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世界杯上有争议的入球有哪些?
2.法国VS克罗地亚哪个能赢
3.什么是帽子戏法,世界杯上都有谁表演过?
4.足球惨案有哪些?
5.世界杯VAR正确率高不高?
6.2006世界杯每场裁判名单
世界杯上有争议的入球有哪些?
世界杯历史上有争议性的入球如下:
一、史上最大的入球悬案(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
赫斯特在1966年世界杯决赛中的入球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球,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使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推断此球到底是否越过门线。英格兰与联邦德国在决赛中狭路相逢,双方在90分钟的比赛中斗得难解难分,比赛被迫拖入加时赛。加时赛第11分钟,英格兰前锋赫斯特禁区内拔脚怒射,皮球击中球门横梁,在门线附近弹地后飞出。主裁判也难以判断球到底有没有越过球门线。最终认定进球有效的是巡边员巴拉莫夫,他坚定地认为球已经过线。失球后的联邦德国队军心涣散,无力挽回颓势,最终英格兰成功登顶。
二、上帝之手(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在英国人看来,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败坏了自己在场上的超人才华;而对于阿根廷球王的追随者而言,他们更愿意将这次手球破门看作老马灵光一闪的智慧结晶。无论如何,英格兰和阿根廷的这场八强赛注定成为间杂着精彩和争议的经典战役。比赛进行到第51分钟,阿根廷中路进攻配合,英格兰后卫霍格解围失误皮球高高飞起落向小禁区前,英格兰门将希尔顿出击摘球,身材明显处于劣势的马拉多纳跳起伸出左先一步将球拍入网内。让英国人愤怒的还有马拉多纳事后的态度,他说出了那句名言——“这是上帝之手”。
三、又是裁判惹的祸(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这次做出奇怪判罚的是主裁判坎迪尔。东道主墨西哥遭遇萨尔瓦多队,比赛进行到上半时44分钟,萨尔瓦多在本方半场获得任意球机会,但一位墨西哥球员却将球往地上一按立即发动快攻偷袭得手。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主裁判坎迪尔居然认可了这粒进球。坎迪尔的判罚引起了萨尔瓦多球员的强烈抗议,他们拒绝继续比赛。观众只看到主裁判不断将球摆在中圈,萨尔瓦多球员不断拒绝开球,在主裁判第三次摆球后,萨尔瓦多一名球员愤怒地将球踢向看台。面对这样的挑衅,主裁判表现出良好的应变能力,直接鸣哨结束上半时比赛。受到巨大打击的萨尔瓦多球员在剩下的45分钟内无心恋战,比赛最后以0比4收场。
四、到底用谁的球?(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首届世界杯并未得到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响应,仅有四支欧洲球队远征乌拉圭参加了此次比赛。决赛也成为了南美内战:阿根廷和乌拉圭争夺冠军。决赛让所有人变得疯狂,两支球队都希望用自己国家的比赛用球。争执直到赛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组织者最终不得不决定上下半时分别使用两个国家的用球。上半时阿根廷队2比1领先,下半时乌拉圭在换上自己熟悉的皮球之后连入三球,最终4比2夺冠。
