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杯有几大魔咒?都是什么?
2.足球锦标赛,举办的时间有什么规律吗?
3.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国会是冠军吗
4.2022年3月9号足球赛有没有半决赛和决赛
世界杯有几大魔咒?都是什么?
从1930年至今,世界杯走过了76年的历史,期间留下了不少令人称奇的规律,迷信其中的人甚至称其为“魔咒”,在这里,我们列举出世界杯历史上最诡异的一些魔咒,看看它们能对今年的大赛带来什么影响。
一、巴西队的礼物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最著名的魔咒之一,其规律是,只要巴西队称雄,下一届的冠军就将是主办大赛的东道主,除非巴西队自己将礼物收回。1962年,巴西夺冠,4年后英格兰本土称雄。10年巴西三夺,14年轮到东道主西德捧杯。1994年巴西在美国夺冠,98年法国在本土一鼓作气首次捧得大力神杯。唯一的例外是1958年,巴西在瑞典夺取了冠军,4年后他们没有馈赠出这份礼物,而是自己将它收回。
按照这一规律,2006年的冠军似乎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德国在本土称雄,要么巴西自己将冠军保留,“巴西队的礼物”堪称世界杯至今最神奇的魔咒。
二、德国16年轮回和29岁核心
虽然球队实力不济,但德国人仍然抱有夺杯的希望,一来是本土之利,二来借助于某种心理暗示。“16年轮回和29岁核心”是德国人的希望所在,14年,西德夺取了冠军,队内核心贝肯鲍尔那一年29岁;时隔16年后的1990年,29岁的马特乌斯率西德再度捧杯,2006年,29岁的巴拉克成为了新核心,而2006年距离德国上一次捧杯又刚好是16年。
三、冠军与亚洲队同组
世界杯近20年来,出现了又一个巧合的现象,历届冠军在小组赛中,都会和一支来自亚洲板块的球队同分一组。1986年,马拉多纳统帅的阿根廷以3比1击败了韩国,1990年,西德5比1横扫阿联酋,1998年,法国在沙特身上取得了4个进球,2002年,巴西也以4球击败了中国队。从结果看,在小组赛中遇到亚洲球队,有助于强队寻找状态和信心。
唯一的“例外”是1994年,不过那一年和巴西同组的俄罗斯,70%的领土版图都在亚洲之内。
四、决赛进球者胜
1990年成为了世界杯历届决赛的分水岭,此前13届冠亚军决赛中,参赛两队都能获得进球,但从90年意大利之夏起,决赛中至少会有一队为0,这意味着,在决赛中进球的球队,都将最后捧起冠军,这一规律延续了16年。
1990年,西德队凭借布雷默的点球1比0击败阿根廷,1998年,法国3比0击败巴西,制造了桑巴军团世界杯史上最大的失利,2002年,罗纳尔多独中两元,巴西2比0胜德国捧杯。只有1994年,巴西和意大利都维持了0进球,最终通过点球决出胜负。
五、意大利的AC米兰之咒
自从1990年的意大利之夏以来,还没有哪支球队能在淘汰赛阶段的90分钟里击败意大利队,这一现象延续至今已有16年。1990年,意大利在半决赛中点球负于阿根廷,1994年,他们打进了决赛,点球输给巴西,1998年,意大利又倒在点球点上,不敌东道主法国,2002年,他们则在一场引发裁判争议风波的比赛中,加时赛阶段输给韩国。
要想在淘汰赛中击败意大利,就把他们拖入点球大战,这似乎成了一条百战不殆的规律,在世界杯的历史上,意大利队逢点球大战必败,至今无一例外。而且在最近3次点球大战失利中,还有这样一个巧合:意大利队第一个罚丢点球的都是来自AC米兰的球员,1990年,多纳多尼的半高球被戈耶切亚没收,1994年,巴雷西将点球射向天空,1998年,第一个射失的轮到了阿尔贝蒂尼……
六、大陆之间的区别
世界杯历史上另一个为人所熟知的巧合现象是,鲜有球队能在自己国家所属的大陆之外夺冠,能打破这一魔咒的只有巴西人。在前17届世界杯中,除了1958年和2002年外,所有冠军球队都来自自己国家所属的大陆,这已经成了“定律”。
相比之下,欧洲球队对地利的要求似乎格外的高,出了欧洲,他们便无能为力。南美球队对地域的依赖性似乎不大,但也仅仅是对于巴西而言,阿根廷的两次捧杯,都是在美洲大陆完成的。
七、欧洲金球奖
自从1956年欧洲足球先生开始评选以来,一条巧合的现象延续至今,凡是应届的欧洲金球奖得主,他所在的球队都无法在接下来的世界杯上夺冠,具体情况如下:1957年西班牙斯蒂法诺、1961年意大利西沃里、1965年葡萄牙尤西比奥、1969年意大利里维拉、13年荷兰克鲁伊夫、17年丹麦西蒙森、1981年西德鲁梅尼格、1985年法国普拉蒂尼、1989年荷兰巴斯滕、1993年意大利巴乔、19年巴西罗纳尔多、2001年英格兰欧文……
