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少年足球联赛-广东省少年足球联赛赛程

tamoadmin

1.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怎么注册?

2.中国曾经有一个非常天才的球员,曾经与范 巴斯滕齐名?

3.踢区长杯足球赛作文

4.恒大的迪力夏提和五小的是一人吗

5.我们有地区性少年足球队吗?比如以学校为单位的,抛开上海,北京等足球强地,其他足球荒漠城市普及了多少

中国足协青少年足球运动员怎么注册?

广东省少年足球联赛-广东省少年足球联赛赛程

两种

1,参加省级别比赛(参加时自动报名注册,获得省级别前四名的成绩可以申请国家二级运动员证明)

2,参加当地学校或者业余俱乐部的训练(一般市级别的更好,去市体育局注册)

一般青少年的都是走这些路子(比较正规的,如果你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体育局里也没亲戚或者你在县城或者农村,建议你去找你们的体育老师(他们一般都是在体育局挂着职位的)体育老师不是正规的就去找年纪主任校长这些他们都是在教育局体育局认识这些人的,也可以拨打你们当地体育局电话询问)

我是之前河北的参加的大唐鼎旺杯(省级别比赛)办理的二级运动员顺便注册的,还有如果你未满18岁请及时去办理身份证,因为注册时需要二代身份证的(因地不同河北是需要的,当时因为我身份证差两天没下来差点没办成二级证)

中国曾经有一个非常天才的球员,曾经与范 巴斯滕齐名?

李惠堂,1976年联邦德国一家权威性的足球杂志曾组织过一次评选活动,将中国的李惠堂与巴西的贝利、英格兰的马修斯、西班牙的斯蒂法诺和匈牙利的普斯卡什并列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但笔者认为称李惠堂为"亚洲球王"似乎更合适,因为在亚洲以外的赛事中他并没有取得过骄人的成绩,他的进球含金量不高。

李惠堂,字光梁,号鲁卫,1905年出生于香港。其父李浩如,系广东省五华县人。李惠堂4岁那年,随母亲回到家乡五华县锡坑乡老楼村居住。在那里,这个天性喜爱足球的孩子,把家门口的狗洞当成了练习射门的目标。由于家境贫寒,买不起足球,他只好用柚子当球光着脚丫子苦练,上学和放学回家的路上都盘球走路,这不仅磨练了他的意志而且提高了带球技术。经过几年的锻炼,他的身体日见壮实,球技过人。

10岁左右,李惠堂回到香港。 1921年考入足球运动比较普及的皇仁书院,接受了比较系统的足球训练。

1922年,年仅17岁的李惠堂被选入香港最有名气的足球劲旅--南华队,出任主力前锋。他身高1.82米,速度快,动作敏捷,控球技术尤为出色。球在他的脚下,对方两三个人围上去也难以抢走。他的射门技术更是令人叫绝,不管什么位置、什么角度,他都能左右开弓,球出如矢,力拔千钧。他的倒地卧射更是一大绝招。

1922年夏天,李惠堂代表南华队参加香港甲级足球联赛,出任左内锋,因其球艺娴熟刁钻,出神入化,常有惊人之举,香港球迷称之为"球怪"。

1923年5月,李惠堂第一次代表中国足球队参加日本大阪举行的第六届远东运动会,中国队获冠军。18岁的李惠堂在4场比赛中初露锋芒,名声大振。从此开始了他献身足球的光荣生涯。

同年8月,李惠堂随南华远征澳大利亚,与全澳冠军新南威尔士队交锋。开场仅5分钟李惠堂就梅开二度,这场比赛他一人独中三元,轰动了整个澳州。澳州当局专门授予他金质奖章。香港当地报刊以特大号标题,称李惠堂为"球王",并有"万人声里叫球王,碧眼紫髯也颂扬"的诗句。

