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越位的前锋没有碰到球,但仍追球,后插上的队员(不越位的)射门,进球有效吗?
2.世界杯上有争议的入球有哪些?
3.有一种情况算不算越位:两位进攻队员均在最后的防守队员后面,但传球队员在接球队员后面
4.足球上,什么是越位和‘帽子戏法’
5.中国和法国的那场热身赛加拉的进球越位了?
越位的前锋没有碰到球,但仍追球,后插上的队员(不越位的)射门,进球有效吗?
当然无效 因为前一个队员也是参与进攻的 但是前一个队员如果没有跑动并且举起双手示意裁判的话 进球就有效了 例如2006世界杯法国队与西班牙队的比赛中里贝里的进球就是这样 当时亨利处在越位位置但是他站在原地举手示意裁判而且没有跑动 所以那个进球有效 你可以搜索一下那个进球的视频 看一下自己就会有更多的了解
世界杯上有争议的入球有哪些?
世界杯历史上有争议性的入球如下:
一、史上最大的入球悬案(1966年英格兰世界杯)
赫斯特在1966年世界杯决赛中的入球是世界杯历史上最具争议性的一球,直到今天还有人在使用各种高科技手段来推断此球到底是否越过门线。英格兰与联邦德国在决赛中狭路相逢,双方在90分钟的比赛中斗得难解难分,比赛被迫拖入加时赛。加时赛第11分钟,英格兰前锋赫斯特禁区内拔脚怒射,皮球击中球门横梁,在门线附近弹地后飞出。主裁判也难以判断球到底有没有越过球门线。最终认定进球有效的是巡边员巴拉莫夫,他坚定地认为球已经过线。失球后的联邦德国队军心涣散,无力挽回颓势,最终英格兰成功登顶。
二、上帝之手(1986年墨西哥世界杯)
在英国人看来,马拉多纳的上帝之手败坏了自己在场上的超人才华;而对于阿根廷球王的追随者而言,他们更愿意将这次手球破门看作老马灵光一闪的智慧结晶。无论如何,英格兰和阿根廷的这场八强赛注定成为间杂着精彩和争议的经典战役。比赛进行到第51分钟,阿根廷中路进攻配合,英格兰后卫霍格解围失误皮球高高飞起落向小禁区前,英格兰门将希尔顿出击摘球,身材明显处于劣势的马拉多纳跳起伸出左先一步将球拍入网内。让英国人愤怒的还有马拉多纳事后的态度,他说出了那句名言——“这是上帝之手”。
三、又是裁判惹的祸(1970年墨西哥世界杯)
这次做出奇怪判罚的是主裁判坎迪尔。东道主墨西哥遭遇萨尔瓦多队,比赛进行到上半时44分钟,萨尔瓦多在本方半场获得任意球机会,但一位墨西哥球员却将球往地上一按立即发动快攻偷袭得手。令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主裁判坎迪尔居然认可了这粒进球。坎迪尔的判罚引起了萨尔瓦多球员的强烈抗议,他们拒绝继续比赛。观众只看到主裁判不断将球摆在中圈,萨尔瓦多球员不断拒绝开球,在主裁判第三次摆球后,萨尔瓦多一名球员愤怒地将球踢向看台。面对这样的挑衅,主裁判表现出良好的应变能力,直接鸣哨结束上半时比赛。受到巨大打击的萨尔瓦多球员在剩下的45分钟内无心恋战,比赛最后以0比4收场。
四、到底用谁的球?(1930年乌拉圭世界杯)
首届世界杯并未得到大多数欧洲国家的响应,仅有四支欧洲球队远征乌拉圭参加了此次比赛。决赛也成为了南美内战:阿根廷和乌拉圭争夺冠军。决赛让所有人变得疯狂,两支球队都希望用自己国家的比赛用球。争执直到赛前仍未得到妥善解决,组织者最终不得不决定上下半时分别使用两个国家的用球。上半时阿根廷队2比1领先,下半时乌拉圭在换上自己熟悉的皮球之后连入三球,最终4比2夺冠。
五、裁判离奇的改判(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科威特队的世界杯初体验就遭遇了一桩离奇事件。在与法国队的比赛中,法国队吉雷瑟的一个进球,引起了科威特队的。他们声称球员们是因为听到了来自看台的哨音,认为是裁判鸣哨,所以才停下来任由对手进攻的。本场比赛的主裁斯图帕尔遭到了球员的围攻质疑,一位科威特王室成员也从看台走入场内要求其宣布入球无效。科威特领队阿尔沙巴赫则在边线处高声喊叫队员离场罢赛。令人难以置信的是斯图帕尔最终真的宣布入球无效,这在当时也引起了轩然大波。