五、裁判离奇的改判(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科威特队的世界杯初体验就遭遇了一桩离奇事件。在与法国队的比赛中,法国队吉雷瑟的一个进球,引起了科威特队的。他们声称球员们是因为听到了来自看台的哨音,认为是裁判鸣哨,所以才停下来任由对手进攻的。本场比赛的主裁斯图帕尔遭到了球员的围攻质疑,一位科威特王室成员也从看台走入场内要求其宣布入球无效。科威特领队阿尔沙巴赫则在边线处高声喊叫队员离场罢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斯图帕尔最终真的宣布入球无效,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六、圣地亚哥之乱(1962年智利世界杯)
在东道主智利与意大利的比赛中,双方球员在场上粗野的动作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圣地亚哥之乱。比赛开始不久,意大利球员费里尼因对智利队兰达实施报复性蹬踏举动,被英国裁判肯·阿什顿罚下,但愤怒的费里尼长时间拒绝离场,这让比赛被迫中断了8分钟。随后智利队球员桑切斯在被踢之后掌掴马里奥·大卫,主裁判却无所表示,反而在骚乱发生之后将大卫逐出场。此后的比赛中意大利球员马斯奇奥又被对手粗暴地撞碎鼻梁骨,0比2失利并不是意大利队的最后厄运,他们在比赛结束离场之后又一次遭到了智利球迷的暴力攻击。
七、海地兴奋剂丑闻(1974年联邦德国世界杯)
1974年海地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然而他们却为世界杯历史上带来了第一位使用兴奋剂的球员。在与意大利的比赛中,海地队有着出色的表现,但赛后海地球员恩斯特·简·约瑟夫药检呈阳性,成为世界杯兴奋剂第一人。由于当时海地正处于杜瓦列尔统治之下,不正常的政治空气也弥漫在球队中。约瑟夫在药检事发之后便在训练营中受到了领队的体罚,尽管他试图寻找中立媒体公开自己的遭遇,但最终他依然被带回国内,向当政者交代自己的“严重问题”。
八、默契球的“鼻祖”(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联邦德国与奥地利的比赛成为最难看的一场比赛。两队的球员大部分时间在场上散步,最后两队很有默契的打成1比0,顺利挤掉阿尔及利亚,双双小组出线。当然至今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两支球队赛前计划好了这一比分,但场上球员的表现证明了一切。很多德国球迷对这样的胜利感到羞耻,看台上一位情绪激动的年轻人甚至当场焚烧了一面德国国旗。
九、难以令人信服的冠军(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
1978年世界杯的八强战还是采用小组单循环赛制,只有小组第一才有资格进入决赛,阿根廷与巴西、波兰和秘鲁分在一组。循环赛最后一轮阿根廷6比0大胜秘鲁,以净胜球优势压倒巴西进入决赛,并最终捧杯成功。事后,外界披露阿根廷在赛前对秘鲁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援,当然,人们仅从比分上就已经有足够理由怀疑阿根廷净胜球优势的可疑性。
法国VS克罗地亚哪个能赢
法国VS克罗地亚,法国能赢:法国在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中,以4比2战胜克罗地亚。
