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苏格兰曾经被英格兰qin略过吗
2.苏格兰和英格兰不是一个国家吗 怎么还有民族仇恨
3.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千年恩怨历史关系,揭苏格兰为什么恨
4.英格兰和苏格兰有什么区别?
苏格兰曾经被英格兰qin略过吗
是的。1066年,征服者威廉率领的军队入侵英格兰,击败了英格兰原有的势力。原势力的继承人之一逃亡到苏格兰,并将妹妹嫁给了国王马尔康姆。这一行为激怒了征服者威廉,他的军队在1072年入侵苏格兰,势如破竹。马尔康姆被迫投降,宣布苏格兰王国的臣服,并送儿子邓肯到英格兰为人质。
1098年,马尔康姆死后,他的弟弟继位,而英格兰王国却支持已经做了几十年人质的邓肯继承王位。邓肯夺权后仅几个月,就被谋杀。此后几个世纪,苏格兰王位争分不断,英格兰王国则往往根据自己利益,借机公开或暗中影响继承问题。而两个王室家族的血缘关系也随着婚姻逐渐建立。嫁入苏格兰王室的英格兰王族逐渐将欧洲贵族文化等传教到了苏格兰。
罗伯特·布鲁斯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尤其在意对于苏格兰的直接和间接控制,通过不同手段削减苏格兰王权和其影响力。1295年,苏格兰国王与法国签订了盟约,史称“老同盟”(Auld Alliance)。爱德华一世于次年起兵进攻苏格兰,推翻了当时的国王,并将苏格兰国王加冕时必须的命运之石夺走,送回西敏寺。但是此后苏格兰著名民族英雄威廉·华莱士聚集民众,在斯特灵桥击败了英格兰大军。1298年,爱德华一世亲征,最终彻底粉碎了苏格兰的抵抗。苏格兰几乎成为英格兰王国领土的一部分。
1307年,爱德华一世去世。苏格兰贵族和原王位继承人之一的罗伯特·布鲁斯加大了反抗独立运动的力度,并被地方势力认可为苏格兰的新国王。1314年,布鲁斯在班诺克本大败英格兰军队,取得实际上的独立。1320年,苏格兰的地位获得罗马教皇的认可。1328年,爱德华一世之孙爱德华三世签订协约,承认苏格兰是独立国家,并许诺妹妹与罗伯特·布鲁斯的四岁的幼子大卫联姻。第一次独立战争结束。
第二次独立战争
1329年,仅过了一年,罗伯特·布鲁斯去世,其子大卫二世继位,年仅5岁。英格兰又以继承权纠纷为由,支持试图夺取王权的傀儡人物爱德华·巴里奥,于1332年再次进攻苏格兰,开始第二次独立战争。英格兰军队攻占领苏格兰许多城镇,并将其中的八个郡通过新拥立的傀儡国王的名义正式转让给英格兰。1334年,10岁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与12岁的王后(爱德华三世的幼女)到法国避难。苏格兰又一次处在被彻底征服的边缘。
然而,苏格兰当地贵族始终没有放弃抵抗。1337年,英格兰与法国长期的纷争终于升级为战争。爱德华三世不得不从苏格兰调回主力军队,对于苏格兰的控制逐渐减弱。1341年,17岁的大卫二世返回苏格兰,正式领导独立战争,国内士气大振,兼之与法国同盟,取得了不小成绩。
1346年,大卫二世率大军入侵英格兰北部,在英格兰后方声援法国的行动。不过苏格兰军队此次在内维尔十字之战中遭遇惨败,大卫二世被俘虏后押送到英格兰关押。但是英格兰也无力再大举入侵苏格兰,其拥立的傀儡王巴里奥不久宣布放弃继承王位的要求,回到英格兰隐居。
1357年,双方签订和约,大卫二世被释放回到苏格兰,但是苏格兰必须向英格兰支付高额赎金,分期偿还。
1371年,大卫二世去世,无子嗣。其父罗伯特·布鲁斯的外孙罗伯特·斯图亚特继位,称罗伯特二世,开始了斯图亚特王朝。
