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沃兹带走了大满贯 哈勒普何时能化"尴尬
2.玛丽亚·基里连科的职业生涯
3.佩特拉·科维托娃的生涯数据
4.李娜拿了几个冠军
沃兹带走了大满贯 哈勒普何时能化"尴尬
沃兹带走了大满贯 哈勒普何时能化"尴尬"为力量
在这场属于两位“90后”澳网女单决战中,胜者将带走人生第一座大满贯奖杯和世界第一的头衔,而败者则依旧无法摆脱“零满贯”的尴尬。沃兹尼亚奇带走了大满贯,而哈勒普最终只能从澳网带走那份“尴尬”。
2018年1月27日,作为赛会头号、罗马尼亚“一姐”哈勒普第三次与大满贯奖杯失之交臂。6-7、6-3、4-6……在和赛会二号丹麦“甜心”沃兹尼亚奇的对决中,带伤上阵的哈勒普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她甚至一度将对手拖入决胜盘,只是在最后关头遗憾落败。
走下赛场,哈勒普丢掉了世界第一的头衔,但她依然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如果最后能夺冠,那自然好。但我相信,只要像这样继续努力,未来我还可以赢得更多机会。”
这是世界“一姐”之争
哈勒普和比她大一岁的沃兹尼亚奇有着很多相似之处。两人都是防守反击型球员,擅长在全场玩命狂奔,并且也是女网中最有韧性和最勤奋的球员。
本届澳网两人都是第三次跻身大满贯决赛。此前,哈勒普曾两次获得法网亚军,沃兹尼亚奇则在美网打进过两次决赛,分别败在克里斯特尔斯和小威的拍下。在小威因怀孕生子而退出澳网的情况下,女网又重新回到了群雄争霸的局面,几乎球员都有机会成为新的球后和世界第一,而哈勒普和沃兹无疑是最被看好的两位。
作为世界排名第一和第二的两位选手,哈勒普和沃兹尼亚奇此前交手的次数并不多。在仅有的6次交手中,哈勒普以2胜4负处于劣势。
在心理上,26岁的“哈妹”也并不占有任何优势。从2015年斯图加特公开赛以来,哈勒普连续三次负于沃兹尼亚奇,去年更是苦吞两败,被对手“横扫”。
虽然沃兹尼亚奇是去年WTA年终总决赛的冠军,但哈勒普在本赛季的表现明显优于对手。澳网之前,哈勒普取得了5胜0负,而沃兹尼亚奇则是4胜1负。
在这场势均力敌、考验彼此心智的比赛中,或许是否受到之前脚伤的影响,哈勒普在本场比赛一开始便被对手破发,非受迫性失误也明显增加。
不过,坚强的“哈妹”随后状态回升,在第一盘将比赛追至6-6。遗憾的是,哈勒普在抢七中表现的没有沃兹那样坚决,迅速输掉了第一盘。
打了两盘“快要死了”的硬仗
虽然两人都曾在晋级之路上逃过对手的赛点,但哈勒普显然比沃兹尼亚奇打的更为艰苦,她经历了两场“快要死了”的比赛。在第三轮与戴维斯的比赛中,头号经历了3小时44分钟的“旷世苦战”,并且成功化解了对手的三个赛点,在决胜盘长盘中以15-13惊险取胜。
“这无疑是一场非常非常艰苦的比赛。”哈勒普在赛后访中说道,“我快要死掉了,但是能打出这样一场精彩比赛,一切还是值得的。”本以为“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不料哈勒普半决赛的对手是前世界第一,最近状态飙升的德国“一姐”科贝尔。
在来到墨尔本之前,两人都保持着全胜战绩。哈勒普获得了深圳公开赛冠军,而2016年的澳网冠军科贝尔则在悉尼公开赛上加冕。本赛季两位状态最好的女子球员相遇,比赛自然成为一场经典之战。经过了2小时20分的鏖战,哈勒普又一次在长盘决胜中取胜,并一度化解了对手的两个赛点。
