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赛到处是外援-中国球队外援

tamoadmin

1.为什么中超联赛每个球队要有一个亚洲外援

2.中国足球队的外援中,哪个人实力最强呢?

3.中超为什么喜欢引进韩国和巴西外援

4.CBA球队为何集中换外援,这样的职业联赛才如姚明所愿吗?

为什么中超联赛每个球队要有一个亚洲外援

中国联赛到处是外援-中国球队外援

不是每个队都要有一个亚洲外援,而是各支球队按照自己的风格特点及经济实力可以选择一个亚洲外援。

自从亚冠2009赛季用3名不限国籍外援加一名亚洲外援的外援政策以来,中超紧跟脚步,2015赛季尽管每支球队仍可报名5名外援,但上场依旧只能3+1。因此,中超球队在对待亚洲外援的态度上,都非常谨慎。截止到目前,中超16支球队中,只有上海申鑫没有亚洲外援,除此之外,中超其他15支球队,都至少有1名亚洲外援。

总体而言,韩国外援是最受中超球队欢迎的,目前共有8名韩国外援效力中超的8支球队,澳大利亚也有3名球员效力中超,其中包括上海申花大名鼎鼎的卡希尔。另外,像巴勒斯坦、黎巴嫩、菲律宾这样印象中的亚洲足球弱国,也都有实力出众的球员效力中超。

与中前场喜欢使用欧美外援不同,中超在亚外的选择上,明显偏重于防守型球员。亚外打前锋的,只有上海申花的卡希尔、河南建业的帕蒂尼奥、江苏舜天的埃斯库德罗,而打后卫位置的多达10人,踢中场的山东鲁能的尤西雷、广州富力的张贤秀也时常被拉到后卫线上救急。

这实际上体现了中超球队的一个普遍的引援思路,花大价钱买欧美进攻球员,花小钱买亚洲防守球员,从而让球队每个赛季的预算取得最大化的效果。在所有占用亚外名额的球员中,山东鲁能的尤西雷拥有巴西和巴勒斯坦的双重国籍,他的身价最高。根据德国《转会市场》的估算,尤西雷目前身价高达700万欧元。而实际上,除他之外,其余各队的亚外身价普遍不高。

也许有球迷会说,中超外援的存在,弊大于利,尤其是亚洲外援,他们不但像欧美外援一样,挤压了本土球员的成长空间,并且还客观上利用中超练了兵,增强了国足在亚洲的对手的实力。但是,中超联赛若想取得更大的影响力,中超球队若想在亚冠甚至世俱杯上取得更好的成绩,闭门造车肯定是行不通的。包括亚外在内的所有外援,实际上提高了中超整体竞技水平和观赏性。

中国足球队的外援中,哪个人实力最强呢?

是恒大、上港、国安、鲁能这四支球队,苏宁也还算可以。在最新一期的国足集训26人名单里恒大有6人入选,国安有8人,上港和鲁能各有2人,苏宁3人。也就是说其余11支球队总共才贡献了5名国脚,况国安这种习惯于掠夺的球队将会彻底失败,这时不争的事实。

虽然国内青训水平不高,但是我相信这些良心做青训储备的俱乐部将来的跳一定会是晴朗的,足协也不可能一直这样干扰下去,无下限的干扰宁省所在中超球队肯定实力最强国脚最多,目前辽宁省的中超球队是大连一方,那么大连一方无疑是中超最强球队,没有之一。而如果仅仅是按照去掉各个球队外援来评定实力的话恒大国安应该是名列中超全部清除外援,我认为最强的还是广州恒大。

最近两年广州恒大大力培养年轻球员,无论是上赛季加盟的杨立瑜、邓涵文,还是本赛季加盟的韦世豪和严鼎皓,他们都将成为广州恒大未来的栋梁。现实意义,但是拿来讨论一下也的确具有其独特的趣味。的确,如今的中超联赛拥有了太多的大牌外援,对于提升整体联赛水平肯定是有帮助的,不过也确实让一些国内球员少了很多展示自己的机会。

定水平的球员,做为一项国内有着几十年的传统赛事为保证其公平公证足协杯应以去掉外援全华班打比赛的规则去验证国内球员的真实技战术水平,无华人血统的归化球员也不充许上场,举办这样的赛事才年初的时候恒大依靠足协的一系列操作笼络了国内的青年才俊,而且现在看这些青年才俊也踢出来了,这是在恒大只有一到两位外援上场的情况下取的成绩。所以毫无疑问,目前去掉外援恒大最强。

