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战全败,场均输25分!伦敦奥运会男篮12人都是谁?
2.解析:郭子瑄落选,杨衡瑜上榜,奥运集训名单透示两点
3.为什么奥运会允许nba球员参加。难道这样对其他国家公平吗?
4.篮球历史
五战全败,场均输25分!伦敦奥运会男篮12人都是谁?
2012年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五战全败,净负分高达25分,更是中国男篮走向低谷的?分水岭?!
中国男篮十二人大名单:(教练:邓华德)
后卫:刘炜、陈江华、郭艾伦、孙悦、王仕鹏;前锋:朱芳雨、易立、周鹏、易建联、丁锦辉;中锋:王治郅、张兆旭2008北京奥运会之后,姚明,李楠,杜峰等中国男篮的标杆球员均选择退出国家队,另外,王治郅和刘炜也到达了职业生涯的末期,补充的新鲜的血液分别是周鹏,郭艾伦,丁锦辉,易立和张兆旭。伦敦奥运会中国男篮的对手分别是: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巴西和英国。实事求是的讲,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中国男篮的确是处于?重建期?的国家队,在面对西班牙,俄罗斯,澳大利亚这样的老牌劲旅时,输25分是情理之中的事(81-97不敌西班牙,54-73不敌俄罗斯,61-81不敌澳大利亚),但是,随后中国男篮59-98被巴西赢了39分,58-90再遭英国血虐32分真是是说不过去的。
当然,有一个重要原因是不可否认的,王治郅,刘炜,王仕鹏这样的老将体力严重受限,补充进来的新鲜血液又无法为球队提供援助。在输掉的五场比赛中,易建联场均可轰14.8分(国家队第一)10.2个篮板,足以证明自己有实力扛过?中国一哥?的大旗。曾经的?追风少年?王治郅,拖着35岁的老腿依旧在收官战中,砍下了全队最高的11分5板的数据,还献上了一记滑翔暴扣,永远留在了球迷的心中。王仕鹏在攻防两端都是兢兢业业,五场比赛飚中13记三分球,并且,命中率高达61.9%,值得一提的是,几年后才知道他当时一直是带伤出战的。
新引入国家队的五位球员,尽管没能在12年的伦敦奥运会上有所作为,但是依旧成为了重点培养的对象,周鹏成为了防守尖兵,还担任过队长,郭艾伦一度被冠以?控卫?之名,丁锦辉和易立在场上的拼抢和活力深受邓华德的喜爱,可惜深受伤病困扰不得不退出国家队,唯有张兆旭是属于?烂泥扶不上墙?的球员(除了身高,一无所长)。
去年的男篮世界杯,中国男篮尽管不是全败战绩,却依旧伤透了全国球迷的心,因为,易建联如果退出国家队,中国男篮就毫无希望可言了!
解析:郭子瑄落选,杨衡瑜上榜,奥运集训名单透示两点
篮协15日发布的2021年国家女篮集训队名单中,没有了郭子瑄的名字,山东队中锋杨衡瑜上榜。同时还有两名大学生球员,唐子婷和刘禹彤。
完整名单:李一凡、潘臻琦(北京)、李梦(辽宁)、武桐桐(山西)、李缘、王思雨、孙梦然、杨衡瑜(山东)、王佳琦(浙江)、张茹(河南)、王雪朦(湖南)、邵婷(四川)、黄思静、杨力维、李月汝(广东)、韩旭(新疆)、唐子婷、刘禹彤(北师大)。
上季联赛,郭子瑄名列得分榜第二,实为第一,因为首位的纪妍妍只打了两场,没什么参考性。此番国家集训,为什么没她了呢?、
目前全运会女篮资格赛正如火如荼,郭子瑄参赛了,说明她没有严重伤病。