从两场苦战中“死里逃生”让哈勒普耗费掉了太多的精力,她还必须顾虑着首轮崴脚的隐患。在此后的6场比赛中她坚持带伤出战,为的就是圆了那个大满贯的梦。
“说真的,大满贯比世界第一更重要,那是我的梦想。”在赛后的访中,这个身高不到1.7米的小女生眼神里透着坚定和执着。
曾因法网输球而感到自卑
哈勒普的执着来自于她心中的那份伤痛和自卑。去年的法网亚军让哈勒普刻苦铭心,在形势一片大好的情况下,她却意外输给了19年的小将奥斯塔彭科,成就了新“球后”的加冕。
“我想这真的对我有些伤害,我需要些时间静静。”那场失利后,哈勒普的郁闷溢于言辞之中,她甚至一度失去了在场上打球的信心。
“比赛中,我往往被自己所影响,自卑会不断袭来,大赛前我会焦虑,甚至会紧张到胃痛。有时候我不相信自己能够做到某些事情。”
来到墨尔本,哈勒普也分析了自己当时“心态失衡”的原因,“我并不是害怕输球,而是本能地抗拒失利。我拒绝接受对手在场上有哪点比我强,因此总把自己逼向极限。”
回想去年喜忧参半的表现,哈勒普已经学会不再纠结,“去年我学到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善待自己,有段时间我太注重结果而导致迷失。现在,我开始学着自信起来。”
重新来过的哈勒普在本届澳网的决赛中堪称“斗士”。在沃兹坚如磐石的防守下,哈勒普一次次的躲过了对手破发点,甚至在身体不适的情况下赢得了第二盘的胜利。
在澳洲闷热的天气中,惨烈的比赛让双方的身体都出现了问题。就连能轻松跑完马拉松的沃兹尼亚奇,也在随后的决胜盘中请求了医疗暂停。
即便如此,哈勒普在一次次的落后中将一次次赶超。她的这份执着和顽强或许就是为什么罗德·拉沃尔球场里的球迷,愿意不停地在看台上呐喊“西蒙娜,加油!”
输了决赛,却摘了“水货”的帽子
对于年少成名的沃兹尼亚奇来说,哈勒普无疑属于大器晚成的那一类球员。前者8年前就成为登上过世界第一的宝座,而后者直到去年下半年才达成这一成就。2017赛季,哈勒普长期处于世界第二的位置,她曾4次冲击女单世界第一未果,有人甚至开玩笑地说:“流水的世界第一,铁打的哈勒普。”
当她第5次冲击世界第一时,哈勒普成功了。不过“哈妹”这个新球后依旧被有不少评论者认为有点“水”,因为她不仅是“零满贯”,同时还是过去9年中积分最低的年终第一。
对于外界的这些质疑,哈勒普看得很淡,“如果你拿到了世界第一,那人们会说你没有大满贯。反之亦然,因此你永远说不赢他们,在我看来它们都很重要。”
正如“哈妹”所说,“我就像一辆柴油车。起步很慢,但之后速度就快了起来。”
26岁的哈勒普正值当打之年,未来她还有更多的机会去冲击大满贯奖杯。
毕竟,她职业生涯已经三次获得了大满贯亚军,拥有16个单打冠军头衔,并且曾在2014年击败过当时世界第一的小威廉姆斯,“水货”的帽子其实也早该摘掉了。
对于未来,哈勒普说自己会依然朝着梦想前进,“如果最后能夺冠,那自然好。如果落败,我相信只要像这样继续努力,未来我还可以赢得更多机会。”
玛丽亚·基里连科的职业生涯
2001年-完成在ITF的首次亮相。
2002年-首次参加三项赛事:巴厘、东京(日本公开赛)和芭堤雅,但均首轮即遭淘汰;一次止步资格赛;继续参加ITF巡回赛。当年最大的成绩就是在美网少年组夺冠。
2003年-Maria在Hyderabad第一次闯入了WTA赛事的8强。并且首次在大满贯赛美国网球公开赛中亮相,一路拼杀到第三轮,最后负于毛瑞斯莫。在这一年中,Maria也在ITF Boca Raton这项赛事中收获了自己的第一个单打冠军。
