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谁知道各种体育赛事啊?(如:奥运会、九运会、世界杯等)
2.单车行的活动
3.取消职业化,重建体工队?麻烦您先醒醒,把药吃了
4.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的协会历史
5.7 8月份有什么体育比赛?
谁知道各种体育赛事啊?(如:奥运会、九运会、世界杯等)
多了:
世界杯、英超、英冠、英甲、英乙、德加、意甲、西甲、意乙、德乙、西乙、法甲、NBA、CBA、WNBA、世锦赛、F1、全运会、城运会、亚运会、奥运会、联合会杯、苏迪曼杯、尤伯杯、汤姆斯杯、戴维斯杯、亚洲杯、美洲杯、非洲杯、欧洲杯、钟超、中甲、欧冠、联盟杯、超级杯、世俱杯、亚冠、斯坦科维奇杯、老虎杯、海湾杯、四大满贯、PGA公开赛、LPGA公开赛、大洋洲金杯、加勒比海及北美地区金杯赛、环法、环青海湖、拳王争霸赛、斯诺克大师赛、9球大师赛、8球大师赛、MLB、NFL、NHL、NLL、MLL、MLS、A1、F2、F3。
就写这么多吧,不过我还知道一些。
单车行的活动
2009年4月单车行美利达杯趣味赛;
2010年5月廊坊全民耐力赛;
2010年潮白河福马特杯自行车赛;
2010年8天洋城 低碳生活 绿色骑行;
2010年11月24日 秀才低碳单车婚礼;
2011年比亚迪杯单车行趣味赛;
2011年雷捷时代低碳骑行
2012单车行进军西部系列活动
2012单车行第一届马自骑活动
2012第三届ems杯耐力赛
2012运河绿道骑游节
2012绿道骑游大厂
2013 3.31通州张家湾草莓味文化节
2013 5.11廊坊第四届全民耐力赛
2013 5.26首尔国际村单车趣味赛
2013 8.25崔克专卖店开业庆典
2013 7.6 首届燕郊ucc山地车联赛
2013 9.14第三届单车骑行游大厂[玫瑰庄园骑行]
2013 11.3 兴业银行杯三河首届单车耐力赛
2014单车行六大经典活动
2014.5.17通州大运河绿道骑游节
2014.5.25网城单车趣味赛
2014.4.12大厂骑行嘉年华
2014.6.21幽州峡谷/8.9京北大环线/9.27 108109国道,世博途100/200/300系列活动
2014.8.17夏垫/杨镇车店骑行庆开业活动
2014.10.26单车行第五届潮白河嘉年华活动及越野赛
2014 单车行十个特色活动
2014.5.10青松岭-第三季
2014.3.8 三八节单车行 女将行
2014.7.19焦庄户红色教育活动;
2014.10月红星伴我归乡路系列活动;
2014.6月最美一天系列活动;
2014.11月单车行七周年征文活动;
2014草沿天路系列活动 波音/队长/小强
2014.6.1小的儿童节
2014.6.28毕业季活动
2014.12.9厦门环岛
2014 单车行六个远征活动
龟兔队环青海湖;
西安骑迹; -波音
龙之队游海河 看航母
龟兔队剑指海南
天路骑行-西瓜
送给未来的礼物-川藏骑行飞行员
取消职业化,重建体工队?麻烦您先醒醒,把药吃了
前天发了一篇关于中国足协“改革”的文章,当天下午有个网友私聊加了微信,竟然认真地与我讨论起中国足球的问题。
他认为,中国足球无所谓能否缓口气,正好可以利用这个机会,把职业联赛取消了,还回到以前的体工队模式。
与网上那些跟风乱喊的人不同,这位朋友是认真思考过的,他的角度是:
“中国足球最大的短板是青训,而在以前,中国足球是有青训体系的。从80年代初的容志行、迟尚斌,到中后期贾秀全、古广明,再到90年代初的徐弘、范志毅、高峰,中后期有杨晨、李玮锋等,没有出现过断层。”
“之所以没断层,就是因为体工队重视梯队建设,而职业化以后,老板们主要是为了让球队打广告,根本不愿意把钱投到青训,所以才毁了根基。”
从成绩等表面因素来看,这些理由似乎合理,但实际上却存在一个很大的错误,那就是没有理清梯队建设和整个青训体系之间的关系。
足球运动的基础在于青训,这个不假。但是,俱乐部的梯队建设并不是青训的全部,它只能说是青训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却不是青训系统的根基。
青训系统的根基,是足球人口数量。
在这方面,韩国足球是不能再典型的例子。K联赛建立初期,韩国和中国、日本的选择不一样,他们实行的是北美职业 体育 联盟的模式——没有升降级,没有梯队,补充年轻球员要在大学毕业生里“选秀”。