北京时间2018年7月15日晚23点,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决赛在莫斯科卢日尼基体育场打响,法国队与克罗地亚队上演巅峰对决。上半场比赛,曼朱基奇自摆乌龙,佩里西奇扳平比分但随后禁区内手球,裁判通过VAR技术判定点球,格列兹曼主罚命中,半场战罢,法国队暂时2-1领先。下半场博格巴和姆巴佩先后进球,曼朱基奇抓住洛里失误扳回一城,最终法国队4-2击败克罗地亚,自1998年之后,历史上第2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法国队和克罗地亚队历史上共交手5次,法国队以3胜2平,打进9球失2球的成绩占据优势。在世界杯比赛中唯一一次交手是在1998年半决赛,当时达沃-苏克打进1球,图拉姆梅开二度,法国最终2-1逆转取胜。上一次正式比赛交手是在2004年欧洲杯小组赛,法国和克罗地亚2-2打平。而法国上一次和克罗地亚交手,则是在2011年3月的热身赛,当时两队0-0闷平。
本届世界杯,法国队小组赛力克澳大利亚、秘鲁,末轮战平丹麦以C组第一的身份晋级淘汰赛,随后连续击败阿根廷、乌拉圭和比利时打进决赛,这是法国队历史上第3次闯入世界杯决赛,1998年当时3-0击败巴西夺冠,2006年点球大战负于意大利获得亚军。而克罗地亚小组赛连续击败尼日利亚、阿根廷和冰岛,以D组第一的身份晋级。在淘汰赛阶段面对丹麦、俄罗斯都是鏖战至点球大战,最终胜出,半决赛对阵英格兰,克罗地亚加时赛绝杀对手晋级。
第17分钟,法国队首开纪录,格列兹曼禁区前右侧被布罗佐维奇从背后踢倒,裁判判罚任意球,格列兹曼将球开至禁区内,曼朱基奇头球自摆乌龙,1-0,这是世界杯决赛历史上第一粒乌龙球。
第21分钟,坎特后场防守犯规,莫德里奇将球开入禁区中路,克罗地亚中卫维达头球攻门将球顶高。
第24分钟,曼朱基奇右边路传中,拉基蒂奇禁区左肋左脚凌空打门放了高炮。
第27分钟,坎特从身后绊倒了带球策动反击的佩里西奇吃到黄牌。第28分钟,克罗地亚扳平比分,维达禁区内回传,佩里西奇面对坎特右脚拉球过掉法国后腰,左脚打门得手,1-1。佩里西奇在2届世界杯中已经打进了5粒进球,仅次于国家队队史历史第一射手达沃-苏克。而在大赛决赛阶段,佩里西奇累计打进7球助攻4次,是克罗地亚队内制造进球最多的球员。
第35分钟,马图伊迪禁区内争抢头球后蹭,佩里西奇手球,法国队球员集体投诉,裁判通过VAR技术回放判罚点球,佩里西奇成为历史上第二位在世界杯决赛中既进球又送给对手点球的球员,上一位是2006年的马特拉齐,而两粒点球都是法国队获益。格列兹曼操刀左脚打门,苏巴西奇判断失误,皮球飞入球门左下角,法国队2-1领先。
第41分钟,卢卡斯-埃尔南德斯防守雷比奇犯规吃到黄牌。第43分钟,帕瓦尔头球解围没有将球踢远,洛夫伦禁区左肋小角度右脚抽射打在后卫身上被挡。
上半场补时3分钟,第46分钟,拉基蒂奇开出前场左侧角球,维达头球攻门将球顶偏。
此后双方再无建树,半场战罢,法国队暂时2-1领先。
下半场异地再战,双方都没有做出换人调整。第47分钟,吉鲁禁区前回传,格列兹曼领球左脚抽射,苏巴西奇将球没收。1分钟后,拉基蒂奇反击中直塞,雷比奇禁区左肋左脚打门被洛里单掌将球托出横梁。
第50分钟,莫德里奇开出前场右侧角球,法国队后卫将球解围,弗尔萨利科禁区外抢到第二点重炮轰门将球打偏。第52分钟,姆巴佩接到博格巴长传球,右路生吃维达,禁区右肋小角度右脚打门被苏巴西奇用身体封出。
1分钟后,有4名球迷冲入场内,裁判暂时终止了比赛,安保人员上前将4人带走。
第55分钟,恩宗齐上场换下吃到1张黄牌的坎特。第59分钟,法国队扩大比分,姆巴佩右路突破传中,克罗地亚后卫解围没有将球踢远,格列兹曼护球随后回传,博格巴右脚第一次打门打在后卫身上被挡,左脚跟进低射破门,3-1。
第65分钟,法国队锁定胜局,卢卡斯-埃尔南德斯左路横传,姆巴佩右脚抽射破门,4-1。
第69分钟,克罗地亚扳回一城,洛里后场玩火被曼朱基奇断掉破门,4-2。
第73分钟,马图伊迪被托利索换下。第77分钟,拉基蒂奇禁区前左脚打门打偏。第81分钟,吉鲁被费基尔换下,法国队用完常规时间内三个换人名额,克罗地亚队用皮亚察换下弗尔萨利科。第89分钟,拉基蒂奇禁区前右脚打门,皮球高出横梁。
下半场补时5分钟,此后双方再无建树,最终法国队4-2击败克罗地亚队,历史上第2次获得世界杯冠军。
什么是帽子戏法,世界杯上都有谁表演过?
