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森堡vs荷兰历史成绩-为什么卢森堡和荷兰的国旗一样

tamoadmin

1.足球开始是在哪个国家发展的?

2.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本来是一家,为什么要分家呢?

3.二战期间荷兰为什么迅速就被灭,作为中立国,德国为什么进攻它?

4.荷兰资料

足球开始是在哪个国家发展的?

卢森堡vs荷兰历史成绩-为什么卢森堡和荷兰的国旗一样

关于足球起源的一些说法

有人说足球的起源几乎可追溯至世界上每一个角落。远古的中国、埃及以及欧洲、美洲、太平洋等地区都有关于足球的记载。

中国战国时代就有类似足球的游戏。汉朝时这种游戏演变成为两队比赛, 每队守6个球门。唐朝时每队的球门数减至1个。在埃及,有历史学家认为某些祭祀仪式可能是足球的起源之一。古埃及的壁画描绘了多种不同的球艺, 从类似马戏团杂耍的活动, 到一个人骑在另一个人身上玩的球类游戏都有。

太平洋群岛的土著曾以椰子、橙子或猪的膀胱做球来踢。

爱斯基摩人在冰上玩一种叫 aqsaqtuk 的游戏, 他们的球里面塞的是草、兽毛及青苔。

在墨西哥和中美洲,有人认为胶球可能是那里的土著发明的。他们当时的场地是“I”字形的, 40英尺至50英尺长, 并以几英尺高的围墙包着。每面墙的中间或有一块石头, 或有一个木圈, 游戏的目标便是将球送入圈中。

北美洲的印第安人有一种叫 pasuckuakohowog 的游戏,就是一起踢球的意思。他们会成千人在沙滩上两个隔一英里远的球门之间对踢。他们身上有很多油彩和装饰,通常比赛是很粗暴的,而且会持续两日, 最后大家一起饮宴。

欧洲古代的足球相传起源于斯巴达人,并在罗马帝国统治时期将这项运动带到欧洲各地。文艺复兴时期佛罗伦萨的 calcio 游戏被认为是现代足球的鼻祖。

足球起源于中国

1985年,在中国举办的首届“柯达杯”世界少年足球锦标赛开幕式上,当时的国际足联主席阿维兰热先生在致辞中说,足球运动起源于这里,并且有2000多年的历史,这是无可争议的(几乎与此同时,邓小平同志发出了“足球从娃娃抓起”的指示)。

2001年,国际足联第一次确认“足球是起源于中国,然后经波斯、埃及、意大利后辗转传播到英国,然后得到发展”。其后,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先生再次重复了同样的结论。这应该可以看作一个权威的结论。在漫长的历史中,中国人不仅发明了足球,而且创造出了丰富的激鞠技巧和完备的比赛规则,为现代足球运动奠定了最初的基础。

中国古代称足球运动为“蹋鞠”或“蹴鞠”,文献多有记载。唐朝训诂学家颜师古在对《汉书·枚乘传》中“蹴鞠刻镂”的注解中说“蹴,足蹴之也;鞠,以韦为之,中实以物;蹴蹋为戏乐也”。

有的学者认为中国在4600年前的黄帝时代就有了原始的足球运动,依据可能是西汉刘向的目录学著作《别录》,其中用不太肯定的语气说“蹴鞠者,传言黄帝所做,或曰起战国时”。据说那时踢的多为石球,或用兽胃为外壳、内填它物的实心球。这种原始足球既是军中的训练项目又是军士们的游戏内容。有文献和实物互为佐证的中国古代足球的起源, 最早可追溯至2500年前的战国时期。《战国策·齐策》曾记载苏秦游说各国后对齐宣王说,“临淄甚富而实,其民无不吹竽、鼓瑟、击筑、弹琴、斗鸡、走伏、六博、蹋鞠者。” 所谓“蹋鞠”或“蹴鞠”就是我国古代以脚踢球的用语。“鞠”就是外层为皮革、内芯填满毛发等物的皮球,当时还出现了以制鞠为业的匠人或家族。据说随着“鞠”的普及,在不同的地域先后制造出了水球、藤球、竹球等等。

