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俄罗斯英国俄罗斯英国球迷大战
2.伦敦奥运会中国篮球队和哪些对一组
3.为什么每次冲在前面骂俄罗斯的都是英国
4.为啥英国和俄罗斯“掐”起来了
俄罗斯英国俄罗斯英国球迷大战
1、俄罗斯会怎样制裁英国?2、俄罗斯国土面积是英国的几倍3、历史上英国与俄国之间发生过战争么?4、俄罗斯和英国的关系5、俄罗斯对英国免签吗俄罗斯会怎样制裁英国?
英国会遭到俄罗斯方面俄罗斯英国的能源制裁俄罗斯英国,同时俄罗斯还会加强对于英国的武力威慑,除此之外,俄罗斯还会中断英国给予乌克兰的帮助。
当英国采取各种行动来表达对于乌克兰的支持后,英国的行为也引起俄罗斯英国了俄罗斯方面的强烈不满,因为英国和乌克兰的关系变得越来越紧密,必然会给俄罗斯的利益带来极大的损害。
一、英国会遭到俄罗斯方面的能源制裁。
在看到英国的行为,损害俄罗斯英国了俄罗斯的利益后,俄罗斯方面必然会发起对于英国的反制,因为只有让英国吸取到足够的教训,才能够让英国停止自己的行为。由于英国非常依赖俄罗斯方面的能源,所以俄罗斯肯定会进一步加大对于英国的能源制裁,因此英国此次肯定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二、俄罗斯会加强对于英国的武力威慑。
虽然从常规军事层面来看,英国的实力并不逊色于俄罗斯,但是俄罗斯掌握的核武器数量要远高于英国,如果俄罗斯采用核武器来威慑英国的话,那么必然会导致英国的局势变得更加不稳定。如果英国政府不想让民众面临恐慌心理的话,那么英国就必须要在乌克兰问题上做出一定的让步。
三、俄罗斯会选择中断英国对于乌克兰的帮助。
由于英国非常重视在乌克兰地区的利益,这使得英国给予了乌克兰很多的帮助,而俄罗斯如果有能力中断英国对于乌克兰的帮助,那么不仅会让乌克兰陷入孤立无援的状态,同时还会导致英国在国际社会上面临非常多的指责以及批评,只要俄罗斯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英国必然会付出极大的代价。
俄罗斯英国我希望各方能够保持克制,千万不要让冲突继续升级,因为一旦发生擦枪走火的情况,必然会引发局部规模的战争出现。
俄罗斯国土面积是英国的几倍大约70倍
俄罗斯国土面积约17098200平方公里
英国国土面积约244100平方公里(包括内陆水域)
历史上英国与俄国之间发生过战争么?英国和俄国在(1853年10月20——1856年)发生过一次战争,史称克里米亚战争。
公元1853年,为争夺巴尔干半岛的控制权,土耳其、英国、法国、等先后向俄国宣战,战争一直持续到1856年,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这就是克里米亚战争。
扩展资料:
当时奥斯曼帝国国力衰落,俄国认为这是扩大自己在欧洲势力的绝好机会,尤其是它获得一个通向地中海和占领巴尔干半岛的好机会。
奥斯曼帝国在巴尔干半岛上的统治此时显然摇摇欲坠,而俄国则争取获得对恰纳卡莱海峡和伊斯坦布尔海峡的控制。英国和法国反对俄国的扩张,它们不希望俄国获得这些战略要地,以维持英法他们自己在东南欧的势力和利益。
俄军开入多瑙国家。1853年10月16日,奥斯曼帝国向俄罗斯宣战。1854年底英国和法国对俄罗斯宣战,战争升级。1855年1月16日,皮德蒙特-萨丁尼亚加入战争。1855年9月3日,英法联军在围攻349日后占领塞瓦斯托波尔。俄军战败。
1856年3月30日,奥斯曼帝国、俄罗斯、萨丁尼亚、法国、英国、奥地利和普鲁士签署巴黎和约正式结束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放弃占领地区,奥斯曼帝国的领土得到各国保证,黑海内不得驻军。
参考资料:
