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羽毛球大满贯是什么意思呢?林丹是唯一一个羽毛球大满贯获得者吗?
2.羽毛球世界第一到底是谁,林丹还是小李子,第一是不是总在变,求详细解答
3.林丹可以称为史上最伟大羽毛球运动员吗?
羽毛球大满贯是什么意思呢?林丹是唯一一个羽毛球大满贯获得者吗?
林丹在羽毛球界是一个比较传奇的人物,因为获得羽毛球大满贯的原因,几乎每个人都知道林丹的名字。虽然林丹在羽毛球界有着很厉害的成就,但是很多人都不知道林丹获得的羽毛球大满贯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讲一讲羽毛球大满贯。
林丹林丹是羽毛球界中十分有名气的人物,而且林丹在羽毛球界中所获得的成就也是我国目前为止没有人能够超越的。在国内外,林丹都是羽毛球历史上第一个和唯一一个完成双圈全满贯事业的优秀运动员。
因为林丹在羽毛球界的成就是国内外的人都没有办法相比较的,所以林丹在国内外都十分有名气。在2008年以及2012年,林丹都获得了奥运会的羽毛球男单冠军,而且林丹也是羽毛球历史上唯一一位五度夺得世锦赛男单冠军的选手。林丹在全英羽毛球公开锦标赛六次夺得冠军的成绩也是没有人能够比拟的。可以说,林丹就是当今羽毛球坛的第一人,没有任何人可以相比较。林丹所获得的冠军以及成就,其中最令人敬佩,最耀眼的就是双圈全满贯,而且林丹也是唯一一个双圈满贯的获得者。
什么是羽毛球大满贯在体育界,很多运动员最希望获得的成绩就是大满贯。那么什么是羽毛球大满贯呢?通常情况下,我们所说的羽毛球大满贯就是世界杯、世锦赛和奥运会上赢得单打冠军。
林丹在羽毛球界,是唯一双圈满贯的获得者,但是在羽毛球界中,林丹并不是唯一一个大满贯的获得者。对于羽毛球运动员来说,虽然拿到冠军十分不易,但是依旧有着很多具有羽毛球天赋以及能够付出不断努力的运动员。所以除了林丹之外,我国的李宗伟、赵云蕾等运动员也都有获得过羽毛球界的大满贯。对于运动员来说,能够获得大满贯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成绩。
对于大满贯争议其实,在体育界,对大满贯和全满贯也是有着一定的争议的,很多人对大满贯和全满贯的划分并不明确。而且对于大满贯和全满贯的划分,也并没有非常明确的定义进行区分,前面所提到的定义前提都是通常意义上的。
对于大满贯,虽然存在着一定的争议,但是在羽毛球界中有着很多的运动员都获得过大满贯的成绩。不过对于大满贯第一人这个称号,很多人都认为是陶菲克。不过,虽然陶菲克在羽毛球界中也有着不菲的实力,但是林丹依旧是羽毛球界中没有人可以超越的传奇人物,林丹所获得的双圈满贯,也是没有人能及的。
羽毛球世界第一到底是谁,林丹还是小李子,第一是不是总在变,求详细解答
这个怎么说呢,运动员的巅峰期没有重叠,实在不好比,盖德,陶菲克,林丹,或者小李子都是已经或者很可能站到第一的位置。不过要说影响力,非林丹莫属了。
盖德:2011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四强 2011年印尼超级赛男单亚军 2011年苏迪曼杯亚军成员 2010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男单亚军 2009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9年羽毛球世界锦标赛8强 2009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8年国际羽联总决赛男单亚军 2008年法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8年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单8强 2007年马来西亚超级系列赛男单冠军 2007年哥本哈根大师赛男单冠军 2006年新加坡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6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男单亚军 200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季军 2004年全英公开赛亚军 2004年日本公开赛八强 2004年欧洲锦标赛冠军 2003年日本公开赛男单八强。 2003年中国公开赛四强 2002年中国公开赛男单八强 2002年丹麦公开赛男单八强 2002年美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2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师赛男单冠军 2001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1年世界锦标赛男单亚军 2000年中国台北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0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0年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0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师赛男单冠军 