斯图亚特各任君主在位期间试图巩固王权,削弱过去百余年间经常掌握朝政摄政贵族的权利。不过最主要的是这个王朝奠定了一个比较稳定的王室家族,之后几代君主都是父子直系传承,基本改变了苏格兰之前数百年继位混乱的局面。
公元15世纪和16世纪初,经历了数百年外国侵略后的苏格兰在各方面都有巨展。苏格兰从丹麦王国获得了奥克尼和设德兰群岛的主权,最终确立了迄今为止的疆界。文化教育上,苏格兰建立了四所古大学,在数量上一度超越了英格兰。
和英格兰的关系也很微妙,双方虽然心存敌意,但是出于利益又不得不互相约束,更加在王室和贵族间通过婚姻加强联系和影响。其中最重要的一次联姻是詹姆斯四世迎娶了英格兰都铎王朝的第一代国王亨利七世之女,此后斯图亚特王朝的后裔也同时有都铎王朝的血统。
1513年,詹姆斯四世为了遵守两百多年前与法国建立的“老同盟”,同意入侵英格兰北方,帮助法国在欧洲大陆与英格兰的战事。苏格兰军队在英格兰境内遭遇惨败,全军覆灭,詹姆斯四世丧生,其子詹姆斯五世继位,年仅1岁。国家的实际控制权又落入摄政大臣之手。
詹姆斯五世继承父亲遗志,继续亲和法国与英格兰为敌,虽然他先后两任妻子都是法国王亲贵族,但是有几个私生子。詹姆斯五世唯一的合法继承人却是在他临终前几天出生的女儿玛丽。詹姆斯五世在病中听到王后生的是个女儿是曾经说过一句非常出名的话:“因女孩而来,由女孩而去。”指斯图亚特氏的王位来自罗伯特·布鲁斯的女儿,却也要由他的独女而送给他人。
1542年,出世六天的玛丽一世继位。英格兰国王亨利八世决心让自己的幼子将来迎娶玛丽一世,从而名正言顺的获得苏格兰王位。但是玛丽一世的母亲却在其年幼之时就将她送回自己的故乡法国抚养。1558年,15岁的玛丽一世嫁给了法国当时的王太子。一年后,她的丈夫弗朗索瓦二世登基,玛丽一世同时成为法国王后。但是次年,弗朗索瓦二世便去世。苏格兰与法国之间两百五十多年的“老同盟”关系也基本到此结束。
1561年,18岁寡居的玛丽一世回到苏格兰开始履行女王的权责。由于玛丽一世是虔诚的天主教徒,刚刚即位为英格兰女王的伊丽莎白一世视她为重大威胁。因为伊丽莎白一世的信奉新教,而英格兰国内有大量天主教的支持者。同时玛丽一世由于其祖母的关系,也是伊丽莎白一世的表侄女,有继承都铎王朝王位的资格。伊丽莎白一世多次想为玛丽一世指定一个合适的丈夫缓解这种危机,但是都被玛丽一世拒绝。1565年,玛丽一世与同属斯图亚特王族的堂弟结婚,并很快生下一子,即将来的詹姆斯六世。
玛丽一世在不久后的内乱中被苏格兰贵族推翻,几次试图复辟无果后,她不得以逃亡到英格兰。英格兰女王伊丽莎白一世因惧怕玛丽一世在天主教徒中的号召力和她对自己王位的继承资格,将其拘禁了18年多。1587年,玛丽一世最终被处决。但是由于“童贞女王”伊丽莎白一世无后,玛丽一世的长子、已经继位苏格兰国王的詹姆斯六世也是英格兰王位的第一继承人选。玛丽一世在被囚禁期间曾穿的衣服上写着:“我的末日正是我的开始”,指她的儿子终将继承英格兰王位。
1603年,伊丽莎白一世逝世,指定继承人正是苏格兰在位国王詹姆斯六世。英格兰王国与苏格兰王国从此形成共主联邦(Union of Crown),虽然仍然是两个独立国家,但是元首和最高权力的掌控却是同一个人。不过当时还没有联合王国的形式或者名称。
1625年,詹姆斯六世之子查理一世继位。不过英格兰要求政体改革的愿望已经很强烈,不久之后英国内战爆发,苏格兰各势力也积极参与其中。查理一世成为苏格兰各代君主中唯一一个被处决的国王。
