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MBA名校介绍 两年制(11-15名)
2.天文望远镜的现代大型
3.秘鲁的旅游景点介绍 秘鲁旅游景点介绍英语PP T
4.加利先生是谁
2019年MBA名校介绍 两年制(11-15名)
MBA是商科留学最热门的选择之一。MBA有一年制,也有两年制。学制两年的MBA名校主要分布在美国。下面和我一起来了解2019年MBA名校第11-15名。
第十一名:密歇根大学罗斯商学院 (美国)
罗斯商学院是公立学府密歇根大学的组成部分。密歇根大学主校区位于安娜堡。后者原来是一座大学城,当地的人们热。体育活动主要是在一个容纳一万零七百人的大学足球馆进行。
罗斯商学院建于1924年,1948年搬到了安娜堡分校。2004年起,校友斯蒂文·罗斯多次向学院捐款,学院因此经过了改造。罗斯第一次向学院捐赠一亿美金(为当时商学院获赠数额之最),使得学院正式更名为罗斯商学院。随后几次的捐款累计达到了1.5亿。学院旗下有一个行为实验室和二百五十件当代艺术品。
学院的核心价值观特别是对商业的积极态度在口号中得到了概况。它的口号是“我们培养能对世界作出正面影响的领袖”。1990年起,它的课程以“行动”或者“实验”为基础,推动了学院发展。学院宣称:“在创业、咨询、引导和投资商业上,我们的工商管理硕士获得的实践的机会是首屈一指的“。从2019年起,学院将开放在职网络工商管理硕士。
2017年,学院极具口碑的本科学位首次向大一学生开放。其“冰岛可持续商业”课程被评为2018年全球商学院最吸引人的二十门课程之一。
19年, Wolverine 风险(创业)基金开始为学院师生提供创业支持。2009年,社会风险(创业)基金参与支持。
并列第十二名:莱斯大学琼斯研究生商学院 (美国)
莱斯大学位于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休斯顿,琼斯研究生商学院是它的七个学院之一。学院建于14年。当时,休斯顿基金会为庆祝创始人琼斯诞辰一百周年,为学院捐了款。学院的口号是“引领思想、改变世界”。
商学院所在的校区占地285英亩,林木茂密,靠近休斯顿市中心。它利用了规模小的特点,全日制寄宿制工商管理硕士每年大约只招收四十名学生。此外,它还开设在职工商管理硕士、网络工商管理硕士、高级工商管理硕士和职业工商管理硕士。
每个类型的学生的特点在其半幽默的“野外指南”中都得到了相当篇幅的真实的展现。在其工商管理硕士(包括军事学者的学生)中,大约百分之八十获得某种形式的基于学术的奖学金。
2018年,莱斯大学网络工商管理硕士专业首次招生。此专业包括五十四个学分,学制两年。院长彼得·罗德里格斯称其为“我们学院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学院与贝勒大学医学院合作,联合开设医学博士与工商管理硕士学位。
罗斯商学院重视实践和体验式学习。其学生在学业期间需参加一个以小组为单位、为期十三个星期的“行动学习”。2001年起,莱斯商业大赛启动。该赛事每年一届,每年奖金高达200万美元,据说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奖金最丰厚的学生创业大赛。2018年,大赛一等奖价值30万美元,获得者是麻省理工学院的某支团队。
并列第十二名:匹兹堡大学卡茨研究生商学院 (美国)
卡茨研究生商学院全程约瑟夫·M·卡茨研究生商学院,建于1960年,由工商管理学院和研究生零售学院合并而成。1987年,Papercraft 公司创始人和校友约瑟夫·卡茨捐赠了1000万美元,使得学院正式命名为卡茨研究生商学院。
1963年,卡茨商学院率先在美国开设加速制工商管理硕士学位。此学位的论文部分包含一门课。该课程为学生分配一项任务,让学生在一家模拟的运动鞋店从事管理。学生以团队形式工作,为鞋店创收,向一个外部董事会汇报成果,并由董事会核实和提供反馈。
卡茨商学院位于Mervis Hall,后者有一个三千平方英尺的金融分析实验室。实验室内有一间交易室、一台自动收报机、一间学生厨房和一家咖啡店。
卡茨商学院的研究机构包括:卡茨高管教育中心、卫生与护理工作中心、大卫·伯格与领导中心、创业卓越研究所、国际商务中心以及供应链管理中心。卡茨商学院与世界各地的高等教育机构合作,合作对象包括:欧洲商学院(靠近德国法兰克福)、圣马丽亚联邦技术大学(智利瓦尔帕莱索)和蒙特雷技术学院(墨西哥)。
学院杰出校友包括:华特迪士尼公司董事会成员苏珊·阿诺德(Susan Arnold),2012年美国共和党总统候选里克·桑托勒姆(Rick Santorum)以及波音共用服务集团董事长罗伯特·帕斯特里克(Robert Pasterick)。
并列第十四名:埃默里大学戈伊苏埃塔商学院 (美国)
戈伊苏埃塔商学院建于1919年,是美国私立学府埃默里大学的一个学院。该校位于佐治亚州尚未自治的迪卡尔布县,坐落于该县历史悠久的德鲁伊山,毗邻亚特兰大。1954年,学院招收了一地名女学生。同时,工商管理硕士学位开设,有十九名学生学习。1994年,学院以可口可乐公司首席执行长罗伯托·戈伊苏埃塔的命名正式命名。
学院的工商管理学士学位学制两年,入读者至少有埃默里大学或牛津学院一年学习经历。工商管理硕士提供诸多选择,包括:全日制一年、全日制两年、晚间工商管理硕士和高级工商管理硕士。申请人都必须通过研究生管理专业入学考试(GMAT)。此外,学院还开设一系列不授予学位的高管教学课程和职业发展课程。此类课程可为某个组织机构定制。