六、圣地亚哥之乱(1962年智利世界杯)
在东道主智利与意大利的比赛中,双方球员在场上粗野的动作引发了震惊世界的圣地亚哥之乱。比赛开始不久,意大利球员费里尼因对智利队兰达实施报复性蹬踏举动,被英国裁判肯·阿什顿罚下,但愤怒的费里尼长时间拒绝离场,这让比赛被迫中断了8分钟。随后智利队球员桑切斯在被踢之后掌掴马里奥·大卫,主裁判却无所表示,反而在骚乱发生之后将大卫逐出场。此后的比赛中意大利球员马斯奇奥又被对手粗暴地撞碎鼻梁骨,0比2失利并不是意大利队的最后厄运,他们在比赛结束离场之后又一次遭到了智利球迷的暴力攻击。
七、海地兴奋剂丑闻(1974年联邦德国世界杯)
1974年海地历史上第一次进入世界杯决赛圈,然而他们却为世界杯历史上带来了第一位使用兴奋剂的球员。在与意大利的比赛中,海地队有着出色的表现,但赛后海地球员恩斯特·简·约瑟夫药检呈阳性,成为世界杯兴奋剂第一人。由于当时海地正处于杜瓦列尔统治之下,不正常的政治空气也弥漫在球队中。约瑟夫在药检事发之后便在训练营中受到了领队的体罚,尽管他试图寻找中立媒体公开自己的遭遇,但最终他依然被带回国内,向当政者交代自己的“严重问题”。
八、默契球的“鼻祖”(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
1982年西班牙世界杯上,联邦德国与奥地利的比赛成为最难看的一场比赛。两队的球员大部分时间在场上散步,最后两队很有默契的打成1比0,顺利挤掉阿尔及利亚,双双小组出线。当然至今还没有任何直接证据表明两支球队赛前计划好了这一比分,但场上球员的表现证明了一切。很多德国球迷对这样的胜利感到羞耻,看台上一位情绪激动的年轻人甚至当场焚烧了一面德国国旗。
九、难以令人信服的冠军(1978年阿根廷世界杯)
1978年世界杯的八强战还是采用小组单循环赛制,只有小组第一才有资格进入决赛,阿根廷与巴西、波兰和秘鲁分在一组。循环赛最后一轮阿根廷6比0大胜秘鲁,以净胜球优势压倒巴西进入决赛,并最终捧杯成功。事后,外界披露阿根廷在赛前对秘鲁给予了物质上的支援,当然,人们仅从比分上就已经有足够理由怀疑阿根廷净胜球优势的可疑性。
有一种情况算不算越位:两位进攻队员均在最后的防守队员后面,但传球队员在接球队员后面
在经过了国际足联百年庆典的一年后,布拉特在2005年初将战场摆在裁判席。在接受《法国足球》专访时,布拉特主张完全扩大“被动越位”的范围,即无论多少进攻球员处于越位位置,只要他们不接球,就不该判罚越位。
如果该建议被采纳,将是现代足球的又一大革命。为了鼓励进攻,从1990年开始,越位规则的表述改为:在队友传球瞬间,最前方的攻方球员与对方底线间的防守球员少于两名,平行不算越位。
后来为了进一步鼓励进攻,规则又进行了一次修改:如果攻方球员处在越位位置却没参与进攻,就可以不被判越位,这就是“被动越位”规则。在英超,阿森纳、博尔顿等队就常利用此规则进球,导致争议不断。布拉特认为现行规则太复杂,他的主张很简单:“接球就越位,不接球不越位。”
在解释提出该动议的原因时,布拉特表示,主要是由于意大利足协主席卡拉罗最近向欧足联提议,引入电视录像检查是否越位。而布拉特认为此举很难真正实行。“如果录像发现(判罚越位时)球员没越位怎么办?让球员重新站回刚才的位置?这不可能。我们可以用电视录像检查球是否越过门线,在其他情况下,我们不能用技术手段来帮助裁判。足球现在越来越科学,但它正在丢掉人性化和激情的一面。”
对布拉特的主张,足球界人士多半持谨慎态度。阿森纳中场皮雷表示:“有关越位的争论总是最激烈的,在英超有一支球队——博尔顿,他们的前锋非常懂得从越位位置回撤帮助球队进球。布拉特的建议是否会使裁判的任务更复杂?不论如何,必须先测试,然后才能接受。”而阿森纳主帅旺热则说:“从纯技术角度说,我不确定布拉特是最适合作这样决定的人。”事实上,国际足联主席也并非修改规则的决定者。