1999年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年全英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9年丹麦哥本哈根大师赛男单冠军 1998年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8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8年瑞士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8年日本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8年欧锦赛男单冠军 1997年台北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7年香港公开赛男单冠军 1997年丹麦公开赛亚军
陶菲克:2000年:马来西亚吉隆坡第21届汤姆斯杯冠军队成员; 2000年:悉尼奥运会男单八强2001年:西班牙塞维利亚世锦赛季军 2002年:中国广州第22届汤姆斯杯冠军队成员 2002年:釜山亚运会男单金牌; 2004年:雅典奥运会男单金牌 2005年:美国阿纳海姆世锦赛男单冠军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单金牌2009年:印度海德拉巴世锦赛季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八强2010年巴黎世锦赛亚军
林丹就不说了,太多了,而且还有不短的路能走,还没到职业末期
小李子:2005年德国公开赛第3名 2005年全英赛第3名 2005年丹麦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5年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季军 2005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5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季军 2005年德国公开赛第3名 2006年瑞士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6年全英公开赛男单第3名 2006年英联邦运动会混合团体赛冠军,男单冠军 2006年亚洲羽毛球锦标赛男单冠军 2006年澳门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6年台北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6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6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7年中国羽毛球大师赛男单季军 2007年日本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7年印尼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7年菲律宾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7年法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7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7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8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8年瑞士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8年新加坡公开赛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8年北京奥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 2008年中国羽毛球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8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冠军 2009年马来西亚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9年瑞士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9年全英公开赛男单亚军 2009年香港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09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冠军 2010年韩国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0年马来西亚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0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0年印尼羽毛球超级赛冠军 2010年马来西亚黄金大奖赛冠军 2010年英联邦运动会混合团体赛冠军,男单冠军 2010年广州亚运会羽毛球男单亚军 2010年中国香港羽毛球超级赛男单冠军 2010年世界羽联超级系列赛总决赛冠军 2011年韩国公开赛男单亚军 2011年全英羽毛球公开赛男单冠军 2011年印度公开赛冠军 2011年马来西亚黄金赛冠军 2011年印尼超级赛男单冠军 2011年伦敦世界羽毛球锦标赛男单亚军