2004年-Maria延续了2003年在Hyderabad的优异表现,闯入了决赛,但是遗憾的负于对手,无缘冠军;首次参加法网(第二轮46 62 64在第三盘一度以4-2领先的情况下负于小威廉姆斯)和温网(止步首轮)的正赛;止步美网第二轮;止步澳网资格赛;5月24日首次进入世界排名前100(排名从102升至第100),并取得了ITF Saint Gaudens的单打冠军。在双打的比赛中,Maria和自己的好友Maria Sharapova合作在Birmingham拿到了第一个双打冠军。
2005年-首个世界排名前100赛季;北京站首次获得单打冠军(决赛战胜格罗尼菲尔德);两次止步半决赛,海德拉巴站负于米尔扎和东京站(日本公开赛)负于瓦迪索娃;在多哈和广州站两次止步八强;首次一个赛季参加四项大满贯赛事,最好成绩是在澳网、温网和美网都打入第二轮;5月21日世界排名升至前50位(印第安威尔斯站后从第66升至第48位),并在北京夺冠之后将自己的排名提到高从未达到过的第28位。在单打接连取得好成绩的同时,Maria还和Dulko合作,拿下了Tokyo [Japan Open]站的双打冠军。这一年可以说是Maria成绩迅速上升的一年。2006年-第二个排名前30赛季;奥克兰站、东京站(泛太平洋)、迪拜(战胜8号佩特洛娃是其首次战胜世界排名前10的球员)和苏黎世站4次止步八强;大满贯最佳成绩是打入澳网、法网和美网第三轮;6月12日排名首次升至前20位(法网后排名从第22位升至第20位);6月12日到7月8次在世界排名前20呆了4周的时间;同是代表俄罗斯参加联合会杯,捧得了最终的冠军。
2007年-排名接近前30的赛季;9场不败的战绩为其带来第二个个人单打冠军(加尔各答站决赛战胜克里特塞娃)和首尔站亚军(决赛负于大威廉姆斯);圣地亚哥站和洛杉矶站两次进入八强;大满贯最佳成绩是澳网和美网的第三轮;4次战胜世界排名前20的球员,分别是在东京(第15号皮尔),圣地亚哥站(3号扬科维奇,第二次战胜世界排名前10的球员),洛杉矶(11号巴尔托利)和加尔各答站(11号汉图楚娃);赢得一项双打冠军;赢得一项单打ITF巡回赛冠军。 双打方面,和Hingis合作拿下了Doha站的冠军。
2008年-4年内第三个排名前30赛季;赢得职业生涯五项单打冠军中的三个,分别是在埃斯托里尔站(作为2号在决赛战胜贝尼索娃)、巴塞罗那站(作为2号决赛战胜资格赛选手马丁内斯-桑切斯)、首尔站(作为头号决赛战胜斯托瑟);在埃斯托里尔和巴塞罗那站前,从未进入过鸿儒场地的八强;止步辛辛那提站半决赛(作为3号三盘不敌2号和最终冠军佩特诺娃);两次止步八强,分别是在奥克兰站(作为2号负于6号帕斯泽科)和波尔特罗站(作为头号负于8号和最终冠军艾拉尼);在澳网的比赛中首次打入大满贯第四轮(作为27号战胜6号查克维塔泽,分别以61 31领先的情况下16 64 64负于9号汉图楚娃);两次止步第三轮,分别是在柏林站(战胜16号佩特诺娃,负于4号扬科维奇)和罗马站(战胜18号佩特诺娃,负于4号和最终冠军扬科维奇);16次止步首轮或者第二轮,保罗法网(作为21号,第二轮三盘不敌资格赛选手郑洁),温网(作为19号,首轮即负于杜舍威娜)和美网(作为22号在第三盘一度以4-2领先的情况下63 36 64首轮被帕斯泽克淘汰);两次战胜前20名球员,分别是在澳网(战胜6号查克维塔泽,是第三次战胜世界排名前10的球员)和苏黎世站(战胜14号汉图楚娃);苏黎世首轮战胜汉图楚娃是其职业生涯第200场单打胜利;6月16日重回世界排名前20位(埃斯托里尔站后排名从第23升至第19)并且保持7个星期(职业生涯至今已经在11周位居前20位,2006年有4周);在埃斯托里尔站(搭档潘内塔)和辛辛那提站(搭档佩特诺娃)获得其第四个和第五个双打冠军。