虽然没有梯队,但这并不妨碍韩国成为国足难以逾越的大山。最根本原因就在于,韩国将足球纳入到12年的义务教育体系,孩子想踢球,在学校里就能学习、训练,在18岁之前,除了买鞋,几乎没有其他花费,这就使得韩国的足球人口更多,选材面积更大。
而国足早期成绩好过现在,也是同样的原因——那时候的足球人口多于现在。
体工队时期,梯队建设能够不断档,主要原因不是重视,而是有一个比较厚实的基础——分布在各市县的体校,每年都能为梯队提供足够的新球员。所以中国足球人口比现在要多很多,球队的选材面也更大。
而体校的生源之所以有保证,原因有二,一是彼时高校尚未扩招,考大学很难;二是 社会 对中专学历相当认可,而且体校、技校等中专学校是包分配的,比如李玮锋在火车头体校毕业后,就曾被分配到长春客车总厂。
所以,若高考无望,孩子又喜欢 体育 或者有天赋,很多家长还是愿意把孩子送进体校的,发展好了当运动员,发展不好也能保障就业。
而当高校扩招、中专学校取消分配之后,各级体校的生源立即成了问题,倒闭、被兼并的比比皆是。大家可以回想一下,中国足球人口急剧减少,就是从那个时期开始的,中间有两三年的差距,是因为国足冲进世界杯,短暂带火了一些足校,才算攒了点儿人。
所以,当年的成绩好过现在,以及所谓的更重视青训,其实与体工队模式关系不大,而是教育体制与经济体制的产物。
想要退回到了体工队,前提是得把这些体校重新办起来,而想重办体校,前提是教育、经济体制也要跟着一起退,你觉得为了一个足球,咱国家有必要这么折腾吗?
足球的问题,实际上是一个 社会 的问题,这就是为什么中国足球的问题说来说去都说不到点儿的原因。中国足球是 社会 的一部分,想找原因必须得跳出来,如果只是站在足球的角度,一万年也找不出原因来。
再来说职业联赛的问题。据说,中国足球的青训基础有了很大的进步,有人预计05一代上位时,整体水平就能上去了,也有人预计是09一代。
如果真如这些人所言,那还真是个好事。但是,基础牢固了,上层建筑弄不好,也是不行。
在这里,我举两个例子。
第一个还是韩国。前文说,韩国足球始终能压制住国足,但在日本的巴西化球员全面上位后,也就是进入21世纪之后,韩国又被日本超过。
原因就出在了韩国的体制上。一线队补充年轻球员只能从大学毕业生里选,而日本是高中毕业就要进职业队踢球了,22岁进职业队,跟18岁进职业队完全就是两个概念。
而且,联赛没有升降级,也容易滋生假球,质量完全不如J联赛,所以韩国足球始终比日本足球差上一截。
如今韩国方面也意识到了问题所在,联赛实行了升降级,梯队建起来了,海外计划建起来了,高中毕业也能进职业队了,相应的,韩国各级青年队在国际大赛上的成绩也快赶上日本了。
第二个是国内的例子。若问咱们国家哪个运动的群众基础最牢固,可能你首先想起来的是乒乓球。其实不是,最具群众基础的运动应是自行车。
这一点,只要不是太年轻的人应该都会有印象,当年咱们国家有“自行车王国”之称,每到上下班、上下学的时间,每个城市的大街上都是川流不息的自行车,论群众基础,咱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
但是当年咱们国家的自行车比赛成绩怎么样呢?只有一个黄金宝能拿得出手,还是中国香港的。反而是“电驴子”、私家车成为主要代步工具后,自行车项目的成绩有了相当大的进步。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电动车、私家车普及,说明经济上去了,国民收入提高了,数不胜数的自行车俱乐部也纷纷成立了,“环青海湖”等顶级的职业比赛也有了,职业化也形成了,成绩自然就上去了。
这两个例子说明,只打牢基础还不够,想要把基础转化为成绩,还需要职业联赛来发挥作用。
再举个例子,现在人们都说当年国足实力如何强,其实在94年之前,国足的成绩也很不稳定,面对泰国、也门这种球队都提心吊胆。
直到甲A联赛开始以后,东南亚等亚洲三流球队才完全成了国足的提款机,从来就没有过悬念。因为众多外教、外援的涌入,有效提升了国足球员的整体水平,94-01这8年间,也就是甲A联赛开始到足协取消升降级这8年,国足的成绩也是处于稳步提升的。
这就是职业联赛的作用,哪怕是半职业、伪职业,也要强过不职业。
如今,东南亚球队也大力发展青训和职业联赛,不少球员也进入到日、韩联赛踢球,而我们一直在折腾自己的联赛,甚至在很多国家都在大力发展职业联赛的时候,我们居然还在讨论体工队和职业化的优劣,说句不好听的,咱们要是不被人家超过,那才是没天理了。