小郭的特点是突破犀利,得分能力强,既有身高又有速度,是个难得的锋线杀手。她没有进入集训名单,透漏了教练组对于征战奥运会的两点理念。
郭子瑄在河北队是绝对核心,无限开火,但是国家队绝不会赋予她这样的定位,因此,她的作用只能弱化为一个高炮台,成为阵容上的小配角。从这个角度上说,身体强壮,既能打五,又能打四的杨衡瑜,就更加适合球队体系。
教练永远要强调团队与协作,这是千年不变的真理,每一套阵容需要什么样的主角和配角,得看内外线的轮转特点。小郭并非打得不好,而是对于眼下这只国家队来说,她的特点不一定契合。
很显然,内线的李月汝和韩旭将是绝对核心,别人怎么和她们配合,是很微妙的角色考量,同时还得给内线以足够的支持。杨衡瑜身高193,能冲也能扛,手感也细腻,就充当“配角”来说,更加有利。
2、注重“坚守性” 。
中国女篮东京奥运会的同组对手,是波多黎各、比利时和澳大利亚。虽然避开了美国,但是澳洲袋鼠也并不好打,她们身体太强壮了,每个队员都能一膀子把你撞个跟头。
比利时也不好打,欧洲式的强悍球风将让中国队异常艰苦。这时候,就得用顽强的意志和强壮的身体去对抗,既得攻得进去,又得守得住,尤其是防守这一块,必须坚如磐石。
从中国女篮这份名单来讲,得分能力,谁都不缺,关键就是“坚固性”被进一步强化,防守要强,补位要强,策应要强,每个队员都得既有运动能力,又得有强悍的防守。这样才能保证关键时候不掉链子。
波多黎各是本组唯一的弱旅,这是中国必须要拿下的,但是这也不能轻敌,她们也都是“壮硕”派女汉子,若是顶不住,阴沟翻船就坏了。
这么一捋也就明晰了,篮下的李月汝、韩旭、刘禹彤、孙梦然、杨衡瑜,就可以编织成不同特点的组合,蛮能顶得住。锋线上有李梦、潘臻琦、黄思静、邵婷、张茹这些人,攻防两端配置就挺坚固。
小郭轻灵柔和的特长,这时就算不上加分项了。
当然,阵容组合,也会随时变化,郭子瑄的能力毋庸置疑,若是球队磨合过程中有需要,她也会随时被召回国家队去。
再说说 三人篮球 。
最近三人篮球市场越来越大,从篮协层面,也越来越重视,早在一月份,就已经公布了三人篮球集训名单。
韩紫琪(天津)、李颖韵、张芷婷(上海)、胡鑫雨、姜佳音(江苏)、万济圆、王海媚、张王来(浙江)、吴迪(山东)、张玲阁(河南)、韩表表(湖北)、陈明伶、杨舒予(广东)、高颂、赵雪同(四川)、方敏(中南大学)。
很显然,这是一份注重“ 综合性 ”的大名单。
每一名球员,都有独当一面的能力,速度、对抗性、得分手段都兼备。因为三人篮球的特殊性,比五人篮球对球员全面性的要求更高,一个人得能充当两三个角色才行。
拿李月汝来说 ,是不适合三人篮球的。
只有象张芷婷、高颂、万济圆这样的“运动型中锋”,才最有用。能跑能跳,能当中锋,还能当前锋,还得有运球突破能力。
后卫线上,李颖韵、张王来、方敏、杨舒予,也都是具备“一专多能”,眼观六路,身兼数职。尤其是李颖韵,虽然在联赛里名头不大,其实打三人篮球最有经验,她身体素质好,跑得快,大局观好,投篮也精准,属于“干啥啥行”的那种。
其实,三人篮球更应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因为到目前为止,我国篮球界取得的唯一一次世界冠军,就是三人篮球。
虽然这项运动起步晚,但是我国的三人篮球水平却是很高,篮协对这个项目也非常重视,一直在进行针对性训练。
在东京奥运会上,相信三人篮球队还会给我们带来惊喜。
为什么奥运会允许nba球员参加。难道这样对其他国家公平吗?
