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海龙 打架-柳海龙vs苑玉宝

tamoadmin

1.苑玉宝的相关链接

2.回顾|依旧战斗在擂台的散打王名将,是方便吗?

3.散打选手世界排名

苑玉宝的相关链接

柳海龙 打架-柳海龙vs苑玉宝

柳海龙苑玉宝再打“嘴仗”

柳海龙与苑玉宝这两位“散打王”在新闻发布会上互不示弱,“口水战”十分精彩,引得与会记者一片笑声。他俩在中国武协的训练馆内训练时,分别对本报记者发表的战前“宣言”就更详尽也更精彩,这在国内其它体育项目中还是极罕见的。苑玉宝

柳海龙首先说:“对明晚的‘超级散打王争霸赛’,我不但信心足,把握也很大。教练和我的朋友都把苑玉宝的技战术和打法分析透彻了,这几个月我的训练都是针对苑玉宝的,目的就是为了捍卫自己的荣誉。苑玉宝以前吃我的劈挂腿可能还没吃够,这次我要让他尝个够。” “以前对苑玉宝曾交过三次手,我都发挥了训练水平,也能针对场上的情况灵活处理。不管是我发挥出色,还是苑玉宝不在状态,总之结果就是我赢了。不过以前的事都过去了,我不会把以前的胜绩作为自己的优势,所以我没有任何包袱,明晚我要用胜利再一次证明自己的实力,而在此之前的都可以不算数。” 面对柳海龙的挑衅,苑玉宝如此回应:“比赛总是有输有赢,以前虽三次败给柳海龙,但对我没有什么负面影响,我不会有心理压力。比起柳海龙,我更会动脑筋,因为我的比赛经验比他丰富多了,因此打败柳海龙绝对没问题。” 苑玉宝还向记者透露了自己明晚的战术。他说,他和教练通过录像认真仔细地研究过柳海龙的特点,发现了柳海龙在比赛中的“一多一少”现象,“一多”是劈挂腿用得多,只要防守得当,劈挂腿还是比较好防的。“一少”是后鞭腿用得少,这是柳海龙的弱点。另外,柳海龙在前三局拼得很厉害,后二局往往体力差了很多,而他则更擅于在5局比赛中分配体力。根据这些情况,他的战术是:一开始就要压住柳海龙,不能让他一上来就打出气势,然后就看最后的两局了。至于更具体的一些技术布置,赛前不能泄露。“你就等着看我如何把柳海龙击败,‘逢柳不胜’将永远成为过去。”苑玉宝自信地说。

苑玉宝还特别委托本报记者向广大的散打迷解释,去年12月5日在“中泰曼谷之战”上,他并不是不想打,而是受到泰拳手的肘撞后实在顶不下去了,请大家谅解。今年5月4日他要到澳门和去年的泰国冠军打一场,他对取胜充满信心。苑玉宝在谈到去年底自己在客场的惨败,认为主要原因有两点: 一是对泰拳以及对规则不够熟悉;二是训练的时间太短,而且训练的针对性也不够。苑玉宝还认为泰拳就是膝厉害,其它和散打差不多,只要加强训练的针对性,对规则更熟悉了,就一定能打败泰拳手,恢复自己的名誉。 苑玉宝说到这里时,在一旁的格日乐图挖苦说:“哎,别吹牛呀。” 由于前两次比赛中泰各自在主场获胜,于是双方决定在澳门上演中泰争霸的附加赛,这场附加赛的地点选择在了相对中立的澳门。

为了比赛判罚公正,当天晚上所有的裁判都是由当地主办方聘请而来,场上裁判,中国和泰国各一人,第一、三、五、七场为中方场裁,第二、四、六场为泰国场裁。边场裁判,则由中国内地一人、泰国一人以及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各一人组成。

比赛规则由双方协商确定:比赛分为团体赛和拳王赛两部分,团体赛由中泰双方各六名运动员按级别进行比赛;拳王赛由中泰双方各一名拳王,也就是中方的苑玉宝和泰方的伶达干进行争霸赛。团体赛用5局3胜制,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90秒。拳王赛取5局全程制,每局2分钟,局间休息90秒。

这场比赛被称为“现今中泰两国最高水平拳手”的对垒,2001年中国武术散打王苑玉宝与泰国泰拳重量级第一高手伶达干将进行压轴较量。苑玉宝更是在赛前表示,他将全力以赴,誓报去年田广场之仇。

本来还以为在澳门比赛中国队是半个主场,没想到,此时的澳门综艺馆竟然完全成了泰国队的主场。原来,澳门人多年来耳濡目染的“顶级功夫”就是泰拳,满街的泰拳馆都是泰拳手坐庄。靠名声教拳吃饭。输了拳就是输了“市场”,难怪他们这么着急。

由于前三场比赛中国队均获胜,场下观众不满情绪高涨,组委会主要成员徐家杰登上擂台,安抚场下观众的情绪,

他问现场观众:“愿意不愿意打满5局?”