最后,再正面回答一个青训的问题。说投资人不愿意搞青训,这也是个伪命题。不可否认,中国足球里面存在投机者,但是愿意搞青训的也不是没有。
如果问中国青训搞得最好的是哪里,虽然我是泰山球迷,但我肯定会投给广州富力一票(现在叫广州城了)。
富力集团这些年一直深耕社区足球、校园足球,“富力杯”已经成了国内最大规模的市级中小学足球联赛,在前年的联赛中,“小学生世界波”还成为一时热点。
富力的这种青训模式,比其他球队开办足球学校更加符合中国足球当下的需要,因为中国的足球人口极少,最急需的是扩面,然后才是提质。
可以说,自推广校园足球以来,广州富力的工作是最有成效的,反观某些地区,硬生生地把政策落实成“足球操”、“足球舞”等怪胎,甚至还有地区在球员人数上弄虚作假。所以,青训好坏,与性质、背景没有关系。
而中国足协要做的,就是把这些愿意踏实搞青训,愿意长期投资中国足球的投资人留下,别让人家花了这么多钱养了个儿子,最后还不能跟自己姓。
还有,别心心念念体工队了,职业联赛没搞好,那是自己折腾出来的结果,而不是说职业化就不如体工队。全世界都朝着职业化的方向走,偏你要逆行,你是真的有那两下子吗?
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的协会历史
2002年4月12日,华中科技大学远征协会正式成立。
2003年暑假,完成由武汉至上海的“东征”(1200KM),完成协会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远征。
2004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4年暑假,完成第一次“青藏线”征程(1750KM),开启了协会的新篇章,创造了校园的神话。从此青藏线成为协会的品牌活动。
2004年寒假,完成第一次环骑海南岛(800KM),从此后海南线成为寒假的“黄金线路”。
2005年暑假,完成第一次丝路征程,单车重走丝绸之路(1400KM);青藏二队第二次骑行青藏线。
2005年寒假,海南二队第二次环骑海南岛。
2005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5年11月,以培养会员骑行素质和选拔领队为目标的远峰车队成立,协会结构进一步完善。
2006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6年暑假,青藏三队第三次骑行青藏线。新开辟川藏线,由拉萨骑到成都(2150KM)
2006年12月,远征协会承办黄仁义骑行中国巡回展华中科技大学站的一系列活动。
2006年寒假,海南三队第三次环骑海南岛;新开辟武汉至凤凰古镇线路(880KM)
2007年4月,协会成立5周年,举办一系列庆祝活动,发放纪念版会刊及会衫。
2007年5月,远征协会荣获湖北省标兵社团称号。
2007年5月,远征协会协同白云黄鹤bicycle版举办了湖北大学生自行车联赛华科大预选赛,并取得良好成绩。
2007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7年暑假,青藏四队第四次骑行青藏线;丝路二队第二次骑行丝绸之路;新开辟唐蕃古道线路(1300KM)。
2007年寒假,海南四队第四次环骑海南岛。
2008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8年暑假,新开辟滇藏线,由昆明骑到拉萨(1800KM);新开辟云南线,贯穿滇西北(900KM);新开辟桂林线,由武汉至桂林(900KM);新开辟鄂西线,横穿湖北省境(800KM)
2008年3月至8月,陈轲带队,完成从雅典到北京的传奇行程。雅京行(15000KM)在全社会范围内造成巨大轰动。
2008年11月,成功举办雅京行成果展示会及报告会。
2009年寒假,海南五队第五次环骑海南岛。
2009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09年暑假,张佳骞、刘岳分别带队完成滇藏线、川藏线骑行,郑秋实带队骑行唐蕃古道,周镇率队开辟甘南川北线。
2010年4月,远征协会人人主页建立,运营至今成为校内关注人数最多的学生社团公共主页之一。