NBA球员是神仙还是妖怪?是人类。
NBA球员也不只是一个国家的,是世界各地的。
NBA球员不是参加比赛就全部赢的,你可以去查一下历届国际篮球大赛结果。
虽然说NBA的球员是个人能力很强,也大部分是美国的。但是他们到代表国家出战世界大赛的时候也会碰到强硬的对手,比如西班牙、巴西、澳大利亚、俄罗斯等这些都是世界篮球强国,在国际大赛上也取得很好的成绩。而且美国队虽然都是NBA球星,但是都是临时组合,默契和配合比不上其他国家的。
篮球历史
1891年12月初在美国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基督教青年会国际训练学校(后为春田学院),由该校体育教师詹姆斯·奈史密斯博士发明,当年的篮球规则只有13条,奈史密斯博士于1939年去世,终年78岁。他未曾料到,由他创建的篮球项目竟然在二百多个国家流传市面着,而且至今美国篮球还誉满全球。 为了纪念奈史密斯博士发明的篮球的功绩,在春田学院校园内修建了美国篮球名人馆-詹姆斯·奈史密斯纪念馆。
起初,奈史密斯将两只桃篮别钉在键身房内看台的栏杆上,桃篮上沿距离地面3.04米,用足球作比赛工具,向篮投掷。投球入篮得1分,按得分多少决定胜负。每次投球进篮后,要爬将球取出再重新开始比赛。以后逐步将竹篮改为活底的铁篮,再改为铁圈下面挂网。
到1893年,形成近似现代的篮板、篮圈和篮网。最初的篮球比赛,对上场人数、场地大小,比赛时间均无严格限制。只需双方参加比赛的人数必须相等。比赛开始,双方队员分别站在两端线外,裁判员鸣哨并将球掷向球场中间,双方跑向场内抢球,开始比赛。持球者可以抱着球跑向篮下投篮,首先达到预定分数者为胜。 1892年,奈史密斯制定了13条比赛规则,主要规定是不准持球跑,不准有粗野动作,不准用拳击球,否则即判犯规连续3次犯规判负1分;比赛时间规定为上、下半时,各15分钟;对场地大小也作了规定。上场比赛人数逐步缩减为每队10人、9人、7人,1893年定为每队上场5人。 1904年在第3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上第1次进行了篮球表演赛。1908年美国制定了全国统一的篮球规则,并有移种文字出版,发行于全世界,这样,篮球运动逐渐传遍美洲、欧洲和亚洲,成为世界性运动项目。 1936年第11届奥运会将男子篮球列为正式比赛项目,并统一了世界篮球竞赛规则,此后,到1948年的10多年间,规则曾多次修改,与现行规则有关的重要变化是:将得分后的中圈跳球,改为失分队在后场端线外掷界外球继续比赛;进攻队必须在10秒钟内把球推进到前场;球进前场后不得再回后场;进攻队员不得在"限制区"内停留3秒钟;投篮队员被侵犯时,投中罚球1次,投不中罚球2次等。1952年和1956年第15、16两届奥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出现了两米以上的多人,国际业余篮球联合会曾两次扩大篮球场地的"限制区"(也叫"3分区");还规定,一个队控制球后,必须在30秒内投篮出手。60年代初有关10秒和球回后场的规定,一度因1960年第17届奥运会后取消了中场线改画边线的中点而中止。1964年第18届奥运会后,又恢复了中场线,这些规定又继续执行。1977年增加了每队满10次犯规后,在防守犯规时罚球两次,防投篮时犯规两罚有1次不中再加罚1次的规定。1981年又将10次犯规后罚球的规定缩减到8次。很明显,人员的变化的技术,战术的发展引起了规则的改变,而规则的改变又促进了人员和技术、战术的进一步发展变化。特别是50年代后期以来,规则的改变对篮球比赛的攻守速度,对运动员的身体、技术、战术以及意志、作风等各方面都不断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促进了篮球技术水平的迅速提高,女子篮球是1976年第21届奥运会上才列为正式比赛项目的。
篮球运动是1896年前后由天津中华基督教青年会传入中国的,随后在北京、上海基督教青年会里也有了此项活动。在1910年的全运会上举行了男子篮球表演赛之后,在全国各大城市的大、中学校的篮球活动逐渐开展起来,其中以天津、北京、上海开展得较好,水平也较高,当时的比赛规则很简单,在球场中间画一个约有1米直径的中圈,中锋队员跳球时一只手必须置于背后腰部,任何一足不得踏出圈外。技术也简单,中圈跳球后,谁接到球就自己运球,超过防守人就投篮。当时只会直线运球前进,传球方法是单、双手胸前传球,跑动投篮是用单手低手上篮,立定投篮无论远近都是用双手腹前低手投篮。1925年前后,进攻和防守的5名运动员,有了较明确的分工,中锋对中锋,后卫对前锋,有人盯人,各自盯住自己的对手。