在现代足球中,一个球员在一场比赛中独中三元被称作“帽子戏法”,英文为“Hat-trick”。 “帽子戏法”的来历 这个说法源于19世纪70年代在英国广为流行的板球比赛。板球和美国的棒球相似,都要求投球手投掷的速度越快越好,对方击球越远越好。自有板球以来,凡进板球场观赛的球迷都严格遵守着一条规矩:一迈进球场大门便须脱帽,这意味着对球场上所有球员、裁判和观众的尊重。因此,帽子就代表了尊重。一般说来,如果一名投球手连续投出3个好球而将对方3名球员淘汰出局,是件相当神奇的事。板球俱乐部碰到这样的情况,便授予那个投手一顶帽子,作为一种至上的荣誉象征。简言之,“帽子戏法”的本意就是板球手连续用3个球得分而获得一顶帽子鼓励,这个词19世纪70年代才出现在印刷品中的。 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赛中,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以上个球。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连入三球,淘汰了法国队,《贝利自传》将此次辉煌辟为一章节,题目就叫“帽子戏法”。 另外,“帽子戏法”的应用范围也不限于体育领域,人们还用它来形容任何连续3次的成功。“帽子戏法”的说法,在中国流行较晚,大约始于中译本《贝利自传》的问世。例如前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三度竞选连获成功,这史无前例的成就,美国《时代周刊》当时称之为“玛格丽特·撒切尔帽子戏法”。
足球世界杯历史上的“帽子戏法” 下面列举出一些足球世界杯历史上的帽子戏法:
1、巴西的贝利(1958年世界杯半决赛胜法国);
2、葡萄牙的尤西比奥1958年世界杯1/4决赛胜朝鲜4-3,打进4球);
3、英格兰的杰夫·赫斯特(Geoff Hurst,1966年世界杯决赛胜德国);
4、德国的盖德·穆勒(Gerd Muller,1970年世界杯5-2胜保加利亚,3-1胜秘鲁,两次);
5、意大利的保罗·罗西(Paolo Rossi,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胜巴西);
6、匈牙利的拉兹罗·基斯(Laszlo Kiss,1982年世界杯小组赛10-1胜萨尔瓦多);
7、阿根廷的加布里埃尔·奥马尔·巴蒂斯图塔(Gabriel Omar Batistuta,1994年世界杯4-0胜希腊,1998年世界杯5-0胜牙买加,两次);
8、德国的米罗斯拉夫·克洛泽(Miroslav Klose,2002年世界杯小组赛8-0胜沙特阿拉伯)。
足球惨案有哪些?
1902年4月5日,苏格兰格拉斯哥 --- 当苏格兰国家队与英格兰国家队进行一场国际比赛时,艾博罗克斯公园球场的西看台突然倒塌,导致25人亡517人受伤。虽然那场比赛以1-1结束,但国际足联官方记录中并未收录该场比赛结果。
1946年3月9日,英格兰博尔顿 --- 当博尔顿流浪者队与斯多克城队进行一场英国足总杯比赛前,伯顿公园球场的一面围墙倒蹋,引起球迷惊乱并造成33人亡、400多人受伤。
1955年3月30日,智利圣地亚哥 --- 在南美足球锦标赛决赛中,阿根廷队1-0击败东道主智利队,结果引发球迷骚乱,70,000名球迷被困体育场、6名球迷亡。
1964年5月24日,秘鲁利马 --- 在奥运会足球预选赛中阿根廷人在秘鲁国立体育场击败秘鲁队,因裁判在比赛结束前2分钟吹罚秘鲁队的进球无效,引发大规模球迷骚乱,酿成318人亡、500多人受伤的惨案。
1968年6月23日,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 --- 在博卡青年队与河床队比赛结束后,急于退场的球迷因不知情而涌向一个被关闭的出口,结果74名球迷被挤、150多名球迷被挤伤。
1971年1月2日,苏格兰格拉斯哥 --- 在艾博罗克斯体育场,临近凯尔特人队与流浪者队比赛结束之时,因球迷挤压导致栅栏倒蹋,造成66人亡、140多人受伤。当时部分正在退场的球迷与另一群因听说流浪者队打进一球将场上比分扳平而返回球场的球迷挤到了一块。
