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超青训还是西班牙青训
2.足球青训最好的国家是哪个或哪几个,是怎样的青训体系
3.欧洲足坛哪个俱乐部青训做得好?
4.目前的世界足坛,除巴萨外,青训最成功的俱乐部是?
英超青训还是西班牙青训
您要问的是英超青训还是西班牙青训好吗?西班牙青训好。根据查询懂球帝官网显示:
1、知名度:巴塞罗那(西班牙)具有被誉为巨星的摇篮的拉玛西亚青训营,英超青训的知名度低于西班牙。
2、青训球员数据:按照青训球员数据,西班牙的综合青训队员能力强于英超青训。
足球青训最好的国家是哪个或哪几个,是怎样的青训体系
说起青训,荷兰人说自己是世界第二,转头看了看德国人老实坐着,西班牙人刚想站起来突然想起克鲁伊夫是荷兰人,意大利人愣了愣神还在计算球员A身上到底有多少个俱乐部的份额,比利时人那一桌里瓦隆人和弗拉芒人已经打了起来,日本人看着巴西那一桌里都不敢动弹,刚想迈出的脚步也放了下来,美国人眯着眼睛想要花多少钱才能把整个荷兰的青训体系买下来的时候,中国人已经在淘宝下单:荷兰人足球培训教材。
荷兰人说,好吧,既然没人做第一,那么我做吧。
在足球青训的世界里,荷兰人的身份不是靠成绩来奠定了,因为荷兰人觉得无冕之王的称号其实挺好。飞翔的荷兰人在大航海时代里没有抢下的第一,在青训的世界里全部抢了下来。
第一个将6-8岁小孩纳入青训体系的国家。
第一个根据年龄层来进行不同人数制训练的国家。(3人、5人、7人、9人、11人)
第一个培养球员不看国籍的国家。
这么多的第一却换不回来世界第一,世界杯最佳备胎奖的获得者实至名归。
荷兰人的青训科学且合理,他核心的思想就是现行承认球员是一个人,接着才承认他球员的身份。这一个核心思想决定了球员角色的确立在球员的成长过程中一直是很模糊的。6-8岁的小孩子从3人制赛事开始接触足球的时候只需要知道足球是需要带球往前跑之余还得往后防守;8-10岁小孩踢5人制赛事时学会了传球其实比较轻松;12-14岁小孩踢7-9人比赛时知道自己应该站在哪。之后的11人比赛才会发现,噢,原来我生下来就是边后卫的命啊。
这种模糊的不确定性或者说尊重球员本能的培养机制,让荷兰产出的球员里大多具有不错的团队意识和触球感,这是由6-8岁这个阶段开始就已经能够养成的东西。
当然了,这是一个史诗级的论文课题,我们在此点到即止。
西班牙人虚心来向荷兰请教的时候,克鲁伊夫画了一个圈,然后有了拉玛西亚。隔壁家的皇马看到拉玛西亚的小圈子玩得无比火热,找到了好基友曼联,曼联说我们不玩小圈子我们玩世界一体化我们玩地球村我们去世界各地开分营玩授权,还特么能赚钱。皇马一想,对头,老佛爷一想,又能全世界盖房子去了。于是皇马和巴萨的青训走了两个不同的极端。巴萨的青训开始全盘复制荷兰人的核心体系,闷声发大财。皇马的青训开始打着招牌走向全世界,敲锣打鼓发大财。稍远一点的毕包冷笑着,哼,民族主义才是体育文化的根基所在,不是巴斯克的你们走走走,我们就只培养伟大高尚的巴斯克人。
所以你说西班牙的青训是怎么一回事?是荷兰人和英国人抽空带出来的一个学生罢了。
比利时人能出成绩是天道好轮回。全欧平均身高最高的比利时人,在聊足球之前的上一个议题是聊分裂。威尔莫茨在率领沙尔克人拿到了德国杯冠军后回到国家队当主教练时,荷语区与法语区的人根本连话都说不清楚,更加不用说能够拧成一条绳子来作战。所以比利时人的成绩并不归功于青训,而归功于威尔莫茨本人,及瓦隆人与弗拉芒人憋出来的黄金一代。
法国人爱玩种族归化,所以他们害怕伊斯兰人。法国人的后花园是阿尔及利亚、塞内加尔、民族刚果和一帮非洲国家。其他国家做青训是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来挑球员,法国人做青训是在非洲地图上射飞镖,如此厚颜无耻的行为约等于开全图玩文明5。
所以法国人的青训也不需要体系,他们玩得是国家政策和种族特性。
聊聊英国人。
作为现代足球的起源地,英国人的青训竟然一直被众人嘲笑,这曼联可忍利物浦都不可忍。英国人基于联赛发达,每个球队手上都大把大把的钱来兴建最好的训练设施,就这样的情况下,为啥培养不出好球员?