20年代的上海,足球命运完全操纵在外国人手里。1925年,年轻的李惠堂怀着强烈的爱国热忱,与自己青梅竹马的邻居廖月英从香港来到上海,决心要与外国球队较量。

李惠堂在上海期间,正值自己足球技艺的巅峰状态,由于球艺出众,22岁即被上海复旦大学足球队聘为教练。随后,又参加上海乐华足球队,战绩显赫。1926年,李惠堂率乐华足球队参加上海举行的"史考托杯"足球赛,以4∶1的悬殊比分大胜蝉联9届冠军的英国猎克斯队,首开上海华人足球队击败外国球队的记录,使李惠堂在绿茵场上的威望大增。洗雪了"东亚病夫"的耻辱,为中国人民出了气,为中华民族争了光。

1927年,李惠堂所在的球队如日中天,相继荣获西联甲组联赛、首届高级杯赛和中联甲组联赛的冠军,李惠堂成为大名鼎鼎的"一代球王"。同年,李惠堂率乐华队在远征东南亚国家中,屡建奇功,特别是率队出战菲律宾,战绩彪炳,载誉而归。

李惠堂球风正派,脚下功夫深。一次,他在与英国海军球队比赛时,球刚过中线,就拔脚怒射,球竟穿过好几个英国选手的人丛像精确制导的导弹一样钻进网窝。还有一次与西人联队对阵,他一人从后场盘球,接连晃过四五个前来阻截的对手,一直把球带到对方禁区,从容起脚,把球攻入门里。这种球艺堪与马休斯、贝利和马拉多纳相媲美。

李惠堂为国家队做出了突出的贡献。1923年入选中国队,分别于1923、1925、1930、1934年参加了第六届、第七届、第九届和第十届远东运动会足球赛,4次都为中国队夺得冠军。

李惠堂1931年返回香港,加入南华足球队并担任队长。1931年,国际奥委会承认"中华全国体育协进会"为国际奥委会会员,使我国体育健儿有机会与其他国家的足球运动员进行切磋、交流。

由于当时的国民党政府财力困难,1936年为参加柏林奥运会足球赛,李惠堂和足球队只能自筹资金,提前两个多月出发,靠沿途比赛的门票收入作为参加奥运会的费用。李惠堂和队友沿途进行了27场比赛,取得了23胜4平的战绩。他们省吃俭用,一路风尘赶到柏林。但由于一路征战,球员已疲惫不堪,到奥运会比赛时,以0比2负于英格兰队,首轮即遭淘汰。

1939年,李惠堂随香港南华队远征南洋,在和马来西亚槟城联军队的首战中,南华队以11∶0大胜。在这场比赛当中,35岁的李惠堂雄姿依旧,频频带球过人开弓劲射,独入7球。一次,在和一支外国队的比赛中,李惠堂一记强有力的劲射,正中"洋将"守门员怀中。守门员收腹不及,顿时倒跪在地。

香港沦陷后,李惠堂不愿做亡国奴,于1941年以借到澳门比赛之机,辗转回到内地。他与家乡人组建了五华足球队。在家门口贴上了一幅对联:"认认真真抗战,随随便便过年。"

1942年,李惠堂到梅县与强民队对垒,结果以1∶3"礼让"强民。第二年,李惠堂邀请香港甲组高手,以"航建队"名义,与强民队比赛。通过这两次比赛,对"足球之乡"梅县的足球运动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尔后,李惠堂到桂林组织广东足球队,参加所谓四省"元首杯"足球赛。他先后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作表演赛和义赛,筹集款项,救济战孤、难民,支持抗日救国。

1947年,李惠堂已经45岁,他在香港参加埠际赛(沪港杯赛的前身),他射出的一个点球被扑中,这场比赛是他的"挂靴之战"。

1948年李惠堂作为教练率中国足球队参加第十四届奥运会足球赛,同年获国际足联国际裁判证书,成为中国第一位获得国际裁判资格的人。1954、1955年率中国台北队夺得第二届、第三届亚运会足球赛冠军。