戈伊苏埃塔研究与博士教育基金会中心开放于2005年,占地九万平方英尺。该中心接收博士生,内设有高级工商管理硕士教室、工商管理硕士职业管理中心、会议室和休息室。该中心内还有一个鲍尔泽艺术馆。馆内收藏有安迪·沃霍尔、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等人的作品。
戈伊苏埃塔商学院还有其他研究机构,包括:社会创业中心、营销分析中心和埃默里另类投资中心。著名校友包括:汉堡王首席执行长约翰·奇德西(John Chidsey)、格鲁吉亚总理拉多·古尔格尼泽(Lado Gurgenidze)以及杰西潘尼首席执行长马文·埃里森(Marvin Ellison)。
并列第十四名: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兰迪管理学院(美国)
兰迪管理学院也是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研究生商学院,位于校园西北角的拉荷亚,市中心以北。其所在的建筑物名叫Otterson Hall,占地五万平方英尺,设有教室、办公室、公共空间,鸟瞰太平洋。与Otterson Hall相连的是建于2012年的 Wells Fargo Hall。除了教室、会议室之外,该建筑还有一个行为实验室和研究所。
兰迪管理学院本科课程侧重于商业、管理和会计。副修涵盖商业、会计、创新创业。供应链管理副修很快将开设。研究生阶段,课程包括:全日制工商管理硕士、灵活工商管理硕士、商业分析理学硕士、专业会计硕士和金融硕士。此外,高管教育课程和博士课程也开设。
兰迪管理学院有多个研究机构。加州创新与发展研究所由多个鼓励新创企业寻找创业解决方案的项目组成。兰迪风险基金是一个由学生支持的风险投资基金,负责为当地新创企业筹资。此外,还有特里同创新挑战赛、退伍军人投资、社会投资加速器。
在兰迪管理学院,还存在其他研究机构,它们考察的领域包括:雇主所有权(研究所)、商业分析、社会创新、企业合作(供应卓越与创新研究所)、双边知识(美国—以色列创新与经济可持续中心)、决策(兰迪行为实验室以及思想领导力(管理发展中心)。
—— END ——
天文望远镜的现代大型
望远镜的集光能力随着口径的增大而增强,望远镜的集光能力越强,就能够看到更暗更远的天体,这其实就是能够看到了更早期的宇宙。天体物理的发展需要更大口径的望远镜。
但是,随着望远镜口径的增大,一系列的技术问题接踵而来。海尔望远镜的镜头自重达14.5吨,可动部分的重量为530吨,而5米镜更是重达800吨。一方面,望远镜的自重过大会使镜头变形相当明显,另一方面,镜体温度不均也令镜面产生畸变,进而影响成像质量。从制造方面看,传统方法制造望远镜的费用几乎与口径的平方或立方成正比,所以制造更大口径的望远镜必须另辟新径。
自七十年代以来,在望远镜的制造方面发展了许多新技术,涉及光学、力学、计算机、自动控制和精密机械等领域。这些技术使望远镜的制造突破了镜面口径的局限,并且降低造价和简化望远镜结构;特别是主动光学技术的出现和应用,使望远镜的设计思想有了一个飞跃。
从八十年代开始,国际上掀起了制造新一代大型望远镜的热潮。其中,欧洲南方天文台的VLT,美、英、加合作的GEMINI,日本的SUBARU的主镜用了薄镜面;美国的KeckI、KeckII和HET望远镜的主镜用了拼接技术。
优秀的传统望远镜卡塞格林焦点在最好的工作状态下,可以将80%的几何光能集中在0.6″范围内,而用新技术制造的新一代大型望远镜可保持80%的光能集中在0.2″~0.4″,甚至更好。
下面对几个有代表性的大型望远镜分别作一些介绍: 凯克望远镜(KeckI,KeckII)KeckI和KeckII分别在1991年和1996年建成,这是当前世界上已投入工作的最大口径的光学望远镜,因其经费主要由企业家凯克(KeckWM)捐赠(KeckI为9400万美元,KeckII为7460万美元)而命名。这两台完全相同的望远镜都放置在夏威夷的莫纳克亚,将它们放在一起是为了做干涉观测。
它们的口径都是10米,由36块六角镜面拼接组成,每块镜面口径均为1.8米,而厚度仅为10厘米,通过主动光学支撑系统,使镜面保持极高的精度。焦面设备有三个:近红外照相机、高分辨率CCD探测器和高色散光谱仪。
像Keck这样的大望远镜,可以让我们沿着时间的长河,探寻宇宙的起源,Keck更是可以让我们看到宇宙最初诞生的时刻。 双子望远镜(GEMINI)是以美国为主的一项国际设备(其中,美国占50%,英国占25%,加拿大占15%,智利占5%,阿根廷占2.5%,巴西占2.5%),由美国大学天文联盟(AURA)负责实施。它由两个8米望远镜组成,一个放在北半球,一个放在南半球,以进行全天系统观测。其主镜用主动光学控制,副镜作倾斜镜快速改正,还将通过自适应光学系统使红外区接近衍射极限。
该工程于1993年9月开始启动,第一台在1998年7月在夏威夷开光,第二台于2000年9月在智利赛拉帕琼台址开光,整个系统预计在2001年验收后正式投入使用。 这是一台8米口径的光学/红外望远镜(SUBARU)。它有三个特点:一是镜面薄,通过主动光学和自适应光学获得较高的成象质量;二是可实现0.1″的高精度跟踪;三是用圆柱形观测室,自动控制通风和空气过滤器,使热湍流的排除达到最佳条件。此望远镜用Serrurier桁架,可使主镜框与副镜框在移动中保持平行。由日本天文社团所属,位于美国夏威夷。
大天区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郭守敬) 这是中国已建成的一架有效通光口径为4米、焦距为20米、视场达20平方度的中星仪式的反射施密特望远镜。它的技术特色是:
1.把主动光学技术应用在反射施密特系统,在跟踪天体运动中作实时球差改正,实现大口径和大视场兼备的功能。
2.球面主镜和反射镜均用拼接技术。
