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请问一下法国的“French Division2”是什么联赛?
2.为什么埃德温杰克逊到了CBA就不行了?
3.为什么弗格森时期曼联那么强大?
4.英超最佳外援简介
请问一下法国的“French Division2”是什么联赛?
French Division2,就是法国足球乙级联赛。AC AJACCIO按照中央台的翻译就是阿雅克肖。由于处在法国科西嘉岛的特殊地理位置,俱乐部没有多大的发展,资金有限也就无法引进高水平球员,队中没有大牌球员。他们一贯把眼光放在自由球员身上,还有就是租借法甲宿将,外援大多不强。球队所拥有的最大优势就是球员的团队精神。他们继承了科西嘉人刚强好战的性格传统,往往能够在比赛的最后时候力挽狂澜。此外,这支球队的客场成绩也很突出,是法国球队中不多的主客均衡型球队。以前效力该队的知名球星有法国98年世界杯冠军队成员迪奥梅德、巴西19年U17国少队的中场费鲁根(当时与罗纳尔迪尼奥齐名)。其他的我也不清楚了。本赛季在法乙表现一般。
为什么埃德温杰克逊到了CBA就不行了?
埃德温·杰克逊是广东宏远俱乐部在17-18赛季开始前签下的小外援。曾几何时广东队国内球员天赋异禀,在外援的选择上也是以实用性为主,可是随着现在CBA各支球队外援水平的提高,广东在外援上的劣势尽显,所以他们可以在外援的选择上大下功夫。
他们从欧洲签下了西甲得分王埃德温·杰克逊,原本以为这个小外援可以帮助广东大杀四方,可是他却拿出了场均15.8的数据,这在外援的得分榜上几乎是排名倒数。
广东队也不得不选择用达柳斯·莫里斯换掉了埃德温·杰克逊,那个在西甲场均可以贡献21.4分的得分王哪去了?
说白了CBA和欧洲篮坛有很大的区别,以前CBA外援的份量没那么重的时候各支球队将就实用性,后来挑着挑着开始看名气了,而外援大多是美国人,要么是NBA的落选新秀,要么是NBA打不上球的。
后来球队意识到还是来自欧洲赛场的球员纪律性更好,就把手伸到了欧洲赛场,这两年最成功的莫过于新疆队的小外援亚当斯,他曾经也是西甲联赛的得分王。现在在CBA混的也是风生水起,而埃德温·杰克逊则是命途多舛。
这主要与欧洲赛场和CBA的打法不同,外援在欧洲赛场更多的是扮演配角,也就是说一名外援不是要你大包大揽什么活都干,你只是作为其他队员的补充,也不是拼命的得分,所以我们常常看到欧洲赛场的得分王得分并不高,不像CBA动辄三四十分。
面对对方的一整场高压防守你还要不断的进攻压力可想而知,而亚当斯所在的新疆队大外援布拉切风波再加上周琦远赴休斯敦,亚当斯成了队内当之无愧的头牌,他上场就是去进攻的,而他也适应了CBA的节奏,所以他成功了。
埃德温·杰克逊需要长时间把球控在自己手里,在广东宏远的战术体系里他又不得不把球权分出去,这就有矛盾了。杰克逊并不是一个定点投手,虽说他可以打双能卫,但是打控卫时他粘球,组织能力也不行,打分卫时进攻的把握性和定点投射又不行,这就是他两个位置都可以打,但是两个位置都不精。
打到联赛24轮,广东队实在是忍无可忍,在赛季进行到差不多三分之二时把小外援裁掉,这也是无奈之举。
也许欧洲赛场才是埃德温·杰克逊的沃土,以这24场比赛的表现放到CBA的其他球队他也不一定能发挥出得分能力强的特点。着再次印证了一点,并不是所有外援都能打CBA,特别是那些防守端强悍而进攻端技巧不多的球员。
埃德温·杰克逊显然是失败的例子,但这也是每年CBA外援的家常便饭。
为什么弗格森时期曼联那么强大?