另外值得留意的是,除了1958年西班牙及18年丹麦缺席、1986年普拉蒂尼的法国半决赛输给最后亚军西德之外,在世界杯淘汰赛击败欧洲足球先生所在队的国家,都能夺得最后的冠军。比如1966年尤西比奥的葡萄牙半决赛败给英格兰,10年的意大利决赛输给巴西,14年荷兰决赛输给西德,1982年西德决赛输给意大利,1990年1/8决赛荷兰输给西德,1998年决赛巴西输给法国以及2002年1/4决赛英格兰输给巴西。2005年,罗纳尔迪尼奥获得了欧洲足球先生,这条魔咒似乎悄然瞄准了巴西。
八、联合会杯和美洲杯
只要夺取了世界杯前的那届联合会杯或者美洲杯,那么就别想夺取冠军,这条定律的命中率至今为百分之百。1992年联合会杯前身的法赫德国王杯,冠军是阿根廷,结果他们在94年第二阶段首轮就被淘汰、19年联合会杯冠军巴西、2001年冠军法国都没能逃出这一魔咒的阴影。
美洲杯与世界杯不可兼得,这条规律自1930年至今无人能破。最早的例子是1929年,阿根廷夺得美洲杯,第二年首届世界杯他们在决赛中输给了乌拉圭,最近的例子则是2001年,哥伦比亚在本土夺取美洲杯,2002年他们甚至没有进入决赛圈。值得注意的是,巴西队从1958年到10年三夺世界杯,在这12年里,他们始终与美洲杯绝缘,难道他们也意识到了这条魔咒的可怕威力?2004年,巴西击败阿根廷捧起了美洲杯,在06年的德国,他们能摆脱命运的安排吗?
九、赞助商的影子
在商业化越发发达的今天,世界杯的冠军争夺除了实力和运气以外,隐隐约约似乎还有一些场外因素决定最终的结果。细心的球迷可以留意这样的一个现象,自从1990年以后的世界杯上,在欧洲举办的世界杯总是被“三叶草公司”赞助球衣的球队夺得,1990年西德依靠点球击败阿根廷,决赛中南美人吃到的两张红牌和一个点球引发争议;1998年法国队3比0击败巴西,决赛中罗纳尔多的离奇受伤成为一个谜。这两支欧洲球队,球衣上都有赞助商“三叶草”的印记。
而在欧洲以外地区举办的世界杯,“三叶草公司”的掌控力看起来有所下降,这也许和欧洲是他们主营的地盘有关。在1994年和2002年世界杯上,巴西两次夺冠,他们当时分别穿的是“四角公司”的球衣和“勾牌公司”的球衣。不要小看“三叶草公司”在欧洲的力量,96年欧锦赛冠军德国,2000年欧洲冠军法国和2004年冠军希腊都是他们赞助的。这次世界杯又在“三叶草公司”的总部德国进行,按照这一顾虑,看来最终的冠军很难离开德国,法国,阿根廷,西班牙这几支球衣上印有三叶草的球队。
足球锦标赛,举办的时间有什么规律吗?
足球锦标赛,举办的时间有什么规律吗?
一、球队的选拔需要很长的时间,各个国家的球队需要进行长时间的预选赛才能在欧洲区、南美区、中北美及加勒比地区、亚洲区、非洲区、大洋洲区6个大区选拔出32支球队进入世界杯来争夺冠军。
二、考虑到各大联赛的举行,避免与其他联赛冲突。
三、照顾球员的身体状况,保证选拔出的球队能代表近几年的世界足球水平。
四、世界杯是世界上最高层次的足球比赛,如果举办次数过于频繁,不仅降低吸引力,更降低了世界杯的档次。
中国唐代就出现“足球”的竞技比赛,当时叫“蹴鞠”。现代足球起源于英国,随后风靡世界。由于足球运动的快速发展,国际比赛也随之出现。1896年雅典奥运会举行时,足球就列为正式比赛项目,丹麦以9:0大胜希腊,成为奥运会第一个足球冠军。因为奥运会不允许职业运动员参加,到了1928年阿姆斯特丹奥运会,足球比赛已无法持续。
1928年奥运会结束后,FIFA召开代表会议,一致通过决议,举办四年一次的世界足球锦标赛。这对于世界足球运动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最初这个新的足球大赛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1956年,FIFA在卢森堡召开的会议上,决定易名为“雷米特杯赛”。这是为表彰前国际足联法国人雷米特为足球运动所作出的成就。雷米特担任国际足联33年(1921-1954年),是世界足球锦标赛的发起者和组织者。后来,有人建议将两个名字连起来,称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于是,在赫尔辛基会议上决定更名为“世界足球锦标赛——雷米特杯”,简称“世界杯”。
2022年卡塔尔世界杯决赛中国会是冠军吗
12月13日,阿根廷队以3比0战胜克罗地亚队,晋级2022卡塔尔世界杯足球赛决赛。新华社
今天凌晨,世界杯半决赛的首场重磅比赛战罢。除了官方赞助商、场馆施工者,这轮比赛又增添了一些新的中国元素。
“逃到多哈都躲不过这首歌”
“中国儿歌走出国门”……
这两天,#世界杯半决赛现场将播放孤勇者#以1.6亿的阅读量登上微博热搜。
“全民儿歌”《孤勇者》再次火出圈,只不过这次突破的不是次元壁、年龄层、文化圈,歌曲直接走出了国门,登上了卡塔尔世界杯首场半决赛的舞台。
这首歌是怎么选出来的?