光荣革命之后,英格兰和苏格兰的王位继承曾经出现再度分化的可能。为了从此确立两个地区的关系,君主立宪制下的英格兰议会与苏格兰的议会达成协议,两个国家的议会正式合并,两个国家去除独立称号,改称大不列颠联合王国。两国公民享有共同国籍,商贸自由流通。这次合并在苏格兰争议极大,所以能最终实现的主要推动力是英格兰当时越来越强大的经济实力。持续了八百多年的苏格兰王国从此消失,但已经是大不列颠群岛至今为止存在时间最长的。
苏格兰和英格兰不是一个国家吗 怎么还有民族仇恨
苏格兰和英格兰原本不是一个国家,苏格兰与英格兰有着千年恩怨。
英格兰王国(英语:Kingdom of England;927年-1707年5月1日),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国家,在大不列颠岛的南方,包含了英格兰与威尔士公国。
苏格兰王国(苏格兰盖尔语:Alba,低地苏格兰语:Scotland,843年-1707年)是位于西欧的一个古国,最大版图包括大不列颠岛北部以及周围的数个群岛,大致相当于今联合王国苏格兰地区。
大约在公元840年,肯尼思·麦克阿尔宾成为苏格兰南方势力最强大的首领他于847年在一块方形的大石头(斯康石)上加冕为苏格兰国王,从而创建了苏格兰的第一个朝代 -。阿尔巴王朝但是比起南方的英格兰王国来,这时的苏格兰王国更像是多个部落的聚合体。直到十一世纪时,苏格兰才演变为英格兰那样的封建国家。
1066年诺曼人入侵英国之后的两百年间,英格兰和苏格兰的关系基本上是友好的,只是偶尔因苏格兰干涉英格兰内政而有所中断。两国之间有一大条荒僻沼泽地带阻止它们的互相侵犯。比起英格兰来,苏格兰较为贫穷,它离欧洲的商业中心更远,而且它的西部和北部有大片人烟稀少的部落地区。英格兰和苏格兰王室经常联姻,嫁到爱丁堡的英国公主将欧洲贵族文化传到了苏格兰。
阿尔巴王朝末代国王亚历山大三世和他年轻的女儿死后,十几家苏格兰贵族开始争夺王位。这些诸侯大多在英,苏两国同时拥有土地,因此请英格兰国王爱德华一世来进行仲裁。爱德华支持约翰·巴里奥尔的要求,同时宣布自己为苏格兰的宗主。
其后发生了很多历史内容太多,可从电视剧《都铎王朝》和**《勇敢的心》详细了解。
英格兰议会在1706年,苏格兰议会在1707年先后批准了“合并条例”,两国正式合并为一个国家,名为 “大不列颠王国”。英格兰和苏格兰的议会合而为一,两国使用同一种货币(此前苏格兰有自己的货币,12苏格兰镑等于1英镑),两国国民享有共同国籍,苏格兰人可以同英格兰及其殖民地进行自由贸易。
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千年恩怨历史关系,揭苏格兰为什么恨
不列颠的概念本身就有多重含义,作为地理概念是指与法国隔着英吉利海峡对望的岛屿,岛上有作为政治概念的大不列颠的三个构成国,即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不晚于铁器时代,不列颠岛上有三大支凯尔特人定居,分别是南方的布列吞人、北方的皮克特人和西北部的盖尔人(也是爱尔兰人的祖先)。公元1世纪罗马人入侵不列颠岛时一度想统一南北,但最终将罗马帝国的北境定在了仍留有遗迹的哈德良长城一带,比今天的英格兰和苏格兰边界稍南。帝国所控制的南方叫不列塔尼亚,皮克特人聚居的北方因为有一支强大的部落叫喀里多尼亚,便以此命名。
东西罗马帝国分裂与西罗马帝国的解体,加上欧洲大陆的日耳曼人(主要是盎格鲁人、萨克森人和朱特人)进入不列颠岛,推动全岛进入诸王争霸的时代。若干年战事过后,日耳曼人在东南部建立了七个大王国,把布列吞人赶到了西南部,北方皮克特人也建立了四个大王国。随后,斯堪地那维亚半岛的维京人入侵不列颠,为了抵抗这支力量,促成了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各自建立了围绕几个大家族的相对统一的王国。