3.多目标光纤(可达4000根,一般望远镜只有600根)的光谱技术将是一个重要突破。
LAMOST把普测的星系极限星等推到20.5m,比SDSS高2等左右,实现107个星系的光谱普测,把观测目标的数量提高1个量级。 1932年央斯基(Jansky.K.G)用无线电天线探测到来自系中心(人马座方向)的射电辐射,这标志着人类打开了在传统光学波段之外进行观测的第一个窗口。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射电天文学脱颖而出,射电望远镜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起了关键的作用,比如:六十年代天文学的四现,类星体,脉冲星,星际分子和宇宙微波背景辐射,都是用射电望远镜观测得到的。射电望远镜的每一次长足的进步都会毫无例外地为射电天文学的发展树立一个里程碑。
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于1946年建造了直径为66.5米的固定式抛物面射电望远镜,1955年又建成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可转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六十年代,美国在波多黎各阿雷西博镇建造了直径达305米的抛物面射电望远镜,它是顺着山坡固定在地表面上的,不能转动,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单孔径射电望远镜。
1962年,Ryle发明了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他也因此获得了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综合孔径射电望远镜实现了由多个较小天线结构获得相当于大口径单天线所能取得的效果。
1967年Broten等人第一次记录到了VLBI干涉条纹。
七十年代,联邦德国在玻恩附近建造了100米直径的全向转动抛物面射电望远镜,这是世界上最大的可转动单天线射电望远镜。
八十年代以来,欧洲的VLBI网(EVN),美国的VLBA阵,日本的空间VLBI(VSOP)相继投入使用,这是新一代射电望远镜的代表,它们在灵敏度、分辨率和观测波段上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望远镜。
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和乌鲁木齐天文站的两架25米射电望远镜作为正式成员参加了美国的地球自转连续观测(CORE)和欧洲的甚长基线干涉网(EVN),这两个分别用于地球自转和高精度天体测量研究(CORE)和天体物理研究(EVN)。这种由各国射电望远镜联合进行长基线干涉观测的方式,起到了任何一个国家单独使用大望远镜都不能达到的效果。
另外,美国国立四大天文台(NARO)研制的100米单天线望远镜(GBT),用无遮挡(偏馈),主动光学等设计,该天线目前正在安装中,2000年有可能投入使用。
国际上将联合发展接收面积为1平方公里的低频射电望远镜阵(SKA),该将使低频射电观测的灵敏度约有两个量级的提高,有关各国正在进行各种预研究。
在增加射电观测波段覆盖方面,美国史密松天体物理天文台和天文与天体物理研究院正在夏威夷建造国际上第一个亚毫米波干涉阵(SMA),它由8个6米的天线组成,工作频率从190GHz到85z,部分设备已经安装。美国的毫米波阵(MMA)和欧洲的大南天阵(LAS)将合并成为一个新的毫米波阵――ALMA。这个将有64个12米天线组成,最长基线达到10公里以上,工作频率从70到950GHz,放在智利的Atacama附近,如果合并顺利,将在2001年开始建造,日本方面也在考虑参加该的可能性。
在提高射电观测的角分辨率方面,新一代的大型设备大多数考虑干涉阵的方案;为了进一步提高空间VLBI观测的角分辨率和灵敏度,第二代空间VLBI――ARISE(25米口径)已经提出。
相信这些设备的建成并投入使用将会使射电天文成为天文学的重要研究手段,并会为天文学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机会。 世界最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建设工程在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县实现圈梁顺利合龙。该望远镜口径为500米、占地约30个足球场大小。项目2008年12月26日奠基,预计2016年9月建成。 据报道,新型射电天文望远镜,建成后将将雄冠世界第一。按照科学要求,超级天文望远镜将产生电磁波,对人体健康有影响。居民应当移居到5公里之外。目前,当地已经着手搬迁事宜,提出对搬迁居民经济补偿和住房帮助。报道透露,贵州省水库和生态移民局按照每人1.2万元标准进行补助;贵州省民宗委按照每户1万元标准对少数民族住房困难户进行补助。
该望远镜建成后将成为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射电望远镜,远超于德国波恩100米望远镜和美国的Arecibo 300米望远镜,将在未来20~30年保持世界一流设备的地位。
秘鲁的旅游景点介绍 秘鲁旅游景点介绍英语PP T
秘鲁必去旅游景点
如果选择去秘鲁旅游的话,有哪些景点是必去的呢?以下是我收集的相关信息,仅供大家阅读参考!