无论是不是曼联球迷,基本都会有一个共识,那就是:弗格森时代的曼联才能真正配得上红魔的称号,无论是技战术实力还是精神意志,都可谓魔性十足。借助这个问题,聊一聊弗格森老爷子的故事。
弗格森的成功离不开运气,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他赶上了那个并不挑剔的时代,他在1986年接过曼联的帅位,走马上任,执教的首个赛季,曼联只获得了联赛第11名,前三个赛季全部四大皆空,一无所获,但曼联管理层依然选择信任他,给予了他足够的耐心,也终于,从第四个赛季,也就是89/90赛季开始,曼联便进入了正轨。试想一下,如果放到现在,别说三个赛季四大皆空,连续两个赛季没有冠军,下课便不可避免。
弗格森时代的曼联之所以强大,得益于弗格森的几个特质:
一,对年轻人的充分信任: 这不用多说了,说的就是 吉格斯、斯科尔斯、贝克汉姆、内维尔兄弟、尼基.巴特 这几名92班。94/95赛季曼联丢掉英超冠军后并未做大手笔引援,而是将92班成员通通扶正,当时的曼联平均年龄只有26岁, 以至于利物浦名宿阿兰汉森一度质疑: “靠一帮孩子什么也赢不了!” 这也成为了足坛的一句名言,但最后的事实却打脸了,这群年轻人在弗格森的调教下统统兑现了自己的天赋,全部成长为了曼联的核心骨干,并在1999年联手帮助球队拿下三冠王。在2003年贝克汉姆离队前,92班已经联手为曼联带来了6座英超冠军奖杯。
二,转会市场上的慧眼识珠 : 身为教练,弗格森老爷子可谓桃李满天下。除了善于挖掘自己家的孩子外,在转会市场上挑人的眼光也是相当的好。从90年代初的 保罗.因斯、马克.休斯、丹尼斯.欧文 ,到90年代中期引进两名铁血领袖 坎通纳 和 罗伊基恩 , 再到门 神舒梅切尔、斯塔姆 、“黑风双煞” 科尔与约克 及现曼联主帅 索尔斯克亚 ,再到21世纪后的“禁区之王” 范尼、费迪南德、C罗、鲁尼、埃弗拉、范德萨、维迪奇、特维斯、贝尔巴托夫、小豌豆、范佩西 。他们大多数都是在老爵爷的调教之下成长为球星或超巨。说弗格森是足坛的一名伯乐,一点都不为过。
三,铁腕治军的作风: 弗格森是一位名帅,是一名技战术大师,更是一名铁帅、严帅!弗格森对于弟子们的要求那不是一般的严格,队内纪律尤其严明,他对待弟子们基本做到了一视同仁,不会因为谁是巨星、谁曾立下赫赫战功就对谁区别对待。从斯塔姆到贝克汉姆再到罗伊基恩再到范尼,哪一个不是实力超群且功名显赫?但都因为不够服从管理,挑战弗格森的权威而最终被迫离队的,铁腕治军的做派也为他赢得了足够的权威,更衣室非常稳定,没有人敢造次,没有人敢破坏球队的团结。
比起技战术造诣,弗格森更拿手的是他的“吹风机”,当球队表现不好时,他会丝毫不留情面的雷霆,怒骂弟子,用自己的言语和情绪去影响球员,激发球员斗志。尤其是在中场休息时,正是吹风机发挥作用的时候。经历了吹风机的洗礼,球员们根本不敢在场上不去拼命,这也是为何他治下的曼联精神意志足够顽强,总能在落后的情况下实现逆转,即使输球,也不会输得非常狼狈。
四,对弟子的足够关爱: 对待弟子,弗格森是一名严父,也是一名慈父,他总会想方设法的保护自己的弟子,尤其是得意门生。1998年世界杯的红牌让贝克汉姆一度成为全英公敌,在那样的非常时刻,是弗格森站出来像父亲一样对小贝进行保护、鼓励和心理疏导,才使得小贝能够重新振作起来,成为了曼联和英格兰国家队的双料核心。更成为了人见人爱的国民偶像,万人迷。
2006年世界杯上,鲁尼的红牌也让C罗一度成为全英痛斥的对象。又是弗格森挺身而出,缓解了两名当事人之间的矛盾,让二人成为了风靡欧洲的双子星。还不惜为C罗而送走了当时的头号射手范尼,并树立C罗的球队核心地位,才有了如今这个五座金球的霸道总裁。正是对弟子们的足够关爱赢得了弟子们的敬重,弟子们自然而然愿意用场上的努力表现来报答他。
五,技战术思想与时俱进: 弗格森虽然年纪大,虽然性格强势,但并不固执,在技战术层面上还是懂的与时俱进的,曼联的战术打法从最早的英式长传冲吊到后来贝克汉姆、吉格斯的两翼齐飞,再到2004年后朝着欧洲大陆化改进,阵型也是不断变化着,而不是墨守成规,过分相信自己过往的成功经验,固执己见。
流水的弟子,铁打的爵爷,执掌曼联帅位长达27年,单这个时间长度恐怕就后难有来者。在这27年的时间里,弗格森率领曼联共参加1500场比赛,取得895场胜利,共夺得13次英超联赛冠军、2次欧洲冠军联赛冠军、5次英格兰足总杯冠军等共计38座冠军奖杯!打造出了一个无与伦比的红色帝国。
2013年夏天,老爵爷宣布了退休。随后的5年多时间里,曼联接连经历了莫耶斯、范加尔时期的动荡,后来穆里尼奥到来后,曼联曾有明显回升,但也没能真正帮助曼联找回魔性。如今,老爵爷的得意弟子索尔斯克亚坐上了曼联的帅位,让红魔的血脉得到了传承,曼联的表现也如脱胎换骨一般,逐步走上正轨!未来,只希望老爵爷身体 健康 。
弗格森爵士,曼联主帅,也是世界著名足球教练之一,他带领曼联取得了巨大成功,也使曼联成为世界上最受欢迎的俱乐部。