1066年,来自欧洲大陆的诺曼公爵威廉带兵登陆不列颠岛东南部,开创了诺曼家族统治英格兰的时代,他的后人也曾试图占领苏格兰,但结果和罗马人类似,只是再度确定了英苏两国的边界。13世纪晚期,英格兰金雀花家族的爱德华一世成功击败威尔士的领袖,将威尔士纳入英格兰的控制,并让自己的儿子和苏格兰的玛格丽特女王联姻,以期吞并苏格兰。
不料玛格丽特女王年仅7岁便病故,苏格兰王位空悬,内战一触即发。为稳定国内局势,苏格兰贵族邀请爱德华一世介入王位继承事务,调停继承者之间的纷争,正中爱德华一世下怀。英格兰王不仅带兵前往苏格兰,还带了一批法学家,试图从过去订立的条约中找到英格兰王权高于苏格兰的证据,不过结果不如他所愿。随后,他要求自己支持的新任苏格兰国王约翰·贝利奥向自己效忠,反而激起了苏格兰与法国结盟对抗英格兰,打响了苏格兰独立战争。战争之初英格兰获胜,俘虏了国王约翰,带走了苏格兰国王加冕的圣石,将其置于爱德华在威斯敏斯特的王座之下,直到19年才归还苏格兰。
在独立战争中,苏格兰涌现了如威廉·华莱士这样的军事领袖,王位也转移到了罗伯特·布鲁斯手中。骁勇善战的爱德华一世去世后,英格兰和苏格兰在1328年签订条约,获得短暂的和平。五年后,英格兰王爱德华三世毁约,引发了第二次苏格兰独立战争。为了赎回当时的苏格兰国王大卫二世,苏格兰必须支付巨额赎金,但大卫二世私下却希望用苏格兰王位抵消赎金,被苏格兰贵族拒绝。由于此时英格兰与法国的百年战争胜负未定,不希望苏格兰再支持法国,便订立了对苏格兰较为有利的条约。至大卫二世去世时无嗣,王位转给了实际上已经执政多年并受贵族支持的罗伯特·斯图亚特,苏格兰的斯图亚特王朝自此开始。
由于忌惮大贵族的力量,斯图亚特王朝前期的几位君主取了残酷手段予以压制,到了詹姆斯三世时期,国王和贵族的冲突已经白热化。部分大贵族选择和英格兰结盟推翻国王统治,国王和其他贵族结盟反抗,但最终战死。待詹姆斯四世继位时,面对的是国内刚结束玫瑰战争的英格兰都铎王朝的亨利七世。亨利七世同样觊觎苏格兰王位,和爱德华一世一样取了联姻的手段,缔结了长女玛格丽特公主和詹姆斯四世的婚约。玛格丽特和詹姆斯四世的儿子继承了王位,她还在詹姆斯四世死后改嫁,并生育后代。数十年后,两支后裔联姻,诞下了未来英格兰和苏格兰共同的君主,苏格兰的詹姆斯六世。在英格兰,玛格丽特的弟弟亨利八世继位后引发了一系列宗教危机,最终在伊丽莎白一世的盛世结束了都铎王朝的统治。此时英格兰实力远在苏格兰之上,却因为女王无嗣,只能由远亲詹姆斯六世在1603年继位,成为英格兰的詹姆斯一世。亨利七世联姻的效果显现,英苏两国终于共戴一君。
不过在苏格兰生长的詹姆斯一世与英格兰议会和贵族的关系并不亲密,他想在继位之初改称自己“不列颠国王”的要求并未以法律形式得到认可,议会只是给出如此宣告。其子查理一世继位后引发英国内战。国王被处死后,苏格兰选择拥立他的儿子查理二世为王,但也只延续了两年。此时控制了英格兰的奥利弗·克伦威尔也成功占领苏格兰,一度想合并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的议会,允许三国间自由贸易。只是还未实现,斯图亚特王朝复辟,查理二世和他的弟弟詹姆斯二世先后成为了英苏两国的君主。
