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山vs莫斯巴达预测-喀山vs莫斯科火车头

tamoadmin

1.俄罗斯足球的顶级联赛历届冠军

2.有关列宁的小故事?

俄罗斯足球的顶级联赛历届冠军

喀山vs莫斯巴达预测-喀山vs莫斯科火车头

2014/15赛季 圣彼得堡泽尼特

2013/14赛季 莫斯科中央陆军

2012/13赛季 莫斯科中央陆军

2011/12赛季 圣彼得堡泽尼特

(2011/12赛季开始改为跨年赛制)

2010年 圣彼得堡泽尼特

2009年 喀山红宝石

2008年 喀山红宝石

2007年 圣彼得堡泽尼特

2006年 莫斯科中央陆军

2005年 莫斯科中央陆军

2004年 莫斯科火车头

2003年 莫斯科中央陆军

2002年 莫斯科火车头

2001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2000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1999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1998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19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1996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1995年 阿拉尼亚

1994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1993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1992年 莫斯科斯巴达克

有关列宁的小故事?

我在小学《语文》课本上一共学过6篇关于列宁的课文:《认真学习》、《诚实的孩子》、《蜜蜂引路》、《列宁怎样作文》、《列宁和卫兵》和《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18年版全日制十年制学校课本小学《语文》第七册第4课是《绿色的办公室》,我没学过。二年级时的基础训练里还有一篇文章,讲到列宁在狱中把面包捏成墨水瓶,曾经作为后来课本里的正式课文,题目是《四个墨水瓶》。

近年来的小学《语文》课本上有《登山》和《三只灰雀》,是列宁的故事。

认真学习

列宁小时候是一个认真学习的孩子。

列宁在学校里,每门功课都学得很好。老师讲课,他用心听。老师留的作业,他认真做。

列宁做完学校里的功课,还读许多课外书。他爱书里那些勤劳勇敢的人,拿他们做自己的榜样。

列宁十分爱护书。他从来不把书弄脏,也不把书到处乱扔。

列宁小时候就是这样学习的。 (第2册)

诚实的孩子

列宁八岁的时候,有一天,跟爸爸到姑妈家去做客。

表兄弟表姐妹见到列宁都很高兴,拉着他一道去玩。他们在房间里捉迷藏。列宁不小心碰了桌子,桌子上的一只花瓶掉下来,打碎了。孩子们正玩得起劲,谁也没有注意,还是互相追赶着。姑妈听见声音,跑进来一看,花瓶碎了,就问:“是谁打碎的?”表兄弟表姐妹都说:“不是我!”列宁也低声说:“不是我。”姑妈笑着说:“那一定是花瓶自己打碎的。”大家都笑起来,只有列宁没有笑。

回到家里,列宁躺在床上不说话。妈妈问他为什么不愉快,列宁把打碎花瓶的事告诉了妈妈。妈妈叫他写信给姑妈,承认自己说了谎。

过了几天,邮递员送来姑妈是回信。姑妈在信上说:“你做错了事能自己认错,是个诚实的孩子。” (第3册)

蜜蜂引路

一九二二年,列宁住在莫斯科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当地有一个养蜂的人,列宁常常请他来谈天。

有一回,列宁想找那个人谈谈怎样养蜂。可是往常派去找他的人到莫斯科去了,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知道离得不太远,就亲自去找。

列宁一边走一边看,发现路边的花丛里有不少蜜蜂。他仔细观察,只见那些蜜蜂了蜜,飞进附近的一个园子里,园子旁边有一所小房子。列宁走到那所房子跟前,敲了敲门,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

养蜂的人看见列宁,惊讶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列宁笑着说:“我有向导,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 (第4册)

列宁怎样作文

列宁在中学里学习,功课很好,各科成绩都是五分,年年得到一等奖。他十七岁中学毕业的时候,还得了金质奖章。

老师指定的家庭作文,常常规定两个星期交卷。许多同学往往拖到交卷前一天的夜里,才匆匆忙忙地写出来。列宁不是这样,老师指定了作文题,他当天就动手。他先拟好作文提纲,接着就打草稿。他把打草稿的纸竖着对折一下,分成两栏,在左边一栏里打草稿,并且根据提纲的次序在草稿上标出号码。在右边一栏里,写上许多引文,或者补充许多新的内容。快到交卷的日期了,他就根据右边一栏的材料修改草稿,再写在另外的纸上。最后,他把修改好的稿子清清楚楚地誊在作文本上。

列宁打草稿用铅笔。他把铅笔削得尖尖的,草稿上的字笔划很细,又清楚又整齐。

那个中学的校长就是列宁的语文老师。他常常称赞列宁的作文成绩好。他对列宁的母亲说,列宁作文肯用心思,考虑得很周密;写的文章内容丰富,很明确,很简洁。 (第5册)

列宁和卫兵

十月革命刚刚胜利,一天早晨,朝阳透过薄雾,把金色的光辉洒在高大的斯莫尔尼宫上。

人民委员会就设在斯莫尔尼宫,在门前站岗的是新战士洛班诺夫。班长叮嘱他说:“洛班诺夫同志,你今天第一次站岗。到这里来的人很多,你的任务是检查他们的通行证。列宁同志今天要来这里开会,你千万不能让坏人混进来!”