1971年3月4日,巴西萨尔瓦多 --- 因球迷冲突造成球场惊慌,慌乱中4人被挤、1,500多人被挤伤。
1974年2月17日,埃及卡罗 --- 球迷在进入球场时挤倒栅栏,49人被践踏而。
1976年10月31日,喀麦隆雅温德 --- 在世界杯预选赛喀麦隆对刚果队的比赛中,因裁判判给主队一个点球,刚果守门员对裁判进行了攻击,由此引发大规模球场冲突。在家通过电视观看比赛的喀麦隆总统派出直升机和伞兵到球场,冲突才得以制止。有2名观众于这场冲突。
1976年12月6日,海地太子港 --- 在世界杯预选赛海地对古巴队的比赛中,当古巴攻入主队一球后,一名海地球迷点燃了爆竹,其它球迷以为是发生枪击事件并引发恐慌,慌乱的球迷撞倒了一名士兵,引起士兵走火,射了一名小男孩和一名小女孩。后来又有两名球迷在惊乱中被践踏而,另有一名男子在跳墙逃跑时摔。事后那名也士兵自杀身亡。
1982年10月20日,莫斯科 --- 在莫斯科斯巴达与荷兰哈勒姆队进行的欧洲冠军杯足球赛中,据称有340名球迷于球场混乱之中。有人指责警察在比赛结束前把球迷推赶向一个狭窄、湿滑的楼道是造成该事故的原因。当时,主队在终场前射进一个球,一些倍感兴奋的球迷在试图重返球场时与退场的球迷相撞,从而造成许多球迷被挤。但莫斯科官方通过苏联体育委员会的出版物公开驳斥了那种指责,并声称亡从数仅为61人、警察也并未推赶球迷。
1985年5月11日,英格兰布拉特福德 --- 一根烟头引燃球场木质露台并引发大火,56人在大火中丧身。
1985年5月29日,比利时布鲁塞尔 --- 在海瑟尔体育场,英格兰利物浦队与意大利尤文图斯队进行欧洲冠军杯决赛期间,暴发球迷骚乱,隔离两队球迷的围墙被挤倒,造成39名球迷亡。
1987年3月10日,利比亚特雷波利 --- 恐慌的球迷在逃离持刀挥舞的足球流氓威胁时引起挤踏,导致20人亡。(但利比亚国家通讯社JANA报导说仅有2人亡、16人被送进医院。)
1988年3月12日,尼泊尔加德满都 --- 逃避冰雹的球迷涌进了被锁的出口,造成相互挤踏,至少93人亡、100多人受伤。
1989年4月15日,英格兰谢菲尔德 --- 在英样兰足总杯半决赛利物浦与诺丁汉森林队的比赛之前,95名球迷于挤踏。当时警察打开了希尔斯巴罗体育场的大门,以分流入场观众,结果大量球迷拥入已经暴满的看台,球迷被挤到围绕球场的栅栏上,95人被挤。
1991年1月13日,南非奥克尼 --- 球场下面看台暴发争吵、打斗,恐慌的球迷在逃跑过程中被挤向防护栅栏,至少40人被挤或被踩。
1992年5月5日,法国科西嘉巴斯蒂亚球场 --- 在卫冕法甲冠军马赛队与乙级球队巴斯蒂亚进行法国杯半决赛时,为增容(从8,500增加到18,000人)而临时搭建的下面看台倒蹋,造成17人亡、1,900人受伤。
1996年6月16日,赞比亚卢萨卡 --- 当赞比亚在世界杯预选赛战胜苏丹队之后,发生球场挤踏,9人被挤、78人受伤。
1996年6月14日,利比亚特雷波利 --- 在一场有利比亚***卡扎菲的儿子控制的球队参加的比赛中,约50人在球迷骚乱中亡或受伤。利比亚官方并未报告准确的伤亡人数。1996年10月16日,危地马拉城 --- 在危地马拉与哥斯达黎加进行世界杯预选赛之前,78名球迷在球场挤踏中亡、180多人受伤。2000年4月23日,利比里亚蒙罗维亚 --- 因数千名球迷挤进本已暴满的球场观看利比里亚与加纳队之间进行的世界杯预选赛,至少3人被挤、多人被挤伤。
2000年7月9日,津巴布韦哈拉雷 --- 津巴布韦与南非队的世界杯预选赛引起球场挤踏,造成12人亡。
世界杯VAR正确率高不高?
这届世界杯,球迷都学会了一个新名词:VAR。?
这是“视频助理裁判”的英文缩写,在俄罗斯,这一技术首次被引进世界杯舞台,但也引发了争议不断。?
有了视频回放,就可以保证足球赛场不出现误判?看起来,也没有那么简单。?
99.3%的判决是正确的?
小组赛结束后,先来看这一组数据。?
国际足联裁判委员会主席科里纳表示,VAR99.3%的判决是正确的,“非常接近于完美”。?