汉唐两代是中国古代足球发展最兴盛的时期。汉代“蹴鞠”这样的运动已经非常普遍,并发展出了直接对抗的竞赛形式。在军队进行时,有一定的规则并且在球场上进行对抗赛。在宫廷中,有专门的“鞠城”可供比赛,鞠城的两端有新月型的“鞠室”,相当于今天的球门。据东汉人李尤所著的《鞠城铭》记载,比赛双方各有12人, 由正副球证执法,球场两端各设六个鞠室, 所用的足球由皮革裹毛发制成。当时不但男性参加足球运动,部分出土文物更证明, 东汉延光二年(公元123年)已有女子踢球,但是只限于表演性质。河南省嵩山上的中岳三阙建筑中,就绘有形象生动、长袖高髻的女子们踢足球的各种各样的壁画(另外,从汉代的古画和石像,宋代的瓷枕和铜镜,明代的绘画之中,都可以找到妇女蹴鞠的矫健身影)。汉代后期,“蹴鞠”传到中国周边少数民族地区。唐代是我国古代蹴鞠发展的鼎盛时期,其中变化最大的就是鞠的制造,出现了“外用皮,以胞为里,嘘气闭而激之”的充气皮球,由实心变为空心,有了球胆,且以打气或吹气代替塞毛。这种改变增强了球的弹性,蹴鞠的变化更加丰富,观赏性更强。此外,球门也改成在场地两端竖起高竿,并在竿上结网当做球门,两队比赛以进球多者为胜。另外,还有两人对踢或者多人对踢,也有比赛谁踢得更高,并有女子踢球的记录。这项运动也在那时传至日本, 日本足球书籍《游庭密抄》曾记载此事。

到了宋代,民间有了名为“齐云社”或“圆社”的类似今天足球俱乐部的足球团体,这些团体强调个人技巧,踢法繁多。玩法可分有球门与无球门的,人数少则一人,多则十几人。在宋代的皇帝中,宋徽宗非常喜欢蹴鞠,《水浒传》中的高俅就因为球技超群而得宠于宋徽宗。

元代民间的蹴鞠组织也一直维持着,比赛的方式大体和宋代相同。值得一提的是女子蹴鞠,从文学家笔下可以了解到当时女子蹴鞠的功夫是相当可观的。

明朝初年明太祖一度下令禁止士兵蹴鞠,有的士兵因为违抗命令而被斩断右脚,并发配边疆。当时的汪云程写下了《蹴鞠图谱》,这本书为中国古代蹴鞠史留下了重要的文字记录。

清朝入关以后,蹴鞠逐渐没落。据说是因为崛起于关外的满族因地处苦寒之地,不利于球类活动的发展,所以不知蹴鞠之乐趣。

鸦片战争后,近代足球因西方人的到来传入中国。1897年香港就举办了足球赛,其后大陆沿岸的各大城市中也陆续有了足球赛事,足球比赛甚至列入了1910年的全国运动会中。虽发展至今,仍未恢复唐宋气象。

现代足球的发展

英国虽然不是足球运动的发源地, 但却是把这项运动发展得最好的国家。英国初期的足球游戏并没有场地和人数限制等规则,经常出现粗暴打斗的行为, 因而被视为一种粗野的运动。从12世纪到16世纪,英国国王先后四次发布过“足球禁令”,爱德华二世甚至于1314年下令全国禁止足球运动。但由于足球运动的独特魅力,禁令并不能使它夭折。1603年, 詹姆斯一世再度批准这项活动。1840年, 足球运动被引进校园,但各院校采用的比赛方法却不尽相同。1848年, 剑桥大学印行了十条“剑桥大学足球规例”,从此足球运动开始在不同的阶层中蓬勃开展起来。

1835年,在英国设菲尔德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俱乐部。 1863年10月26日,英国人在伦敦成立了世界上第一个足球运动组织英国足球总会,并统一了足球规则,人们称这一天为现代足球的诞生日。当时制定了14条足球规则,尽管这些条文与今天的规则相距甚远,但它却是今天足球规则的基础。从此,开始出现足球联赛,足球运动亦转趋职业化。有组织的、在一定规则约束下的足球运动开始从英国传到欧洲,传遍世界。

此后足球规则也在比赛中不断完善。我们可以比较一下1863年以来足球规则有了多大的变化。那时规定每队一名守门员、一名后卫、一名前位和八名前锋,后又变成一名守门员、两名后卫、三名前卫和五名前锋。掷界外球最初只用一只手,但有的球员能巧妙地把球从四五十码以外掷入球门,因此又改为必须双手掷球。直到1883年球门的横梁还是拉一根绳子,一些球从绳子上面过去还是从下面过去,一时很难判断,1890年终于有了球网。球场的规模也不同于今天。那时裁判也是由两队各出一名副裁判和主裁判担任“执法官”,直到1891年,才出现现在意义上的中立的裁判 一名裁判员和两名巡边员。

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本来是一家,为什么要分家呢?