马丘比丘——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
马丘比丘应该很多人都知道,它是秘鲁最为著名的景点。马丘比丘,这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天空之城,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建造于15世纪60年代左右。由于独特的位置、地理特点,在西班牙殖民统治的近300年和秘鲁独立后的100年中,世人对其一无所知。直到1911年,它才被美国人海勒姆。宾汉三世在无意间发现。它是世界新七大奇迹之一,也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世界遗产。
环球旅行这一路看过了许多著名的世界奇迹,马丘比丘是给我印象非常深的一个, 确实非常的震撼,尤其是清晨的时候站在古老的山巅俯瞰整个遗迹的全景,那种云雾缭绕的感觉犹如仙境,也让人深深得感受到古印加人的智慧。
的的喀喀湖中的漂浮岛
的的喀喀湖(Lake Titicaca),位于秘鲁和玻利维亚两国交界,先坐车前往秘鲁的普诺(Puno),然后就可以去到的的喀喀湖。它是南美洲最大的淡水湖,世界上海拔最高的淡水湖,也是印第安人的圣湖。
坐船去的的喀喀湖的`深处,有一个很特别的地方——“Uros”漂浮岛,它们是用芦苇草铺成的人工岛屿,大大小小总共80多座,漂浮在水面上。这些漂浮岛便是当地乌鲁(Uros)族的家。相传1000多年前,当地的原住民乌鲁族为了躲避印加人的侵略,逃到湖中建造漂浮岛与外界隔离。他们依水而生的习俗一直保留到了现在。
探秘亚马逊雨林
亚马逊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衡越了8个国家:巴西、哥伦比亚、秘鲁、委内瑞拉、厄瓜多尔、玻利维亚、圭亚那和苏里南,是地球上最大以及物种最多的热带雨林。那里有着无数的奇花异草、珍禽猛兽、土著部落,还有亚马逊雨林的标签食人鱼。
探秘亚马逊,从秘鲁出发是最好的选择之一:因为费用便宜,相比从巴西去亚马逊,要便宜一半以上;而且也比较的安全。我是先飞到秘鲁的伊基托斯,从那里出发深入亚马逊雨林,在雨林里过了几天既有趣又充满冒险的生活。白天在雨林里钓食人鱼,晚上便油炸了吃。之后我坐了一天的船沿着亚马逊河到达亚马逊雨林的另一头——哥伦比亚。
马的故乡
羊驼(马)是南美洲安第斯山脉典型的动物,可以说是秘鲁的象征,秘鲁的国旗、国徽上都有马。世界约90%以上的马生活在南美洲的秘鲁等国的高原上。
在秘鲁,你将有机会看到很多可爱的马,例如在库斯科古城,马丘比丘,坐车的沿途不过也要提醒大家,由于逐渐的商业化,在库斯科古城里看到的羊驼,拍照可能是要收费的。如果运气好,你还可能看到全部四个品种的马,甚至是在野外看到稀有的野生马“Vicua”。
世界级的徒步圣地
秘鲁北部的瓦拉斯(Huaraz),是世界上著名的徒步大本营,也是户外极限运动的天堂。那里一年四季都聚集着来自全世界各国的户外运动爱好者,他们以瓦拉斯为基地,徒步、爬山、攀岩、滑雪、山地自行车在瓦拉斯的周围,有着上百条的徒步路线供你选择,短则一天的路线,长则几个星期的长距离徒步路线应有尽有。 _馑箍乒懦
古印加帝国的首都库斯科(Cusco),曾是灿烂印加文化的摇篮以及南美洲的中心。这是一座很美很有味道的高原小城,是我在南美洲最喜欢的城市之一吧。初到库斯科,那座城市就给了我很深的印象,并没有我想象中的那么商业化。**《摩托日记》中Cusco的那些精美的印加风格的石砌古墙、石板街道,依然保存的十分完好。而越往市中心的外部探寻,就越能感受到这个城市的魅力。
库斯科也是去马丘比丘的必经之地。从库斯科出发可以搭乘观光火车前往马丘比丘,也可以徒步印加古道到达,不过这两种方式的花费都比较高。或是像我一样,先坐7-8个小时汽车,然后再沿着铁路走2-3小时这样的省钱方法。 _砉懦
秘鲁的首都利马,是一座靠近大海和沙漠的略显矛盾的城市。相比库斯科古城,利马古城的西班牙殖民风格则更加浓郁,它曾是西班牙人在南美洲殖民统治的中心。穿梭于略显嘈杂的利马古城中,道路两旁的殖民式建筑、武器广场上的喷泉、教堂里的钟声仿佛都在向你讲述着这座城市的故事。
“白城”阿雷基帕
白城阿雷基帕,秘鲁的第二大城市,它被建于地震活跃带,所以地震频繁,而且周围火山密集,共计有80多座,这其中最著名的三座火山是:Chachani、Misti、Pichupichu。这个城市保存了很多状况良好的西班牙殖民时期的建筑物,由于城市周围火山众多,所以阿雷基帕的大部分建筑都是由灰白色火山岩建成,故这个城市有“白城”的称号。整个阿雷基帕古城区已被列为世界遗产。
在古城区武器广场上的大教堂,有一个神奇的现象,在每次的大地震中,右边一侧的塔楼都会倒塌,但左侧的塔楼从来没有倒过。
印加市场
每到一个国家,我都非常喜欢逛当地的市场,因为市场是一个国家最贴近人们生活的地方,也最能感受到当地的民俗、文化。在秘鲁有着许许多多的传统印加市场,每一个市场都是热闹非凡,市场里除了日常的生活用品,还卖着一些稀奇古怪的东西,例如高原上的人们每天嚼着用来提神的;晒干的牛鼻子;新鲜的剃了毛的豚鼠;各种神油之类的东西以及据说多达上千种的土豆和55种玉米,顺便科普一下,秘鲁所在的安第斯山脉可是土豆的原产地。
秘鲁有哪些好玩的景点