科里纳说,VAR已检视了包括112粒进球在内的335起事件。在48场小组赛中,平均每场比赛近7次使用VAR。335起事件中,17次是“VAR回放”。在VAR系统的干预下,裁判14次改变了赛场判决。?
自从2016年开始大规模投入测试之后,视频裁判在短短两年间就已经走到了台前。?
仅仅第二个比赛日,西班牙和葡萄牙的大战中就出现了裁判咨询视频裁判的场景——西班牙将比分扳平为1比1后,主裁通过耳机询问进球是否存在问题。?
随后法国对阵澳大利亚的比赛中,VAR介入了判罚。法国球员格里兹曼在对方禁区倒地,一开始主裁判并未作出判罚,但在听从视频裁判建议,观看回放之后,判给了法国队一个点球。?
这是世界杯历史上,主裁第一次在VAR的辅助下作出判罚。?
接下来,一切如野火燎原:?
丹麦和秘鲁的小组赛,VAR帮助主裁避免了一次误判,给了秘鲁队一粒应得的点球;?
小组赛末轮,葡萄牙队1比1战平伊朗队,后者靠着VAR得到了扳平比分的点球;?
西班牙2比2和摩洛哥打平,阿斯帕斯原本被吹越位的绝杀进球,在VAR的介入下被改判有效;?
巴西队对阵哥斯达黎加的比赛,内马尔在禁区内摔倒,裁判本来已经给了点球,结果看过视频回放后,又收回了这个判罚……?
本届世界杯至今,已经出现了24次点球,其中有多达9次是通过视频回放之后判罚的。?
所以,俄罗斯世界杯在淘汰赛开打前,点球总数就已经超过了单届18粒点球的历史纪录,VAR“功不可没”。?
追求公平还是争议主角??
正如国际足联主席因凡蒂诺所说,VAR的最大作用,就是避免裁判做出严重的错误决定,“世界杯不应该由错误获得胜利,我不想今年世界杯决赛由裁判的错误所主宰。”?
而在追求公平上,VAR也的确起到了应有的效果。?
就像韩国队战胜德国队的首粒进球,原本已经被判越位无效,幸亏有了VAR才得以“伸冤”。?
而最后一轮塞内加尔和哥伦比亚生战中,塞内加尔也在上半场获得了一个点球机会。但在裁判观看视频回放后,发现防守队员在放铲时的确先碰到了皮球,因此取消了这粒点球。?
可以想象,如果不是VAR,本届世界杯已经出现了不少“冤假错案”。?
但为何,VAR却仍然成为了争议的主角??
事实上,关于VAR首先的一个争议焦点,并不在于它的正确与否,而在于其有没有得到充分的使用。?
例如巴西队首轮1比1被瑞士逼平,事后,巴西队就向国际足联提出了抗议,质疑裁判没有使用VAR,导致巴西队被无视了一次应得的点球机会,同时瑞士队的进球前也有犯规嫌疑。?
因为根据国际足联的规定,在比赛期间,场上的球员教练都不可以要求主裁使用VAR,否则会得到黄牌警告。?
因此,当一些球队依靠VAR得以更改误判的同时,另一些被拒绝使用VAR的球队无疑会难以接受,反而导致更多争议的产生。?
就如同摩洛哥球员在战平西班牙后,对着镜头喊出的脏话……?
裁判正在看VAR系统?。视觉中国 图?
压力还是在裁判身上?
根据目前国际足联的规定,是否使用VAR辅助判罚,决定权完全掌握在裁判手中。这一规定保证了主裁的权威,但也对主裁判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根据规定,VAR只能在“重要判罚”上使用,包括是否进球、点球、直接红牌、裁判认错处罚对象几个场合,并且只能用于“纠正明显误判”。?
但在实际比赛中,一些不属于这些场合的判罚也用到了VAR技术,一些裁判喜欢用VAR来为自己的判罚“求个安心”,也因此导致了VAR使用的混乱。?