这都是错觉。英国人培养好球员的逻辑是:你要能在英超立足你就是好球员了。而不是:你要能拿世界杯了你就是好球员了。所以总有人在叫嚣梅西来英超就废了,内马尔来英超就废了。这不是强盗逻辑,这是一个不负责任的猜想。
英国人的青训扎根在社区和自己的十二级俱乐部体系里,家家户户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吭哧吭哧养孩子,出来捣乱的人叫英足总。一边告诉大家今年咱们的分成又增加啦大家好好踢啊,一边跟大家说关于青训这件事我多说几句哈以后每个队里自己青训的人比例得多少多少多少你们青训的爪子得控制在多少多少公里内哈别乱搞。
也不知道是谁在乱搞。
英国人想,踢得好,有钱收,但是得本国球员踢得好啊。那先练身体,无论怎么踢,上场不会倒,保证每年的成绩是第一目标。二练大脚开球和头球,是不是还能闷进去一两个,保证每年的成绩是第一目标。三练防守对抗,让你们爱买西班牙人来打锋线。
在高度发达的市场化制度下,高刺激未必会带来高的回报收益,因为这会直接腰斩了积累原始资源的过程。
英国人的青训,就是在自己的严密的商业逻辑里。
还聊么?
----------------------更新---------------
那就接着聊。
比利时的问题是我写错了,抱歉。
意大利球员共有权的事吧,职业层面禁止起来都举步维艰,何况小孩子,咱们聊得是青训嘛。
德国人说要做青训,一想,嗯,先立个课题吧。你们几个大学,说你呢科隆体大,去,带一帮人去,先立几个课题,把什么体能啊骨龄啊什么的做好调研,要数字化!要数字化!要数字化!再自己研发几个高新装备出来,要环保!要环保!要环保!
好,弄完了,咱们开始青训吧。
足球基地?建!咱有钱!先建300个!不够就再建100个!
俱乐部不够?建,咱有钱!先建够27000个俱乐部!
教练不够?培养!咱有钱!从足协开始做职位架构调整,就为了培养教练!
钱不够?闹呢!我们还会钱不够!默大妈我们钱不够。么?
默大妈坐在VIP席位上督战德国vs希腊,嗯,钱够了。
这就是德国在2000年之后开始做的“拓展人才促进计划”。
后来其他人问起,为什么是390个球场27000个俱乐部,德国人拿出长长的一份列表,扶了扶眼镜说:根据我们的统计计算,这样的设置可以从180万小孩子挑选出30万最后脱颖而出10万为国征战。
问你服不服。
意大利人在一边听到德国人一串串的数字,心想:咱们半个世纪前不都是轴心国么,怎么一比较起来我就是学渣你就是学霸,太欺负人了。
意大利人一看原先的小世界杯现在变成了大养老杯了,这样下去不行啊。
意大利人翻起自己的球员列表册,这个球员被a球队持有了30%被b球队持有了30%被c球队持有了40%,一看,哎呀,这球员简直是不会失业的嘛。所以意甲的球员越来越老球痞,不求有功但求无过,反正自己从小就在几个俱乐部里蹦跶,怎么踢都不会丢了工作。
这就是所谓的具有意大利特色的“球员共有制度”。这个制度毁了一整代意大利的球员,让踢球变成了公务员上下班打卡的事情。
意足协一想,不行不行,这要取消要取消。
然后意大利人埋头进了数学题里不可自拔。
欧洲足坛哪个俱乐部青训做得好?