詹姆斯二世信仰天主教,但英格兰议会希望未来的君主是新教徒,所以邀请了詹姆斯的新教徒女儿玛丽及其夫婿威廉成为英格兰新君主,这就是1688年光荣革命的由来。在玛丽夫妇去世后,王位由詹姆斯二世的另一位新教徒女儿安妮继承。此时议会已确认英苏两国的下一任君主应当来自欧洲大陆的汉诺威家族。原因有三。其一,安妮女王无嗣。其二,英格兰议会不希望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后裔继位。其三,即便苏格兰的斯图亚特家族还有其他继承苏格兰王位的人选,但英格兰议会希望英苏两国共戴一君,以免苏格兰国王联络法国人攻打英格兰,造成后院失火。为此,英格兰议会主张与苏格兰联合,确保后者不另立新主。而安妮女王原本就是靠前者的支持上台,所以立场一致。
当英格兰从詹姆斯一世时期开始大量建立海外殖民地,并从海上贸易获得大量财富时,苏格兰受到英格兰的法规限制,无法与英国的殖民地开展贸易,与英国的贸易也要支付关税,经济实力一直无法得到扩展。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使苏格兰的航海业和殖民活动无法开展,日益贫弱。为打破僵局,苏格兰在17世纪末建立了贸易公司,组织了“达里安”,募集了全国将近五分之一的财富,试图在加勒比海建立自己的殖民地。
这场几乎所有苏格兰家庭都参与的投资开展得过于仓促,缺少足够的信息和有效的领导,同时英格兰和西班牙的殖民力量不仅没有在苏格兰殖民者遭遇危难时伸出援手,反而进一步打压。结果是首批派出的船队一无所获,大量殖民者客死异乡,而坏消息还没来得及传回苏格兰,第二批船队已经出发,将损失进一步扩大。整个非但没有任何收益,还消耗了苏格兰大量的财富和人力。苏格兰贵族将责任归咎于英格兰的限制和阻挠,英格兰国王威廉三世则认为如果支持苏格兰在达里安建立殖民地,会触怒西班牙人,引发冲突。随后,苏格兰人又组织了几次殖民远征,均以悲剧收场。
18世纪初,财富告罄的苏格兰贵族认定只有和英格兰共同殖民,利用英格兰的贸易网络,才能改变自己经济上的窘境,于是选择支持安妮女王的建议,在法律上将英苏两国合二为一。故此,《联合法案》的本质是确保英格兰王位不落入天主教徒手中,解决苏格兰的经济困境,所以其中近半数条款都在讨论苏格兰的经济事务。1706年,法案在英苏两国议会逐条通过,次年生效。两家议会从此合并,并以英格兰议会为主体。两国货币汇率确定,苏格兰得到了巨额补偿,不列颠的王位传到了汉诺威家族的乔治那里,政治意义上的“大不列颠”诞生。虽然苏格兰民间层面有大量反对联合的呼声,不过不影响英苏两国的殖民者共同创造了日不落的大英帝国,共同推动了工业革命和思想文化的发展。詹姆斯二世的天主教后裔想要夺回王位的企图也反复失败。
不过联合150年后,苏格兰就开始出现了要求自治的呼声。苏格兰人认为,《联合法案》之后自己并未获得和英格兰人平等的地位,这是自治的动机。19年的自治公投让苏格兰人成功获得了内政自治权,重新组织了苏格兰人自己的议会,鼓励了1934年成立的苏格兰民族党的发展。在2011年的苏格兰议会大选中,苏格兰民族党最终成为执政党,开始推动苏格兰独立公投。
这次,要求独立的一方依然将经济放到了重要位置,对于独立后的各项事务处置,均以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经济利益为出发点,比如继续使用现有货币苏格兰镑,维持和英镑的紧密联系,独占石油、风能和潮汐能的收入,并希望能在国际舞台上发出更多的声音。而反对独立的一方认为,苏格兰不可能在保持联合时的所有优势的同时,占据独立的所有利益。从国际社会的角度来看,苏格兰一旦独立就要重新申请各项国际组织的会员身份,从而确保已有的大量利益。但很多国际机构的成员国担心,一旦支持独立的苏格兰重新获得会员资格,会鼓励更多国内的分离力量要求独立,所以可能选择抵制苏格兰的要求。真正独立之后的苏格兰要面对的问题,或许比独立公投时能料想的更多更复杂,并且依然围绕经济问题展开,和联合时一样。