对于英国而言,最尴尬的国情莫过于:秦桧都有仨朋友,而英国却没有。作为国际社会的“共享宿敌”,英国和中俄德法等国都常年保持着敌对关系,是很多国家都咬牙切齿的存在。
_
而在这些国家中,俄罗斯对英国的仇恨尤其“热烈”,是名副其实的“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
话说虽然凛冬将至,但东南亚却依然是一派热闹的景象。在柬埔寨承办了“一届更比两届强”的东盟第40届和第41届峰会后,印度尼西亚举办的20国集团***峰会又紧随其后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作为“七国集团”、“金砖五国”、7个重要经济体及欧盟组成的国际经济合作论坛,二十国集团几乎囊括了世界所有强国,其人口多达40亿,GDP总量更是占到了全世界的90%,其影响力可想而知。
而因为所有大国都位列其中,所以英国和它的宿敌们自然免不了在峰会上狭路相逢。对此,已经“登基”达21天的苏纳克,虽然理论上早已过了“新官上任三把火”的年纪,却总想着再接再厉,冒着睡觉尿床的风险在20国集团峰会上继续煽风点火,具体来说就是纠集自己的狐朋狗友们一拥而上地“圈踢”俄罗斯,让俄罗斯在热闹的峰会中体会到形单影只的孤寂。
_
作为美国昔日的大爷今日的大孙子,苏纳克政府深知美俄势不两立,想要给美国排忧解难,不让劳心费力,英国必须前赴后继,让美国看到英国马前卒的强悍实力。
事实证明,英国的努力,美国大爷都看在眼里,心里早已忍不住要给英国数不清的口头奖励。但安抚了苏纳克以后,转身就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同框”,让英国的努力前功尽弃。
面对美国和俄罗斯的“逢场作戏”,英国没有自暴自弃,反而更加努力。不过它没有检讨自己,也没有和美国置气,反而认定俄罗斯使用了阴谋诡计,于是与俄罗斯更加势不两立。
那么,很多人就奇了怪了,世界这么大?为何非要和俄罗斯过不去?难道俄罗斯偷喝了你们家的威士忌?
这似乎是一个说来话长的问题,但在静夜史看来,英国之所以总是和俄罗斯过不去,根本原因在于以下三个原因,即:
_
1、海权陆权的天然对立
英国与俄罗斯的最大区别在于:英国是海权国家,而俄罗斯是陆权国家。
不同的国情,导致的是南辕北辙的发展路线。在输掉英法百年战争后,英国失去了在欧洲大陆上的所有势力范围,彻底成为名副其实的岛国。
相比于大陆国家,岛国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四面环水。在生产力极其低下的古代,海洋不仅是保护岛国的天然屏障,更提供了比土地更丰富的资源。
对于英国而言,虽然浅浅的英吉利海峡根本挡不住罗马人及日耳曼人的入侵,事实上作为今日英国人主体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就是日耳曼人的分支。
但相比于其它欧洲大陆国家,英吉利海峡很多时候是难以逾越的天堑,甚至拿破仑帝国和纳粹德国都无法逾越,这让英国大部分时间里,无需像法国等欧洲大陆国家一样,为国土安全“无年不战”。
_
而腾出来的精力,则可以“猥琐发育”,比如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及工业革命,在世界范围内建立其面积达330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殖民地,成为如假包换的“日不落帝国”。
空前广阔的“国土”,不仅令英国具备了国际视野,更在得失方面表现得相当“豁达”,比如英联邦的解散,与美国关系的换位,这在客观上保存了英国的国际影响力。
相比之下,俄罗斯作为陆权国家,因为东欧平原深居内陆且一马平川无险可守,所以当俄罗斯在1480年挣脱金帐汗国统治自立门户,就开始了疯狂的领土扩张。