利马利马是秘鲁的首都,同时是最大的港口。位于秘鲁西部的利马濒临太平洋,终年少雨,是世界有名的无雨城,冬季多雾潮湿。利马由于其便利的海港,利马在1535年被选为秘鲁的首都。在大部分殖民地时期,利马始终是南美洲最重要的政治和商业权力中心。这辉煌的过去反映在殖民地时期的建筑上,这些建筑也为利马赢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授予的世界文化遗产的美名。利马是全国的文化中心。圣马科斯大学是秘鲁全国最有名的高等学府,于1551年建校,是美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利马还有许多博物馆,其中黄物馆当列首位。位于首都利马以北185公里的卡拉尔古城建于公元前2600年,是一座与埃及金字塔处于同一时代的古城遗址,亦是美洲最古老的城市。费利佩城堡以西班牙在美洲殖民地修筑的最大、最坚固的城堡著称,费利佩城堡为典型的十六世纪中叶欧洲城堡建筑风格,是西班牙王室建筑的最完整最有意义的军事防御工程之一!位于卡亚俄海岸,守卫着整个卡亚俄港,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费利佩城堡现为陆军军事博物馆,介绍秘军队组建和成长史,以及各个历史时期的英雄、武器装备、传统等,包括一座秘鲁军队创建者和1868年城堡保卫者弗朗西斯科波罗内格西塞万提斯上校纪念碑。帕恰卡马克遗址遗址位于利马以南20余公里处的鲁林谷地,在秘鲁古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于公元前200年左右兴起,15世纪达到鼎盛时期,1533年被入侵的西班牙殖民者毁坏。它原为前印加时期土著人的土地神庙,后被印加王国征服,成为秘鲁中部海岸最著名的神庙,以庄严、肃穆、雄伟而著称。其中最高大的建筑物被称为太阳宫(或太阳庙),高6层,背靠大海,建在山顶上。大殿背后建有观象台,观看太阳出没并据此制定农历。在太阳庙另一侧的低洼处还建有月亮宫。国家博物馆国家博物馆位于利马圣博尔哈区。大楼共九层,国家博物馆是一座造型和内结构颇具特色的建筑物。建成于16年,最初为渔业部办公楼。渔业部迁出后成为国家银行大楼。1988年3月14日,根据秘鲁共和国关于建国家博物馆的最高法令,将此楼作为国家博物馆馆址。1990年2月19日开馆,同年3月1日向公众开放,从此成为秘最重要的文化场所之一。黄物馆秘鲁黄金制品和世界兵器博物馆,简称黄物馆,位于利马市蒙特利科区,创建于1966年,是一家私人收藏博物馆。该馆展品以农艺学家、金融家、外交家米格尔穆希卡加略家族收集的文物为主。库斯科秘鲁南部著名古城,古印加帝国首都,现为库斯科省省会。旅游胜地,以印加古迹闻名。库斯科在克丘亚语中意为世界的中心。位于比尔加诺塔河上游,安第斯山高原盆地,海拔3,410米。居高临下,四周皆崇山峻岭,林木葱郁,气候凉爽,秘鲁人称它为安第斯山王冠上的明珠。库斯科城是灿烂的古印加文化的摇篮。马丘比丘秘鲁南部古印加帝国的古城废墟,是秘鲁最著名的游览胜地,在1983年,马丘比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马丘比丘被称作印加帝国的失落之城。西班牙人在长达300多年的殖民统治期间对它一无所知,秘鲁独立后100年里也无人涉足。马丘皮丘在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位于古印加帝国首都库斯科城西北112公里的高原上,四周丛山峻岭环抱。古城两侧为600米悬崖峭壁,下临湍急的乌鲁班巴河。面积13平方公里,海拔2,280米。据估计建于四、五百年前。1911年,为美国耶鲁大学南美历史学教授海勒宾加曼发现。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位于利马南部247公里处,在伊卡省境内,距皮斯科城19公里,总面积33万公顷,是秘鲁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保护区内最引人入胜的去处是鸟岛(IslaslasBallestas),鸟岛由南岛、北岛和中岛及6个礁石岛组成。其中北岛最大,面积为64公顷,距海岸11公里。纳斯卡地画美国人保罗科索科在纳斯卡地区研究古印第安人灌溉系统时于1939年发现。位于秘鲁首都利马南300多公里处。是散布在250平方公里干燥沙质地表上的众多深几十厘米、长几百米到几公里不等的巨大线条。以笔直的直线和箭头型为主,也有其它几何图型和动物图案,如蜂鸟、卷尾猴等。因尺寸巨大,需乘飞机在空中才能看到全貌。联合国科教文组织于1994年12月14日决定将这一遗迹作为人类文化遗产予以保护。阿雷基帕秘鲁第三大城,南部阿雷基帕省首府,秘鲁最古老城市之一。位于米斯蒂火山山麓、海拔2,300米的山谷中。这里有白雪皑皑的米斯蒂火山,四周峰峦环峙,树木苍翠,景色清幽。传古印加帝国最高统治者梅伊塔-卡帕克到达这里时,对左右赞扬说:阿雷基帕,意为:好,我们就在这里住下,城名就来源于这句话。阿亚库乔城秘鲁中南部的山城,阿亚库乔省省会和商业中心。位于西科迪耶拉山东坡,海拔2,746米。周围有起伏的丘陵,西北距首都利马571公里。这里的西班牙式建筑保持完好,宗教气氛浓厚,教堂很多,多饰以华丽的壁画。瓦努科秘鲁瓦努科省首府。位于中部瓦利亚加河上游的山间盆地内,海拔1912米。1539年西班牙殖民者在印加帝国古城乌努奎石头城附近建城,此即老瓦努科城,在现瓦努科城西56公里处,后迁现址。它是拉丁美洲最古老的西班牙城市之一。距城5公里处,有公元前1900年建造的古庙,庙中有双手交叉的石雕像遗迹,故称为叉手庙,是美洲最古老的庙宇。老瓦努科城秘鲁中部印加帝国遗迹之一。位于多斯德马约省,距瓦努科城140公里。曾被称为乌努奎城,也称瓦努科帕姆帕城。为印第安人城市,建于十五世纪,十六世纪西班牙殖民者入侵之时,被遗弃。城内曾有3,500座建筑物,并建有500多座圆形或方形的地窖。其中以雕刻图案的巨石建成的城堡最著名,这城堡占地2.5平方公里。