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有什么区别
短道速滑和速度滑冰有什么区别
速度滑冰,简称速滑,是滑冰运动中历史最为悠久,开展最为广泛的项目。1763年2月4日在英国首次举行15公里速度滑冰赛。1889年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首次举办世界冠军赛。比赛在周长400米的跑道上进行,选手按逆时针方向滑行。跑道由两条直线和两条180度的弧线连接而成,分内、外两道,道宽5米。内跑道的内圈半径为25米,外跑道的内圈半径为30米。所有比赛都是两名选手同时进行,选手按能力分组进行随机抽签,每组2人,同时滑跑,用时最少者获胜。每滑1圈交换1次内、外道。男、女速滑分别于1924年、1960年被列为冬奥会比赛项目。
都灵冬奥会速滑比赛设男子500米(1924年起列入)、1000米(1976年起列入)、1500米、5000米、10000米(均为1924年起列入),女子5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均为1960年起列入)、5000米(1988年起列入)以及男女团体追逐赛12枚金牌。 团体追逐赛为新设项目,每队三名选手,在冰场相对的两侧同时出发。八支队伍参赛,通过分组预选赛的成绩决定淘汰赛对阵(第一名VS第八名,第二名VS第七名,以此类推)。之后的比赛采用淘汰赛直至产生冠军。两支参赛队在同一赛道比赛,起点均在直道,但两队相距200米。计时以本队第三名选手到达终点的时间为准。
短跑道速度滑冰,简称短道速滑,起源于加拿大。19世纪80年代,加拿大修建室内冰球场,一些速度滑冰爱好者经常到室内冰球场练习。及至90年代中期,加拿大的蒙特利尔、魁北克、温尼伯等城市相继出现室内速度滑冰比赛。1905年加拿大首次举行全国短道速滑锦标赛,后逐渐在欧美国家广泛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