《三国演义》一开篇就讲到“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这似乎也成了历史定律。

不仅中国这样,欧洲在历史上也是分分合合,曾经历了很多王朝,诞生了许多国家。

比如荷兰、比利时和卢森堡,他们本来属于一国,而分家后,现在一个比一个发达,让人羡慕。

那么为什么这三个国家要分道扬镳,分家后三个国家一个比一个小,如何才能生存呢?

要了解这三个国家的历史背景,首先要了解什么是“尼德兰”。

尼德兰这个名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尼德兰指的是当今的荷兰王国。

至于广义的尼德兰,指的是尼德兰地区,也就是现在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以及法国的一部分。

尼德兰地区古代曾由罗马统治,中世纪初期成为法兰克王国和查理曼帝国的组成部分。由于复杂的王朝联姻和王位继承,尼德兰成为西班牙的一部分。

为了反对西班牙的中央集权和对新教的迫害,北尼德兰爆发了反抗西班牙的八十年战争。

独立之后的北尼德兰人建立了联合省共和国,也就是今天荷兰王国的前身。

南部没有独立的尼德兰,当时称为西属尼德兰,至1714年西属尼德兰转予奥地利,又改称为奥属尼德兰。

拿破仑倒台后,为了防范法国,在英国等国的主导下,将比利时和卢森堡地区,全部划给荷兰,组成了尼德兰王国。

可以说新的尼德兰联合王国,从建立之初就没有民意基础,纯粹是政治家的操作。

而且荷兰人统治比利时和卢森堡之后,开始执行明显的不公平政策,这引起了比利时的强烈不满。

毕竟比利时规模和荷兰差不多,而且民族认同感很低。所以比利时一直要求脱离荷兰,自己单过,甚至还爆发过起义。

最终比利时在法国人的帮助下获得了独立。

到1890年,卢森堡也不想跟荷兰混了,在大国帮助下,也分开荷兰,成为独立的国家,也就是现在的卢森堡大公国。

于是小小尼德兰一分为三,而分家后的三国发展都非常的好,而且一个比一个发达。

二战期间荷兰为什么迅速就被灭,作为中立国,德国为什么进攻它?

二战时期,很多国家为了避免受到战火的侵袭,都在一定程度上声称自己是中立国,但很不幸的是这些声称自己是中立国的国家,多多少少都被德国占领了。例如丹麦、挪威以及荷兰,但国际上公认的永久中立国在二战期间大部分都是亲德的,例如瑞典和瑞士,下面就具体来讲讲为什么荷兰会迅速被灭国吧。

一、地理位置

荷兰所处的地理位置

从地理位置方面可以看出,荷兰、比利时、卢森堡与德国是领国,而德国在闪击波兰之后,必然要对法国发动进攻。而在法国东部,法国人消耗了大量财力、物力以及人力在马奇诺防线的建造上,那么德国必然是不可能正对马奇诺防线发动进攻的。此时荷兰、卢森堡这两个小国就成了德国人绕开马奇诺防线,向法国大陆发起进攻的绝佳跳板。所以单从地理位置方面,德国人要想顺利地绕过马奇诺防线,必然是要从占领荷兰的,不管其是不是中立国,都要占领它。

二、曼施坦因计划

此计划是将德军主力分布在阿登山区,对法国进行突袭,而北方则负责吸引法国人的注意,最后形成合围之势,尽快攻占法国。1940年5月10日,德军决定采用曼施坦因计划,德军分成了A、B、C三个军团。A集团军为主攻,通过阿登山区并穿越马斯河,直至法国。

北部的B集团军担任闪击占领荷兰全境以及比利时北部的行动,阻止荷兰军队与其盟军汇合,并突破比利时军队在艾伯特运河上建立的防线,为A集团军得以顺利侵入法国北部并抵达英法盟军主力部队的侧翼创造条件,C集团军则担任佯攻,从正面进攻马奇诺防线。由此可以看出,入侵荷兰是为了配合曼施坦因计划的实施以成功侵入法国。