Maria获得了三项单打和两项双打的冠军,分别是Estoril, Barcelona, Seoul和Estoril , Cincinnati(分别搭档Pennetta和Petrova)。
2009年---2009年是Maria连续第五个排名在TOP100的赛季。这一年Maria饱受伤病困扰,比赛中大腿总是缠着厚厚的绷带。年初的澳网单打首轮负于意大利选手埃拉尼,双打比赛和本土小将德拉奎尔搭档,闯入赛事16强。在接下来的一系列硬地比赛里,单打比赛中Maria的发挥都是很不理想,但是在双打的较量中,却去得了不错的成绩,先是在迪拜搭档罗马尼亚新秀科斯蒂亚闯入了决赛,最终两个3:6负于世界头号选手布莱克和胡贝尔,无缘赛季双打首冠。再接下来的印第安维尔斯站的比赛中,Maria和佩内塔两人联手传入了赛事的半决赛。直到进入红土赛季之后,在巴塞罗那Maria赛季首次打入单打决赛,最终0:6,4:6负于意大利老将文奇,无缘赛季首冠。在双打赛场上,在摩纳哥站的较量中,Maria和科斯蒂亚再度搭档,又一次的闯入了决赛,遗憾的是,两人此次仍未能将冠军奖杯收入囊中,决胜盘两人强十,8:10负于赛事的2号马卡洛娃和叶卡捷林娜。相比于硬地的表现,在红土比赛上Maria的要好了很多,但是在法网女单的比赛中,还是遗憾的没能通过首轮的角逐,一两个4:6的负于澳大利亚选手罗格斯卡。双打赛场上,搭档佩内塔闯入了16强。进入短暂的草地赛季,Maria依旧受着伤病的影响,在两站热身赛都早早出局后,在温网第二轮的较量中0:6,4:6负于沃兹尼亚奇。同样,双打也未能走远,再度搭档佩内塔参赛,止步赛事首轮。在重返北美硬地之后,Maria的战绩有了一定的起色。当然,在双打的赛场上Maria的表现依旧优于单打,显示在斯坦福闯入半决赛,随后又在洛杉矶站的比赛中和A拉搭档赛季第三次闯入决赛,可是这一次女神依旧没能站在Maria这一边,再三盘苦战之后,捧回了赛季双打的第三个亚军奖杯。在年度最后一样大满贯赛事美网的单打比赛中,闯入了第三轮,败给了中国选手李娜,为4:6和2:6。双打搭档同胞维斯尼娜闯入8强。当赛季末,WTA的赛事来到亚洲的时候,Maria依旧选择了不知疲倦的参赛,并没有像一些选手一样在年末放弃一些赛事。在韩国,Maria闯入了四强,三盘苦战后负于本土老将伊达公子。在北京和日本两站赛事过早出局之后,Maria选择了回到自己的家乡进行调整并接参加了在那里举行的克林姆林宫杯,并打入8强,在8进4的较量中负于意大利猛女斯奇亚沃尼,无缘4强。不过在克林姆林杯的双打赛场上Maria和Petrova搭档,一路过关斩将,最终捧走了双打的冠军奖杯,也为2009赛季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2010年——2010赛季Maria选择了ABS Classic作为年度揭幕战,杀入赛事8强。紧接着,Maria奔赴悉尼,与刚刚复出的同胞萨芬娜搭档双打,首轮不敌头号布莱克/胡贝尔。随后,Maria转入到了澳网的角逐中,在首轮比赛变和自己的好姐妹,另一个Maria——Maria Sharapova相遇,在不被人看好的情况下,战胜了对手,并一路高歌猛进,杀入8强,在冲击四强的比赛中负于了中国选手郑洁。双打方面,Maria同样有着优异的表现,和好姐妹A拉搭档杀入4强,这次,将她们淘汰出局的依然是老对手,布莱克/胡贝尔的世界头号组合。在澳网的优异表现,也让Maria的世界排名了有一定幅度的上升,同时让很多人对她的2010赛季充满了期待。转战亚洲,在迪拜赛场上,Maria首轮意外负于世界排名仅仅第99位的对手。