据了解,国际足联FIFA在1/4决赛结束后,通过Facebook、Twitter等社交媒体在全世界各个国家征集世界杯暖场曲目。当然,这其中少不了中国。
从投票渠道看,“FIFA世界杯”微博与“FIFA+”微信小程序是用户参与选择播放曲目的两大主要平台;从入围歌曲看,“苏打绿”的《相信》、“逃跑”的《夜空中最亮的星》和GALA的《追梦赤子心》是《孤勇者》的主要竞争对手。
也就是说,《孤勇者》成为卡塔尔世界杯半决赛现场播放曲目,是中国球迷自己做出的选择。
这首歌被选出来说明了什么?
毋庸置疑,《孤勇者》破圈出海,登上中东大地,最根本的原因是国际足联看上了潜力巨大的中国市场。为了撬动中国市场,为广大中国球迷营造一场线上狂欢盛会,赛事主办方特意搭台引流,为中国球迷刷足存在感和氛围感。应该说,本次《孤勇者》等中文歌曲登上世界杯舞台既是意料之内,又是情理之中。
当然,《孤勇者》能够代表音乐“国家队”出战卡塔尔,完成中文元素的跨国传播,除了中国日渐强大的国力外,也有其自身的逻辑和出圈的必然。
“得年轻人者得天下”
数据显示,本届卡塔尔世界杯中国观众19-35岁人群占比接近70%,可以说,年轻人是世界杯的主力受众。抓住了年轻人,也就意味着拥有了流量。
那么如何抓住年轻人,增加年轻人对世界杯的黏性呢?ACG(Animation动画、Cartoon动漫、Game游戏)或许是制胜法宝。说到ACG中的G(游戏),就不得不提电子竞技游戏“英雄联盟”。
“英雄联盟”是近几年来中国人气最高、流量最大的游戏之一,而《孤勇者》作为“英雄联盟”相关主题动画《双城之战》的中文主题曲,打破次元壁,成为年轻人的通用语言也不在话下。值得一提的是,《孤勇者》发布还恰逢中国战队EDG摘得“英雄联盟全球总决赛”冠军,“天时、地利、人和”,也让歌曲“出圈”具备了坚实的年轻受众基础。
歌词内容契合竞技体育元素
“我不怕千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
事实上,早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中文歌曲就登上了决赛的“舞台”。著名华语乐团“五月天”的作品《倔强》击败了SHE的《Superstar》、王力宏《龙的传人》以及朴树的《平凡之路》,在世界杯决赛赛场上唱响。
4年之后的卡塔尔世界杯,中文歌曲又将响彻多哈的天空。其实不止陈奕迅的《孤勇者》,周杰伦的《蜗牛》、林俊杰的《心墙》和张杰的《逆战》等曲目,也都成为了决赛以及三四名决赛的暖场(候选)曲目。
细心梳理这些中文曲目,不难发现歌曲的旋律都是积极向上,振奋人心的;歌曲的歌词都很好地诠释了竞技体育不甘落后、奋勇争先的拼搏精神。正因自带“励志”属性,《孤勇者》才进入了国际足联FIFA的候选歌曲名单。
除了励志的歌词和旋律,《孤勇者》同样是世界杯绿茵场上孤胆球星们的最好映照。很多人称本届卡塔尔世界杯为“诸神的黄昏”,是因为有一大批1985-1990年出生的世界级球星即将退役,这或许是他们最后一届世界杯。
不论是5夺金球奖、5次冠军的葡萄牙当家球星C罗,还是巴西舞王、南美“洗剪吹”,天赋异禀的内马尔,抑或是世界第一前锋、波兰队“全村的希望”莱万多夫斯基……他们的世界杯之旅都已结束,但没有结束的是他们留在绿茵场上坚韧的意志品质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正如同《孤勇者》中唱的“去吗,去啊,以最卑微的梦;战吗,战啊,以最孤高的梦”,诸神虽已走入职业生涯的黄昏,但是却带给人们无比的感动和无限的激励。
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孤勇者》歌词中传递出的拼搏精神与“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格言是不谋而合、如出一辙的。正因如此,《孤勇者》登上竞技体育“上的钻石”世界杯舞台也显得顺理成章。
2022年3月9号足球赛有没有半决赛和决赛
有。
在这些比决赛还精彩的半决赛中,德荷之战居首,德国队大胜巴西居次席,有着这样一个规律——都是强强对话,而且对阵的双方多半是“宿敌球队”。
1月9日至2月6日,意外不断的非洲杯终于打响。此前因疫情推迟、欧洲俱乐部的反对,非洲杯一直心里取消和办理之间来回横跳,最终在非足联的坚持下还是正常进行了。本届非洲杯星光熠熠,萨拉赫、马内和奥巴梅扬等英超球星都会参加比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