皮雷认为,还有比越位规则更急需解决的问题:“在禁区内拉对方球衣,这种犯规应该更经常地被判罚。为什么不能让第四裁判监视比赛录像,并让场上主裁知道谁在不停地这样犯规,以便及时处理?”旺热也认为:“为什么不能使用录像?”在旺热看来,借助技术手段将可以避免一些较为明显的误判,比如1986年世界杯上马拉多纳的那个手球。“那不是什么‘上帝之手’,而是‘魔鬼之手’。”旺热说。
不过布拉特也有支持者,意大利老帅老马尔蒂尼就认为:“取消(被动)越位不一定是件坏事,因为我非常不赞成用电视录像干涉球场上的判罚。每次都打断比赛进程重看录像可不是好事,既难实施,也浪费时间。”
目前,布拉特正准备第三次竞选国际足联主席,一旦当选,他将执政到2011年。在与《法国足球》的对话中,布拉特还提到了最近在足坛出现的种族主义问题:“今年世界足球先生的三位候选人,一个是白人(舍甫琴柯),一个是巴西非洲裔(小罗),亨利的祖籍则是加勒比海。这是真正足球的美丽象征。”布拉特还表示,国际足联将任命亨利为“反种族主义大使”。
此外,布拉特还透露,国际足联的供应商阿迪达斯去年末已研制出了一种装有电子晶片的足球。通过电子晶片和安装在比赛场内的信号接收系统,人们能方便地了解到球在场上的线路,尤其是是否越过门线。这种新式足球将在今年2月27日的英格兰联赛杯决赛中进行实验性使用,如果结果令人满意,这种电子芯片还可能安装在球员护腿板上。
为了保证比赛的连贯性,如果队员处在越位位置不参与进攻和妨碍对方后卫控制球的话,边裁就先不举旗,不判为越位。如果该队员出现了上述情况,再判越位。其实简单的说就是判决延后。比如说,中场给该队员传球时,他在越位位置上,他也有进攻的意思,但还没有碰到球,这样裁判可以先不吹,他一旦触球或妨碍对方后卫控制球,这时裁判才吹他越位。
1.凡进攻队员较球更接近于对方球门线者,即为处于越位位置。下列情况除外:
a.该队员在本方半场内。
b.至少有对方队员两人比该队员更接近于对方的球门线。
2.当队员踢或触及球的一瞬间,同队队员处于越位位置时,裁判员认为该队员有下列行为,则应判为越位:
a.在干扰比赛或干扰对方;
b.企图从越位位置获得利益。
3.下列情况,队员不应被判为越位:
a.队员仅仅处在越位位置;
b.队员直接接得球门球、角球或界外掷球。
4.队员被判罚越位,裁判员应判由对方队员在越位地点踢间接任意球。如果该队员在对方球门区内越位,那么这个任意球可以在越位时所在球门区内任何地点执行。
国际理事会关于越位决议:
1.判断越位,是以同队队员将球传给他的一刹那,而不是他接球时。如队员处在非越位位置,同队队员向他传球或踢出任意球时,该队员在球飞行时跑到前方也不构成越位。
2.如果进攻队员平行于对方倒数第二个防守队员或平行子对方最后两名以上(含两名)防守队员,那么该进攻队员不越位
足球上,什么是越位和‘帽子戏法’
国际足联对《足球竞赛规则》中越位条款最新解释如下:
一、如果裁判员认定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触球之前,其未越位的队友没有拿到球的可能,那么裁判员可以判罚该越位位置的队员越位犯规。
二、如果裁判员认定某处于越位位置的队员有潜在与对方防守队员身体接触的可能,则该越位位置队员应被判罚干扰对手犯规。
三、判罚越位后,比赛应在越位队员最早被认定越位的位置以间接任意球形式恢复比赛。
去下面的网站看看,有图解。
参考资料:
后来,“帽子戏法”被引用到足球比赛中,其具体含意就是在一场比赛中,一名队员踢进对方球门三以上个球。在1958年世界杯巴西对法国的半决赛中,贝利一人连入三球,淘汰了法国队,《贝利自传》将此次辉煌辟为一章节,题目就叫“帽子戏法”。
中国和法国的那场热身赛加拉的进球越位了?
对,是个越位球。 国际足联的规定越位是指最后一名防守球员 而不是守门员,当时守门员已经冲出去了,加拉在接球的时候只有门线上的一名后卫,所以判越位。 貌似当时那名球员站在球门线外,所以这球判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