弗格森的曼联生涯从1986年11月开始,到2013年完结。在执教曼联的近27年间率队获得过38个冠军,其中包括13个英超联赛冠军和2个欧洲冠军联赛冠军,特别是1999年,史无前例的获得联赛、足总杯和三冠王。27年间,弗格森带领曼联完成了1500场比赛,战绩为896胜337平267负,亲手缔造了伟大的红魔王朝。
接手曼联初期,弗格森的执教战绩十分平淡,甚至差点就下课了。他的第一个球季,球队只取得英甲联赛第十一名,第二个赛季获得了亚军,当人们以为曼联要走上正轨时,接下来的两个赛季又掉到了11位和13位,创下了新低。弗格森面临巨大压力。
联赛上的不如意却在足总杯上获得了以外收获,1989至1990赛季,弗格森率领曼联夺得了足总杯冠军,这也是他曼联生涯的第一个冠军,正式这个冠军将弗格森从危急中解救,从此开启了曼联的辉煌岁月,直至退休。
弗格森时期的曼联为何强大,总结起来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慧眼识人。弗格森识人的本领绝对独到,很少看走眼。曼联初期,弗格森就力主购入了保罗·因斯、马克·休斯、丹尼斯·欧文等人,这些人都逐渐成为了曼联的顶梁柱。英超开启之年,弗格森购入了法国人坎通纳,这是一笔对曼联王朝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买卖,尽管坎通纳是个刺头,但弗格森给予了绝对信任。在坎通纳的强势带领下,曼联获得了第一届英超联赛的冠军,坎通纳日后也成为了曼联的国王。第二年,弗格森又签来了爱尔兰人罗伊·基恩,当时的基恩只是降级球队诺丁汉森林的一名普通球员。但弗格森的眼光又是准确的,基恩成长为曼联的第二位领袖,也是英超最优秀的中场球员之一,带领曼联获得了无数荣誉。其他如签入的舒梅切尔、安迪科尔、约克、索尔斯克亚、范尼斯特鲁伊、费迪南德、朴智星、维迪奇等,在曼联,这些人日后都成长为巨星。
二、大胆起用新人。弗格森入住曼联后,即潜心培养和启用年轻人,比如著名的92班,贝克汉姆、斯科尔斯、巴特、内维尔、吉格斯等人。1995-1996赛季,曼联失去了多名重要球员,前途不被看好,当时利物浦名宿阿兰·汉森说出了足球史上最有名的断言:"你不可能靠一群孩子拿冠军!" 当赛季,弗格森大胆起用新人,92班也正是在这个赛季成为了曼联的支柱。那个赛季,在度过了赛季初期的磨合历练后,曼联年轻人奋力追击,最后纽卡斯尔的12分领先优势被逆转,创造了足坛的一项神迹。2003年,弗格森引入了年仅18岁的葡萄牙小将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一代巨星从此登上梦剧场的舞台。2004年夏天,又引入了19岁的鲁尼。之后几年,曼联以C罗和鲁尼为进攻核心,时隔9年再次获得了冠军。
三、战术上的与时俱进。弗格森不会墨守一套战术,一直在“学习”, 30多年曼联生涯中在战术上始终与时俱进,他使用过的442、4411、4231和433等阵型均获得了成功。他改良了传统英式打法,更注重技术,后来又吸取了西班牙风格的地面配合,开发了无锋战术等。弗格森的临场指挥能力强大,临危不惧,经常在落后情况下,通过调度实现逆转,比如最著名的1999神奇之夜的神奇换人。
四、主教练的绝对权威。弗格森在俱乐部管理上具有绝对权威,在球员引入和使用上说一不二,对待球员十分严格,绝不允许任何人挑战自己的权威,很多球员因为和他发生矛盾后被扫地出门。
弗格森时代的曼联无比强大,除了有弗格森在提拔人才方面慧眼识珠,在技战术调整方面炉火纯青等原因以外,弗格森在曼联具备绝对话语权,也很重要——反之,就算现在曼联请到一个跟弗格森水平相近的教练,在现在的这支曼联,也很难混出名堂,原因很简单,你当主帅连基本的话语权都没有,全凭高层的三德子在那瞎忽悠,曼联能强大吗?
在1986年-2013年期间,弗格森执教曼联长达27年,相当于玩了一把版的“足球经理 游戏 ”。在这二十余年间,曼联有巅峰,也有低谷。但无论如何,曼联没有放弃,弗格森也没有放弃。弗格森曼联的巅峰期主要有两段,一段是世纪之交的时候,92班曼联完成了、联赛和杯赛的“三冠王”兼英超三连冠伟业。另一段是C罗的曼联在2007-2009年完成英超三连冠,并在取得一冠一亚的战绩。
但横在这两个巅峰期之间的几年,曼联处在混乱期。而就算是混乱期,在出现将帅矛盾的时候,曼联可以卖掉斯塔姆、贝克汉姆、基恩和范尼斯特鲁伊等名将,也能力保弗格森的帅位,这在如今这支曼联,几乎是不可能的——指望三德子的曼联卖掉博格巴去保住主帅?不可能的!
所以,弗格森时代的曼联,拥有如此高的精神属性,与弗格森本人在曼联的地位是分不开的。你觉得为什么弗格森时期曼联那么强大?欢迎一起讨论。
其实题主犯了一个错误,弗格森时期的曼联,并不没有你想象中的那么强大,相对近年的三大宇宙队,其实有很大差距。现在就让我一起回顾,弗格森的四段红魔时代。
弗格森时期,曼联统治英超毋庸置疑。不过要评价曼联是否真的强大,需要和欧洲同行比一比,例如阿贾克斯、波尔图长期吊打本国对手,但是他们特别强大吗?