科特迪瓦前锋德罗巴就认为,“我认为VAR被滥用了,它虽然解决了很多争议,但也制造了很多争议。”
来自凤凰网
2006世界杯每场裁判名单
马库斯·莫克
英文名:MERK Markus
国籍:德国
生日:1962年 3月15日
身高:181cm
体重:72kg
职业:牙科医生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2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瑞士 v.保加利亚 (1992年 4月28日)
主要经历:2004 葡萄牙欧洲杯决赛:希腊 v. 葡萄牙
鲁伯斯·米歇尔
英文名:MICHEL Lubos
国籍:斯洛伐克
生日:1968年 5月16日
身高: 178cm
体重:75kg
职业:经理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3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列支敦士登 v. 北爱尔兰 (1995年10月11日)
主要经历:2002 日本/韩国 FIFA 世界杯;2005 德国 FIFA 联合会
格兰汗姆·普尔
英文名:POLL Graham
国籍:英格兰
生日:1963年 7月29日
身高:184 (cm)
体重:88 (kg)
职业:足球裁判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6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阿塞拜疆 v. 芬兰 (1997年 4月02日)
主要经历:2002 日本/韩国 FIFA 世界杯;2000 年葡萄牙欧锦赛
艾瑞克·普拉特
英文名:POULAT Eric
国籍:法国
生日: 1963年12月08日
身高:185 (cm)
体重:88 (kg)
职业:计算机科学家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9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波兰 v.亚美尼亚 (2001年 3月28日)
主要经历:2004 雅典奥运会
伊萨姆·法塔赫
英文名:Bernd Schneider
国籍:埃及
生日:1965年12月30日
身高:181 cm
体重: 81kg
职业:飞行员
第一次执法时间:2001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摩洛哥 v. 塞拉利昂 (2003年 6月08日)
主要经历:2004 雅典奥运会;2006 FIFA 世界杯候选裁判员研讨会;埃及杯的两场
决赛;2004 突尼斯/2006 埃及非洲国家杯;2005 FIFA 荷兰世青赛。
瓦伦汀·伊万诺夫
英文名:IVANOV Valentin
国籍:俄罗斯
生日:1961年 7月04日
身高:184cm
体重:80kg
职业:教师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7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卢森堡 v. 波兰 (1999年 6月09日)
主要经历:2004 葡萄牙欧洲杯;2003 法国 FIFA 联合会杯
罗伯托·洛赛迪
英文名:ROSETTI Roberto
国籍:意大利
生日:1967年 9月18日
身高: 190 (cm)
体重:84 (kg)
职业: 医院经理
第一次执法时间:2002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突尼斯 v. 喀麦隆 (2002年 1月11日)
主要经历:2001 年 1 月 欧足联 U-16 欧洲冠军杯;2003 阿联酋 FIFA 世青赛;
2005 德国 FIFA 联合会杯
上川彻
英文名:KAMIKAWA Toru
国籍:日本
生日:1963年 6月08日
身高:181cm
体重:76kg
职业:裁判
第一次执法时间: 1998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香港 v. 阿曼 (1998年11月30日)
主要经历:2002 韩国/日本 FIFA 世界杯
玛希姆·布萨卡
英文名:BUSACCA Massimo
国籍:瑞士
生日:1969年 2月06日
身高: 180cm
体重: 72kg
职业:私营企业业主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8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北爱尔兰 v.保加利亚 (2001年 6月02日)
主要经历:2000 欧洲联盟杯:利物浦(英国) vs 斯洛文利贝雷克(捷克);200
2 欧洲冠军联赛决赛:皇家马德里 (西班牙) vs 拜仁慕尼黑(德国)中的第四官员;
2005 荷兰 FIFA 世青赛半决赛:巴西 v. 阿根廷
马可·罗德里格斯
英文名:RODRIGUEZ Marco
国籍:墨西哥
生日:1973年11月10日
身高: 179 (cm)
体重:81 (kg)
职业:体育教师
第一次执法时间: 1999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巴拉圭 v.危地马拉 (1999年 3月03日)
主要经历:2005年世青赛,2004年美洲杯,各种世界杯预算赛比赛
刘易斯·曼蒂纳·坎特列欧
英文名:MEDINA CANTALEJO Luis
国籍:西班牙
生日:1964年 3月01日
身高: 173 cm
体重: 70 (kg)
职业:运动评估人
第一次执法时间:2002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土耳其 v. 格鲁吉亚 (2004年 9月04日)