秘鲁亚马孙地区亚马孙河在印地安人语言中的意思是撞碎独木舟之河。它源于秘鲁,流经巴西入海,全长6400多公里,在秘鲁境内为680公里。它是世界上水量最大的河流,最深处达240米,河水上涨季节每秒流量30万立方米。亚马孙地区除少数城镇外,分散在各地的1200个部落还处在刀耕火种状态。的的喀喀湖南美洲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淡水湖,也是世界最高的淡水湖之一。位于玻利维亚和秘鲁两国交界的科亚奥高原上,被称为高原明珠。传说水神的女儿伊卡卡爱上青年水手蒂托,结为夫妇。水神发现后,将蒂托淹死,伊卡卡复将蒂托化为山丘,自己则变成浩瀚的泪湖,印第安人将他俩的名字结合一起称之为的的喀喀湖。面积有8,330平方公里。其中2/5在秘鲁境内。的的喀喀湖是南美洲印第安人文化的发源地之一。印第安人称为圣湖。阿依马拉族认为,他们世代崇拜的创造太阳和天空星辰的神祗也来自湖底。世界遗产至2011年止,秘鲁共有11处世界遗产,如下:马丘比丘古城海拔2430米,坐落于群山之间,印加语中意为古老的山巅,享有秘鲁庞贝的美誉。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库斯科城1120年前后印加帝国在此定都,系古印加文化摇篮,被誉为安第斯王冠上的明珠。其名在印加语中意为世界的中心、大地之脐。198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夏文考古遗址(查文考古遗址)夏文文化系秘鲁安第斯山区高原文化之一!可追溯至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300年。夏文城内有纵横交错的长廊,高大的庙宇和金字塔以及众多的石碑雕刻。大型石头建筑及兽形装饰物极富特色。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瓦斯卡兰国家公园地处布兰卡山脉——世界上最高的热带山脉之中,海拔6768米,幽谷众多,植被茂盛,水流湍急,系眼镜熊和安第斯秃鹫栖息地。1985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昌昌城考古地区(昌昌古迹)位于秘鲁北部,是奇穆文明的中心。该文明大约始于公元850年,消亡于1470年。土城城区是帝国的权力中心,城市里有上万座建筑,街道像迷宫一样纵横交错,有些建筑高达10米。宫殿和庙宇的屋顶四周有精心制作的浮雕。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马努国家公园位于秘鲁东南部,面积150万公顷,海拔150米到4200米。气候类型多样,动植物种类极丰富。鸟类总计有1000余种,约占世界上所有鸟类的15%。1987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利马古城建于1535年,18世纪中期前一度作为西班牙在南美的殖民统治中心,老城内有大量殖民时期建筑,被誉为国王之城。198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里奥阿比塞奥国家公园(阿比赛欧河国家公园)建于1983年,占地27万多公顷,动植物丰富,是黄绒毛猴、长毛蛛猴等栖息地,园内有36处查查波雅人(Chachapoya)古遗址。199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纳斯卡和朱马纳草原的线条图(纳斯卡地画)位于秘鲁东南部,整个谷地布满由宽窄不一的沟组成的三角形、四边形、菱形和螺旋形等几何图形。它们又分别组成蜥蜴、蜘蛛、山鹰、仙人掌等动植物轮廓。被称为世界第八奇迹。199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阿雷基帕城历史中心始建于1540年,老城区融合了巴洛克与安第斯本土风格,建筑大多由白色光滑的火山岩方石垒筑而成,享有白城的美誉。2000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卡拉尔古城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古城围绕6座金字塔修建,中央屹立着圆形剧场和主寺庙。由于年代久远,金字塔因风化已和周围的山石融为一体。1994年考古发现,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国家标志由螺旋形构成的P象征着了诞生于这片土地的各种历史,它传达出一种变革、改变、转化,也象是一个线条构成的指纹,传达出每个人的秘鲁这个理念。同时用线条构成的手写字体,体现出秘鲁人在自己独有的利益上追寻着自己的道路。据秘鲁相关部门说,设计团队在2009年便已经多次进入秘鲁,足迹踏遍秘鲁的各个地方。而在秘鲁的一些古迹上,确实能够找到一些与这个标志结构非常呼应的地方,如梯田古迹及著名的纳斯卡巨画及线条。其实原来的标志也是挺值得一阅的,一只蜂鸟从地面的线条画中飞出,化作鲜艳的真实开态,并腾空而起飞向天空。从意义上来说,虽然有些直白,但也确实很难体现秘鲁的历史,而且意义也很积极。简单地了解这些背景,或许会让我们对这个标志有更多的认识。作为一个国家的形象标志,秘鲁的标志虽然也用了略带活泼的风格,但也没有陷入更常见的那些墨迹感的同类型标志中。
更多关于秘鲁有哪些好玩的景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秘鲁有哪些地方好玩?