双打方面则是和A拉继续搭档,当时并没有延续澳网的神勇表现,第二轮抢十落败。当时间进入3月份,有第六大满贯之称的印第安维尔斯赛率先开打,Maria首轮轮空,但是过早的在第三轮遇到了赛会2号沃兹尼亚奇,最终以6:0,6:3的完败。双打则是在此惜败在抢10中,离追平2009年半决赛的战绩还差一步。有时候签表就是那么的巧合,在迈阿密,同样是在第三轮的较量中,Maria再次与沃兹尼亚奇相遇,在先拿下一盘的情况下,连丢两盘,再次被对手淘汰出局,是6:1 1:6 4:6。双打则依然是以8强的战绩结束了2010年初的硬地赛季。
2011年——一月-悉尼站首轮出局(负于齐布尔科娃);澳网进入第二轮(18号,负于贝内索娃);在1月31日双打排名首次进入前10位(从第14位上升到第9位)。 二月-在芭提雅站进入第二轮(3号,负于资格赛选手沃斯科波耶娃,16 75 64;曾以61 52领先并在61 54时持有3个赛点);迪拜站首轮失利(负于资格赛选手思琪佩斯);在多哈站因左臀受伤弃权。
三月-印第安维尔斯站进入第三轮(24号,负于9号A-拉德万斯卡);迈阿密站第三轮(24号,负于9号A-拉德万斯卡)。
四月-查尔斯顿站进入第二轮(9号,负于资格赛选手塔特什维利);马德里站首轮失利(负于加多索娃,75 36 76(4);在第三盘曾以6-5领先并持有两个赛点);在马德里站获得第九个WTA双打冠军(与阿扎莲卡搭档)。
五月-罗马站首轮出局(负于12号佩特科维奇);在斯特拉斯堡站进入八强(5号,负于2号也是最后的冠军佩特科维奇);法网进入第四轮(25号,负于15号佩特科维奇)。
六月-斯海尔托亨博斯站首轮失利(6号,负于伊达公子);温网进入第三轮(26号,负于7号小威)。
七月-斯坦福站进入第二轮(首轮击败6号格尔格斯,第二轮负于最终的冠军小威廉姆斯);斯坦福站获得第10个WTA双打冠军(搭档阿扎伦卡)。
八月-卡斯拜德站止步第二轮(11号,对阵帕斯泽克赛前由于髋关节伤病退赛);多伦多站首轮出局(负于佩内塔);辛辛那提站进入第二轮(负于7号斯齐亚沃尼);纽黑文站进入第二轮(负于2号李娜);美网进入第四轮(25号,负于9号也是最后的冠军斯托瑟)。
九月-广州站进入半决赛(1号,负于7号最终的冠军斯奇皮尔斯);东京站进入1/4决赛(先后击败了6号斯托瑟和12号伊万诺维奇,负于4号兹沃娜列娃)。
十月-北京站进入1/4决赛(击败了6号斯托瑟,负于资格赛选手尼库莱斯库);因左腿伤病退出林茨站比赛。
2012年——一月悉尼赛止步第二轮,负于阿维德森;澳网止步第三轮,负于同胞佩特洛娃。
二月在芭提雅一路杀入决赛,决赛遗憾负于汉图楚娃,获得亚军;多哈站第二轮负于同胞库兹涅佐娃;迪拜站止步第二轮,负于伊万诺维奇。
三月在印第安维尔斯站闯入八强,负于莎拉波娃;迈阿密站止步第四轮,负于巴托丽;
四月开始的红土赛季中,埃斯托里尔站止步第二轮,负于科奈普;马德里站同样止步第二轮,负于同胞马卡洛娃。
五月在马德里首轮出局,负于意大利名将佩内塔;斯特拉斯堡站再次首轮游,负于美国新星斯蒂芬斯;来到法网状态同样不好,第二轮遭扎科帕洛娃逆转。
六月来到草地赛季,荷兰草地赛首轮遭遇斯齐亚沃尼,苦战三盘遗憾落败;来到法网,基里连科状态终于触底反弹,一路杀入八强,八强战中三盘遗憾负于最后的亚军A·拉德万斯卡;伦敦奥运会上,基里连科同样保持良好的草地状态,一路杀入四强,半决赛不敌莎拉波娃,铜牌战再次遗憾落败于阿扎伦卡。
年末的硬地赛季状态起起伏伏,辛辛那提站首轮负于大威廉姆斯;接下来的纽黑文站却杀入决赛,负于科维托娃夺得亚军;美网止步第三轮,负于赫拉瓦科娃;首尔和北京站接连首轮出局,莫斯科站也止步第三轮,小年终小组赛一胜一负后因伤无奈退赛。
