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vs白俄罗斯分析视频-法国vs白俄罗斯分析

tamoadmin

1.为什么说白俄罗斯战役才是苏德之间的生战役

2.英国、法国、白俄罗斯、德国这四个国家当中,哪一个国家是地中海气候?现在就要,急急急、、、

3.俄罗斯凯旋克伦堡和法国哪个好

4.二战最赚的2个国家,前者混成五常之一,后者吞地千里成超级大国

5.法俄战争启示录

为什么说白俄罗斯战役才是苏德之间的生战役

法国vs白俄罗斯分析视频-法国vs白俄罗斯分析

不可否认白俄罗斯战役之后直到柏林战役,苏德之间的伤亡比例越来越接近,最后几乎伤亡相等,这是德国耗不起的,但是如果白俄罗斯战役以后德国如果依然保持原来的伤亡比例的话,我相信毛子没那么快到柏林,所以曼帅指挥的右岸乌克兰战役是最后一次伟大的战役,德国失败就失败在把曼帅撤了,曼帅一撤白俄罗斯就惨败了,所以我一向认为白俄罗斯才是苏德战争的转折,如果一直保持前面的1:3.5的比例还是可以撑下来的,所以曼帅右岸乌克兰打成1:4.4

已经是超出前期平均值了,不愧是最伟大的二战陆军将领。

英国、法国、白俄罗斯、德国这四个国家当中,哪一个国家是地中海气候?现在就要,急急急、、、

地中海气候分布在南北纬35到40度左右,冬季寒冷湿润,夏季炎热干燥,因为受西风带和副热带高压的交替影响。每个大洲都有地中海气候。欧洲是地中海沿岸,葡萄牙南部、西班牙沿岸、法国南部、意大利全境、巴尔干半岛、土耳其的沿岸;非洲有北非地中海沿岸诸国、南非开普敦;大洋洲澳大利亚的南部东西两端;北美洲有美国西海岸的南边如旧金山;南美洲主要是智利。

俄罗斯凯旋克伦堡和法国哪个好

俄罗斯凯旋克伦堡好。凯旋克伦堡地处乌拉尔山脉南部,有许多自然景观,如著名的凯旋岩、石柱林等,还有众多的温泉和矿泉水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光旅游。凯旋克伦堡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和丰富的人文遗产,如世界文化遗产——白俄罗斯共和国的米尔城堡和纳斯维日城堡等,还有许多博物馆和纪念馆,让游客了解凯旋克伦堡的历史和文化。法国没有俄罗斯凯旋克伦堡生活水平高。法国景点没有俄罗斯凯旋克伦堡多。

二战最赚的2个国家,前者混成五常之一,后者吞地千里成超级大国

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全球战争,也是最典型的一场世界大战,从1939年9月德国闪击波兰开始,到1945年9月日本无条件投降,这场规模浩大的世界大战从欧洲席卷至亚洲,从大西洋打到太平洋,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20多亿人受战争波及,1.3亿军民伤亡,7000万人被残酷的战争夺去生命,5万多亿美元烟消云散……不过战争在给各国带来惨重代价同时,也让不少国家获得了利益,其中有两个国家挣得盆满钵满,一个捞得“五常”宝座,一个扩地千里成为超级大国。

▲二战美军剧照

需要强调的是,子渊这里所说的获利最大,是综合考虑投入的成本与获得的好处,即投入的成本尽可能少,获得的利益尽可能多。在一次战争中,如果某个国家投入很少却获得大量利益,那就可以算是得利很多;如果投入很多但收获很少,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和战败没什么两样。若是以此标准划分的话,二战同盟国众回报比最低的是大英帝国,英国人虽然取得的二战胜利,但国内各大城市基本被德国空军炸毁,损失惨重,战后又因为自身颓势失去众多海外殖民地,一场世界战争最终拖垮了一个百年帝国。

▲二战时期执行轰炸任务的战机

不过夺得世界头号强国宝座的美国也好不到哪里去——美国人得到的其实都是自己应该得到的,战后美国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最强国,是欧洲列强火拼之后的必然结果,美国本土虽然没有受到战争波及,但战胜后也没有获得殖民地与除金融霸权之外其他更多利益。反观美国的战争投入,不仅动员人数位居同盟国前列,战争期间数百万军队的高额开支更是个天文数字。从这一点来说,美国也不是获利最大的国家。事实上,二战中获利最大的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法国,一个是苏联。

▲战争末期戴高乐返回巴黎

法国在整个二战可谓“零投入”,战争还没开始法国人就奉行绥靖政策,对德国一味妥协。战争初期,法国面对德军的闪击,首都巴黎在猝不及防之下就宣告沦陷,在大量国土与城市尚在的情况下,法国 *** 却选择直接投降,因此倒也没有多少城市受损。事实上,法国在二战期间的投入,顶多就是战争末期戴高乐领导各殖民地军队掀起的反攻。虽然法国战争投入少,但是在战后却得到很多实在利益。