因为继承了蒙古“噬土成性”的基因,所以俄罗斯的领土扩张一旦开始就一发不可收拾,在领土面积足够国土安全需要之后,俄罗斯又在彼得大帝遗嘱的指引下,开始了“走向四大洋”的前赴后继,领土在400多年时间里猛增400多倍,从东欧平原一隅的小国一跃成为地跨亚欧美三大洲的大帝国。
_
由于领土的扩张伴随的是对周边国家和民族的生吞活剥,所以除了被消灭的国家和民族,幸存的周边国家无不对沙俄深恶痛绝。
理论上说,英国这个海权帝国和俄罗斯这个陆权帝国应该大路朝天,各走一边。但问题是,历史上的英国作为超级大国,想要的是称霸全世界。而沙俄志在“走向四大洋”,大行其道的“大俄罗斯”主义又试图凌驾于所有国家和民族之上,所以英俄狭路相逢是历史的必然。
除了殖民扩张时,两国在北美洲和中亚分别遭遇,最终分别以沙俄将阿拉斯加卖给美国和阿富汗被迫在沙俄和英属印度间保持“中立”结束。英俄两国也在其它方向展开了惨烈厮杀,比如1853年英国纠集法国等欧洲国家围殴沙俄,1902年英国与日本结盟并在1904年支持日本挑战沙俄,将沙俄逐出东北,迫使其臭名昭著的“黄俄罗斯”计划彻底破产。
可以说,因为同样有着称霸全球的目的,所以英国与俄罗斯天然对立。
时至今日,虽然英国殖民地早已丧失殆尽,俄罗斯也经历了苏联解体的猛烈冲击,但“老子当年”的共同记忆,让两国总能情不自禁地扭打在一起。
_
2、离岸平衡的现实考虑
英国深知,英吉利海峡虽然能阻挡拿破仑和,但却无法回避欧洲大陆各国对英伦三岛虎视眈眈的眼神。所以在几百年的日子里,英国除了纵横五大洲四大洋疯狂扩张殖民地,就是充分发扬“离岸平衡手,大陆搅屎棍”的精神,让欧洲大陆各国彼此“内耗”,然后当治疗它们内耗的“二舅”。简称调停。
为了实现这一目的,英国从来没有所谓的底线,唯一的要求就是谁强揍谁,不分对手是谁。
而很遗憾,沙俄就是个很强大的存在。相比于法国普鲁士等欧洲国家,沙俄最大的特点就是领土面积特别广阔。
得益于陆权国家的区位,沙俄的殖民地与本土紧密相连,再加上沙俄自古以来“留地不留人”的殖民政策,以及苏联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的历史机遇,俄罗斯得以在英国等西方国家殖民体系分崩离析时,基本保留了殖民体系的主体。
_
虽然俄罗斯的领土大部分都在乌拉尔山脉以东的亚洲,但沙俄却始终以欧洲国家自居。从沙俄与瑞典展开大北方战争开始,俄罗斯就开始了一发不可收拾的“一路向西”,并深度参与欧洲事务,尤其是消灭拿破仑帝国捍卫欧洲的传统秩序。
因为拿破仑帝国极盛一时,所以在组建一次次的反法同盟时,早已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英国不惜与农奴制为支撑的沙俄并肩作战。
不仅如此,在两次世界大战中,因为德国第二帝国和第三帝国的极盛一时,英国与俄罗斯又先后选择了_力同心。
但英国做梦也没有想到,当年克里米亚战争的酣畅淋漓,会让一败涂地的沙俄开始了废除农奴制并发展资本主义的努力;想不到日俄战争的暴击,客观上加剧了沙俄社会的矛盾并导致沙俄帝国在一战期间分崩离析;更想不到苏联。在经历了苏德战争的残酷洗礼,以及美英联军的大力支持后,会在短短数年时间里脱胎换骨,并在二战后一跃成为超级大国并与美国并驾齐驱。
_
所以当俄罗斯鹤立鸡群,完全打破了欧洲大陆的所谓均势时,就注定成了英国的一生之敌。
3、国际环境的身不由己
第二次世界大战最大的后果之一,就是让作为昔日国际政治舞台中心的欧洲彻底被边缘化,不得不在美苏争霸的夹缝中艰难求存。
为避免被美苏撕扯到衣不蔽体,法德两国在收了美国“马歇尔计划”的红利,并不得不团结在以美国为核心的“北约”周围后,决心放下历史恩怨走向合体,并联袂领导西欧一体化的复兴大计。
对此,英国表示不屑一顾并坚信跟着美国有肉吃。但奈何美国最喜欢敲打小弟尤其是越亲近却不见外,所以战后的英国被美国算计得完全没了脾气,不得不在1973年低三下四地加入了欧共体。
_