主要经历:2002 年 巴塞罗那(西班牙)v. 皇家马德里(西班牙);2004 欧洲 U
-21 冠军杯;2006 德国 FIFA 世界杯预选赛;2005 年 11 月 16 日南美洲对大洋洲附
加赛:澳大利亚 v. 乌拉圭
本尼托·阿琛迪亚
英文名:ARCHUNDIA Benito
国籍:墨西哥
生日:1966年 3月21日
身高:170 (cm)
体重:67(kg)
职业:律师和经济学家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3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美国 v.希腊 (1994年 5月28日)
主要经历:1993世青赛决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999年美洲杯,2003世青赛
山姆苏尔·麦丁
英文名:MAIDIN Shamsul
国籍:新加坡
生日:1966年 4月16日
身高:179cm
体重:75kg
职业:裁判部官员
第一次执法时间: 1996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韩国 v.印度尼西亚 (1996年12月07日)
主要经历:2003 阿联酋 FIFA 世青赛;2005 德国 FIFA 联合会杯
科菲·科德加
英文名:CODJIA Coffi
国籍:贝宁
生日:1967年12月09日
身高:174cm
体重:75kg
职业:海事检查员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4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加纳 v.尼日尔 (1995年 4月23日)
主要经历:1999 墨西哥 FIFA 联合会杯 ;2002 韩国/日本 FIFA 世界杯;2003 年
法国 FIFA 联合会杯;2001 阿根廷 FIFA 世青赛;2000、2002 、2004 和 2006 非洲国
家杯;2005 荷兰 FIFA 世青赛。
马克·谢尔德
英文名:SHIELD Mark
国籍:澳大利亚
生日:1973年 9月02日
身高: 187cm
体重: 82kg
职业:公司董事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9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新西兰 v.挪威 (1997年 1月22日)
主要经历:2002 韩国/日本 FIFA 世界杯
卡洛斯·西蒙
英文名:SIMON Carlos
国籍:巴西
生日:1965年 9月03日
身高: 179cm
体重:72 (kg)
职业:记者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8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厄瓜多尔 v. 秘鲁 (2000年 6月29日)
主要经历:2002 韩国/日本 FIFA 世界杯
奥斯卡·鲁伊斯
英文名:RUIZ Oscar
国籍:哥伦比亚
生日:1969年11月01日
身高: 185cm
体重:83(kg)
职业:律师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5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巴拉圭 v. 委内瑞拉 (1995年 7月12日)
主要经历:2002 韩国/日本世界杯;2000 丰田杯:博卡青年(阿根廷)v. 皇家马
德里(西班牙)
约格·拉瑞达
英文名:LARRIONDA Jorge
国籍:乌拉圭
生日:1968年 3月09日
身高: 176cm
体重:74(kg)
职业:职员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8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智利 v. 玻利维亚 (1999年 6月20日)
主要经历:2003 法国 FIFA 联合会杯半决赛:法国 v. 土耳其;2004 雅典奥运会
足球比赛铜牌争夺战:意大利 v. 伊拉克
赫拉希奥·伊利宗多
英文名:ELIZONDO Horacio
国籍: 阿根廷
生日:1963年11月04日
身高: 183(cm)
体重:81(kg)
职业:体育教师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4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厄瓜多尔 v.哥伦比亚 (1996年10月09日)
主要经历:为多个联赛(中美洲、亚洲和欧洲)的预选赛执法
彼德·普兰德格斯特
英文名:PRENDERGAST Peter
国籍:牙买加
生日:1963年 9月23日
身高:178(cm)
体重:78(kg)
职业:商人
第一次执法时间: 1994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美国 v.爱尔兰 (1996年 6月09日)
主要经历:2002 FIFA 世界杯
弗兰克·德·布里克里
英文名:DE BLEECKERE Frank
国籍:比利时
生日:1966年 7月01日
身高: 182cm
体重: 70kg
职业:公关部经理
第一次执法时间:1998年 1月01日
首次国际比赛: 塞浦路斯 v. 爱尔兰 (2001年 3月24日)
主要经历:2005 欧洲冠军联赛四分之一决赛:利物浦(英国)v. 尤文图斯(意大
利);2005 秘鲁 FIFA U-17 世青赛决赛:墨西哥 v. 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