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官网-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

tamoadmin

1.福建省校园足球联赛青少年锦标赛可以领运动员等级证吗

2.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多久一次

3.中国大学足球队排行榜

4.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有些什么标准?

福建省校园足球联赛青少年锦标赛可以领运动员等级证吗

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官网-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

可以。福建省校园足球联赛青少年锦标赛可以领取运动员等级证,根据《运动员技术等级标准》规定,足球项目至少需要参加全国体育传统项目学校联赛、中国足协全国青少年超级联赛、省(区、市)体育局主办的省级相应年龄组足球赛事,并且需要满足具体的成绩要求,才能够领取运动员等级证。

中国足球协会超级联赛多久一次

每年一次,中国职业联赛简称中超,中超是不跨年联赛,除了特殊情况,大概就是每年3月份开始,到大概12月份结束。中间的8月因为天气炎热会停赛一个月休整。特殊情况现在遇到了,疫情开始时候压根不具备举办条件,联赛不能和国家防控要求相违背。最后拖了很长时间最后在苏州集中开始了集中赛会制比赛,没观众封闭式比赛……第二年又是疫情没准时开赛又拖了很久差点没开赛。现在的中超由于足协乱搞,解散了一堆俱乐部,明年可能出现大规模解散潮。不换***,明年可能凑不齐参赛球队(凑齐了也是一堆欠薪的……)

中国大学足球队排行榜

中国大学足球队排行榜分为八名,分别是北航、北理工大学、河海大学、北大、东华大学、成都体育学院、海南师范大学、人民大学,分别介绍如下:

1、北航: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足球队是一支参加2022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的足球队。2021年1月3日,2019—2020赛季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大学男子超冠联赛决赛中,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足以1∶0击败北理工大学男足,夺得冠军,这也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男足历史上第二次夺冠。

2、北理工大学:2007年初,北京理工大学决定与北京华旗集团联手打造全新的、实力雄厚的、首支由纯在校大学生组成的具有职业水平的中国足球甲级联赛队伍。

3、河海大学:河海大学足球队成立于1987年,而且在中国大学生足球赛事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与北理工足球队可谓一南一北,并驾齐驱。

4、北大:北京大学男子足球队(校一队)正式成立2013年,北京大学学生足球队(校二队)正式成立,多年来,足球运动在北大蓬勃发展。

5、东华大学:东华大学足球队,属于东华大学体育部,成立于1957年,拥有60年的光荣历史。设有校园组和超级组两个级别、男女足共三支球队。

6、成都体育学院:成都体育学院足球队是一支参加2022中国足球协会会员协会冠军联赛的足球队。2022年5月25日,2022中冠联赛公布本赛季参赛球队名单,共有61支队伍参赛,成都体育学院足球队在西南片区。

7、海南师范大学:2022年12月9日上午,海南师范大学足球学院成立大会召开,海南师范大学足球学院揭牌。

8、人民大学:学校不仅向职业赛场输送了人才,也向社会各界输出了大量的栋梁之材,他们有的开办了足球学校,延续对足球的热爱,有的选择进入了社会磨炼自己,也有人选择成为公务员,为国家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力量。尽管去到各行各业,但他们在足球之中学到的拼搏,努力,不服输,不怕苦的精神,将永远伴随他们左右。

足球运动员的选材有些什么标准?

一、许多专家认为选材的标准主要是少儿的先天素质和基本运动技能。

先天素质是指少儿先天所具备的一些遗传基因、身体结构,促进在后天生活中得以发展起来的,适合于足球运动所需要的运动能力。天资在先天素质中应该是不容忽视的,这体现了少儿队员在运动中表现出来的竞技应变能力、智慧水平和思维形式。

二、体型选材:

形态指标的测试内容,通常包含着身高、体重、坐高、下肢长、小腿长、胸围、大小腿围、膝踝关节围度等,对于守门员还应增加臂展长度、手指长短和张开度大小等。

足球运动员的体形特征,一般要求是身体匀称,下肢中等、小腿细长、跟腱清晰、踝关节围度较小,足弓较高,足底略宽而长。

肌肉较细长、线条明显、皮下脂肪层薄且富有弹性,臀部肌肉紧缩上收,至于身高,主要是位置上应有所侧重,如守门员、后卫通常比前锋前卫高些,但不应过分苛求。身材高大灵活快速是足球足球运动员的理想体形特征,但这样的人才毕竟是极少的。

在形态选材中最忌讳的是仅出于狭窄的空中争夺考虑,盲目择高录取,在当今足坛中许多球星的身高都不到170cm,却是绿茵战场上的显赫人物。

扩展资料:

1、健全体系

青训中心的筹备工作历时半年,自2017年8月起,中国足球协会就派出专家组,兵分多路奔赴各地青训中心开展实地调研,深入了解和帮助各地查找青少年足球工作的疑点、难点和堵点。

