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电子竞技好就业是真的吗?
电子竞技好就业是真的吗?
电子竞技行业发展前景
专业的发展前景如bai何?首先,du不等于网游专业不zhi是研讨怎么玩,荒废学业的dao嬉戏;教育,也不是泛泛而论的知识普及,而是聚焦在赛事组织管理、网络自媒体营销、解说技术、内容制作、教练、数据分析。
如今电子竞技已经被列为正式的体育项目,一般认为,和电子竞技俱乐部签约,并以此为主要职业的都可以被称为职业选手。据了解,这样的选手目前国内的人数规模在千人左右,他们的收入主要来源有 两部分,一是俱乐部每个月发的固定工资:另一部分是比赛奖金。普通选手总月收入在两万到三万元之间,部分选手还有直播合同作为收入来源,年收入有高达六位数甚至七位数的。
由于电子竞技是一个新型的产业,人才存在很大缺口,随着产业岗位的细分,对从业者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子竞技产业的岗位目前主要有:运动员、教练员、数据与战术分析师、裁判员、职业经理人,到赛事承办、场地运营与维护、主持与主播、商务、内测工程师等。
目前电子竞技专业是很多学校开设的新专业,涉及到的就业方向很广,方面的裁判、选手、主播、宣传等都可以作为工作方向。行业处于发展初期,但发展潜力巨大,急速的发展需要足够数量人才的支持,那么专业的发展前景就是广阔的。如果找到一个好的学电子竞技专业的学校,能够学到切实的技能,拥有的专业知识,以后的发展空间是很好的。
电子竞技人才缺口200万
前不久,人社部对外发布了13个高薪技术领域里的新职业。其中,电子竞技员备受关注。
电子游戏曾被认为是“误人子弟”。但电子竞技员如今已发展为收入高、前景好的新职业。电子竞技员是指从事不同类型电子竞技项目比赛、陪练、体验及活动表演的人员。
日前,人社部印发《新职业——电子竞技员就业景气现状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86%的电子竞技员从业者,其薪资是当地平均工资的1~3倍,而随着电子竞技市场的开拓,目前只有不到15%的电子竞技岗位处于人力饱和状态,预测未来5年电子竞技员人才需求量近200万人。
薪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
在圈儿里,张宁被称为“冠军队长”。2009年,他和几位家乡好友组建战队,正式开启电子竞技员的职业生涯。不仅打法稳重,张宁在排兵布阵上的天赋更是被誉为中国之最。
2014年初,在张宁成为电子竞技员的5年之际,他以50万元转会费来到一家新成立的俱乐部,并在半年后举行的第四届国际邀请赛上率队夺冠。
入行第10年,张宁正式“退役”,并成为一家战队的新任主教练。而他所带的队伍,也在去年夺得世界电子竞技运动会总决赛和布加勒斯特乙级联赛两座冠军奖杯。
人才需200万
目前,我国正在运营的战队多达5000余个,像张宁这样的职业选手约10万人。还有大量半职业、业余电子竞技选手活跃在中小规模电子竞技赛事的赛场上。同时,还有大量电子竞技员从事教练、数据分析以及项目陪练等相关工作。当前电子竞技员的从业规模超过50万人。
电子竞技员涵盖选手、教练、数据分析、项目陪练等岗位,职业通道分为初级、中级和高级电子竞技员。他们的工作任务包括:参加项目比赛;收集和研究战队动态、游戏内容,提供专业的数据分析;参与游戏的设计和策划,体验游戏并提出建议等。
通过对电子竞技员就业人群的调研,《报告》显示,电子竞技员学历集中在大专或中专学历,就业门槛低,薪资普遍高于当地平均水平,顶尖职业选手年薪能达到百万元或以上,收入主要包括底薪、奖金,有能力的还可以广告代言和签约直播等。
加快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
从“洪水猛兽”到“健康的竞技活动”,近年来,电子竞技已经摆脱了“误人子弟”的不光彩形象,与之相关的关键词更是转变为“健康”“益智”等。
这种转变与政策“利好”密不可分。
2017年,原文化部发文支持发展电子竞技等新业态。去年,电子竞技正式成为雅加达亚运会的电子体育表演项目,至此,电子竞技在国家体育战略中取得了与传统体育项目相同的地位。
与“国家级”政策扶持相同步,发展产业的地方配套政策也在加强。当前,山东、浙江、安徽、湖南、辽宁等地的小镇建设,带动了周边地区的电子竞技就业发展。
电子竞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企业对电子竞技人才的巨大需求。而业内人士透露,电子竞技专业人才十分稀缺,整个人才市场基本属于空白状态。人才培养体系缺乏、行业人才积累不足、人才稀缺成为这一新兴产业面临的发展瓶颈。
为加快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进度,2016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做好2017年高等职业学校拟招生专业申报工作的通知》,将电子竞技运动与管理作为全国《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目录》中的增补专业,2017年正式执行。
教育部文件一出台,各高校纷纷关注并申报,陆续增设专业,这为电子竞技专业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有力支持。
目前有多所高校和职校开设有电子竞技运动与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