而这样的“权宜之计”也注定了英国不可能成为西欧一体化的主力。所以当1991年苏联解体,国际关系发生剧烈变化,尤其是欧盟和美国矛盾日益激化的情况下,英国在美国挑逗下与欧盟“割袍断义”并最终与欧盟分道扬镳也就不足为奇。
而当英国脱欧,也就失去了所有的退路,不得不为了美国的利益至不渝。而美国不仅看不惯俄罗斯,更看不惯欧盟,所以脱欧后的日子里,英国除了应对国内纷繁芜杂的事务尤其是首相的走马轮换,更要“对付欧盟”和“对抗俄罗斯”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
可以说,美国和俄罗斯哥俩好可以,哪怕同床共枕也没事,但作为美国“亲狗腿子”的英国不行,反俄反欧盟的立场一定要坚定。所以无论是破坏克里米亚大桥还是在北溪管道上使坏,英国都已经放下了所有“矜持”,誓要和俄罗斯打得地覆天翻。
可以说,英国与俄罗斯的不共戴天绝非偶然,而是一系列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这种难解难分的矛盾,也在导致两败俱伤的同时,更让英国的衰落一发不可收拾。
俄罗斯对英国免签吗俄罗斯对英国不免签。
2019年俄罗斯游客可以免签访问世界上119个国家,包括几乎所有的南美洲国家,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土耳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韩国,一些东南亚国家和其他国家。
与去年相比,俄罗斯在排名中排名第48位。俄罗斯联邦公民可以免签去到世界119个国家。这个数字低于乌克兰(免签128个国家,第41位),但高于白俄罗斯(免签77个国家,第66位)。
从排名来看,日本是被免签最多的国家,其公民可免签前往190个国家和地区。新加坡和韩国(免签189个国家)并列第二名,并列第三名是德国和法国(免签188个国家)。美国和英国并且排名前五,这两个国家的公民可以免签前往世界185个国家。
_
伦敦奥运会中国篮球队和哪些对一组
B组 西班牙 澳大利亚 巴西 中国 英国 俄罗斯 伦敦奥运男子篮球比赛B组具体赛程—— 均为北京时间 7月29日18:15-20:00 男篮小组赛 巴西 VS 澳大利亚 7月29日23:45-30日01:30 男篮小组赛 西班牙 VS 中国 7月30日03:00-04:45 男篮小组赛 俄罗斯 VS 英国 8月1日16:00-17:45 男篮小组赛 中国 VS 俄罗斯 8月1日18:15-20:00 男篮小组赛 澳大利亚 VS 西班牙 8月1日23:45-2日01:30 男篮小组赛 英国 VS 巴西 8月3日18:15-20:00 男篮小组赛 澳大利亚 VS 中国 8月3日23:45-4日01:30 男篮小组赛 巴西 VS 俄罗斯 8月4日03:00-04:45 男篮小组赛 西班牙 VS 英国 8月5日18:15-20:00 男篮小组赛 俄罗斯 VS 西班牙 8月5日23:45-6日01:30 男篮小组赛 中国 VS 巴西 8月6日03:00-04:45 男篮小组赛 英国 VS 澳大利亚 8月7日16:00-17:45 男篮小组赛 澳大利亚 VS 俄罗斯 8月7日23:45-8日01:30 男篮小组赛 英国 VS 中国 8月8日03:00-04:45 男篮小组赛 西班牙 VS 巴西
为什么每次冲在前面骂俄罗斯的都是英国
“伦敦格勒”潜藏危机, 地缘冲突难以调和。
英国和俄罗斯的关系骤然降至冰点,西方阵营对俄罗斯展开“围剿”,媒体惊呼“新冷战”降临……一起扑朔迷离的毒杀案掀起东西方地缘政治纷争,而这样的场景却让人有些恍惚。
2013年,当俄罗斯流亡大亨别列佐夫斯基被发现在伦敦寓所的浴室后(当时鉴定为自杀),英国《每日电讯报》警告说“如果不是007小说,就是新冷战”;2006年,当俄罗斯前情报人员利特维年科中毒身亡后,“冷战再现”的标题同样出现在英国报纸上。为什么总是英国?为什么那么多俄罗斯流亡人士、寡头、前特工扎堆英国?