从罗马人开始,从外部带兵占领不列颠的势力都试图统一不列颠全岛,但均未成功。从爱德华一世开始,强势的英格兰君主多次想以武力统一,也都没有敌过苏格兰人的抵抗。亨利七世试图以联姻的方式达成合并的目的,虽然在一个世纪后实现,却是以苏格兰王获得英格兰王位的形式,而且也仅是私人性质的联合。直到英格兰需要确保苏格兰选择自己认可的国王,而苏格兰迫切需要与英格兰在经济上建立合作,缓解自己投资失败带来的重大危机时,英苏联合才成为两国政治精英们的共同选择,以法律的形式实现。联合之难显而易见,苏格兰偏好独立地位的态度也一直都很明确,以至于联合了三百多年,双方各项事务都已经紧密缠绕,相互促进之时,部分苏格兰人仍想回到过去,试图以分裂的形式获得各类利益的最大化,以公投的形式实现目的。
------------------取自“历史之家”《苏格兰与英格兰的千年恩怨》
英格兰和苏格兰有什么区别?
在很多人心目中,苏格兰仅仅只是一个地理名词,代表大不列颠岛北半部,是英国的一部分。不!苏格兰是一个独立的国家,苏格兰人会很严肃的向你指出这一点。这时候也许你会很疑惑地问,苏格兰和英格兰不都是英国这个国家的一个组成部分么?苏格兰人这时会有些无奈但又狡偈地说,是的,我们是联合王国!
看过“勇敢的心”这部美国好莱坞大片的人都对苏格兰对英格兰之间的历史仇恨有些了解了,但如果不是亲身到苏格兰体验一下,很难理解苏格兰人至今对英格兰又恨又嫉又无奈的心情。苏格兰人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反抗英格兰的征服,但最终还是因为人口太少,武器装备不如,不得不签下城下之盟。但倔强的苏格兰人口头上只承认当年是我们同意结盟的,死活不承认是被打败的。他们从心底里还是渴望完全独立的,但也知道那是太没有现实可能性的。然而他们还是尽可能的强调自己的独立性。现在他们有了自己独立的议会和,给那个“勇敢的心”里面的英雄,William Wallace以及其他“民族”英雄大造丰碑,广为宣传他们的事迹,甚至大力复苏早已不流行的苏格兰自己的文字。你到苏格兰火车站,都可以看到这些Celtic文字。在苏格兰的政坛上还是有一个十分活跃的SNP,Scotish
National Party,他们的纲领就是要实现苏格兰的最终独立,他们的理想模式就是要像1990年斯洛伐克从捷克那里一样和平分家。在国际上还有不少势力和名人为这个运动奔走,比如著名影星,老007辛.康纳里。
在目前还没有分家可能性的时候,苏格兰人对英格兰人的心态可谓十分复杂,一方面是恨,另一方面又是依存的无奈,嫉妒和攀比混杂其中。翻开苏格兰的报纸,经常能看到,但凡有国家排名country ranking的时候,一定是苏格兰一个,英格兰一个,而且苏格兰人特爱和英格兰较真,只要排名比英格兰高的,一定大肆宣扬。比如有一个排名,平均每个小学生的教育投资苏格兰排的很前面,特别在英格兰前面好几名,结果所有苏格兰报纸都登载了,有的报纸还反复提这件事情,存心就是为了多登几次这个排名。如果苏格兰排的低了,或只有英国Britian的排名,那就尽量避免。苏格兰人的民族自豪感很强,历史上有什么杰出人物记得很清楚,动不动就提工业革命是从格拉斯哥开始的,发明蒸汽机的瓦特,奠定电磁学的麦克威尔,发明电话的贝尔,发明盘尼西林的弗莱蒙,还有最近一个发明多利羊的,都是我们苏格兰人。想想也确实不简单,要知道苏格兰现在的全部人口才只有500万,不到英格兰的十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