所以入侵荷兰只不过是为了日后进攻法国而先下的一步棋,只有在侵占这些周边小国的同时借此为跳板,从而攻向法国。

荷兰资料

荷兰足球在二战后的25年里一直默默无闻,荷兰国家队虽然在战前参加过两届世界杯,但水平和战绩微不足道,战后30年里只配和爱尔兰、卢森堡和挪威这些“鱼腩”为伍,毫无地位。荷兰足球在历史上也非一无是处,他们在1902年就倡议建立国际足球的管理机构,并在两年后成为国际足联的发起成员,是欧洲大陆普及足球运动仅次于丹麦的国家。英格兰职业球队在19世纪末频频出访该国,是为英荷足球血脉相连的源头,包括阿贾克斯在内的多家荷兰俱乐部日后称霸国内足坛,就有许多英格兰教练的功劳。荷兰在20世纪初的国际赛场上短暂地风光过——1920年和1924年连拿两届奥运足球铜牌,当时还没有世界杯,奥运铜牌得主自然就是世界季军了。 严格来讲,荷兰只是在职业足球圈子里没有地位,在业余足坛则是不容轻视的力量。为“业余”二字所累,荷兰足球足足等了50年才重新踏进顶级赛事的决赛场,更绝的是,那两次奥运会半决赛的经历似乎注定了日后荷兰屡屡在半决赛或者半决赛前功亏一篑。业余足球的体制拖了荷兰足球发展的后腿,1949年到1955年间,荷兰打了26场国际比赛,输了22场,只赢了两场。他们竟然打不过卢森堡和北爱尔兰:前者居然在“主场”鹿特丹2比1取胜,将荷兰淘汰出1964年欧洲杯,后者索性将他们挡在1966年世界杯门外。 不过,西德足球在战后也保持了相当长时间的业余状态,直到1963年才开创职业联赛,荷兰足球职业化领先了近邻8载,反倒是西德首次打进世界杯就抡元了。值得一提的是,荷兰因为没有职业选手,拒绝了战后头两届世界杯,1954年推行职业化后名正言顺了,却连着4届不得其门而入——奥地利、匈牙利和保加利亚是“辣手摧花”的另外三家。既然过去如此不济,荷兰队哪来的神力,一夜之间变成了白天鹅?捷克和阿根廷不也是首次参加世界杯就打进了决赛? 荷兰的蜕变并非旦夕而成,其职业化经历了10年的尝试,1960年代中期才逐渐有了规模。从1965年到1974年,是荷兰足球卧薪尝胆的10年,在米歇尔斯的推动下,阿贾克斯迅速崛起,和费耶诺德轮流统治荷兰足坛,为1974年世界杯一鸣惊人打下了基础。 业余,是荷兰足球战后10年的标签。实行职业化之前,许多有天赋的荷兰球员纷纷到工资高的意大利或西班牙谋生。这种“叛逆”行为一旦被荷兰足协发现,必遭禁赛处罚。1950年代初,荷兰有一位盘球和射门的高手名叫法斯·威尔克斯,绰号“鹿特丹的蒙娜丽莎”,是克鲁伊夫儿时的偶像,他在1950年加盟国际米兰,结果被荷兰国家队除名长达4年之久。 有件事促成了职业化的到来。1953年,荷兰西南部的泽兰地区发生特大洪水,荷兰的一批尖子球员自发前往巴黎和法国义赛,为灾民募捐。此事居然遭到荷兰皇家足协的公开反对。足协前主席卡雷尔·洛特西出身贵族,曾在战前担任国家队主教练,在荷兰足坛一言九鼎,足协的许多官员是他的门徒。他是职业化的对头,最喜欢在重大赛事前道貌岸然,声如洪钟地说教,主题无非是每个球员要恪尽职守,为国争光,不计名利云云。可在1979年,荷兰记者揭了他的老底:洛特西在战时曾和纳粹勾结,甚至不等德国人开口,就把犹太球员赶出了国家队。这场义赛迫使皇家足协妥协,职业联赛终于在1954年开锣。1988年,“三剑客”古利特、里杰卡尔德、巴斯滕加盟意甲豪门AC米兰,并横扫皇家马德里,并在决赛4比0夺得冠军杯,这也标志着荷兰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