2013年——一月悉尼赛止步第二轮,负于埃拉尼;澳网一路闯入第四轮,负于小威廉姆斯。 二月在泰国的芭提雅站中,基里连科一路战胜阿曼穆拉多娃、库库姆、维斯妮娜、科斯蒂亚和利斯基,勇夺个人职业生涯第6座单打冠军奖杯;随后的多哈站中,第一轮不敌同胞马卡洛娃遗憾出局。
三月的印第安维尔斯站中,基里连科再次提升状态晋级四强,晋级道路中战胜了科维托娃、A·拉德万斯卡等名将,也成就了自己的第一个赛四强,半决赛中遗憾负于莎拉波娃;随后的迈阿密站中止步第二轮,负于扎科帕洛娃。
四月的蒙特雷站中,再次杀入半决赛,三盘苦战不敌科贝尔。
五月的红土赛季开始后,在马德里和罗马站中均止步于第三轮,分别负于小威廉姆斯和埃拉尼;虽然在随后的法网中遗憾止步八强,负于阿扎伦卡,但收获五百个积分后基里连科将首次进入世界前十,这也是她职业生涯最高单打排名。
六月的温网中,基里连科首次以10号身份参赛。但签运不佳,首轮遭遇英国选手罗布森,她以3-6,4-6败下阵来,爆冷不敌本土新星。
佩特拉·科维托娃的生涯数据
单打冠军头衔(17) 序号时间 赛事名称 赛事级别 场地类型 决赛对手 12009.1.12 霍巴特莫里拉国际赛 国际巡回赛 硬地 贝内索娃 7–5, 6–1 22011.1.2 布里斯班国际赛 国际巡回赛 硬地 佩特科维奇 6–1, 6–3 32011.2.7 GDF苏伊士公开赛 顶级巡回赛 室内硬地 克里斯特尔斯 6–4, 6–3 42011.4.30 马德里公开赛 赛 红土 阿扎伦卡 7–6(3), 6–4 52011.6.20 温网 大满贯 草地 莎拉波娃 6–3, 6–4 62011.10.10 林茨女子赛 国际巡回赛 室内硬地 齐布尔科娃 6–4, 6–1 72011.10.25 WTA年终总决赛 年终总决赛 室内硬地 阿扎伦卡 7–5, 4–6, 6–3 82012.8.7 罗杰斯杯 超五赛事 硬地 李娜 7–5, 2–6, 6–3 92012.8.19 纽黑文耶鲁大学公开赛 顶级巡回赛 硬地 基里连科 7–6(9), 7–5 102013.2.18 迪拜网球公开赛 顶级巡回赛 硬地 埃拉尼 6–2, 1–6, 6–1 112013.9.28泛太平洋公开赛 超五赛事硬地科贝尔6–2, 0–6, 6–3122014.7.5温网大满贯草地布沙尔6–3, 6–0132014.8.24纽黑文耶鲁大学公开赛顶级巡回赛硬地莱巴里科娃6–4, 6–2142014.9.27武汉网球公开赛 超五赛事硬地布沙尔6–3, 6–4152015.1.16阿皮亚悉尼国际赛 顶级巡回赛硬地普利斯科娃 7–6(5), 7–6(6)162015.5.9马德里公开赛 赛红土库兹涅佐娃6–1, 6–2172015.8.30纽黑文公开赛 顶级巡回赛硬地萨法洛娃6(6)–7, 6–2, 6–2单打亚军头衔(6) 序号时间 赛事名称 赛事级别 场地类型 决赛对手 12009.10.12 林茨女子赛 国际巡回赛 室内硬地 维克梅耶尔 3–6, 4–6 22011.6.13 伊斯特本赛 顶级巡回赛 草地 巴托丽 1–6, 6–4, 5–7 32013.4.9 巴黎托维兹公开赛 国际巡回赛 室内红土 文奇 6(2)–7, 1–6 42013.8.24纽黑文耶鲁大学公开赛顶级巡回赛硬地哈勒普2–6, 2–652014.10.5中国网球公开赛 赛硬地莎拉波娃6–4, 2–6, 6–362015.11.1WTA年终总决赛年终总决赛室内硬地拉德万斯卡2?6, 6?4, 3?6
李娜拿了几个冠军