重点回顾曼联的表现
弗格森的曼联时代,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初创期、治世期、盛世期、衰败期。第一个阶段是拉利物浦下马阶段,也是曼联王超初创年代,以1992/93赛季,坎通纳率领曼联夺取英超元年桂冠为节点。
在此之前,曼联的战线仅限于英格兰本土。1993/94赛季开始,曼联进入治世,俱乐部架构稳定,球队战斗力逐步提升。球队开始亮相,不过第二轮就倒在土耳其球队加拉塔萨雷脚下,接下来的一个赛季更是小组未出线。
这说明什么?说明英超的冠军非常水,跟强大二字不沾边 。因为海瑟尔惨案,英格兰球队被禁止欧战五年,造成英格兰足球的技战术、人才配置全面落伍,这需要交学费,那时的曼联在大陆同行面前算不得强队。
1996-赛季是个转折点。标志是92黄金一代的全面上位,和前任国王坎通纳在31岁的年龄,突然宣布退役。那个赛季,曼联一路杀进半决赛,倒在同样年轻的多特蒙德脚下,不过这已经预示着:属于他们的时代终将来临。
19-98赛季,曼联稳定进入八强,因为客场进球劣势被摩纳哥淘汰。随后那个夏天,弗格森出价1060英镑的天价,购入荷兰国脚斯塔姆。讲个笑话,斯塔姆和舒梅切尔,是那支曼联阵中仅有的98世界杯八强球队主力, 这再次印证当时英超整体水平的低下,外援多来自冰岛、爱尔兰、挪威、瑞典、丹麦这些欧洲二流足球地区 。
好在当时那支曼联,汇聚了英国本土最好的球员,贝克汉姆、吉格斯、内维尔、斯科尔斯、谢林汉姆、安迪-科尔,可以说是一支国家队配备。此时曼联,有点像李唐时期的贞观之治,政清人和但是与不足以傲视环宇。
92黄金一代进入成熟期,曼联欧战成绩也就稳定下来了,自1999-2003都在八强以内。不过也再未夺得过冠军,那些年是西甲球队的天下,同样聚齐半支德国国家队的拜仁,比英国班底的曼联成绩更耐看。
2003-04赛季,曼联迎来又一个转折,贝克汉姆因为飞靴转投,92黄金一代宣告解体,弗格森的曼联随后被穆里尼奥的波尔图击溃。自此之后,弗格森痛定思痛,开启了欧陆化、拉丁化之路。就像李唐经历武后改朝,曼联在小挫折中走向了盛世。
这个阶段,C-罗纳尔多、维迪奇、埃弗拉、范德萨等优秀外援成为曼联肱骨,经过数年磨练之后,2006-07赛季四强、2007-08赛季冠军、2008-09赛季亚军,成绩甚至好于92黄金一代,C罗本人成为曼联英超时代第一个金球奖得主 。
不过自从C罗离开老特拉福德之后,曼联再度回归平庸,直到弗格森退休,战绩再无起色。通过回顾弗格森整个曼联生涯,笔者觉得可以将弗格森时期的强大曼联,可能有以下几个原因:
弗格森爵士时期的曼联如此强势,和弗格森本人有很大关系。弗格森的管理理念被哈佛大学列为经典成功案例,并邀请其到学院去亲自授课,可见他的理念是经过学术界和数据论证的,他的成功一定程度上是得到跨行业认证的。而弗格森麾下的曼联为什么这么强, 这一点从千禧年之前的文字材料、千禧年之后国内报纸开始大范围刊登英超信息、05年之后互联网普及到家里,三个阶段资料的整合进行分析 。
一、运气好历来成功者离不开运气,实力不代表必然会成功,但古往今来的成功者必然会有运气相伴。据文字资料弗格森是1986年开始执掌曼联,前三年颗粒无收,89-90赛季已经遭遇下课危机,直到赛季末足总杯夺冠才稳固了他的帅位。那几年我还没有出生,国内对英超的报道也十分有限,但以今天的行情来看,执掌球队第一年掉到联赛第十一名,必然会下课,不管你名气多大履历多好。而弗格森在此时的运气是他遇到了一个用人不疑的老板,肯给他时间让他证明自己。
1999年的5月27日,弗格森在最后时刻通过换人逆转拜仁获得冠军;经此一役曼联和弗格森正式登顶世界足坛,成为五大联赛第一支三冠王球队。而最后时刻逆转除了主帅的运筹帷幄、球员的极度自信,也离不开运气的这种玄学的存在。这是他们此后多次在常规时间最后阶段逆转的自信所在。若没有这次奋力一搏,“弗格森时间”并不会被世人承认、球员心理也没有底。
二、管理能力极强对更衣室的把控是弗格森成功的关键之一,更 衣室有任何分裂的火星,弗格森会马上将他踩灭 。无论这个火星是贝克汉姆、基恩还是范尼,无论你在场上表现多么好对球队多么重要,我宁可损失战斗力也不留一个今后可能会使更衣室四分五裂的人。而其本人的威严在曼联无人可以挑战,他才是老特拉福德那个耀眼的国王。