中超为什么喜欢引进韩国和巴西外援

中超喜欢引进韩国外援和巴西外援,其实并不是主动的选择,而是在经过了近二十年外援市场上不断的遭遇挫折和困顿后的血泪教训:以中超目前的风格和水平而言,最适合的外援就是韩国和巴西外援。

早年间其实中超在选择外援方面并没有特别的国家倾向,欧洲的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葡萄牙、丹麦、奥地利等足球强国的外援都在中国联赛得到过一展身手的机会。在一段时间内,中国俱乐部还特点青睐前南斯拉夫地区的外援及保加利亚、立陶宛、俄罗斯等东欧国家的外援。在1998-2002期间,几乎一半以上的中国俱乐部里有前南国家的外援。

而在南美地区,巴西球员虽然一直占据着主流,但早年间阿根廷、智利、秘鲁、玻利维亚等国家的外援同样曾经在中国联赛中有过发挥。

在亚洲地区,除了韩国外援外,日本、伊朗、沙特、乌兹别克斯坦甚至越南外援都曾经是中国俱乐部引进的目标。

但是在长期的使用过程中,中国俱乐部逐渐发现踢法硬朗、战术纪律强,便宜耐用的韩国外援和个人技术出色,单兵作战能力强,而且“产量”极大不愁找不到的巴西外援是最适合中国联赛的。

其中韩国外援在防守端可以有效解决中国球员偏软不果断的问题,而巴西外援则从中国联赛初始阶段就承担了攻城拔寨的“大腿”功能。

而其他国家的外援各有各的问题:前南地区的外援倒是价格便宜,勤勉肯干,但随着中超联赛水平的提高,能力上已经无法达到中超俱乐部要求了。

德国、法国、意大利、西班牙、阿根廷等足球强国的一流球员固然实力够,但大多看不上中超联赛,而能来的球员大多是一些过气球员来淘金的,中国俱乐部在这些球员身上吃亏最多,现在也就逐渐不引进了。

亚洲外援中,日本球员一流的都想去欧洲,二三流也就是和中国球员差距不大了。伊朗、沙特球员因为宗教和生活习惯问题,来东亚踢球的本来就屈指可数,而能力也并没有特有突出的。

所以现在的中超俱乐部中,亚洲外援首选韩国,其次是从中亚补充,其余外援首选巴西实力派球员或非洲国脚,对于其余一流足球国家则只能是重金砸到几个愿意来的一线球星才算保险。

CBA球队为何集中换外援,这样的职业联赛才如姚明所愿吗?

随着CBA新赛季外援政策的调整,各支球队对于外援的更换也有了更加充足的底气,甚至在尚未开打之际就已经出现了集中换外援的情况,表面来看仿佛契合了姚明的改革预期,但严格来说还不能算是如姚明所愿,毕竟调整好的外援政策,只不过是将外援的合同强制性的变成部分保障,此举自然是为了保障俱乐部利益,但对于高水平外援的吸引力会因此而下降。

众所周知,职业赛事对于球员的流动性和激励性要求是相对较高的,规定外援只能签署部分保障合同,虽然对俱乐部利益起到了保障作用,但是从长远来看,这并不利于高水平球员的引进和交流,虽然有些观点认为会有利于发掘国内球员,但是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即便有新球员涌现出来,也有可能是窝里横的发展态势。

当然,自从规定了部分保障合同以后,作为球队来说便可以结合外援的表现随时做出裁掉的决定,如此以来球队对于外援自然拥有了更大的主动权,但不可否认的是外援的实力和水平会明显下降,相信姚明在推动这一改革的时候并不希望出现如此无奈和尴尬的局面,所以说目前的外援政策和职业联赛发展态势,并不是姚明所愿的发展发现。

虽然新政的实施依然面临诸多的争议,但我们应该看到姚明作为专业化的篮协领导,已经意识到了职业联赛的问题和隐患,并且通过外援政策的调整和改变起到消除隐患的作用,其实任何事情都是无法一蹴而就的,只要找准了方向,即便暂时无法得偿所愿,也会在正确的道路上到达胜利的彼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