“是,班长同志。”洛班诺夫行了个军礼,“我以革命的名义保证,一定为列宁同志站好岗!”

太阳越升越高,到斯莫尔尼宫来开会和办事的人真多,有工人,有士兵,有农民,还有学生。洛班诺夫认真地检查了他们的通行证。

人民委员会列宁来了。他一边走,一边在考虑什么问题。

“同志,您的通行证?”洛班诺夫拦住了他。

“噢,通行证,我就拿。”列宁急忙把手伸进衣兜里拿通行证。

一位来开会的同志看到洛班诺夫拦住了列宁查通行证,就生气地嚷起来:“放行吧,放行吧!他是列宁!”

“对不起。”洛班诺夫严肃地说,“我没见过列宁。没有通行证,谁也不能进去!”

列宁把通行证交给洛班诺夫。洛班诺夫接过来一看,,果然是列宁同志。他非常不安,举手行礼说:“列宁同志,请原谅,我耽误了您的时间。”

列宁握住这位年轻战士的手,高兴地说:“你做得很对,小伙子!你对工作很负责任,谢谢!”

他又回过头来对旁边那位同志说:“你不该责备他。我们就需要这样认真负责的好战士。革命纪律是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的,我也不能例外。” (第6册)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

一九一九年可真是个艰苦的年头啊!

那时候,谁要是坐过火车,他准看见铁路沿线有些地方,堆满了被炮火轰坏的火车头,这儿一大堆,那儿一大堆,乱七八糟的;有些还翻了个身,车轮子朝了天。

铁路上轰坏的火车头,河流上破坏的桥梁,城市里烧塌的房屋:所有这一切都得重新建设。

就在这时候,一个伟大的运动展开了:义务劳动。苏维埃人民为了建设祖国,打击敌人,在下班以后,或者在放的日子,大伙儿集合起来,做不拿报酬的工作。

这个运动是喀山铁路工人带的头。每逢星期六,他们就到铁路沿线,清理火车头和车厢,拣出完好的零件,卸下车上装着的煤和木头。他们干这工作,全是自觉自愿的。他们给国家清理出一大批财物来,可是谁也不拿一点什么报酬。

别的铁路和许多工厂的工人纷纷起来响应,一有可以利用的时间,大伙儿就来参加义务劳动。这个运动很快地推向了全国。因为喀山铁路工人的义务劳动是每逢星期六干的,所以苏维埃人民集体参加义务劳动的日子就叫“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列宁赞扬这种主人翁的工作精神,他称颂这种义务劳动是“伟大的创举”,是真正共产主义的劳动态度。

一九二〇年五月一日,宣布这一天作为全国的“星期六义务劳动日”。

上午十点钟,克里姆林宫一连放了三声大炮,工人、战士、职员、克里姆林军事学校的学生都到广场上来了。大家排好队,正要出发。

这时,列宁也迈着大步来了。他走到指挥官跟前,行了个军礼,说:“指挥官同志,请允许我加入你们的队伍,参加义务劳动。“

指挥官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说:”请吧,列宁同志,请您站在队伍的前头吧!”

列宁整了整衣角,挺起胸膛,像士兵服从指挥官的命令一样,走到指定的地方。

指挥的人喊口令:“向右——转!开步——走!”

他们的任务是整理克里姆林广场,搬运木头,打扫垃圾。

先搬木头。一根木头两个人扛,太大的就四个人扛。列宁跟一个军人做“搭档”。那个军人老是给列宁细的一头扛,自己扛粗大沉重的一头。列宁发觉了,扛的时候他就先动手。那个军人说:“我才二十八岁,您已经五十啦!”

列宁把粗大沉重的一头扛上自己的肩膀,微微地笑了笑说:“既然我年纪比你大,你就别跟我争啦。”(这一段里的“你”课文中印的是“您”,韩老师让我们改为“你”。原文应当是“您”。)

比较小的木头全都搬走了,要搬非常粗大的橡树木头了。一根橡树木头得六个人用杠子抬。这一次跟列宁做“搭档”的,三个是军事学校的学生,两个是工人。

一个工人看了看列宁,对他说:“弗拉基米尔·伊里奇,这个工作我们五个人干吧!您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呢。”

“这时候,这就是最重要的工作。”列宁说着,就和大家一起抬起木头,很快地向前走了。

休息的时间到了,列宁和大家坐在木头上休息。许多人围拢来坐在列宁的周围。列宁关切地问他们生活得怎样,干什么工作,学习什么。列宁还谈到义务劳动,他说,我们要大力推行这种共产主义的劳动,使它成为一种风气。

大家说说笑笑,非常快活。

晴朗的天,暖暖的太阳照着广场,大家因为跟列宁在一块儿干活,情绪特别高,到处是笑声和歌声,沉浸在幸福和欢乐之中。

列宁参加义务劳动的消息,很快传遍了莫斯科。参加劳动的人们,听说列宁跟他们在一起劳动,都干得更加有劲。这一天,歌声,笑声,欢呼声响彻了每个劳动工地,大伙儿都兴奋地高呼:“乌拉!乌拉!”

从此,星期六义务劳动在全国轰轰烈烈地普及了,因为列宁给苏维埃人民树立了榜样。 (第9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