对于教练团队人员的安排,弗格森也是佼佼者。 奎罗斯和现在曼联的助教麦克费兰 都是他执教时期先后的第一助理教练。而据两位教练透露,在弗格森执教时期弗爵爷会最大程度给他们权限,让他们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安排球员首发和制定战术等。费兰更声称在弗爵爷最后执教阶段战术都是由他来制定。可曼联没有任何异样,识人善用,将团队的力量发挥到极致,这才是管理的最终奥义。
三、战术功底强、学习能力好弗爵爷执教曼联挖掘了很多球员,但并没有一次领先世界的战术改革,但作为一名执教一家豪门超过27年的教练,个人认为变通能力强的人更适于这个角色。弗爵爷27年变化过无数阵容,442、433、4231等主流阵容被他玩的炉火纯青,首先是他得战术理论能力世界顶级,并不是所有顶级教练可以玩转多套阵型和战术。
而弗格森对曼联的每次变阵,都是阶段成功的伊始,他善于学习世界足坛的趋势,也善于调整阵型让球员在位置上发挥出能力。学习不是死学,我们惊奇的发现曼联紧跟时代潮流的同时,却和我们认知中的阵型有些许不同。学以致用、而又不生搬硬套。 27年你不知道他经历了什么,但我们能看到他摆出过不止27套阵型。
四、善于发掘球员曼联现有的转会费记录都是在后弗格森时期创造的,这有通货膨胀的原因,也有弗爵爷转会哲学的原因。他的阵容打造基本都是以92一代曼联青训为主,然后引援基本以年轻球员为主,他在曼联时期有个不成文的规定,30岁以上一年一签。他所引进的后来的著名球星,C罗、鲁尼登陆曼联时只是极具天赋,但后来在弗格森的指导下才慢慢兑现了天赋。无数的例子证明天赋和实力是无法划对等号的,弗格森发掘年轻人的能力是 历史 级别的。 慧眼识珠 这个词再贴切不过。
五、够狠
这个狠是对所有人,对球员狠、对教练团队狠、对裁判狠、对自己也狠。熟知曼联的老球迷都知道, 弗格森并不是我们看到的文弱书生糟老头子的形象 ,这位曼联的教父对曼联的压迫感是令人窒息的。裁判在老特拉福德吹罚总会因为弗格森的压力多给补时时间,球员没有一人敢挑战他的权威,挑战他的被立马请走,总是打破自己的舒适区。
六、总结世间再无弗格森,这不是情怀宣泄,而是理性分析。豪门球队不会再有执教27年的教练,而且恐怕连知道10年也十分艰巨。成绩的压力、观赏度的要求、球迷的胃口、各方面的压力、球员的挑战、战术的变化;商业侵蚀足球越来越严重的今天,很多匪夷所思的事情也已经渐渐变得正常。
打个不恰到的比方,若没有之前的27年,2018年冬天和博格巴发生冲突的是弗格森,恐怕最终先离开的也会是他。
如果你们真是近距离经历了费格森的年代,就会发现,很多时候,哪一场出哪张大牌都是由费格森决定的。在场上状态好有能力,也不一定就是由他站出来。每一场都有相应之球员“站出来”。所以才会长期有成绩。这是费格森最大的不同。打个比如,小贝或C罗近况其实非常好,偏偏就是对阵阿森纳之前的几场比赛,射门次数少的可怜,其实是故意隐藏起来。让大家尽管黑、尽管喷,一到了出小贝或C罗这张王牌时,立马就有惊人收效。这种点评,不是我说的,而是当年在英格兰时,很多足球专家给出答案:虚虚实实,让对手捉摸不透。费格森和教练团所做的工作,只会更多、更庞大。别以为都是运气、时代不同而已。当然,在英超能有这种余力,但是在、杯赛这种赛事,又不是那么简单。有时候甚至会牺牲联赛,小胜一球隐藏实力,为的就是未来后面几场的大战。看事情不要看表面,当今能做到这一点的主帅,只有瓜迪奥拉。他就有这种“余力”——隐藏底牌。
因为他是弗格森
曼联当年粮草充足,兵强马壮,又加上有一个神一样存在的名教头弗格森,打遍天下无敌手。
其实这就是子弟兵和雇佣军的区别。
一个是老头自身水平超高、而且还肯不断学习足坛的先进打法、几次改革推翻原有阵容进行从建、俗话说得好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还有就是老头人格魅力强悍和追求胜利的强大心脏、以及那个时代主教练的权限比现在的要大很多、在老头的手下唯状态论再大牌的球星没状态不听话想上场门都没有
英超最佳外援简介
1、埃里克- 坎通纳:前锋,法国,曼联(1992-19 ):
坎通纳可以说是英超联赛 20世纪90 年代里最有影响力的球员,而并非一名普通的外援那么简单。出色的视野和创造力、过人的传射技术、高人一等的自信,还有更重要的他那独特的个性,这一切都让坎通纳成就了他在曼联无可匹敌的地位。