1954年李惠堂当选为亚洲足球联合会秘书长。1965年,他当选为国际足联副主席,成为在国际足联获得最高职务的中国人。

1966年李惠堂担任亚洲足球协会和世界足球协会的副会长,在世界足坛享有很高的威望。1976年在联邦德国足球杂志组织的评选活动中,他被评为世界五大球王之一。

1979年7月李惠堂因病在香港去世,享年74岁。

踢区长杯足球赛作文

昨日,宝安首届“区长杯”青少年足球联赛在宝安体育中心正式开赛,下午5点半,伴随着一声哨响,在初中女子组比赛中以新安中学6:0战胜上寮学校的比分结束,当日20所学校30支队伍进行的15场小组赛也全部进行完毕。“不少学校都是新组建足球队来参加比赛的,它们与一些老牌的足球特色学校实力差距悬殊,但是小队员们场上都很拼,丝毫不认输。”宝安体校校长彭玉华说。

首次以“区长杯”命名 各街道学校参与热情高

“虽然我们之前每年也都会举办这样常规性的比赛,但是今年以‘区长杯’命名后,大家的参与热情比往年提高了不少,不少学校都是新组建足球队来参加比赛的,以前常规赛只有不到10所学校参加,今年一下子增加到了27所。”彭玉华说,“今年的规模比往年要大很多,总体参赛队员大概有800人,区长也很重视,优胜的队伍将获得有区长亲笔签名的获奖证书。现在国家和广东省都在抓青少年足球教育这一块,广东省也有‘杯’,宝安区一直以来足球这块就比较突出,尤其是女足,办‘区长杯’比赛也是想使我区的足球氛围愈发高涨。”

在昨天进行的比赛中,有些刚组建足球队的学校虽然与一些老牌的足球特色学校实力差距悬殊,但是小队员们丝毫没有气馁,秉持着不抛弃不放弃的比赛精神,将比赛踢到最后。“荣根学校对官田学校和壆岗小学对固戍小学的女子组比赛都踢出14:0的悬殊比分,官田学校和固戍小学的学校队伍都是今年刚来参加比赛的,但是,那些孩子在场上拼得都很卖力,丝毫没有要服输的意思。”

宝安女足教练,同时担任了本次比赛裁判员的张岩说:“其实组织这种青少年的足球比赛,踢得水平高低是次要的,最重要的是营造这种氛围,让更多的孩子可以有热情参与到足球这项运动中来。”

据悉,此次的比赛分为小组赛、半决赛、决赛三个阶段,比赛队伍分为小学、初中、高中三组,其中,初中、小学足球比赛分设男子足球、女子足球项目,小组赛将于9月22日至25日进行,出线的队伍将参加于9月28日、29日举行的半决赛。区长姚任也将莅临决赛现场并为优胜选手颁奖。

恒大的迪力夏提和五小的是一人吗

恒大的迪力夏提和五小的是一人

迪力夏提卡里米江,今年13岁。在7月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杯赛和希望杯国际青少年足球联赛上,他一人打进48个进球,赢得银球奖、金靴奖和未来之星三项最高荣誉,成为当之无愧的娃娃足球明星。

广东省男子足球乙组联赛决赛日前在顺德举行。凭借迪力夏提攻入的唯一进球,恒大足校U15代表队以1比0战胜卫冕冠军广州队,最终以5胜1平的总战绩捧杯,这也是恒大足校自建校以来获得的首个全省比赛冠军。迪力夏提也以7粒进球荣膺最佳射手。

我们有地区性少年足球队吗?比如以学校为单位的,抛开上海,北京等足球强地,其他足球荒漠城市普及了多少

足球地理:深圳足球

像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一样,深圳足球的历史不长,1994年初成立了第一家足球俱乐部———深圳足球俱乐部。当年获得乙级联赛冠军,随后一直在甲B、甲A以及中超征战,2004赛季获得首届中超联赛的冠军。深圳是一座移民城市,深圳队也是一支移民球队,至今队中仍没有本土培养的球员,这不能不算是深圳足球的一个遗憾。