目前,中国足协已出台了《中国足球协会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暂行管理办法》,对青训中心实行申报、审核、评估制度。

截至1月25日,共有24家单位发来申报材料,经过评估组对申报材料的逐一审核,结合前期专家组的实地调研情况,北京、上海、重庆、大连、武汉、成都、青岛、深圳、广州、延边、喀什、梅州、苏州、常州、普陀共15家单位获批为新周期第一批青训中心。

中国足协党委书记杜兆才表示,将建立健全“职业俱乐部青训体系、省市体育局青训体系、城市青训体系、体教结合校园青训体系、社会俱乐部青训体系”五大青训体系为一体的多元化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加快布局国内、国际两类青训中心,做大做强全国青少年足球超级联赛。

杜兆才说:“中国足协将与各省区市加强合作,加快建设一批由中国足协主导、省区市共建、国内统一标准的青少年足球训练中心,将其打造成为中国优秀球员的摇篮。”

青训中心将成为中国足协的重要抓手,成为培养中国足球优秀人才的孵化器。中国足协会对各青训中心给予政策、管理等全方位的支持,进一步加大经费扶持力度,给予派驻青训总监、青训教练等直接技术帮助。

各青训中心将在中国足协的技术指导下,开展球员集训、基层教练员培训,积极组织各类青少年竞赛活动,青训中心的地区和全国性赛事将逐步展开。

和第一批青训中心一起揭晓的,还有青训顾问和各级青训总监,徐根宝、海斯特琳娜、达米亚诺、李树斌、孙雯、肇俊哲、杨玉敏分别受聘为青训顾问、全国青训总监和地区青训总监。

这些专家名宿将负责指导中国足球青训体系设计、青训中心建设和青少年足球训练工作,全面提升我国足球青训专业化、实效化和国际化水平。

2、混合选材

辽宁、深圳、四川三地被授予“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成为授牌仪式的一个亮点,这也是中国足协为鼓励“双向能力协同发展,探索足球人才培养新模式”的一次革新与尝试。

足球发展对运动员提出了更高的身体对抗要求,基本的运动能力越来越重要。部分欧洲足球发达国家率先认识到了这一点,欧洲众多俱乐部的青训机构专门设计和增加了以速度、爆发力和协调性为主的田径运动训练内容,甚至还设置了专职的田径教练,并已经因此取得了良好训练效果。

考虑训练观念转变对足球项目发展的重要性,为探索足球人才培养的新模式和新路径,经过反复调研论证,中国足协最终决定在辽宁、四川、深圳三地建设“足球田径混合选材基地”,混合选材基地将以8—12岁青少年儿童训练为主。

在中国足球历史上,从田径运动员转行成为足球选手的例子并不鲜见,国脚李华筠、谢峰、孙继海等都曾接受田径训练,女足选手温丽蓉、范运杰等也曾在田径场上留下自己的身影。

3、完善机制

过去,青训机构和培训单位吃亏不少,一些青少年球员年满18岁之后,在经纪人的利诱下,以各种理由不与培养自己的机构或单位签订职业合同,这种行为造成的伤害和负面效应难以估量。

现在,情况终于有所改变。中国足协对现行《中国足球协会球员身份与转会管理规定》的相关条款进行调整与补充,公布了《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

中国足协副秘书长、竞赛部部长戚军对此进行了介绍,本次调整和补充,主要涉及八大方面,其中包括增加低年龄段青少年球员国内培训补偿年龄、调整国内青少年培训补偿费用标准、严厉打击通过利用涉外转会手段逃避培训约定的行为等社会关注度较高的重要举措。

近期,有多名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被经纪人签到了国外的低级别小俱乐部,然后再以高价卖到国内俱乐部,完成了“出口转内销”。

中国足协将对此进行严控和打击,明确提出了“出口转内销”“出国涮水”的概念,一旦发现有球员在培训协议期限内擅自有类似行为,将受到中国足协24个月的停赛处罚。

此外,在培训单位连续4年为青少年球员注册的情况下,小球员在年满16岁以后,培训单位如果能够提供不低于所在地区上一年度平均工资的3倍,则培训单位有权与球员签订不超过两年的工作合同。

球员如不和原培训单位签订合同,则会受到中国足协纪律委员会停赛24个月的处罚。中国足协还将青少年国内培训补偿年龄从12周岁调整为8岁。

《中国足协关于调整青少年球员转会与培训补偿标准管理制度的实施意见》的发布,表明了中国足协加强与规范我国青少年培训与转会市场的管理,保护与鼓励长期致力于青少年培训的青训机构积极性,真正打造出高质量、易衔接、可持续的中国足球青训体系的决心。

人民网-中国足球改变从青训开始:混合选材 完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