1992 年,曼联还在为26年来都未曾染指的联赛冠军而奋斗。当弗格森将坎通纳从利兹联带来时,曼联球迷几乎没人能想象到这个人会给他们的球队带来什么,他无非是曼联在深厚阵容上的一名球员而已。然而,坎通纳却成为了曼联一系列成功的催化剂,也正是因为了他的存在,才有了后来曼联在联赛和欧洲赛场上的辉煌。
在曼联的 184场比赛里,他打进了 84粒进球。然而记录远不能说明他为曼联和英超带来的影响。第一个赛季,他就将曼联久违了 26年的联赛冠军带回了老特拉福德,第二年又为球队捧回了联赛和足总杯的双料冠军; 1996年又是一个双冠王, 19年蝉联联赛冠军。与此同时,坎通纳还获得了 1994年 PFA年度最佳球员,被命名为法国国家队队长,也许他和曼联各自成就了对方的辉煌。
提起坎通纳,许多人往往会忽略他的成就,而马上想起他对水晶宫球迷的那脚"功夫腿"。然而,赛场上的坎通纳有无数次的单骑救主,比如 1996年足总杯决赛上他对利物浦攻进的制胜球。然而当他因为飞脚被停赛到 1995年 10月时,曼联也以一分之差将那赛季的联赛冠军拱手让给了布莱克本,他的作用可想而知。
在利兹联时,他是偶像;在法国队,他被称为国王;但在曼联,他是球迷心中的"上帝"。坎通纳以自己的实力获得了这种地位,所以在他离去几年后,老特拉福德还能听见歌颂他的歌曲。
2、亨利:前锋,法国,阿森纳(1999-2007 ):
从 1999年由尤文图斯加盟起,亨利的职业生涯就开始步入辉煌,阿森纳也迎来了"亨利"时代。他是阿森纳锋线上最最有力的进球保证,在后来也成为了球队的场上领袖。 7年的时间,他同阿森纳一起获得两个联赛冠军,三个足总杯冠军,并在 2000年打入联盟杯决赛, 2006年打进欧洲冠军联赛决赛。亨利职业生涯最高峰的时间,是在这里度过的。
364 场比赛里,亨利为阿森纳打进了226粒进球,这样惊人的数据也让他成为阿森纳历史上进球最多的球员。尽管近几年亨利的转会传言从未间断,尽管在 2006年的决赛里他们惜败给巴塞罗纳,尽管当所有人都认为当时的亨利必走无疑,但他在比赛失利后就宣布,他留在阿森纳。这也使球迷对他的热爱再度加深。
今年夏天,亨利还是没能逃脱离开的命运,但在离去前,亨利也说阿森纳永远是他灵魂和心灵深处最热爱的球队。他在阿森纳球迷心中的地位也不会因此而低落,就像曾在阿森纳担任队长的麦克林托克那样说的:"亨利也许是阿森纳历史上最出色的球员了。"
3、罗伊- 基恩:中场,爱尔兰,曼联(1993-2005 ):
1993 年的联赛杯决赛里,曼联战胜了诺丁汉森林,基恩也参加了比赛,然而他却是森林队的一员。但随后的赛季,曼联就以创当时英超转会纪录的价钱引进了基恩,事实也证明,这笔交易是弗格森所做的最成功的一笔之一。
坎通纳在曼联仅仅停留了五年,为曼联带回了久违了 26年之久的联赛冠军,成为球队队长;然而基恩在这里度过了 13年,不仅和球队一起夺取了无数大小荣誉,更在 1999年为球队捧回阔别了 30年的欧洲冠军杯和辉煌的三冠王,并在坎通纳退役后接过了队长袖标,成为曼联不可或缺的主心骨。
基恩在英超赛场上的名声并不好,但这并不能掩盖他职业生涯的成功,以及他为俱乐部和联赛带来的影响力。 480场比赛, 51粒进球,连弗格森都亲口承认说,基恩是他合作过的最出色的球员。就在他离开曼联后,曼联也特意为他而战,同凯尔特人踢了一场纪念比赛,那场比赛,全场 7万名球迷都起立鼓掌,对基恩的职业生涯表示尊敬。
尽管离开了曼联,基恩却并未远离足球,远离英超。上赛季他成为桑德兰队主教练,成功率领球队杀回到英超,并在第一场比赛就战胜了热刺。相信当他率领球队重回老特拉福德时,迎接他的一定还是响彻全场的掌声。
4、彼德- 舒梅切尔:门将,丹麦,曼联(1991-1999 ):
毫无疑问,舒梅切尔是曼联历史上的最佳门将。在 1991年到 1999年的时间里,他参加了398 场俱乐部比赛,其中有180 场比赛都保持大门不失,他的状态也稳定的可怕。舒梅切尔的身上几乎找不到弱点,在任何方面他都没有缺陷,尤其让人称道的是他超乎寻常的富有斗志。
在职业生涯中,舒梅切尔的成功扑救不计其数。在面对来自禁区外的射门时,他的扑救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在面对来自禁区内的扑救时,他也是彻头彻尾的大师;就算对手带球到他面前形成单刀,他也能以自己特有的方式将角度封到最小。因此,他绝对是曼联全队最后一道,但却是最最稳固的屏障。也难怪有人说,如果没有舒梅切尔,曼联每个赛季起码会少拿 12分,失去多少奖杯也不足为怪了。