秘鲁,是南美洲西部的一个国家,北邻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东与巴西和玻利维亚接壤,南接智利,西濒太平洋。
失落的文明——马丘比丘
马丘比丘高耸在海拔约2350米的山脊上,俯瞰着乌鲁班巴河谷,热带丛林将其包围,被称为天空之城、世界新七大奇迹。
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为世界遗产,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之一。
遗址居高临下,四周群山围绕,河道大拐弯,景色雄奇。如果有力气爬到马丘比丘背后的那座高山上去俯视,更加气象万千。
还随处可以看到可爱的羊驼,来到这里记得和神兽来张合影。
走在历史与风景之间——秘鲁古城
库斯科古城:
库斯科是秘鲁东南方的一座城市,位于山坳之中。海拔3500m,拥有众多的胡同小巷以及古老的教堂。
16世纪中叶,西班牙殖民者入侵,破坏了该城的大部分建筑,建立起了殖民风格的库斯科城。使得古今的城区看起来古意盎然,风格独特。
在这里你会找到西藏的影子,新疆的影子,欧洲小众的影子。
利马古城
利马这座古城留存了太多的殖民者印记。街头随处可见的西班牙建筑,让你有几分来到欧洲的错觉,就连古旧与现代交融的街头,也在诉说着那段风云变幻的殖民历史。
这些失落的文明遗作,就像是一本厚重而奇妙的书,虽难以熟读、摸透,却又让人欲罢不能。
阿雷基帕古城
阿雷基帕位于安第斯山脉2325米高的一处地方,这座美丽的城市完全是用一种白色的未固结的火山凝灰岩建造而成。整座城市永远都焕发着春天般的勃勃生机。
秘鲁旅游超指南
秘鲁旅游超实用指南
秘鲁是一个拥有多个种族,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的国度。下文是为大家精选的秘鲁旅游超实用指南,欢迎大家参考借鉴。
秘鲁旅游简介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北与厄瓜多尔和哥伦比亚接壤,东同巴西毗连,南与智利交界,东南与玻利维亚毗连,西濒大西洋。海岸线长2254公里。安第斯山纵贯南北,山地占全国面积的1/3。
秘鲁是一个拥有多个种族,多种语言和多种文化的国度。位于南美洲西北部,为古印加文化的发祥地。其多样性的自然环境、亚马逊河丛林、安底斯高原印加遗迹及世界最高的的的喀喀湖,使秘鲁成为世界上最具观光价值的国家之一。
居民和自然条件的多样化提供了不同人之间丰富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多种用地方法,并形成引人注目的文化和地貌的融合。因此旅游胜地秘鲁将常年提供给旅游者丰富的选择自由。马丘比丘是秘鲁古印加帝国的古城遗址,古城街道狭窄,整齐有序,宫殿、寺院、作坊、堡垒等各具特色。它们多用巨石堆砌而成,没有灰浆等黏合物,大小石块对缝严密,甚至连一个刀片都插不进去。1983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马丘比丘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秘鲁国家信息
国兽:骆马
国树:金鸡纳树
国花:向日葵、坎涂花
国际长途电话区号:51
货币:新索尔 (New Sol)
首都:利马(lima),人口781.67万(2005年)。年平均气温18.7℃,被誉为“世界不雨城”。
国旗: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3:2。由三个平行相等的竖长方形组成,中间为白色,两侧为红色,白色长方形中间有
国徽:中心图案为盾徽。盾面左上方是一只南美骆马,为该国国兽,代表国家的动物,也是秘鲁民族的象征之一;右上方是一棵金鸡纳树,代表该国的植物;下半部为一只象征丰饶的'羊角,代表该国的自然和矿藏。盾徽上端为一个绿枝叶环;两侧各有两面秘鲁国旗。
气候描述:
秘鲁的最佳旅行时间是5--10月。
秘鲁位于南美洲西部,全境气候自西向东依次是太平洋狭长地带的热带沙漠气候、中部安第斯山脉中段的高原气候和东部亚马孙流域的原始森林的热带雨林气候。
秘鲁西部属热带沙漠、草原气候,干燥而温和,年平均气温12-32℃;中部气温变化大,年平均气温1-14℃;东部属热带雨林气候,年平均气温24-35℃。首都平均气温15-25℃。年平均降水量,西部不足50毫米,中部不足250毫米,东部在2000毫米以上。
秘鲁的夏天在每年的12月至次年的3月,其中2月为全年中最热的月份,但其月最高气温不会超过31℃。秘鲁的冬天在每年的4月到11月,秘鲁冬季的月平均温度也只是18℃。
您可能感兴趣的文章:
;
想问秘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
1、卡拉尔古城
其历史可追溯至公元前2600年到公元前2000年间。古城围绕6座金字塔修建,中央屹立着圆形剧场和主寺庙。由于年代久远,金字塔因风化已和周围的山石融为一体。1994年考古发现,2009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2、纳斯卡地画
纳斯卡地画位于秘鲁西南部的伊卡大区,被称为“人类第八大奇迹”。如果说,南美洲是个用谜铺成的大陆,那么,纳斯卡地画也许就是其中最难解的谜团之一。在这片干涸、荒凉的不毛之地上,分布着一些卵石和碎石块堆成的长垄。这些石头垄堆有的是长长的一条直线,有的却莫名其妙地拐了弯。纳斯卡地画是一次为修建水利灌溉工程时,用飞机进行勘测,从空中俯看地面偶然发现的,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天文书籍”。
3、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