2010年5月,邹乾带队与复旦大学登山探险协会合作进行神农架徒步穿越。
2010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10年暑假,邹乾、胡为正分别带队完成滇藏线、川藏线骑行,雷阳阳率队二走桂林线。
2010年9月,户外探险队成员开始担任学校高级户外课程助教。
2010年11月,举办首届校园山地车定向运动大赛。
2011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A级社团和十佳社团称号。
2011年暑假,王沛然带领12人骑行川藏线,龙若朗率领9人完成滇藏线骑行,8月,徐翩率队参加第一届大学生环青海湖公路自行车赛,邹乾带队徒步洛克之路。
2012年4月,开展“远征十年”系列纪念活动。
2012年6月,远征协会获华中科技大学五星社团(十佳社团)称号。
2012年暑假,王海谊率川藏队18人入藏,方可、冯星宇率领滇藏队22人入藏,黄芳美带队14人徒步丝绸之路,周路楠率队10人环骑青海湖,陈卓晗率队12人徒步尼泊尔安纳普尔纳。
2012年9月,山地速降队,奔跑者联盟正式成立。
7 8月份有什么体育比赛?
7月2—11日 17岁以下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德国)
7月3—25日 第97届环法自行车赛
7月9—11日 F1英国大奖赛(英国)
7月13—17日 2010年美国职业棒球全明星赛(美国加州阿纳海姆)
7月19-25日 第13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加拿大蒙克顿)
7月13日—8月1日 20岁以下女足世界杯(德国)
7月15—18日 第139届英国高尔夫球公开赛(苏格兰法夫)
7月15日-23日 第六届世界公开水域游泳锦标赛(加拿大罗贝瓦勒)
7月16—25日 欧洲青年乒乓球锦标赛(土耳其伊斯坦布尔)
7月16—25日 17岁以下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法国)
7月17—27日 第九届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青海)
7月17日—8月1日 第21届中美洲和加勒比海地区运动会(波多黎各马亚圭斯)
7月19-23日 世界杯跳水赛(江苏常熟)
7月19—25日 第13届世界青年田径锦标赛(加拿大蒙克顿)
7月19—25日 第22届世界技巧锦标赛(波兰布雷斯劳)
7月20—25日 跳水世界杯(江苏常州)
7月21—25日 世界男排联赛总决赛(阿根廷科多瓦)
7月21—25日 2010年亚洲青少年乒乓球锦标赛(待定)
7月23—25日 F1德国大奖赛(德国霍根海姆)
7月27日—8月1日 澳门羽毛球公开赛(澳门)
7月27日—8月1日 第20届欧洲青年田径锦标赛(西班牙巴塞罗那)
7月28日—8月7日 第13届世界泳联大师锦标赛(瑞典哥德堡)
7月28日—8月11日 第50届世界射击锦标赛(德国慕尼黑)
7月30日—8月1日 F1匈牙利大奖赛(匈牙利布达佩斯)
八月:
8月2日 第三届世界青年游泳锦标赛(秘鲁利马)
8月3—8日 台北羽毛球公开赛(台北)
8月4—15日 第30届欧洲游泳锦标赛(匈牙利布达佩斯)
8月4—8日 国际乒联青少年巡回赛中国香港公开赛(中国香港)
8月9—15日 第12届世界青年花样游泳锦标赛(美国印第安纳波利斯)
8月12—15日 第92届美国PGA高尔夫球锦标赛(美国威斯康辛)
8月14—26日 首届青年奥林匹克运动会(新加坡)
8月18—22日 国际乒联职业巡回赛中国公开赛(江苏苏州)
8月23—29日 2010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法国巴黎)
8月25—29日 世界女排大奖赛总决赛(浙江宁波)
8月26—31日 丹麦羽毛球公开赛(丹麦奥登斯)
8月27—29日 F1比利时大奖赛(比利时斯帕)
8月28日—9月4日 首届世界武搏运动会(北京)
8月28日—9月12日 第16届世界篮球锦标赛(土耳其)
8月28日—9月19日 第65届环西班牙自行车赛
8月30日—9月12日 美国网球公开赛(美国纽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