“这里聚集着的朋友和前朋友、敌人和盟友”
2004年12月的一天,俄罗斯联邦安全局拘捕了一名刚从英国回国的前特工。他们想知道,此人是否已经变节。结果发现,这名曾经的“爱国者”早在1995年就多次跟英国外交官和特工会面。约6年后,美俄达成一项交换被捕间谍的协议,在英国的要求下,这名前特工重获自由,来到了英国。
斯克里帕尔父女
这个人就是斯克里帕尔——因被而引发英俄近日互逐23名外交官。而在2010年和他同机被送到英国的,还有一个人——伊戈尔·苏佳金。这名核物理专家如今在伦敦一家智库从事俄罗斯政治研究,从“理科”彻底转成“文科”。如果不熟悉当年历史,很难想象这位学者曾被控把机密军事数据交给美国人。
说起英俄为何常常交恶,不得不说这些卷入英俄之争的人。他们躲在英国,虽然不少人很低调,但仍是一个十分突出的群体。他们中相当大一部分都被插上“流亡者”的标签。其中,有前述卷入情报战的人,也有民权人士——最著名的当数弗拉迪米尔·布科夫斯基。他在苏联时期多次因宣传西方民主而被捕,后在苏联与西方交换时来到英国。苏联解体后,他又因对叶利钦政府指手画脚而被俄拒绝入境。
此外,还有俄罗斯流亡寡头、车臣以及富豪移民等不同背景人士。据路透社报道,一些俄罗斯富人表示,他们来英国是因为与克里姆林宫反目,例如2010年被解除莫斯科市长职务后,卢日科夫以担心人身安全为由与其家人迁居伦敦。去年12月,卢日科夫的妻子、俄罗斯女首富巴图林娜成为一个慈善机构的负责人。
当然,“流亡人士”并不能概括所有在英俄罗斯人。有统计称,在英国的俄罗斯人至少有30万,其中伦敦超过两万,以至于它被称为“伦敦格勒”或“泰晤士河上的莫斯科”。他们中不仅有寡头富豪,也有俄罗斯特工、前特工、政客及各类专业人士等。其中,最受关注的是俄罗斯富豪。据报道,在美国财政部1月公布的96名所谓俄罗斯寡头名单中,约10%至15%与英国关系密切。
“伦敦格勒”最著名的居民包括切尔西俱乐部老板阿布拉莫维奇和阿森纳俱乐部大股东乌斯马诺夫等。英国《卫报》18日称,阿布拉莫维奇曾担任位于俄东部偏远地区的州长,乌斯马诺夫在索契冬奥会或2018年世界杯的体育场馆建设方面发挥作用。据说一些寡头还为莫斯科提供其他服务,比如为极右运动提供资金、赞助反欧盟智库和出版物等。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正如一名外来移民所描述的,来度假的俄政客可以与在反集会上发言的异议小说家悠然地聚餐”,澳大利亚《悉尼先驱晨报》近日的一篇文章写道:“很多的朋友和前朋友、敌人和盟友聚集在这块热钱之地。”
伦敦成了俄罗斯人的“安全港”,为什么?
从历史看,伦敦历来是世界各国精英和富人移居的目的地之一。伦敦受益于源源不断涌入的超级富豪——周期性前来又离开的美国银行家、上世纪70年代的阿拉伯酋长、80年代的日本人。上世纪90年代,俄罗斯国内一片混乱,有人失去所有,有人顷刻暴富,而伦敦是他们眼中的安全港。
相比欧洲其他国家,英国有许多优势。首先“入门”简单,英国对外来投资移民持开放态度,以前只需要购买价值超过100万英镑的公债等,就能取得永久居留权及英国籍。而且英国有许多国际性私立贵族学校,有利于子女教育。此外,具有殖民历史的英国对移民较为开放,文化更为多元。
英国资深媒体人克文廷·皮尔曾说:“英国物权法是很多国内法律条文的引用基础。不少俄罗斯商人赚的钱来路不明,为了保护这些财产,他们将财产转移到英国,希望借此将以前获取的财富合法化。”英国给提供庇护的政策也较为宽松。过去10年,英国给予大批的批评者政治庇护。当然,不只俄罗斯人,像泰国前总理他信和英拉等也都选择英国避难。
那么,俄罗斯人为何受伦敦欢迎?首先是因为“钱”。为迎合俄罗斯寡头的需求,在伦敦,一批批管家、建筑师、会计师、律师、内部装修设计师、私教和家政人员出现。但最主要的“服务商”是英国政府。
美国《国际商业时报》16日称,确保俄罗斯富豪的钱持续流入伦敦是英国大臣们的首要考虑,英国多达三成的企业律师靠帮俄罗斯寡头处理财务以及他们代价高昂的离婚案件赚钱。无论这些富人背景是否清白,他们购置豪宅,将子女送进私立学校,支撑着伦敦的奢侈品商店和高端餐馆。就在前不久,英国媒体爆料称,自2010年以来英国执政的保守党接受了300万英镑俄寡头捐款。
