确方向和道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改革发展的一系列目标任务,对于中国体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体育既是文化发展改革中的构成因素,又与文化改革发展的总体进程积极互动。六中全会提出了文化改革发展的方针即“五个坚持”,也是中国体育发展应当遵循的重要原则。发展中国体育事业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展道路;坚持以人为本,面向民生,体育发展为了人民,体育发展依靠人民,体育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始终把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体育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充分发挥体育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综合效益和独特价值;坚持改革开放。以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破解体育发展中的重大和难点问题。提高体育开放水平,吸收各国经验促进我国体育发展,同时又为世界体育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大力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积极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促进建立健康科学文明的生活方式。加强体育文化建设首先要大力普及和推广体育运动,不断提高群众的体育意识,在全社会营造浓厚的体育文化氛围,形成体育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的文化理念,这是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基础。要以构建公共体育服务体系为目标,为广大群众提供更多更好的体育基础设施和服务。让广大群众通过全民健身切实体会到体育对身体健康、生活幸福的基础作用,使体育成为人民群众强身健体、愉悦精神、提升生活质量、实现全面发展的重要手段,成为小康生活的重要内容。

弘扬中华体育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国体育的辉煌实践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鲜活教材。中国体育以爱国主义为旗帜,爱国主义是中国健儿赛场拼搏升国旗奏国歌的精神源泉,极大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豪感;中国体育以改革创新、勇攀高峰为不竭动力,成为国际体坛一支重要力量。我们要珍惜爱护、发扬光大“为国争光、无私奉献、科学求实、遵纪守法、团结协作、顽强拼搏”为主要内容的中华体育精神这一全社会的共同精神财富,加强体育行业作风建设,树立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在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加强体育文化传播和推广工作。要结合全民健身、体育赛事、体育产业等活动,充分挖掘体育丰富的文化内涵,大力推动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文艺等事业发展,创造体育与其他文化门类互动的平台;重视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推广,推动我国优秀的民族民间传统体育项目走向世界,努力扩大中华体育文化的国际影响力;继承发扬中国体育的优良传统,积极倡导奥林匹克精神,向全社会推广体育的文化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