底下的观众群情激昂:“愿意。”

“陈先生,中方可以打满5局吗?”徐家杰直接把话筒递给了擂台之下没有丝毫准备的中国队领队陈国荣。面对突如其来的变化和问题,陈国荣说:“为了比赛能顺利进行,中方同意打满五局,但是我们同时对泰方临场改变事先定好的规则表示遗憾。”

事实证明,中国队员的体力与意志品质同样过硬。接下来的两场比赛,中国队无可争议地大获全胜,着实为中国人争了一口气。

可令人遗憾的是,泰国人居然继续霸赛。

或者泰方在想,只要罢赛一场,这一场的场裁就不出场,最后一场王者之战的场裁就向前顺延成泰方场裁。

事实证明泰方场裁的确助了伶达干一臂之力。

为了比赛的继续进行,中国队再一次妥协。

伶达干和苑玉宝登上擂台,真正的高手对决开始了。苑玉宝打得异常轻灵,这种轻灵,是忍辱后负重后的洒脱,他漂亮而轻松地拿下了前两局。似乎连场上裁判也看不过泰方选手的护肘完全脱落,他不动声色地把伶达干的护肘向上微微拉了拉。在一个抱缠中,苑玉宝过早放松,泰方猛然起肘,胳膊弯曲后尖锐的肘部完全从护肘中释放了出来,扫向苑玉宝的左侧面颊,立刻划出一道深深的伤口。

苑玉宝脸上伤口淌出了鲜红的血,虽然心中新仇旧恨纠结,但此时,他只能选择服从,他接受了医生、教练和领队酌伤情决定放弃比赛的命令。

回顾|依旧战斗在擂台的散打王名将,是方便吗?

2000年,中国第一个商业化 体育 赛事“散打王”横空出世,一炮打响。

流传千年的中国武术由此迈出了职业化 探索 的第一步。在这里,默默无闻的运动员逐渐成为家喻户晓的明星,中的武林争霸慢慢走进现实。舞台上,鼓乐轰鸣豪情激荡,少女翩舞又增几段柔肠。擂台间,汗水飞溅的肉搏之战在主持人徐睿诗意化的点缀下显得无比悠长、浪漫,观众也在这四方的江湖中做了一回叱咤拳坛的英雄梦。

那个时代(2000-2004年)的散打运动员基本上都来散打王擂台过了遍“筛子”。

他们有的在这里扬名立万,比如柳海龙、苑玉宝、宝力高、薛凤强。

有的经过比赛洗礼之后大杀四方,比如边茂富、张永健、秦力子。

有的执掌一方帅印教出一批批优秀弟子弄潮于擂台之上,比如李杰、王猛、刘献伟、韩延棚。

有的携散打技术转战MMA赛场,比如敖海林、戴双海、赵子龙。

但是,自2005年散打王赛事停办,至2017年重新启动,12年过去了,我们不禁发问: 是否还有一位散打王依旧战斗在擂台上?他是谁?

翻遍散打王英雄谱,排除一个个可能后,笔者将目光锁定在2003年散打王新秀赛,有四个人的名字引人注意。

黄磊,1985年出生于江苏丰县。2001年,16岁的他还在家乡的刘邦武术院习武。适逢北京 体育 大学陈超教练来这里观摩选材,身材尚且单薄的黄磊被陈教练慧眼识中,带入北京队。2003年新秀赛,黄磊先后战胜重庆队王志伟(80公斤级)、广西队李成刚(新秀赛75公斤级冠军),获得75-80公斤级中量级冠军。

2006-2012年,他在擂台上所向披靡,开启了自己的大级别时代,不仅多次获得全国冠军、世界冠军,更是在商业擂台迎来高光时刻——蝉联两届“功夫王”!2013年,研究生毕业的黄磊留校任教,以传承的方式教授着习练多年的散打。