但前锋的职责是只管进攻投篮,不管退守;后卫的职责是只管防守抢截球,不管投篮。前锋和后卫很少全场跑动,只有中锋要攻守兼顾。以后又逐渐改为两后卫1人助攻(活动后卫),1人留守后场(固定后卫),两前锋也变为1人留在前场专管偷袭、快攻,1人退守后场助防。技术动作也有所发展,跑动投篮出现了单手、高手投篮,立定投篮出现了双手胸前投篮,传球出现了单、双手击地传球,运球出现了两手交替运球躲闪防守和超越防守向前推进的技术。规则中增加了罚球区和罚球线,队员犯规4次即被取消比赛资格,犯规罚球可由队长指定任何1个队员主罚。比赛时间分为上、下半时各20分钟,中间休息10分钟。每次投中或罚中后,都在中圈跳球,重新开始比赛。而中国篮球运动水平在1926年以后有了较大提高 。
篮球起源与发展
起源:现代篮球运动自1891年起源与美国。是美国东部马萨诸塞州斯普林菲尔德市(春田市)当时的青年基督教学校体育教师詹姆士`奈史密斯。当时称为"奈史密斯球"后又称"筐球"最后根据活动的内容是向篮球筐中投球,边形象的命为篮球。
一,初创时期(19世纪90年代至20世纪20年代)
二,完善、推广时期(20世纪30至40年代)
三,普及、发展时期(20世纪50至60年代)
四,全面提高时期(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
五,创新攀高时期(20世纪90年代-)
今后发展的新趋势将继续向着"高" 、"快" 、"全" 、"准"、"全"和"女篮男化" 技术、战术运用技艺化的方向发展。
当代篮球运动的发展趋势:
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世界篮球职业队伍参加奥运会,推动世界篮球运动跨入了一个崭新的创新发展,达到技艺化的新阶段。以1992年巴塞罗那第25届奥运会篮球赛中美国"梦之队"的绝妙表现,显示着篮球运动整体内容结构和优秀运动队伍综合智能、技能、能力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今后的发展新趋势在继续向着"高"、"快"、"全"、"准"、"变"、的含义将更富有新意,相互间将融为一体。从而使人感受篮球竞赛的球场越来越小;竞赛的时间越来越短,篮架越来越低;篮圈越觉越大;球场变化越来越快;攻守队员身体接触越来越近;比分越来越高;女子与男子的对抗形式越来越难分的新趋势。
一、"高"的新意
篮球运动的"高",时代已赋予其新意,"高"的内涵和外延均发生了新变化。第一,世界强队普遍重视队伍的整体身体平均高度的增长。美国等世界优秀队伍中的高大队员在第25届奥运会上均能将惊人的弹跳力、敏捷的奔跑移动以及无以伦比的技术和技巧融于一身,展现绝妙的表演,已成为当代世界篮球运动中高大队员的典范。第二,随着高大运动员大量涌现,高空争夺更为突出,能否占制空有优势,已成为衡量队伍水平的重要标志,于是创新的各种立体型的战术配合方法,为世界篮球运动增添了许多新内容。
二、"快"的延伸
篮球竞赛规则进攻有时间限制,一次进攻必须在30s内结束。世界篮球运动强化了"快"的意识,掀起了全面"快"的浪潮。今后的趋势有可能还要将进攻时间限的更短些,这便给篮球运动提出了更快的速度要求,进一步形成各种快的技、战术方法。
第一, 继续加快进攻速度,主动争取时间,增加攻击次数;第二,继续强调提高攻守转换速度;第三,继续提高运用技术和战术间衔接的速率,加快转换战术变化的节奏,都将给现代篮球运动向更高层次延伸。
三、"准"的发展
现在篮球竞赛积分的高比分的特点是:第一,以3分球为重点的投篮准确性继续提高;第二,掌握攻守技术、运用攻守技术与变化准确性提高。第三,战术配合的时间与空间、地面的接和的准确性提高。
四、"全的演进
现代篮球运动对"全"的要求是:
第一,运动员素质全面。
第二, 重视全面综合素质水平,陶冶自己成为既全面又有特长的队员。
第三,对教练员来说,必须高度重视并善于科学地使运动员具有以上诸多因素的开发与全面利用的才能,同时反映出教练员的全面才华和综合水平。
可见,未来要想成为世界性强队必须具有以下几个条件:
第一,全面整体成员中高大队员的数量和质量。
第二,特殊高大中锋队员的数量和质量,能给对方构成威胁力和实战攻击力。
第三,具有全面型明星队员以核心的组织才能、掌握绝招。
第四,全队个人和整体做战的速度,和节奏。应运用战术的简练性,应变意识、才智与能力的综和水平。
第五,具有独特的个人与全队整体防守的意识作风和看家本领。
第六,教练员智能结构的高层次和科学化训练,管理相结合的高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