[市长杯打造本土球星]

“市长杯”是深圳中学生足球联赛,这项赛事始于1990年,至今已举办了十五届。深圳有六个区,南山区、盐田区、福山区、宝安区、罗湖区和龙岗区,三十余所学校以区为单位参加预赛,各区的冠军球队参加总决赛,总决赛采取主客场的赛制。

罗湖区的文锦中学男队共获得九次“市长杯”冠军,其中2000年—2003年还获得了三连冠。宝安区新安中学女队曾连续十一届获得“市长杯”冠军,是深圳中学生女足的一支强队。南山区是深圳市足球开展比较好的区之一,今年4月,前深圳队队长范育红牵头成立了南山区青少年足球俱乐部,他出任总经理,并亲自带队,目的是为深圳培养出本土球星。

足球地理:广西足球

广西的北海、梧州都有训练基地,但广西一直没有自己的职业队。只有在2000年时,八一队和广东宏远队分别在柳州和南宁打过一年的主场。在专业足球时代,广西足球水平在国内处于中游,最好成绩是1965年第二届全运会第六名。1994年足球职业化后,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再加上优秀人才外流,广西足球水平急剧下滑。

[U15获全国比赛亚军]

在2004年10月进行的全国U15联赛中,代表广西出战的金嗓子少年足球俱乐部表现出色,获得亚军的好成绩。广西金嗓子U15少年队参加了第一、第二阶段的比赛。在6月第一阶段比赛中,他们被分在了南区芜州赛区,初出茅庐的广西小伙子们不畏强手,一鼓作气取得了该赛区头名,顺利进军全国U15联赛第二阶段的八强战。

9月26日至10月10日,第二阶段比赛拉开战幕,除广西金嗓子少年队外,其余7支球队分别为山东鲁能、河北省体校、陕西国力、大连铁路、广州日之泉、湖北黄鹤楼和江苏舜天。在8支球队单循环的7场比赛中,广西金嗓子少年队取得3胜2平2负积11分的成绩,最终排在山东鲁能之后列该项赛事亚军。

[足校严重萎缩]

广西足球有着良好的群众基础,而且青少年对足球很有热情,但是广西足球的发展现状令人担忧。由于缺乏企业充足的资金扶持,短短几年间,广西拥有的几十家足球学校只剩下两家,一家是坐落在北海的原八一足球学校,另一家就是广西金嗓子青少年足球学校。

七年来,金嗓子青少年足球学校逐渐走上规范办学的道路,而且队中本土球员很多,获得全国亚军的U15队中,大部分球员来自柳州、贵阳等地。现在的广西金嗓子足球学校已经拥有自己的校舍,教学楼、草皮球场等设施一应俱全,在同类青少年足球学校中,教学条件比较优越。

[北海联赛]

北海足球的历史,要追溯到19世纪中后叶。北海开埠后英、法、德、美等七国在当地设立领事馆或办事机构,当地人称为“番鬼佬”的洋人经常在旧海关对面的院子里踢球,使北海成为得足球风气之先的城市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起,获得“广西足球之乡”称号的北海市先后向省级以上足球队输送了过百名队员,80年代鼎盛时期的广西足球队,北海籍球员占了七成。黄峰、黄启能等国脚就是北海籍球员。据不完全统计,市区只有30万人口的北海市,目前登记在册的民间足球俱乐部有48个,足球训练场地超过100处。

30万人口、100多个足球场、100余支业余队,这一组数字足以说明北海的足球氛围。近年来,北海的业余球队自发组织起“北海联赛”,每周末踢一轮比赛。北海没有职业足球,但北海人正享受着足球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