巴特尔,1985年出生于内蒙古的一个摔跤世家。2000年时他遇到赵学军教练,便从摔跤改练散打。2003年,巴特尔登上新秀赛的擂台,11月战胜北体大曾波(70公斤级),12月战胜广西队何显乾(新秀赛65公斤级冠军),获得65-70公斤级轻量级冠军,并于次年1月被授予“最佳新人奖”。

但是,真正让巴特尔声名大振的比赛,还是2005年全运会击败柳海龙。逐渐成长的巴特尔在以后不仅连续摘得全国锦标赛和冠军赛冠军、全运会冠军、亚锦赛冠军,并且与一众国外名将交手:勇斗“散打沙皇”穆斯里穆,激战“屠龙肘”考克莱,降服“非洲猎豹”胡斯·哥路沙,战平“电脑斗士”雅桑克莱。2017年7月,这位蒙古族汉子打了退役战,致力于培养弟子延续自己的搏击梦想。

白近斌,1985年出生于山东菏泽。2003年8月,白近斌参加散打王新秀选拔赛战胜甄传刚(上海 体育 学院),11月擂主赛中负于广西队李成刚,未能夺得最后的75公斤级别冠军。

第二年,才19岁的他由于左腿交叉韧带撕裂,运动生涯差点提前终止。克服伤病困扰后,白近斌重返赛场一路斩将封神。

这个逐渐成长起来的“小白”,从散打王打到功夫王,从全国赛打到世界杯; 曾战胜同级别的付高峰、崔飞,也曾跨级别对阵王强、于锦; 武林风擂台创下过两个月连胜8场的纪录,昆仑决上击败过世界排名前10的对手。2014年,他从北京散打队退役后,现在北京丰台体校散打队担任主教练。

方便,1982年出生于安徽怀远。2003年10月,吉林队方便首登散打王新秀赛85公斤级擂台,对阵解放军选手孙俊峰。面对拳法出色、防守完备的孙俊峰,方便的腿法、摔法都没有发挥出太大的优势。

此后,2004-2007年,“长白大侠”方便连续五次进入全国武术散打锦标赛,从柳海龙、宝力高等老一代散打王打到许家恒、董海峰等新生代冠军,无论是凶悍凌厉的边茂富,还是技术全面的白近斌,身段柔软步伐灵活的方便任凭对手轮转,连续五个全国亚军的成绩和纵横擂台从未被KO的事实,不得不让人承认其成绩的含金量和技术的独特性。

2009年,方便开始转战自由搏击,并启用绰号“死神”。他说,死神应该是面带微笑的——让对手在没有惊恐当中被终结。方便凭着扎实的散打功底,在自由搏击擂台战绩彪炳,击退沙西拉克,力擒考克莱,两胜工藤勇树,放平嚣张的金世基,终结在中国不可一世的马库斯。

给中国自由搏击选手世界排名,从方便开始!

2016年1月,方便争议性战胜杜姆贝之后,逐渐淡出擂台,开馆授徒、担任解说、发行单曲、点评搏击圈热点等。但他说,要打到40岁,并且一定会打场退役赛才正式离开。我们拭目以待!

面对赛事繁芜的搏击圈,拳迷对方便的期盼从未走远,每逢他比赛,朋友圈就炸了锅。而拳迷也不再仅仅关注方便的连胜战绩,更多的是看情怀——一名“散打人”为梦想赴他乡求学的痴心不悔,刻苦训练时的默默坚持,无人监管时的极度自律,面对质疑决意迎难而上的非凡勇气,为山九仞时依然敬终如始的认真态度,功成名就后继续保持沉稳内敛的精神面貌。

散打选手世界排名

1、柳海龙

相信这个是大家最没意见的,从某种意义上说柳已经成了中国专业散打的一个形象代言人,其巅峰时期也是中国散打界中量级别真正有实力能与世界一流高手较量的运动员。但是伤病,失手伤人的,最关键的是武协的鼠目寸光,让中国最有希望成为世界级格斗明星的柳只能止步与现在的成就。可惜可叹!