▲戴高乐出席“卡萨布兰卡会议”旧照

作为同盟国重要成员之一,法国受益于大国博弈,白捡了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可以在战后参与全球治理,重新制定世界游戏规则。按理来说,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应该属于为击败法西斯势力付出巨大牺牲的国家,法国全境沦陷并投降纳粹,居然还能得到常任理事国的席位,当真是天下掉馅饼。虽然法国和英国一样,在战后损失了不少殖民地,但凭借战争期间投降而保留的国家实力,法国人还是守住了超过12万平方公里的殖民地,算得上是世界上保留殖民地最多的国家。从这一点来说,法国的投入“回报率”很高。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纪念雕塑

苏联和法国不一样,是那种高投入高回报的国家。二战还没开始时,苏联只是由乌克兰、白俄罗斯、俄罗斯、高加索联邦等加盟共和国组成的联盟国家,由于之前的内战,许多沙俄旧土都没有收回,国土也没有人们想象得那么庞大。此外,当时的苏联还不是强大的工业国,工业生产能力平平,集体化农业也不尽人意,二战前的乌克兰大饥荒,更是导致数百万人饿。在整个二战中,苏联是伤亡人数最多的国家,2600余万人战,6000余万人伤亡,位于欧洲的工业设施几乎损失殆尽,列宁格勒、斯大林格勒等城市更是被德军打成废墟,损失极为惨重。

▲“波茨坦会议”上的斯大林

不过,高投入的背后往往有着高回报。在战后,苏联不仅收回沙俄旧土,还顺势拿下了波罗的海三国、中亚地区、芬兰全境以及摩尔多瓦,成为整个二战中唯一大量扩张的国家。要知道,土地资源可是任何利益都换不来的。除此之外,苏联战后在德国与中国东北地区大肆搜刮德国与日本留下的工业设备,一举奠定了苏联的工业基础,苏联凭借这些先进工业设备,短短数年之内就发展成为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以社会主义阵营老大哥的身份与西方世界冷战数十年,不得不让人佩服。

法俄战争启示录

法俄战争启示录。

1812年,法国皇帝拿破仑怀着彻底控制欧洲的野心,率领60万大军征战俄罗斯帝国。战争持续了不到6个月,却给双方造成了重大伤亡。法国皇帝拿破仑曾经让欧洲感到害怕。

1799年上台后,拿破仑·波拿巴皇帝取得了一系列军事胜利,帮助控制了欧洲大部分地区。拿破仑吞并了比利时、荷兰,控制了今天的意大利、克罗地亚和德国的领土,控制了瑞士、波兰。西班牙被法国人打败,被迫与游击队作战。

只有英格兰,由于其地理优势,超出了拿破仑的控制范围。1806年,拿破仑决定通过建立大陆封锁系统来惩罚英国,该系统阻止位于欧洲大陆的国家与英国进行贸易。

沙皇亚历山大不接受拿破仑的禁令,让双方在战场上解决冲突。在?1807?年的弗里德兰战役中,拿破仑的军队击败了俄国人。此战后,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提尔西特条约》,支持法国采取封锁惩罚英国的战略。

但到?1810?年底,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停止遵守大陆封锁系统,理由是对俄罗斯贸易的影响以及对卢布价值的负面影响。沙皇还对来自法国的奢侈品征税,并拒绝让拿破仑与俄罗斯王室成员结婚。

拿破仑和亚历山大一世在法国在靠近俄罗斯边境建立华沙公国(亲拿破仑的波兰国家)的问题上也存在分歧。拿破仑在?1807?年强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签署提尔西特条约。拿破仑最初认为俄罗斯是盟友,因为俄罗斯和法国之间没有领土争端和冲突。但在接连不断的冲突之后,拿破仑决定有必要给亚历山大一个教训。

在征服俄罗斯期间,拿破仑从欧洲各地调集了大约?60?万军队。1812年6月24日,这支军队渡过涅曼河,开始进入俄罗斯帝国境内。

“这是一支由欧洲各地组成的军队,是自十字军东征以来最多样化的军队,”马里兰大学(美国)历史学教授萨瑟兰说。专家称,这支部队的核心是45万法国军队,总兵力约为65万人。在防线的另一边,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拥有大约?488,000?名士兵,而且拥有庞大的防御和民兵部队的优势。

俄罗斯研究员米哈伊尔·别利热夫对这场战争发表了评论:“战争的规模非常大。自?17?世纪以来,俄罗斯帝国境内首次爆发战争。这对同时代人来说是一个真正的冲击。首都莫斯科一度落入法国人之手,遭到严重破坏,这一事件被认为是一场全国性的灾难。估计有?100?万俄罗斯人在战争中丧生,两年后,损失估计达到数十亿卢布。