李娜拿过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并共获得了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
1、九次单打冠军分别是:
2004年10月3日,在广州的国际赛战胜对手马汀娜·苏查。
2008年1月5日,在澳大利亚黄金海岸的国际赛战胜对手阿扎伦卡。
2010年6月13日,在英国伯明翰国际赛战胜对手莎拉波娃。
2010年6月13日,在澳大利亚悉尼顶级赛战胜对手克里斯特尔斯。
2011年6月4日,在法国巴黎大满贯比赛战胜对手斯齐亚沃尼。
2012年8月20日,在美国辛辛那提超五赛战胜对手科贝尔。
2013年1月5日,在中国深圳国际赛战胜对手扎科帕洛娃。
2014年1月4日,在中国深圳国际赛战胜对手彭帅。
2014年1月2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满贯赛战胜对手齐布尔科娃。
2、两次双打冠军分别是:
2000年6月18日,在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国际赛中与李婷搭档,战胜对手图里亚加诺娃和Anna Zaporozhanova。
2006年6月18日,在英国伯明翰国际赛中与耶莱娜·扬科维奇搭档,战胜对手吉尔·克雷巴斯和莉尔泽·胡贝尔。
3、两次大满贯分别是:
2011年6月4日,在法国巴黎大满贯比赛战胜对手斯齐亚沃尼。
2014年1月25日,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满贯赛战胜对手齐布尔科娃。
扩展资料:
李娜,1982年2月26日出生在湖北省武汉市,中国女子网球运动员。
2008年北京奥运会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法国网球公开赛、2014年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位大满贯女子单打冠军得主,亚洲女单世界排名最高选手。
1989年,6岁的李娜开始练习网球。1999年转为职业选手。2002年年底,李娜前往华中科技大学新闻专业就读。2004年,在丈夫姜山的鼓励和支持下选择了复出。2008年,在北京奥运会上,李娜获得女子单打第四名。2011年,李娜在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上个人第一次打进大满贯单打决赛并夺得亚军;同年,在法国网球公开赛女单比赛中登顶封后。2013年,在WTA年终总决赛中获得亚军。2014年1月25日,第三次跻身澳大利亚网球公开赛决赛并最终收获女单冠军。7月31日,李娜通过个人微博,宣布自己将退出包括美网在内的北美赛季。9月18日,李娜经纪公司确认其退出武汉和中网的比赛,并将正式退役。9月19日,亚洲首位网球大满贯得主李娜正式宣布退役。12月15日,李娜被英国《金融时报》评选出为2014年年度女性人物。12月23日,李娜入围“2014CCTV体坛风云人物年度评选”的年度最佳女运动员。
在李娜十五年的职业生涯里,21次打入WTA女单赛事决赛,并共获得了9个WTA和19个ITF单打冠军,职业生涯总战绩为503胜188负,并以排名世界第六的身份退役。
人民网-盘点李娜职业生涯7大冠军时刻
人民网-生涯两获大满贯 最高世界排名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