主要成绩:2001年、02年超级散打王;03年散打中量级王;01、02、03年世界散打锦标赛75,80公斤级冠军;IKF中量级金腰带,两界中泰对抗赛金腰带。

战绩(个人统计)119战 112胜 7负

2、尤邦孟

小达摩郑玉浩的师傅,90年代中国散打界轻量级的无冕之王。之所以称其为无冕之王,并非是尤没有得过冠军(他得的冠军太多了),而是因为在一些相关主管部门的操作下,他失去了获得更多冠军的机会。尤邦孟在中国曾经的散打分段级时,其是黑带七段为最高。若不考虑级别的差异,个人认为他的散打水平可能还会在柳海龙之上。如果没有哪些黑幕,在他的时代他的级别不可能有人在他的手中将冠军夺走。如果他在巅峰时期能够有机会参加K-1中量级赛,是很有可能取得好的成绩,冠军也并非没可能(我个人感觉他巅峰时期实力远超过播球)

3、乔立夫

说道“深圳之虎”乔立夫,恐怕很多骨灰级散打迷立刻会长吁短叹,80年代,全国75公斤级别里除了杜振高,无人能与其抗手

全国冠军、世界散打冠军、远东拳王。。。。,个人记忆中,其好像是在传统戴护具的散打赛中KO对手最多的运动员,不止一次将戴着护具的对手打骨折,基本功之扎实足以让现在的很多运动员汗颜。可惜退役后,在深圳任警队格斗教官时,没能抵住花花世界的诱惑,最后因罪被,完成了一个专业运动员从巅峰到毁灭的悲剧性终结的完美注解。

4、陈超

山东人,94年毕业于北京体育大学武术系,曾任北京散打队主教练,92~年连续6年获全国重量级武术散打擂台赛冠军,有“轰炸机”,“笑面杀手”“中国散打王”美誉。9年在全国武术散打擂台南北争霸赛中,力挫南方武状元,荣获新中国第一位武状元称号,95年迎接挑战卫冕“武状元”成功,获中国武术协会颁发的“世纪武状元”称号,96再次击败挑战者,连续三年获“中华武状元”称号。好像也是中国第一个散打大满贯冠军(全国赛,擂台赛,锦标赛,全运会)

以上四位代表着中国散打不同时代的巅峰,相信比较专业的散打爱好者对上述四位排名前四都不会有太大意见。后面的排名就仁者见仁了。

5、腾军

到底前五的最后一个名额到底是谁,我想了很久。最后决定让"千年老二"“托塔天王”上榜,作为中国最早登陆K-1的选手,作为早期能将力量和技术结合起来的中国重量级的选手,作为一个粗中有细,超有个性的选手,被很多散打运动员尊称为腾老大的的运动员,让其上榜。

6、杜振高

在80年代后期到90年代初,老杜恐怕是上媒体最多的的散打运动员,因为其击败了香港的意门派掌门人,被冠名为“搏击王”,虽然其水平未必比的现在的很多运动员,但那是因为散打的水平在逐步提高。老杜对散打这个运动的推广产生的影响力还是值得肯定的,恐怕现在不少运动员选择散打都有当年报纸对老杜报道的推波助澜的作用。

7、苑玉宝

对宝宝能排到第七,恐怕很多人会有意见。但是就和杜振高对散打的推广影响一样,不能否认“白眉大侠”同志对“散打王联赛”这个中国第一个职业格斗赛事推广的影响力(第一界散打王冠军奖杯上的LOGO就是宝宝踢腿的形象),很多喜欢散打王的朋友都是从那记踢倒“铁将军”的教科书般的高鞭腿开始的。苑是典型的技术派,身法出众,腿法华丽,击打和抗击打差,内战内行,外战外行。

8、郑玉蒿

“玉面小达摩”的腾空后摆腿KO对手(而且不止一次),已经成为了中国所有对散打宣传片里反复播放的经典镜头。再加上其帅气的外形,很受女散打迷的欢迎。郑算是中国散打人在世界格斗中知名度相对很高的一个,参加日本修斗时连续两场KO对手,在决赛中与后来的K-1MAX王者安迪打平,加时赛以1-2点落败获得亚军。在第二年修斗邀请赛中遭遇日本修斗排名第一的名将后腾龙治,在前面占尽优势的情况下,因其没有学过反关节技术,最后一回合的最后时刻被后腾擒拿住肘部关节遗憾落败。现在年近30的小郑宝刀不老,除了当教练外,还在参加比赛(不过已经由75公斤级改打90公斤级)

9、刑志杰

“东方不败”,连胜100场的记录恐怕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刑老的级别按照国际级别分应该是“羽量级”的。人小能耐不小,当年在52公斤级别里连续称霸六年,第一个散打亚运会冠军,全运会三冠王。可惜在99年的中美对抗赛中失利,“东方不败”败在了西方,至那以后刑老就慢慢淡出擂台了。