1999 年,在随球队拿到三冠王后,舒梅切尔也告别了英超。尽管后来他有回来,相继为阿斯顿维拉和曼城效力,他也再没达到过当初为红魔而战时的那种辉煌。即使退役,舒梅切尔这个名字也没有从英超赛场上消失。现在他的儿子也身披曼城球衣出战英超,并且凭借不俗的表现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也许他也会在曼城成就一个属于自己的时代。
5、丹尼斯- 博格坎普:前锋,荷兰,阿森纳(1995-2006 ):
他的阿森纳队友亨利曾经这样说过:"我一直都在说,丹尼斯是我所搭挡过的最出色的同伴。对所有前锋来说,他都是梦想中希望并肩作战的那个人。"
对博格坎普来说,对他所拥有的实力来说,这段评价丝毫不为过,即使说这段话的亨利曾经同齐达内和皮耶罗这样的大人物一起比赛过。对一支球队来说,荷兰冰人所具备的素质正是他们所期望得到的。他不仅具备一个前锋所该具备的条件,还能提供其他前锋所需要的支持。他的完美触球、过人的传球视野、手术刀般细腻的传球,超乎寻常的想象力,还有精准的射门,这一切成就了他两场比赛就进一球的高进球率。
当状态好时,博格坎普总能出奇不意给对手致命一击,但他的脸上一贯严酷的表情却不会因为胜利或失败而改变。在他的职业生涯中,那些充满了天赋与灵感的进球时常可见, 19年对莱斯特城的帽子戏法仅仅是其中的一个片刻。当然,对队友和俱乐部来说,博格坎普最重要的价值还是他的无私,这也是亨利想要强调的。当阿森纳在中遭遇尤文图斯时,他能在带球中瞥见三名后卫之外的永贝里,并同时将球精准地传到队友脚下,制造了进球。
在阿森纳于决赛中惜败于巴塞罗纳后,荷兰冰人告别了自己超过 10年之久的生涯,也告别了自己 20年的足球生涯。在为俱乐部和国家队效力的超过 700场比赛里,博格坎普奉献了271 粒经典进球。他留给人们的记忆,也正像阿森纳主教练温格所评价的那样,是"智慧与实力并存"的球员。
6 、吉安弗兰科- 佐拉:前锋,意大利,切尔西(1996-2003 ):
1996 年11月,佐拉代表切而西第一次出战联赛,那时他已 30岁高龄。但谁能知道,这仅仅是他在切尔西长时间辉煌的开始。六个月之后,这个小个子就赢得了赛季英超最佳球员的荣誉。在为蓝军出战的 185场比赛里,佐拉打进了 59粒进球,堪称常青树。然而,他为切尔西带来和留下的价值却不止如此。
尽管身材矮小,但佐拉却给切尔西带来了巨大影响。在第一个出色的赛季后,虽然饱受思乡和伤病的困扰,他还是帮球队带来了足总杯冠军。他总能凭借细腻的技术为队友传出最舒服的球,当然自己也能把看似不可能的机会转变为进球。曾同他并肩作战的队友马克 -修斯就说:"如果你同佐拉一起踢球却仍然无法进球的话,那你该怀疑一下自己的实力了。"
7 年的时间,成就了佐拉是切尔西有史以来最伟大的球员的地位,这一点也获得了许多蓝军球员和球迷的认同,如70 年代的人物奥斯古德。当2003年已经 37岁高龄的佐拉最终用微笑告别斯坦福桥和蓝军球迷时,他的地位已不能动摇。
7 、鲁德- 范- 尼斯特尔鲁伊:前锋,荷兰,曼联(2001-2006 ):
成为曼联球员,对范尼来说可谓一波三折。但也许是好事多磨,从披上曼联球衣那一刻起,他就没有停止过进球。赛季开始前,他就在热身赛和同利物浦的慈善盾里进球。而联赛一开始,所有曼联和英超球迷都见证了这个进球机器的实力。
在红魔首场主场同富勒姆的比赛里,他独进两球;随后同纽卡斯尔和热刺的比赛里他也继续进球;接着还有同南安普顿的帽子戏法,同拉科鲁尼亚、博阿维斯塔和桑德兰的梅开二度。对一个刚刚来到英超的球员来说,这样的表现绝不一般。在那第一个赛季里,他创造了连续八场联赛进球的纪录、成为了球队的最佳射手,并在那个赛季里打入超过 20粒联赛进球。考虑到之前的一年里他都因伤而远离比赛,这样的成绩就更加难得。
加盟曼联几个赛季以来,若没有伤病困扰,范尼在禁区内绝对是个人见人怕的杀手,他的进球数也总能保持高水准的稳定。 2006年,尽管由于受伤他的出场次数严重不足,他还是完成了自己为曼联所进的第 150个进球。当初红魔在他身上所花费的 1900万镑高额转会费早已得到了回报。如今在他加盟后,曼联也一度受到前锋问题的困扰,不管是鲁尼还是萨哈,都无法让人看到像范尼那样高效射手的影子。