伦敦反洗钱专家波里索维奇18日撰文称,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些寡头是伦敦“模范公民”。他们向社会慈善机构捐钱,赞助艺术并为教育机构提供资金。2016年,乌斯马诺夫在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捐赠榜上跻身最慷慨的10名慈善家行列。阿布拉莫维奇是“圆梦”慈善机构的最大捐赠人。
收容具有复杂政治背景的人物对于英国的政治外交也有大价值。英国一向把俄罗斯流亡势力看作遏制俄罗斯的一张牌,英国政府、议会和媒体经常批评俄罗斯在车臣糟糕的人权记录,认为俄罗斯缺乏民主、人权和法治的环境。至于俄罗斯前情报人员,由于他们熟悉俄罗斯国内政治生态环境,熟悉俄联邦调查部门的内外运行机制,对俄罗斯的渗透破坏作用非常强。
一起毒杀案“戳破”英俄关系
“过去20年,腰缠万贯的俄罗斯寡头已经成为英国‘一道固有风景线’。”《卫报》18日的一篇文章描述说:“他们乘私人飞机飞来飞去。他们有时尚模特相伴。他们被私人保镖簇拥。他们的粗俗无礼和口音暴露了他们的来历——他们来自严寒之地。”
在英国媒体上,俄罗斯人的形象并不好,而英国吸纳他们也一直引发争议,甚至有批评将英国比作俄罗斯外流资金的“皮条客”。一些人认为,俄罗斯富豪并不像某些评论员所说的有价值,他们对英国经济并不至关紧要。
今年初,英国打击外国涉贪人员的“不明财产法案”生效,一些俄罗斯寡头希望能够回国。据路透社报道,莫斯科一家咨询公司负责人表示,无法保证这些寡头将钱带回俄罗斯就会受到欢迎,“他们将成为英国政府制裁的目标,他们也绝对得不到俄罗斯同情,因为他们将钱带走并花在国外”。
这些寡头的处境折射了英俄关系的变迁,而过去十多年多起触发英俄“新冷战”的案件显示两国关系的复杂性。许多观察家认为,伦敦与莫斯科的关系一直处于2006年利特维年科中毒案的阴影中。去年底英国外交大臣表示要与俄罗斯实现关系正常化,但如今一起案件一下就戳破了两国相安无事的表象。
没有哪个欧洲大国像英国这样与俄罗斯关系如此糟糕。《柏林日报》称,对德国来说,俄罗斯在民主和人权上并不符合西方标准。但俄罗斯是欧洲的合作伙伴,柏林希望与其加强在政治和经济上的合作。法国的想法类似。“与柏林和巴黎的矜持相比,伦敦显然较为强硬。”
俄罗斯“今日经济”17日称,长期以来,英俄关系不佳,苏联时期就是如此。近年来,在西方国家遏制俄罗斯的行动中,英国人一直冲在前面。文章称,英国在各起重大政治军事事件中都紧跟美国,这次也是受美国唆使。
中俄战略协作高端智库常任理事王海运接受环环(ID:huanqiu-com)采访时说,无论是冷战时期还是冷战后,英国一直是美国忠实的“小兄弟”,这次事件背后是不是有美国参与还不敢断言。但英国没有拿出足以服众的证据,而只是怀疑就出这么重的手,显然是不正常的。
“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就像一个恶性循环,尤其是俄英关系。”德国《西部日报》称,随着英国“脱欧”,英国将更靠近美国,英俄关系未来将更为复杂。
为啥英国和俄罗斯“掐”起来了
那是因为英蝈近些年弄了全电推进的45型驱逐舰和大型航母,腰杆子又硬了起来。加上俄子这些年比较缺小钱钱,只顾得上发展核潜艇,水面舰艇基本上停顿了下来,让人感觉俄子好像不行了一样,其实不然,只不过是他缺钱,很多项目的东西不能及时更新,像航母啦大驱啦都没有建造新一代战机也一拖再拖,但这不代表俄子就真的不行了。他们的北风之神级战略核潜艇已经超过了美蝈的俄亥俄级,即使美国最牛的海狼级攻击核潜艇也比不上俄子的亚森级,但是潜艇没有航母驱逐舰战斗机这么显眼,要低调的多,别说英蝈,咱们也有大把的人以为自己已经超越了俄子呢!呵呵,要是俄子有了钱,他们这些年做的技术储备研究,立马就能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