日前,《442》杂志盘点了欧洲五大联赛球队青训情况,培养青训球员并留在五大联赛效力最多的是巴萨,但若论一线队中自己的青训球员数量,毕尔巴鄂却力压一众豪门高居全欧洲第一。
所谓青训球员,是指从15岁-21岁期间在该球队效力3年或以上。根据《442》杂志统计,巴萨培养出来的、而且现在仍效力欧洲五大联赛的青训球员是最多的,著名的拉玛西亚出品多达38人,排在第二的则是法甲豪门里昂(32人),皇马则排在第3(29人),曼联则和雷恩并列第4,是前10中唯一的英超球队。
不过,培养出来的青训球员因为水平问题不一定可以留在本土效力,特别是对于那些豪门来说。因此,若论一线队中本土青训球员数量,只从本土巴斯克地区招揽球员的毕尔巴鄂便以16人力压一众豪门,巴萨则以14人屈居第二,包括哈维、伊涅斯塔、梅西都是巴萨的青训出品,而曼联则也是唯一杀进这份榜单前8的英超球队,红魔有包括吉格斯、维尔贝克、斯科尔斯等9名一线队球员来自自家青训。
英超本土方面,一向以青训出名的阿森纳一线队球员中的本土青训球员数目却无法跻身前5,曼联以9人排在第一,维拉、热刺和纽卡斯尔都是8人,利物浦则以7人排在第5,阿森纳只有6名一线队球员乃自家青训,而欧冠卫冕冠军切尔西一线队中只有2人来自自己的青训,跟法甲新贵巴黎和国米一样,但这三队都有超过10名自己的青训球员效力于其他欧洲五大联赛球队。
既然自己培养出来的球员无法全部自己消化,那么自然要投奔其他五大联赛球队,《442》还统计了青训球员外流榜,巴萨以24人高居第一,皇马以21人排在第二。英格兰方面,曼联继续以15人排在第一,留不住人的阿森纳以14人排在第二,切尔西、曼城和西汉姆分列3-5位。
综合以上的数据分析,巴萨无论是自己培养出来的在五大联赛效力的球员数量还是自己一线队的青训球员数量都处在领先,而曼联则是英超的最佳。
目前的世界足坛,除巴萨外,青训最成功的俱乐部是?
毫无疑问就是荷兰的阿贾克斯!巴萨是对于阿贾克斯模式的复制!
70年代荷兰掀起了全攻全守足球的狂潮,这给后来的荷兰足球及世界足坛都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作为荷兰足球的代表阿贾克斯自然更是推崇备至。从1971年到1973年,在伟大的克鲁伊夫带领之下,阿贾克斯连续3年夺得欧洲冠军杯,成为继皇家马德里后第二支上演冠军杯帽子戏法的球队,同时他们也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辉煌时期。其中1972年是阿贾克斯的大满贯年,囊括所有高水平比赛的冠军:国内甲级联赛,国内杯赛,欧洲冠军杯,欧洲超级杯,丰田杯。堪称前无古人,暂时后无来者的五冠王。 高潮过后,阿贾克斯的许多功勋球员或退休或离队,这直接导致了该队在70年代后期的持续低迷。但1981-1987年阿贾克斯又卷土重来了,他们3次夺得荷兰联赛和杯赛的双冠王。当时大名鼎鼎的克鲁伊夫和帮助AC米兰称霸欧洲的荷兰三剑客(古利特、范·巴斯滕和里杰卡尔德)都曾先后在阿贾克斯效力,他们为该队夺得无数荣誉立下了汗马功劳。 从1991年到1997年,一个名叫范加尔的荷兰人带领阿贾克斯又再次走向了高潮。而之前,人们对他一无所知,但很快他用一个又一个的奖杯证明了自己的实力。1995年5月24日,一支由里杰卡尔德、戴维斯、西多夫、克鲁伊维特、德波尔兄弟、奥维马斯和范德萨组成的阿贾克斯在冠军杯决赛中击败了当时如日中天的AC米兰,第4次夺得欧洲冠军杯。此外,范加尔的球队还在93/94、94/95、95/96赛季三度称雄荷甲,91/92赛季夺得联盟杯冠军和92/93赛季夺得荷兰杯冠军等等,为阿贾克斯书写了光辉的一页。而1992年夺得欧洲联盟杯后成为继尤文图斯后第二队夺得欧洲三大杯赛的球队。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扬名立万后阿贾克斯队中的大牌球星们纷纷出国淘金。球队在经过短暂的阵痛后,又一批年轻球员成长了起来。他们夺得了01/02赛季荷甲联赛冠军,也在02/03赛季冠军杯中成功杀入8强,险些阻击了处于全盛时期的AC米兰,红黑军团只是幸运的凭借因扎吉的灵光一现才勉强过关,这让热爱荷兰足球的人们重新看到了这支球队的希望。这群小伙子当中包括:斯内德、范德法特以及伊布拉希莫维奇。 多少年来,阿贾克斯就是荷兰足球兴衰的风向标,每当一批天才的球员在阿雷纳球场崛起,荷兰国家队便能在国际大赛上令人恐惧。阿贾克斯历来非常注重年轻球员的培养,他们很少购买国外球员,所依赖的都是自己的子弟兵,尽管这些子弟兵一旦成名后很快会被外国大俱乐部高薪挖走,但阿贾克斯凭借源源不断的强大后备力量依然屹立在欧洲强队的行列中;阿贾克斯历来推崇最极致的进攻足球,在他们的哲学当中没有“防守反击”的概念,从青年队中就开始固定习练的“四三三”阵型让这支球队从来不乏才华横溢的前场攻击手。克鲁伊夫还将阿贾克斯的经验带到了加泰罗尼亚,巴塞罗那 在08/09赛季的“六冠王”伟业被认为是阿贾克斯模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