10、格日乐图

金发蓝牙,“草原雄鹰”就抗击打和体能来说应该是散打界65公斤级最强的,在擂台上就象个一个永不疲倦的搬运工,把对手扛起来再摔下去,周而复始,直到对手没脾气为止。在02年的泰王杯上被泰拳王育塔查·西育连续拳腿重击,依然屹立至比赛结束,其强悍的体魄确实在中国散打界手曲一指。02年散打王中王决赛中一个击腹上钩拳将必自己高一级别的李杰直接KO,也算是开创了中国散打界的一个先河。在散打王中格日乐图肯定是最受欢迎的五名选手之一。

11、康永刚

亚运会、世界锦标赛、全国锦标赛冠军赛、第一届散打世界杯、全运会、东亚会等等赛事金牌,与泰拳和美国拳击的对抗中三次获得金牌金腰带,全球唯一的大满贯散打选手。武术散打黑带七段,既有小级别散打运动员的技巧灵活,又有这坚韧强悍的擂台作风,加上冷静的头脑,永远是让对手头痛不已的对手。号称对外不败,我的一个朋友在看他比赛前跟我说“小康打,我放心”

12、庄海

年,庄海16岁就夺得沈阳成人组52公斤级冠军,然后一发不可收拾,曾八次获全国武术散打擂台比赛56公斤级冠军。两次荣获国际武术散手擂台比赛56公斤级冠军。武术散打六段。是早期散打运动员中打法比较华丽,观赏性较好。

13、李明

“君子剑”,如果说中国散打界要挑出没有弱点的的选手,那么能入选的的只有尤邦孟和李明,李明在擂台上的感觉加上健壮的体格,硬朗的外表,给人一种武林中流砥柱的感觉,拳重、腿重,摔法利落,体能充沛,经验丰富。很多与他对战的选手面对他时都有无从下手但同时又要防他腿、拳、摔的无奈;柳海龙、苑玉宝最怕的对手,最能代表散打运动员形象的选手。如果一定要说他的弱点,那就是各个技术过于全面平衡,没有突出的特色,过于稳健。但是最中规中距的李明却被最打破常规的散打技术——腾空转身后摆腿击倒,那一次笔者在比赛现场,看着占尽优势的李明倒在擂台上,既有对这位名将的哀伤,又有对另一个散打新星(郑玉蒿)升起的喜悦。

14、那顺格日勒

“蒙古王”,几乎是中国散打摔法的活教材,哪场比赛不摔对手十个八个跟头,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记得散打中一种摔法技术就被命名为“那顺摔”。98年-2002年之间,虽然80公斤级里不断涌现谢尚夫、高磊、薛凤强等高手,但其始终保持着中国散打80公斤级一哥的地位,但那顺是一个严重偏科的运动员,摔法独步天下,拳法马马虎虎,腿法基本没有。这也导致在在第二界中美对抗赛时,其面对古典摔跤出身,技术更加全面的美国IKF王中王——康利时,输的很难看,这恐怕是蒙古王格斗生涯中最大的遗憾。

15、高磊

如果说笔者最喜欢的运动员排名,高磊要排在第一位。在中国散打界里,其是极为罕见的技术和重击能够结合再一起的,在目前有的数据统计里,高磊以后手拳283公斤,后鞭腿368公斤均排在中国散打第一(后来有个叫曾二牛的散打运动员后摆拳据说能超过400公斤,但其体重120公斤,技术不值一提),在中国散打界中高磊也是以KO率高而著称。高磊在擂台上基本上就是个坦克,横冲直撞。大多数对手面对他时,就是双手抱头后退、后退再后退。。。

16、宝力高

很多同志可能对“暴力高”只排到16位不满,我考虑的因素主要是宝力高出名是在散打王联赛里,但其第一、二界被苑玉宝压着,第三界总决赛战胜薛凤强获总冠军明显是陕西散打队的整体战术安排成功,超级王中又败给了柳海龙,第四界75公斤决赛又败给郑玉蒿,遇见王涛也没有必胜的把握,所以其王中王的称号不是100%让人信服,再一个宝力高有个不太好的地方,就是遇强不弱,遇弱不强,刚刚在泰国KO了泰拳手,全国散打迷对他报以无限希望时,与日本业余空手道选手对打却是战满五局才点数获胜,多少让人失望。

不过宝力高有个值得很多运动员学习的地方,就是对格斗的坚持,到现在,与大宝同时期的运动员基本都消失的情况下,其还没有退出擂台,并且在散打之外还开始了MMA的格斗生涯,虽然目前有不少散打选手也加入了MMA的行列,但散打王者级别好像仅其一人(赵子龙只打了一场MMA,上去10秒就被干掉,所以不算),这无疑对MMA在中国的推广,以及让相对封闭的中国散打界开始把眼界放开起到了巨大的潜在作用,在此向宝力高同志致敬!