帕拉卡斯自然保护区位于利马南部247公里处,在伊卡省境内,距皮斯科城19公里,总面积33万公顷,是秘鲁太平洋海岸著名的旅游胜地。保护区内最引人入胜的去处是鸟岛(Islas las Ballestas),鸟岛由南岛、北岛和中岛及6个礁石岛组成。其中北岛最大,面积为64公顷,距海岸11公里。从帕拉卡斯海湾乘游艇一小时行程。岛上栖息着许多濒临灭绝的海洋动物和鸟类,主要有:海豹、企鹅、火烈鸟、海龟、海豚等。
4、昌昌城考古地区
昌昌城考古地区位于秘鲁北部,是奇穆文明的中心。该文明大约始于公元850年,消亡于1470年。土城城区是帝国的权力中心,城市里有上万座建筑,街道像迷宫一样纵横交错,有些建筑高达10米。宫殿和庙宇的屋顶四周有精心制作的浮雕。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人类文化遗产。
更多关于秘鲁有什么好玩的地方,进入:查看更多内容
加利先生是谁
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埃及) 任期:1992-1996年
1992年1月1日,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成为联合国第六任秘书长,开始为期五年的任期。1991年12月3日大会任命时,布特罗斯·布特罗斯-加利先生担任埃及主管外交事务的副总理,这一职位自1991年5月开始。17年10月至1991年,他担任外交部长。
布特罗斯-加利先生作为一位外交家、法学家、学者和著作丰富的作家,长期从事国际事务。
他于1987年成为埃及议会议员,并自1980年开始,为国家民主党秘书处成员。在他就任联合国秘书长职位以前,又担任过社会主义国际的副。
从19年至1991年,他担任国际法委员会成员,以前曾任国际法学家委员会成员。他担任过许多与他的法律、国际事务与政治学等背景有关的专业和学术工作,其中包括以下各机构的成员身份:国际法研究所、国际研究所、非洲政治学会和和政治学院(法国科学院,巴黎)。
四十多年来,布特罗斯-加利先生参加过以下各领域的许多会议:国际法、、经济和社会发展、非殖民化、中东问题、国际人道主义法、少数族裔和其它少数人的权利、不结盟、地中海区域发展和非洲-阿拉伯合作。
18年9月,布特罗斯-加利先生出席了戴维营首脑会议,参与谈判埃及与以色列之间19年签订的《戴维营协议》。他多次率领埃及代表团出席非洲统一组织(非统组织)和不结盟国家运动以及法国和非洲国家元首的首脑会议。他又担任过埃及出席大会19、1982和1990年会议的代表团团长。
布特罗斯-加利先生1949年获巴黎大学国际法博士学位。论文是关于区域组织的研究。布特罗斯-加利先生1946年获开罗大学法学士学位,他还得到过巴黎大学政治学、经济学和公法等不同学科的文凭。
1949年至17年,布特罗斯-加利先生担任开罗大学的国际法和国际关系教授。14年至17年,他担任阿拉伯社会主义联盟中央委员会和政治局成员。
布特罗斯-加利先生的其它专业和学术活动包括:哥伦比亚大学富布赖特研究学者(1954-1955);海牙国际法学院研究中心主任(1963-1964);巴黎大学法学院访问教授(1967-1968)。他曾在非洲、亚洲、欧洲、拉丁美洲和北美洲各地大学讲学国际法和国际关系。
布特罗斯-加利先生自1965年起任埃及国际法学会;自15年起任政治和战略研究中心主任;自18年起任海牙国际法学院行政理事会理事;自18年起任世界和平学会科学委员会成员(法国、门通);自19年起任国际事务研究所(罗马)准成员。从11年至19年,他担任国际劳工组织公约适用和建议委员会成员,布特罗斯-加利先生还创办了刊物“Al-AhramIgtisadi”,1960至15年任编辑;还创办季刊“Al-SeyassaAl-Dawlia”担任编辑工作直到1991年12月为止。
布特罗斯-加利先生著作的一百多种出版物和许多论文的内容涉及区域和国际事务、法律和外交以及政治学。
布特罗斯-加利先生的事业过程中获得二十四个国家的授奖和荣誉,除埃及外,包括:比利时、意大利、哥伦比亚、危地马拉、法国、厄瓜多尔、阿根廷、尼泊尔、卢森堡、葡萄牙、尼日尔、马里、墨西哥、希腊、智利、文莱达鲁萨兰国、德国、秘鲁、科特迪瓦、丹麦、中非共和国、瑞典和大韩民国。他还荣获马耳他主权军事勋章。
他曾获俄罗斯科学院国家和法律研究所名誉法学博士学位,莫斯科(1992年9月);巴黎政治学研究所名誉博士学位(1993年1月);世界事务委员会克里斯琴·赫脱纪念奖,波斯顿(1993年3月);卢旺天主教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比利时(1993年4月);意大利共建和平基金会“和平人物”奖(1993年7月);赖伐尔大学名誉博士学位,魁北克(1993年8月);纽约非洲--美国研究所小阿瑟·霍顿明星水晶卓越成就奖(1993年11月)。
此外,他获得俄罗斯自然科学院名誉成员,莫斯科(1994年4月);俄罗斯科学院名誉外国成员,莫斯科(1994年4月);白俄罗斯科学院名誉外国成员,明斯克(1994年4月);卡洛斯三世大学名誉博士学位,马德里(1994年4月);乔治敦大学外交学院名誉学位,华盛顿特区(1994年5月);蒙克顿大学名誉国际法博士学位,加拿大新不伦瑞克(1994年8月);以及布加勒斯特大学(1994年8月)、巴库大学(1994年10月)、埃里温大学(1994年11月)、海法大学(1995年2月)、维也纳大学(1995年2月)和墨尔本大学(1995年4月)的名誉博士学位;和加拿大卡尔顿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1995年11月)。他被任命为耶鲁大学伯克利学院的评议员(1995年3月)并获颁国际了解和社会成就奥纳西斯奖(1995年7月)。他获颁波尔多孟德斯鸠大学名誉法学博士学位,法国(1996年3月),并获得高丽大学名誉博士学位,大韩民国汉城(1996年4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