现在林李大战都值得期待!
林丹可以称为史上最伟大羽毛球运动员吗?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没有之一。
是不是这个领域的第一人,很关键的一点是看他是不是能在这个领域真正形成统治力,并且无人能及。林丹是羽毛球界GOAT,要知道,林丹从来都不缺少势均力敌的对手,前有盖得陶菲,后有李宗伟和谌龙(单项赛版本)。在这种环境下能取得那么多成就,殊为不易。
早年的林丹是防守反击型打法,靠着爆发力和防守能力去拼。由于技术不好,很容易在比赛中被别人牵着走,这在势均力敌的比赛中是要命的。那时候陶菲克被认为是最强的选手,依靠精湛的网前技术控制节奏,同时具有和林丹一样暴力的后场重杀。和很多初级阶段的业余球手认知不同,单打比赛只有控制了网前才能控制比赛,而林丹当时是控不住网前的,所以只能在对手的节奏中去拼杀。靠着对机会的强大把握能力和突击能力,林丹打出了一幅天地,和陶菲战绩五五开。不过小比赛陶菲是优雅模式,防守二流;重要赛事陶菲是搏命模式,倒地救球也不吝啬,防守一流。林丹则什么赛事都是搏命模式,鱼跃来鱼跃去,狼狈不堪却杀得对手叫苦迭迭。于是大赛中陶菲更胜一筹。不过林丹从来就没有服气过,场下两人嘴仗不断,场上林丹永远拿出一副不要命的架势,让陶菲的统治总显得欠了一份说服力。
21分制改革后,比赛时长缩短,进攻加快,林丹的突击逐渐胜过了陶菲的控网强攻。与此同时,以弹簧腿著称的速度抢攻流大师李宗伟崛起,羽坛进入林李时代。早熟的陶菲克由于技战术不利于新赛制,加上身体素质的衰退,从超一流平台上退到了一流。
然而,陶菲那优雅与暴力的球风,必然对林丹产生了影响。公开赛陶菲那闲庭信步的打法,却需要林丹拼尽全力去赢,这显然是林丹加强技术特别是网前技术的一个动力。而在于陶菲对抗中放远网战术代表下的限制对手回球威胁的“异类”战术,和抓推战术的更多运用,也将羽球趋势从控网“强”攻向控网“抢”攻转变。
林丹生涯里最辉煌的时期,是和李宗伟双雄争霸的时期。这时期李宗伟在羽坛碾压来碾压去,动不动打别人个两局加起来不过20,风卷残云般的凶残却屡屡栽在林丹手中。
08年奥运,是林丹从防守反击转向控网抢攻后最凶残的一场比赛。这一战之夸张,在于李宗伟攻防状态并没说多差,却被打得毫无办法。林丹加强了网前技术,但仍然无法和网前大师直接进行技术对抗。不过通过前压的站位和可怕的上网速度,林丹几乎在任何网前对抗中都不落下风。而对中场严密的封锁,使得对手难以利用林丹站位前压时后场的空间,基本是偷鸡不成蚀把米。这时期林丹抢网之快,突击拿点之高,简直丧心病狂。
李宗伟自然也不会坐以待毙,在加强进攻同时也加强防守。前面说过,21分改制后,男单比赛时长明显缩短,然而事实上比赛时长却又逐渐回升,正是来自于防守能力的提升。11年世锦赛号称林李大战中最精彩一战,可以看到双方在进攻机会的把握,和对对手进攻机会的预判上,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准,防守线路多样化,进攻连贯更加不容易打出,客观上造成了多拍回合的上升。
真是在防守能力提升、进攻效率降低和比赛时长拉长的背景下,林丹转型为控球为主的变速突击,减少进攻,提高效率,拿到了12年奥运冠军。
皮特·盖德事实上算是林丹的前辈,在巅峰期和年轻的陶菲克厮杀了一阵,和林丹经常交手的时候已经不在巅峰,进攻威力大减,靠着控球和神鬼莫测的假动作过日子。11年世锦赛林丹淘汰盖得的比赛必然对林丹有不小的心理冲击。这一场比赛,当林丹加速时,盖得是没有办法的,年纪大了防守覆盖面积不行;可是当林丹想控球的时候,就被盖得以一致性好线路精准的控球打得无可奈何连续失分。林丹赛后盛赞盖得这么大年纪还逼着他这样打,可见对其的心理冲击,让他又一次认识到看似人畜无害的控球背后的杀机。
最后说一下林丹,林丹的一个可怕之处在于学习能力。陶菲的控网强攻,李宗伟的控网突击,李铉一和晚期盖得包括陶菲的控球意识,该拿来都拿来。甚至成名技之一的鱼跃,也是从门将训练中拿来的。就这样,眼睁睁看着林丹从一个鱼跃来鱼跃去最后反杀的反击型大师,变成技术全面线路严谨突击威胁大的全面型大师。
林丹另一个可怕之处就在于强悍的心理。夏煊泽最近谈到谌龙时作为对比,就说到林丹是压力越大斗志越强,越能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林丹多年团体赛只输过四场球,而对手不乏盖得陶菲克李宗伟这样天王级选手;在和技术实力不相伯仲的李宗伟多年对抗中,单项赛大赛保持全胜,高于整体战绩对比,更可见其心理素质的强悍。李宗伟在关键分上心理素质不可谓不强,曾几次在林丹拿到多个局点时上演大逆转,可面对更大的压力时,林丹更能顶得住,可见其恐怖。
有人问,乔峰虚竹段誉谁更强?单论招法内力,乔峰不见得一览众山小。可面对强大对手的机会把握与临场应变,乔峰这未尝一败的战神素质就展露无遗。林丹正是如此,他不是网前最好的,不是控球最准的,不是重杀最狠的,不是连贯最快的,但他也有独步羽坛的防守和突击。面对互有短长的各路好手,扬长避短,临场应变,狭路相逢勇者胜,林丹就是最强的一个。