17、柯荣亮

“鬼脚七”,侧踹腿法至今散打界无出其右者,中国散打界70公斤级别的一颗耀眼明星。98年第一界中美对抗赛金腰带,这个算是中国散打开始真正市场化运作的里程碑的一次赛事中一次里程碑的胜利(并非说他对手多强,而是这个赛事是个里程碑),拥有散打赛里罕见的干净利落的拳腿法和与其体格不相称的爆发力。再其最光辉的岁月过去后又按捺不住参加了当时如火如荼的散打王联赛,但败与新生代之手,呜呼,廉颇老矣!淡出武林的柯大侠依然不甘平庸,现在是一名英勇的特警战士,用他一身不凡的武艺保卫人民的安全。

18、薛凤强

“燕都神影”,犹如一颗彗星一样,光辉而又短暂的照亮了散打界80公斤擂台,但大薛的擂台生涯是比较悲剧化的,初露头角之时正是那顺格日勒在80公斤级里如日中天的时候,大薛始终在其阴影之下,02年终于获得散打王80公斤级冠军,在王中王对决中却遇到了整个陕西队高手的包夹,大薛连续将两名比自己级别大的高手挑落马下(乔小军和赵子龙可不是泛泛之辈),筋疲力尽的他终于在总决赛中败给了以逸待劳的宝力高,在离王中王只一步之遥的地方悲壮的倒下了。

03年薛凤强卷土重来,更加成熟稳健的他在散打王80公斤级的擂台上势不可当,一统天下。整个散打界惊呼,只有升到80公斤级的柳海龙才有可能阻挡住其前进的步伐,当大家都按捺着激动的心情等待着提前的“王中王”决战、“龙凤斗京华”时,大薛却与海龙在锦标赛上提前相遇,并被海龙踢断了小臂,长时间的的离开了散打擂台。

05年大薛和同样消失了许久的柳海龙同时出现在中俄对抗赛上,联手为大家呈现了一出“龙凤呈祥”。将普京的保镖打到在地。就当武友们为其付出欢呼还未来得及结束。俄罗斯不世出的散打天才——慕斯里穆 出现在薛凤强面前,大薛败了,也慢慢的消失在擂台上。。。。

19、谢尚夫

如果说薛凤强是颗彗星,那谢尚夫就是火流星,光芒只有一瞬间。“截浪手”、“金拳狂腿”、“敢斗王”、“中国散打75-80公斤级的无冕之王”等称呼无一不说明了他在擂台上的与狂放(笔者曾经在现场看到小谢连殴那顺数十拳不歇气,差点把蒙古王打背过去),在激狂的同时他又有着难以比拟的洞察力和应变力,这种特点使得无数顶尖高手在他面前都败走麦城;一败高磊,二胜那顺,三打王金榜。。。。(当时他才19岁),难怪有人说“谢尚夫也许不是最强的,但最强的对手在他面前也要小心不要被KO”

就在小谢前途不可限量之时,在与柳海龙的一场比赛中,小谢的膝盖骨被柳踢断(又是海龙这个人间凶器,海龙啊!你成绩的积累是血淋淋的),一个希望之星刚刚升起就这样冉冉落下。现在还有许多散打迷希望小谢有召一日再次复出,向人们展示他那散打界最具观赏性的打法。

20、乔小军

关于乔小军我很难评价,说他不强吧,在其打败李东民成为新的85公斤级冠军后,基本上没有让85公斤这个级别的冠军落入他人之手。而且散打王联赛四年的王中王总决赛他都参加了,这个成绩好像也仅有他一人。你说他强吧,他只要遇到强一点的对手,比赛都打的心惊肉跳,而且回回王中王决赛中都被比他级别小的选手打败。号称铁拳王吧,很多人认为宋辉的拳比他更重,说他技术全吧,很多人又认为程凯技术比他好。但是不管怎样,散打王联赛85公斤级四连霸的成绩不容抹杀,故此排入名人堂20强最后一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