拿破仑皇帝的目标是迅速取胜,迫使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坐在谈判桌旁。但是,无论法国人前进到哪里,俄罗斯人都会撤退到那里,还不忘记摧毁敌人可以使用的粮食、和装备储备。

拿破仑仍然充满信心,他告诉他的顾问:我将一劳永逸地击败这些北方人。他们必须受到惩罚,使他们在?252?年后无法干涉文明欧洲的事务。”到?8?月中旬,俄罗斯人从斯摩棱斯克撤退,烧毁了这座城市。离开前,俄罗斯农民还焚烧庄稼,以防食物落入法国人手中。

1812?年征服俄罗斯是拿破仑一生中最大规模的军事行动。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历史学教授、拿破仑征服欧洲一本书的作者大卫·A·贝尔说:“没有空房子的花园战略对消除废弃的食物来源以支持战争产生了重大影响。法国军队。夏季的炎热也让空气变得闷热。许多法国士兵感染了斑疹伤寒等虫媒疾病和痢疾等其他与水有关的疾病。”

据俄罗斯报纸《RBTH》报道,在俄罗斯军队服役的苏格兰裔军官迈克尔·安德烈亚斯·巴克莱·德·托利(Michael?Andreas?Barclay?de?Tolly,1761-1818?年)直接参与制定了应对拿破仑大军的战略。当拿破仑发动征服时,巴克莱和彼得巴格拉季翁将军是俄罗斯军队的总司令。

巴克莱提出了一个“没有空屋的花园”的计划,当他们不得不深入俄罗斯领土时,将他的部队撤回到俄罗斯中部,以消耗法国军队的资源。巴克莱估计拿破仑从欧洲的补给路线会变得太长,无法保证为法国精锐军队提供充足的补给。届时,俄军和民兵将进行反击,击退敌人。

斯摩棱斯克会战中,俄军抵抗不力后撤退。俄国人真正与法国人作战的时间是?1812?年?9?月?9?日,在距离莫斯科约?120?公里的波罗底诺战役中。在那场血腥的战斗中,双方步兵无情地冲锋陷阵,大炮不断开火。每隔一秒就有三发炮火和七发火枪响起,让双方无数士兵倒地。

战斗的第二天,俄军撤退了约4.5万人,是法军的两倍。这场战役之后,拿破仑皇帝通往莫斯科的道路已经开阔了。在俄罗斯方面,巴克莱是说服沙皇亚历山大从莫斯科撤离所有军队和人民的人。1812?年?9?月?14?日,法国军队进入莫斯科,发现这座城市空无一人。大多数人撤离,留下白兰地,但没有食物。

拿破仑直接进攻俄罗斯首都莫斯科,目的是迅速结束战争。法国人可以自由饮酒和掠夺,而拿破仑皇帝则等待沙皇亚历山大派人请求和平。在莫斯科等待了一个月后,拿破仑将他的部队向卡卢加推进,但被俄罗斯人拦截。俄罗斯民兵严重缺乏食物和游击队不断袭击,寒冷的冬天即将来临,拿破仑下令撤军。

此时,拿破仑的军队只有大约10万人。返回巴黎的旅程并不容易,因为返回的路途已经被夷为平地的地区,没有办法得到食物。冬天的提前到来使情况变得更糟,冷风使气温低于零和降雪。根据历史,情况非常糟糕,以至于法国士兵不得不竭尽全力取暖,甚至钻进去的动物尸体躺在那里。

1812年11月末,法国人幸运地逃脱了俄国人的追击,渡过了别列津纳河(现在在白俄罗斯境内)。美国拿破仑历史协会会长谢珀德潘恩说:“从这里开始,法国士兵被命令随心所欲地移动,自行返回巴黎。”

1812?年?12?月?5?日,拿破仑将指挥权交给指挥官约阿希姆·穆拉特(Joachim?Murat),在政变传言发生之前赶回巴黎。在这场历史性的失败之后,欧洲的力量平衡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奥地利、普鲁士和瑞典与俄罗斯和英国结盟,共同对抗拿破仑。尽管法国皇帝仍然组建了多达数万人的军队,但他缺乏精锐的军队和战马。

拿破仑赢得了许多胜利,但在?1814?年?3?月被俄国、普鲁士和盟军击败,远至巴黎。拿破仑流亡厄尔巴岛。1815年,拿破仑再次出现,但在著名的滑铁卢战役中被英普联军击败。1815?年?6?月?28?日,拿破仑不得不第二次退位,将王位让给国王路易十八。根据1815年11月20日签订的巴黎条约,拿破仑被流放。

英国人将拿破仑囚禁在距离非洲西海岸?1,870?公里的大西洋圣赫勒拿岛上,并小心派兵驻守两个邻近岛屿,以防拿破仑逃跑。拿破仑在流放中生活,患有严重的抑郁症,于?1821?年去世,享年?51?岁。拿破仑征服俄罗斯失败的原因是什么?许多人认为寒冷的天气是主要因素,但事实可能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