8 、萨米- 海皮亚:后卫,芬兰,利物浦(1999- 今):
芬兰人是在 1999年加盟红军利物浦的,而当时他的转会身价为仅仅 250万镑。但在红军经历了霍利尔时代,步入贝尼特斯时代后,球队的人员发生大的变动后,海皮亚却在球队中仍有一席之地,证明了自己的实力。事实上,海皮亚早已奠定了自己是英超,甚至是欧洲最佳后卫之一这一地位。而在国家队,他的老大地位也无人可以动摇, 6次芬兰足球先生的荣誉使他早已成为人物。
从 1999年起,海皮亚与搭挡亨科兹构成了让整个欧洲的前锋都觉得恐怖的稳固中卫,两名大个子在门前牢牢控制了高空球,这也让红军一度成为英超联赛中丢球最少的球队。在 2001年红军获得多个锦标的赛季,海皮亚功不可没。在那个赛季,由于雷德克纳普长时间因伤缺阵,霍利尔也将队长袖标交给了芬兰人。而随后雷德克纳普的离队也使海皮亚正式成为球队队长,一直到后来他将这一位置让给杰拉德。
在贝尼特斯来到后,海皮亚和卡拉格构成了新的中卫组合,两人也携手为红军勇夺欧洲冠军杯做出巨大贡献。尽管年龄愈大,他的状态却丝毫未受影响,从 2001年 11月到 2006年2 月,在红军所踢的57场欧洲比赛中,海皮亚难以置信地没有错过每一分钟。
身为后卫,但海皮亚的优秀脚法却让很多利物浦前锋都觉得惭愧。头顶脚踢,他在比赛中时常进球。让人记忆最深刻的可能就是 2005年主场同尤文图斯的比赛里,他在门前的冷静抽射为红军先开记录,打下了最终淘汰对手的基础。在他为利物浦所参加的 404场一队比赛里,共打进了 30粒进球。
9 、保罗- 迪- 卡尼奥:前锋,意大利,谢周三、西汉姆联、查尔顿(19-2004 ):
提起迪 -卡尼奥,人们更多地回想起的将是他在场上场下的"坏小子"行为,但这却不能掩盖他的才华。不管是在意大利、苏格兰还是英格兰,尽管获得的奖杯和荣誉不多,球迷们也对他又爱又恨,他的影响力还是十分巨大。
1998 年在谢周三踢球时,迪卡尼奥曾因得到红牌后将裁判阿尔科克推倒在地而饱受批评,他的独特个性也引起争议。火爆的脾气无法掩盖他的球技与才华。在转会西汉姆后,他帮助球队夺得了第五名的联赛高排名,并打进了欧洲联盟杯的比赛。2000 年,他在同温布尔登的比赛中的进球获得BBC评选的赛季最佳进球的荣誉,而那粒进球至今也让人印象深刻,同时他也获得了西汉姆球迷评选的球队赛季最佳球员的称号。迪卡尼奥在英超里另一让人难忘的镜头也使他获得了 2001年国际足联公平竞赛奖的荣誉。那是在之前的 12月,西汉姆同埃弗顿比赛时,迪 -卡尼奥获得了一个绝佳的进球机会,但在他正要起脚射门时,埃弗顿门将却突然受伤倒地,迪 -卡尼奥也立即停住脚步,将球抱在怀里,给对手最及时的治疗时间。这一幕似乎与当年他推搡裁判的那一幕判若两人。
在英超七年,迪 -卡尼奥最辉煌的时光属于西汉姆联。尽管才华横溢,他却无法只手挽回球队降级的命运。在西汉姆联降级后,他转会查尔顿,随后回到意大利,但却再也没有创造出在西汉姆那样的经典时刻。
10 、帕特里克- 维埃拉:中场,法国,阿森纳(1996-2005 ):
在维埃拉以 400万英镑的身价从AC 米兰转会阿森纳一个月后,温格也正式成为的主教练,阿森纳开始走向颠峰。事实证明,在获得 -98赛季的双冠王的过程中,维埃拉绝对是枚重要棋子。
在刚来到英超时,维埃拉就因为不适应这里的拼抢而经常获得红牌,但随后他改变了自己的比赛风格,使自己能够同对手的争夺中不占下风。坐阵中场大闸,凭借凶狠的抢断,他是阿森纳全队不二的发动机,与此同时他也时而能创造进球。在他因伤长时间缺阵的赛季里,阿森纳丢掉了联赛冠军,但在随后的赛季,有了他的回归,也让人吃惊地以一场未败的佳绩再次获得联赛冠军。
在 9年的时间里,维埃拉逐渐成为了英超后腰们争相学习的偶像,杰拉德就曾多次表示过,自己最希望同维埃拉同场竞技,这也让他成长。如今,人们也喜欢用"新维埃拉"来称呼某位球员,而这也可以被视作是极大的称赞。 2005年的足总杯决赛里,是维埃拉的点球让获得最后的胜利,但这却是他最后一次为身披阿森纳的球衣出现在球场上了。而离开英超的维埃拉也再没有找到过曾经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